1、一个整体是由若干个局部组成的,没有局部的整体,是空洞的不真实的;然而,没有整体的局部,再精彩、再深入也毫无意义的。因为素描的目的,不光是练就一手“好活”,而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种艺术思维的“想法”和如何观察事物的“看法”。离开这两点,素描练习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有人说:“素描练习也就是比较,比较,再比较。”这话虽然说得有点片面,但也是有一定的道理。既然整体是关系到一幅素描作业的成败,那么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就显的十分重要。如何解决这种关系,就是靠比较的方法,比色调的深浅,比形体比例的长短、宽窄、大小,比透视关系的远与近、虚与实。根据这种比较画出来的物象、彩色,画出了客观对象真实地存在的一面
2、。这就是我们画素描常用的技法。素描的定义素描是用单色表现物体造型关系的艺术学科。素描要深入表现物体的本质,对其结构关系进行分析综合,并加以艺术的概括。素描分为调子素描和结构素描,调子素描用“三大面”“五级调子”明暗法表示结构。结构素描用线表示结构。素描按其功用,一般分为创作性素描和习作性素描。前者以素描方式进行创作,并包括为各种美术创作所作的素描稿、素材速写等;后者,也称研究性素描,是指基本训练性的素描写生、临摹及速写练习。素描训练,主要为练就一双艺术家的眼、艺术家的手,建立科学的观察方法,培养整体的看对象,处处从大体着眼的习惯,学会从客观对象上捕捉感受的能力;为将自己的感受升华为形体特征表现
3、,学会运用线条、明暗、构图、透视等等多种表现因素和手段。素描的“三大面”、“五级调子”(参见教学挂图)亮部、是物体受光线直射的地方,受光量大,调子淡。亮部受光的焦点叫“高光”,只有在比较光滑的物体上才会出现,同时由于它的面积较小,就不列入基本调子。中间调子,是物体受光侧射的部分,它呈现出较为清晰鲜明的特点,调子变化复杂而微妙。半明部与亮部、暗面结合在一起,统称为“三大面”,是概括的表现立体感的方法。明暗交界线、明部与暗部的分水岭,两者既密切联系,又严格分开。属于暗部的最前沿,是一个比较狭窄的面和较深的调子。由于它受到的环境光很弱,又与受光部接近,对比较强,因之给人的感觉调子最深。反光、它是侧面
4、环境光影响的结果,画好反光部有助于立体感的表现。一般情况下,反光部的调子比半明部的调子弱得多。投影、是物体的遮光部分,物体阻挡正面光源而产生的。投影在物体的边缘,不是在物体形体转折的边缘。画好投影有助于物象立体感和空间感的表现。在物体固有色相同的情况下,投影的调子较深,投影的界沿也较清楚,渐远渐淡,界沿也渐模糊。绘画透视与名词(参见教学挂图)绘画透视透视一词来源于拉丁文Perspicere,意译为看透、细心的观察。眼睛所见物象落在透明平面上的一种物理现象,是观察景物和在平面的画幅上表现立体与空间的直接和基本方法,有助于准确的描绘出物体的远近、高低、大小等关系。根据物体存在的位置特征,透视可分为
5、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和倾斜透视。根据物象的形状和性质的不同,又有曲线透视、圆透视、阴影透视、反影透视和人物透视。中国画的画面上往往有好几个视觉中心点,这叫散点透视。而西洋画中使用的透视,即我们现通称的“绘画透视学”中的透视,有称为焦点透视,也就是在固定视点、视域、视距情况下的透视。平行透视当视点(即眼睛)一定时,凡正方体有一个面与透明画面平行,反映在正方体上的种种透视现象与规律,都叫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当视点一定时,凡正方体有一个面与透明画面成角度时,反映在正方体上的种种透视现象与规律,都叫成角透视。倾斜透视当视点一定时,凡正方体有一个面既与透明画面成角,又与地面成角,这时反映在正方体上(尤其是
6、倾斜面上)的透视现象与规律,就叫倾斜透视。阴影透视(即倒影透视)。倒影透视通常与实景透视存在垂直、等距、反向、对应的关系。线透视。、指表现物体轮廓线消退变化的绘图法则。是一般透视中的点、线、面、体透视画法的称谓。它不包括空气透视和色彩透视的规律。、指纯几何图形透视法则。不包括绘画透视中的空间、深度,由近及远的消退、缩小等概念,单指画出立体人物被可见部分遮没了的、不可见部分的图形的绘图法则。色彩透视(又叫空气透视)。空间存在的物象色彩随距离远近以及空气厚薄和湿度的不同,会出现由近及远的浓淡和色彩冷暖变化。一般是近处清晰远处模糊、近处较暖,远处较冷,明显地呈现出空间和深度感。这个变化规律就叫做空气
7、透视或色彩透视。焦点透视、定点透视、即平行透视。散点透视;按照画面的需要在画面上出现两个以上视点的画法视平线;当画者平时看景物时,与他眼睛等高的一条水平线。视觉中心点;即画者的眼睛,表现物象。消失点;(即灭点)指在视域里发生透视变化的线最后总要向一点靠拢和消失,这个消失的点就叫灭点。又称天际点。天点、透视学名词。凡是与地面不平行、近底远高的上斜变线都集中、消失于地平线上方的任何一点,都叫做天点。地点、又称地下点,透视学名词,凡是与地面不平行,近高远底的下斜变线,都集中、消失于地平线下方的任何一点,都叫地点。变线;指在视域里,凡发生方向变化与透视缩短的线。视域;在视点一定的情况下,眼睛向前看所看
8、到的空间范围。地平线、透视学名词。在原野,眼睛所看见的远处天与地的交界线,这条线与画者的眼睛等高。构图法则1、每幅作品都有表达主题思想的主要对象主体。其不仅是画面内容的中心,而且是画面的结构中心。宾体的陪衬,更显示主体的优势。2、以实体或假象的对称中心或对称轴构成布局,整体的对应部分之间具有互相对称和照应的关系,从而取得构图的稳定和谐调。3、事物的运动,是动力与中心两者矛盾的统一,均衡是这种运动形式升华的一种美的法则。从形式上均衡是对对称的破坏;然而轴线或支点两边的不等形而等量,实质上又是对对称的保持,隐含着对称的原则。4、应用变化的原理,使被选择的可比成分,彼此的对立特征更加明显,加强艺术形
9、象动人的效果。5、谐调是变化中的统一。凡是美的物体,首先富于变化。然而变化、多样必与整齐、统一相结合,才能表现出完美的艺术性。6、虚和实是互相对立的因素,我们在绘画中近处为实,远处为虚,主体为实、陪体为虚;在中国画中表现为形象与空白的关系。具体形象或者笔墨处为实,省略形象或无笔墨处为虚。借助“虚实互用”加强形象的鲜明性,是中国画构图特有的法则。7、构图是点、线或形的相互之间的排比关系,以造成画面的对比和变化。8、构图是平衡形式的转化,通过形象的内在联系,产生呼应,从而求得画面气势上的平衡,借以增强作品的表现,一般表现为有起、承、转、合的一种动势。是画面中气势的一种变化与联系。写生写生是直接观察
10、和表现自然物体的一种绘画形式。也就是所谓“对物摹写”,以此区别于创作和临摹、默写等其它形式。古今中外,历来有许多大师强调以写生作为美术学习的主课,认为写生是训练学生首先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感受,用自己的手来付诸表现,才是最有力的方式。中国古人提倡“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就是把写生作为学习造型艺术的主要方式,然后才能进行主观的想象和创造。俄国画家特罗平宁说“最好的老师-是大自然,应当全神倾注于它,全心热爱它,这样,一个人本身会变得更纯洁,更有道德、涵养,而2且他的工作将更有成效,并胜过许多学者”。荷兰画家伦勃朗说:“首先要学习仿效丰富的大自然,并且描绘出你在其中所发现的事物。天空,大地,海洋
11、,动物,善良的人和凶恶的人-这一切都可以作为我们的练习”达.芬奇说:“要做自然的儿子”,写生过程应解决作者、对象(模特)、画面的三者关系:作者把对模特儿的观察和表述体现在画面上。作者必须富于感情和知识,只有这样,对象的一切情和态才能被认识,表现在画面上才能真实。因为自然界万物形象丰富多彩、变化万千,是任何主观想象远远不能比拟的。素描的工具与材料笔可用铅笔、木炭笔、钢笔、毛笔、圆珠笔等,(也可以用单一的锡管颜色来作画),一般以铅笔为主。铅笔柔韧,利于修改和使色阶变长,变化大,能精细刻画,也可渲染大调子,特别是线条清晰明确,在长期作业中能发挥其精确造型的长处。选择铅笔一般在HB到6B型之间即可。6
12、B最软,适于起稿,渲染大明暗,如用纸卷轻轻擦涂,能产生美妙丰富的色阶。HB型较硬,是中性铅笔,适于刻画精细清晰形象和中间层次。通常在软质笔线条上画稍硬质铅笔线附着力较强,反之则滑腻,还容易产生很脏的斑点。使用铅笔也应视素描纸的质地而定。如果纸较坚实而有细纹理,就适宜用稍硬铅笔,反之则以稍软铅笔更好。因为光滑而较松的纸用软笔不易损伤纸面并能产生轻松的笔触。对工具的理解是完成好一幅作品的首要条件,不同的作品则需要不同的工具语言来表述,才能更加体现画面的效果,作品才能成功。纸:初学素描,使用商店出售的素描纸最好,只要质地坚实平整,对铅笔和橡皮有一定承受力而不致“起毛”或产生铅笔划痕即可。要选择纸面不
13、太光滑而质地坚实的。主要是使铅笔能在上面画得黑,又便于用橡皮涂擦,经多次涂改也不至起毛或腻结。有的人选用纸质很高的绘图纸或铜版纸,其实它们并不适合素描练习。因为其纸面过滑,对铅笔粉的附着力极低,这样既不易画也不会产生丰富的色阶变化。短期速写可以选用双层的“生宣纸”,在这种纸上作速写效果极佳,但是难于涂改,所以必须下笔直取,这对初学者是不适宜的。橡皮:橡皮目前有三种可供选择:1、塑料才质的白橡皮。性质柔软,清除纸面铅笔粉最彻底,又不损伤纸面。正因如此,有时使用它会产生强烈的破损感,或把铅笔粉涂腻而变黑(在光面纸上尤甚)。2、绘图白橡皮。擦拭效果柔和。因其擦拭铅笔粉不甚彻底,留有不同的色调,画家常
14、常利用其特性,来使画面产生丰富的中间层次。3、可塑橡胶橡皮。极柔软,绝不损伤纸面,较白橡皮更适于大面积涂擦,特别是调整画面大体色调的层次时,最得力。由于画素描,有的地方需要橡皮擦出来,因此,尽量采用软橡皮。涂改时,应该轻轻地擦,以免损伤纸面。橡皮不仅仅是清洗画面的工具,巧妙地使用它,更可以作为一种与铅笔互补的绘画手段,有如色彩画中的冷暖补色的作用,一加一减,使画面逐步呈现完美的造型和适当的色调。画板、静物和石膏头像写生画板,以4开画纸规格稍大、板面平滑、质地柔和的椴木板为最好。三合板易变形须加框。商店的绘图板最理想,如需随身携带,可用大号画夹。画纸需用大铁夹将纸固定,或用图钉钉平在画板上,也可
15、以用胶带把画纸粘贴在画板上,在画长期作业时,如能将画纸裱在板面上更好。其方法是将画纸裁好,正面轻刷少量水使画纸潮匀,然后在纸背周边涂1厘米宽的浆糊,平放于画板上,用另一张纸垫在纸面上,轻轻用手按平,待干后,纸面平整如板,习作完成时,用小刀沿纸边裁下,即可得一装裱好的素描画幅。画架:初学素描写生,画架宜简单,其构架为三角支架,二脚在前一脚在后稍长,这样使画板不致过于倾斜,其角度以与地面呈80度为宜。作画姿式:正确的作画姿式,是正确素描写生的基本状态。握笔应为持棒式这样可使腕、肘、肩协同,释放出臂部的最大运动能量。视线与画板平面呈近似垂直状态,这样不致产生视偏差,画面才不会发生变形的错误。画明暗可
16、用斜线、横线、竖线,1、排线时,要方向一致,一笔一笔地画,疏密适当;2、要轻起轻收,使线条两头轻,中间重,不要连笔;3、排线方向要适当考虑物体的块面结构;4、画暗的部分,要变换排线方向,一层一层加深,不要乱涂。素描的作画步骤一、细存观察,根据物体的形体、结构、比例先用笔轻轻的在纸上画出大体轮廓,注意构图的妥当,先画整体轮廓,再画局部,即要根据物体的光线、明暗、起伏,分成各种块面,根据观察到的明暗,分好块面后,细心地用铅笔,从块面较暗的外轮廓向里画。二、画明暗时先画最暗的地方,可以从明暗交界线开始画起,要整体地画,先画整体后画局部,然后再从局部再回到完整的整体。三、调整画面,这一步很重要,把你画
17、的画放远一些,细致地观察,比较:看看素描的三大面、五级调子表现的是否妥当:是否有立体感、空间感、质感;然后进行画面调整。从几何形体画起我们所说的几何形体写生,是指画几何形体石膏模型。那么,为什么,又根据什么制作这些模型来画呢?道理很简单,这是用来认识复杂形体的一般规律,了解诸种表现因素及其规律的一种工具;它以科学的规律为依据。世上万物的状貌、体态是纷繁复杂的,想要描绘它们的人,最初难免会无所措手足,以至抓一漏万,而迷失在茫茫的形体变化烟雾中。为此,造型艺术的初学者,必须尽快地获得一种认识与把握基本形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科学的抽象-提炼几何形体-它能帮助人们从最繁杂的形体上看到一个概括的形,进而
18、把这个概括形再分析出几个不同几何形的结构,这样,你对这个繁杂的形体写生,你就能处于主动的状态了。基本形体世上万物,状貌纷繁复杂,我们运用归纳、综合、简化和分析就可以把它们看成是四个简单的基本形体所组成,它们是立方体、圆锥体、圆柱体和球体。立方体(包括所有的六面体),是最基本的形式,它具有标准化的六个面,构成了一个立方空间的限量,几乎可以概括一切立体物的各种特征,如三度空间、明暗转变等等。圆球体(包括所有的椭圆体),是立方体的变化,使立方体向各个方向均匀地旋转造成的形体。它可以概括出一切弧面的规律。圆柱体,它是立方体与圆球的结合变化。从圆柱的断面可以发现圆的透视,在柱体上体现了标准化的弧面明暗变
19、化。圆锥体,是在圆柱的垂直旋转中,其中轴倾角的变化,主要概括了弧面由大至小的变化规律。几何形的应用对于人体在运动中的不同形态,可以概括为不同的基本几何形体:可见,无论人的运动变化如何复杂,画家都可抽象为一个简练的几何形。初学的学生若学会这样的观察,就可以说是拿到了素描造型入门的钥匙。善于在生活中捕捉形象的画家,他们的头脑中都有几个几何形,而表现在画面上,是极为准确生动的线和明暗色调。几何形,已经是画家概括形象的规律了。因此我们要深入研究和掌握这些基本形体的体面构成、透视、明暗以及种种表现因素的规律性。这是至关重要的。立方体的构成:立方体是规范化的形体。它是长、宽、高都相等的正方体。也就是说,从
20、立体造型的观念观察,它由六个相等的正方形组成,它所占有的空间,是一个规范化的立方体。立方体是一切物体造型的最抽象化的形体,其长、宽、高形成了三个方向的空间尺度,这就是所谓的三度空间。每一个具体的特定物体,都可以表现为立方体三度空间的不同比例变化。正是不同的空间长度造就了不同物体的特殊的形体状态,并构成千差万别不同形态的面。美术造型,就是从标准化的基本立体的构成规律出发,去观察一切具有特殊形态的形体的。立方体的透视与认知:透视,是人从不同角度、距离观看物体时的基本视觉变化规律。这个词的拉丁文原文为“看穿”;那么,也可以理解为,当物体为透明体时你所能看到的一切。因为它所包含的主要视觉现象是近大远小
21、,所以在中国也把透视叫做远近法。近大远小法:从绝对正视或顶视的角度去观察物体,几乎不可能为画家所取。我们对立方体的写生,一般都处在一定的倾角下。从一个立方体的构架中,我们不难发现,前面的方形面看上去大于后面的方形面,这是固定的视点形成视觉透视缩小的结果。认识这个透视的原理很重要,掌握了它,对于后面将要学习的课题和表现一切物体的空间透视变化都有了科学的依据。立方体的明暗:从任何一个倾角上观察立方体,都能看到三个方向面。能够正确地画出三个面的透视形和组合的外形,就能画出正确的立体空间。然而,素描还必须进一步借助明暗的变化层次,表现出更真实的体积的量感,光感以及空间感来。这些表现,要借助科学的规律,
22、更要靠艺术的感觉。画立方体,画线:画立方体首先要练习正确握笔画直线、横线、竖线都要轻松而不死板。这些线,开始画是假定性的,可以调整和移动。一个方形是由反复地对四个边的长短比例、垂直角度的调整而后,才画得正确的。看形画形,在画立方体时要时刻看到两条线之间含有的方形。首先是画立体高度的顶横线,然后以此为根据画出方形的底边位置,接着以其高为尺度,画出方形两边的位置。在画透视的两侧和顶面方形时,也同样要先看出它透视变形的特殊形,然后再如前法画位置。最后要回到整个立方体透视轮廓上来调整。注意向纵深透视的边线最终要都能在视平线、地平线的一个点消失。画明暗:画明暗系统。首先抓住明暗交界的方棱向暗部涂色调,(
23、明部暂时空白,)从上向下,从前向后,依次涂出由暗渐渐过渡到次暗的反光部分。立方体的影子较反光稍暗,这样才能衬托出暗部反光的透明度。明部是用比暗部亮得多的灰色,把中间亮色调画出来,这样最亮的层次就显现出来了。排线涂调子:暗色调往往是多层次反复加暗的。排线要均匀细腻,两层有交叉,这样色调柔和而润泽。所以,最初的线和明暗都只能是试探性留有较大余地的色调,只要达到预想明度的七八分就可以了。调整:对已经画出的立方体要用感觉去看,检查是否符合一个规范的正立方体感觉,有什么不端正的部分要重新调整过来。圆球体的构成:圆球体是立方体的变化。它是以立方体的中心对角线的交点为心点均匀旋转的形式。因此本质上圆球体是由
24、无数个方形面组合而成的,它具有多面性和多向性。圆球体仍有六个基本的方向面,不过是六个规范的弧面罢了。圆球体的透视:与立方体不同,从任何角度观察圆球体,都具有同样的圆形的轮廓,这一轮廓都与视点距离相等。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圆球体的明暗交界线是处于透视变形状态的,即近弧大远弧小,明暗交界线实际是两个半圆球的结合线。这个剖面的透视在方形面的透视中就能发现它的正确透视规律。圆球体的明暗交界线和投影,随光源的投射角的变化而转换不同的位置,其交界线有不同的倾角透视,而阴影则总是与其摆置的平面消失在同一视平线上。圆球体的明暗规律:在一定角度的固定光源下,圆球体明暗交界线的球体剖面总是与光源呈垂直状态的。这是
25、一个圆形的暗色调带,由这个交界处向暗部转就产生了渐亮的反光色调,接着由于转向了阴影区又渐暗;在交界处向明部转去,色调由顺光弧面的亮灰色明度逐渐增强到明亮的高光带。圆球体的色调转变是极细微的,其细微程度,就如人们在圆球面上看不到一个实在的平面一样难以观察。我们试把圆球的明暗色调变化比作地球上的昼夜轮回:其明部是白昼,其中有太阳初升的晨曦,日上中天的正午和日落西山的傍晚;明暗交界线的另一方是夜的黑暗;而暗中也有月亮升起的反光。圆球体的明暗交界线实际并非单一的暗色调,它向两侧的弧线是渐明的,最暗的部分只是一个椭圆形的面。而其它的中间色,也是以一种有规则的新月形的面,由中间向两侧渐亮或渐暗转变的。这是
26、因为,圆球体除受到主体光源的直接照射外,还会受到周围物体反射光的弥漫性的照射。任何一种光源都会形成一种新的明暗转变系统,这种多向的光照射就使最强的明暗体系发生了明度的变化。因此观察圆球体明暗变化,必须沿球体旋转的轨迹去看,多方位地观察这些明暗色调交叉的层次。圆球体写生:圆球体的轮廓是极难画准的,因为人的眼睛视圆锥是椭圆形的,往往在画圆形时产生视差。因此可以先从方形高宽的基本尺度画起,渐次由方及圆。确定圆球的明暗交界线的位置和比例,是决定圆球正确透视的关键。由明暗交界线向暗部画出基本暗色调的层次,即明暗交界的形和反光的形,这样球体就有了丰富变化的基础;在明部确定最亮的形和高光位置,由明暗交界处的
27、顺光弧面向最明亮部分画,控制好这一个灰色调的基本明度,使其在向亮部转变时不致越出它的范围而与反光雷同,造成混乱。画圆球体,对色调微妙变化层次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需要从控制基本色调关系出发,细心地比较,渐次增加其丰富性。企图一蹴而就的方法会适得其反的。球体的轮廓线与其衔接的弧面色调是自然的吻合。由于轮廓本来就是一个极窄的弧面,因此它不能是实在的线,与立方体的线比较,它的变化要丰富得多。当然,要具体观察实物的状态才能得到正确的依据。画线、色调:既然圆球体造型趣味的特点,在于其色调和轮廓的微妙渐变与丰富性,那么,排线的方法应是从轻浅的层次开始,多层反复多方向地增加色阶的浓度才行。在某种情况下由于铅笔
28、排线的局限,也可以用纸笔或手指轻轻擦一下,使铅笔的色阶进一步展开,但要注意单纯依靠擦出来的色调画素描,没形而虚假,是不可取的。画圆球体对于初学素描写生的人是极有锻炼价值的,它会大大提高素描的比例感,色调微妙变化的敏感以及画形的分寸感。圆柱体、圆锥体的构成圆柱体是立方体水平旋转的形态。其顶和底面的圆平面的心点是柱体的中轴位置,形成了其宽度为圆面直径的圆柱形态。外观轮廓为方形。圆柱体的立面基本有六个方向面,如棱柱体。圆锥体是圆形底面直径为锥体宽度向顶面心点缩减的圆形轨迹,其圆心的垂直轨迹仍为圆锥体中轴的形态。外观轮廓为规范的等腰三角形。圆柱体、圆锥体的透视:圆柱体、圆锥体的透视变化,主要在于圆平面
29、的弧形透视,其规律与圆球体的剖面透视相同,但圆柱体特点在于由底面至顶面是无数圆平面的垂直重叠。因此从一定的视点观察,其顶面的消失线与底面的消失线交于地平线的消点上,产生了面与顶面的面积透视缩减的差别。圆锥体也是如此。值得注意的是,石膏圆柱的圆底向后转过去的转角处,它很容易被视为直角转折,从而看不到它其实是前面较大的半圆面至后面半圆面的圆形沿伸,是圆透视的重要深度的弧形边。圆锥体亦有同样的情形。圆柱体、圆锥体的明暗规律:如果先把圆柱体、圆锥体看作六面的棱柱形,那么它的明暗转变就确切了。在一定光线下,拄体的某个棱面处于背光的暗部,其它面则为明部。而其中明部的不同转向面的明度又各不相同;暗部也有反光
30、的棱面,这就包含了立方体的五调子的基本要素。圆柱体也有这几个基本调子,不过它们的变化更微妙,层次更丰富罢了。值得注意的是,在圆柱体的一切明暗变化中,其每个明度的形都应是上下同等宽度,而不能有任何随意的涂抹。特别是要以明暗交界线为中心向暗部和明部均匀地展开。明暗系统的形应是围绕圆柱的透视变化而变化。画圆柱体、圆锥体形:开始,要注意柱体中轴线的角度,或垂直或倾斜,都要画准确,并以它为依据用线画出柱体外形轮廓。圆柱体的外形应从高和宽画出正确的比例,其底面或顶面的宽度即柱体的深度透视形,要注意其变化了的长度与高、宽的正确比例。在画圆柱体时要先从方画起,特别是两个端面的圆透视。其宽度的直径要垂直于中轴线
31、,这样才能端正地画出柱体来。圆锥体的画法同样应注意这些要点。摆置:几何形体的组合,当然不是随便放在一起的,应该一方面能体现出对于形式美的追求品味,另一方面又要满足必要的基本训练意图。把球体置于立方体上,产生了形体的强烈对比;圆柱体倒向后方,画面就有了变化和重叠的深度。构图:几何形体组合的结果,产生了一个新的几何形,这就是它们的组合外形要在画面上妥当地固定出这个外形的基本位置,也就是正确地构图。首先,用辅助线准确的画出这个新组合形的三角形轮廓,正确处理其比例关系,并正确确定他们在画面上的大小高低位置。画大形:在画面布局和整个轮廓基本妥当后,按三个几何形的相互比例和各自的高宽比例关系,用清淡辅助线
32、分割出大形的块面。观察及画法如前讲所述。应注意两点:1、透视的透明座标构造要正确端正,需要画出三个形体正确的透视位置。2、立方体、球体、圆锥体的透视缩小及消失点要准确。画具体形:用前实后虚,稍有变化的线,画几何体的具体变化。线条要肯定,有适当的强度,明暗交界线可以用适当的辅助线带出少量的色调,(但不是画明暗)以帮助加强体积感。画几何体线描写生(不上调子即画结构素描)的目的是为了以最简单的手段去学习和表现形体的构造和透视变化规律,懂得素描是以研究形体的本质为主的学科。光的效应:光,是绘画的生命线。这么说一点也不过分,绘画是视觉艺术,有了光,肉眼才能看到一切。任何物体都只能在一定光线下,呈现其形体
33、特征,并且,在不同的光线下,形成微妙而丰富的体、量感的变化。这些形体的高低、前后、起伏、方圆、转折、色彩、质地等等,无一不是借助于明暗变化才使人们感受到的。因此明暗表现的光效应,在素描写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光的设置:从任何角度投射的光线,都以其强度而决定物体的形体感的强度。在(顺光)强光下,物体呈平面感;在侧强光下,物体体积感强,但简单;在柔和的偏光下物体才产生丰富的色调层次和浑厚的体积感等。可以看出,物体的质量感与光源的强弱位置有直接关系。灯光为人造光,其照明度远不及阳光或天光柔和,并且灯光与物体的距离产生强弱的色调的明显变化。明暗变化:物体在一定的光线下,它的各个面与光源形成了多样的倾角。
34、就象大量的小镜子由于折射的光量的多少而形成了最亮、亮灰、中灰、暗灰、黑暗等五种色阶系列,展开了相当丰富的层次变化。训练眼睛对明暗变化的精微的辨别能力和表现方法,是用明暗手段表现大千世界的重要课题。学会正确地认识与画明暗正确地画明暗,不是靠铅笔的黑色和纸的白色与现实的明暗作比较。事实上,铅笔的黑色与无光的黑暗;纸的白色与自然界的光相差何止千万倍!但是素描竟然就用铅笔和白纸,而在表现一切物象明度上得心应手,绰绰有余。其原因就在于认识这些明和暗都是相对比较着存在的,有较暗色彩能有较亮的色,反之亦然。它们的明暗变化的层次也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其严格的科学性和物体大小长短的比例关系具有同样意义。因此只有比
35、较才能正确确定明暗的关系。企图表面的摹拟光的明度是不对的。几何体组合写生有了用线表现几何体组合造型基础,就可以在初步的大形体的构架上,抓住明暗交界线向暗部涂暗灰色调。首先画出几何体组合的总体背光系统和受光系统:背光部分包括明暗交界线、暗部反光和投影。暗部最容易概念化而失掉形的特质,特别是投影的形(它既表现了受光物体的状态,更暗示了被投影物体的形和体)。其次要注意:暗部的前后明暗仍有几个不同的层次,不可平涂一抹黑。画明部中间灰色调:这是使几个(被组合的)几何体具有实在体积感的重要步骤。在充分比较的基础上,把这些中间的倾斜面画出层次和差别来。可以从主要的圆球、立方体开始向后画去。整理前后及三个形体
36、的规范性:把三个几何体联系起来,检查它们的透视形是否正确,比例是否得当,是否需要把整个暗部重点加强一下以提高整体的对比效果,增强立体感。空间感:空间,本来是物体存在的一种形式。一切物体都占有着一定的空间范围,各物体之间,都处在一定的空间距离之中。素描的要旨在于准确、深刻的反映对象的存在形态,表现其结构本质,也就必然要正确的反映物体的空间关系。然而,空间是三度的(长度、高度和深度),绘画却只在二度平面上展开。因此,绘画必须借助一定的规律、手段、在二维平面上,造成三维的空间感觉。所谓素描的空间感,就是在画面上借助透视变形、位置重叠以及明暗、虚实等因素造成的一种体积感和深度感。现而易见,素描的空间感
37、具有一定的假定性,其前后、高低、虚实等等,都是相对比较而显示出来的一种感觉。企图画出绝对的空间,是不可能的。空间的位置:我们已经看到几个形体自身是占有一定空间的;而三个几何体组合在一起的前后交错的位置,使组合形体占有了更大更具体的空间,这个空间感是通过三个层次的重叠以及透视中的正确位置造成。可以说,无论是借助形体的交错重叠,还是透视变形,其正确的位置是表现空间深度的基础。表现手段:素描中的空间表现手段极其丰富,诸家流派各有特点,其一切表现因素都是一种富于美感的形式,有经验的画家习作,可以是情感的自然流露,闪烁出非凡的美感光辉,远不是纯理性的科学判断、描绘所能够企及的。所以,我们在介绍下面几种基
38、本的空间表现手段之前,必须提醒读者注意:要想以这些用文字概括的法则、手段来获得画面上的巨大表现力量,还必须经过您自己反复的体验与感悟,必须以敏锐、丰富而深刻的艺术感觉作为引导。强弱法在一定光线下,几何形体的各种面的转向很不相同。由此发生了明暗转变的差异。明暗交界处对比最强(特别是立方体的九十度转折的明暗更为强烈),由对比而引起的视错觉,使交界处的暗部更暗,明部更亮。因此,在写生时就要加强明暗交界线的量,使它强于其后面的几个棱;在比较中前面的形体如圆球的明暗交界线的暗点就要适当强调些,使它的球面更有突出感,倒向后面的圆锥底的明暗对比要较后面的锥顶强烈得多;同样为了前面形的突起,要在线和明暗对比上
39、有目的地把后面的形体减弱。这就形成一种前后的对比节奏,在有经验的画家手中这不只是表现空间的方法,而且在画大体明暗色调的同时会创造出及有美感的趣味来。虚实法画几何形前突出的明暗对比时,用笔要肯定而有力,以求效果强烈;而后面的形则应虚弱些朦胧些,使人感到空气的厚度。这种处理方法有如清晨的薄雾分隔开的层层景物,较之正午的强光更有深度空间感和韵味。由于“视觉焦点”的作用,人们在注意观看主体物的时候,其它物体都显得模糊了。中国山水画的断云、断帆都是一种虚实法的程式。在这种处理中表现了画家对空间和变化节奏的机智。画几何形体过程中,随时要把前面的、突出的、主要的几个部分与后面的、重叠的、含蓄的和次要的部分相
40、比较而画实些,甚至要刻意地加上实在的轮廓线,或者把应该深进去的部分画虚些。虚实强弱的空间处理没有固定的规范,决定于作者时刻有个空间的观念。把艺术造型与建筑学制图等同起来是不对的。相反,把虚的弱的部分画得烟云一片以显示“空间感”也是一种误解。繁简法:在写生中,作者的眼睛总是在模特儿的突出的、强烈的部分停留时间较强,引起更多的注意,观者看画和人们日常中目之所及,也是同样的情形。素描写生必须适应这一视觉特点,在瞬间的感受中判断出模特儿的突出和主要的部分,并通过繁简法在画面上体现出多与少、繁与简的差别。这样,才能使造型充实而完整。否则,如果处处一样平均对待,都画得精细实在,便会产生繁复冗赘的感觉;而如
41、果很简略,则有会空泛无物了。过繁与过简都破坏了艺术的空间与整体的和谐。掌握繁简法。就不仅需要正确的判断,还要把握好繁与简的分寸。繁就是对主要部位比之次要的画得具体而深刻,明确又突出;简是对次要部分在有形象的条件下尽可能画得概括。石膏像素描是表现作者造型水平的试金石,石膏像的形体规律高度单纯化,迫使作者必须以极大的精力进行严谨的实践,才能达到造型的再现。历史上的大师们都从这里起步,并且受到了很大教益。初学素描,眼手不能统一,感觉升华到理解,需要过程,错误不断发生又需要时间来调整,因此不变而稳定状态的石膏像模特儿是最理想的教材。画石膏像是素描学习的一个过渡形式。为了认识大千世界的人和物的形体规律,
42、直接对人物写生是可以的,但是真人模特儿的色彩,质感变化繁杂,使初学的人眼花缭乱,干扰了对形体结构的本质研究。石膏像则舍弃了这些表面的物质特征,只有白色的形体,这样就把各种形体的造型特点鲜明地裸露了出来,学习对造型的观察,比较,表现方法,最明确的教材也只有石膏像了。经过数百年艺术教学的筛选,目前常用的石膏像教材,大都是照希腊、文艺复兴时代的大师们的雕刻艺术作品翻制的,它们展示了艺术造型的典范造型严谨,形象生动、概括、优美。通过对这些石膏像的写生练习,我们不仅能得到造型技巧的启蒙,而且还会受到大师们丰富而崇高的艺术情怀的熏陶。形体结构:最概括的形式莫过于几何形体,那么形体的结构要点是什么呢?形体结
43、构的运动,造成了外形的变化。画写生不能只从外轮廓线出发,轮廓的变化也显示了内部不同形体的结构特征,因此画人像要了解形体的解剖结构。形体结构是形体之间的穿插榫接关系。形体之间的穿插关系是最基本的结构形式。从外在形象的特点去把握对象,往往有点盲目和肤浅,只有看到形体与形体之间的内部连接关系,形象才能有说服力,才能抓到本质。形体结构是艺术形体化了的自然结构。例如,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的自然结构,而造型艺术则着眼于自然结构的形体艺术性质;所以,写生是艺术的造型,而不是科学复制。石膏像的形体:为了帮助初学者认识并掌握将自然的形象概括为几何形体的方法,人们根据犹太人的半面像的头发、颜面和胡须特征归纳成了不同
44、形态的几何形。我们在两个半面像的不同状态的比较中,认识到摹仿对象和学习艺术造型是不同的。当然这只是一种归纳法,也还可有另外多种归纳出的形体。必须说明的是,对石膏像的几何形的归纳工作,更多的是解决观察和认识问题,而不是把对象画成很细碎的几何体。颜面的结构:当你已基本具有形体、比例、透视、光影等知识以后,我们的习作将转入石膏像写生的练习。我们将引导你进一步掌握素描石膏像的画法及表现技巧。我们将从石膏像的作画步骤入手,结合对象的块面关系,结构关系去分析、认识对象,以求更准确生动地描绘对象,创造出完美的、坚实的素描石膏像作品。一、石膏像素描的作画步骤1、感受对象:如果你面临着一张洁白的图画纸,你一开始
45、便应当极力去整个地感受对象石膏像具有的那种气质、特征、结构关系及光影关系等等。千万不要把自己的目光停留在某一个局部,要不断地在对象中去发现,目光流动于物体与你的画纸之间。一开始你便要激动地想到用你的笔将对象描绘在纸上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不要去设想任何细节,要整体地观察、感受、让对象的鲜明特征整个地牢记于你心中。此时不需要作更多的判断,而需要整个地记住对象,获得极大的新鲜感,这样反复观察、感受几次,你便想画它了,那么,你再提起笔来作画。2、构图落幅:你现在可以用铅笔作画了。你可先画一条中轴线,依据中轴线上采用定点的方法在纸上定出对象的最高点、最低点、最左边及最右边。一般来讲,头部以上部分留得少一
46、些,底座部分以下留得多一些,面部的前面部分多一些,后面部分少一些。你只要大致整体地将对象的各个端点,各大部位的基本比例关系表述在纸上,然后退远一点检查一下比例、透视关系,作一些大的形体位置的比较、调整。最后看看构图是否饱满?是否均衡?整个画面是否显得生动而不呆板等。这时候,请你注意:一定要用笔轻些再轻些,这样,就可以避免一开始时就使用橡皮,请记住橡皮不是专门用来修改轮廓的。3、找结构:你可以大胆地用长直线、短直线找出对象大的轮廓关系,这一步不仅要求你简单地画出对象的外轮廓,须知,轮廓线只是对象形体的边缘部分,而你必须花更大的精力去研究对象内在的各部位的结构,形体比例及造型特征。尽可能地画得充分
47、些,认识得清楚些。要排除光影去深入它的暗部、灰色、亮部,让物体最本质的东西得以充分表现。当然,这一步必须运用大量的解剖结构知识,找到人体的各部位的结构特征,比如骨点、骨骼的造型方式,转折起伏,肌肉的走向,骨骼与肌肉的联接与穿插等等,要不断地运用比例、透视、解剖结构等知识来对比检查自己的画面、哪怕画得过分些,主要在于充分认识,以便掌握。因为当你用铅笔不断地描绘那些结构、起伏时,你的内心已获得了极大的热情,促使你努力去捕捉对象,一旦发现了物体内在的、本质的东西,你便掌握了对象的根本特征。接着,便可以退后几步,重新审视自己的素描结构是否完整?各部位之间的解剖关系是否准确?那些骨点、高点是否到位?画面是否具有整体感等等,每画一步即一个段落,都应这样检查一项作品。4、切大面铺大调子:在一幅看来是很充分的“结构素描”上,它并不是完整的。具有强烈体积感、质感和空间感的素描作品,它还需要作深入细致的加工,而进一步你便可切大面,即很概括的画出物体大的体积关系。这种切,就是要求你把自己的铅笔设想成雕塑刀,去画出整个物体各大部位的体面关系来根据主要突出点,舍去小的转折,形要画的“方”些,线要画得直一些,简练一些,力求画面单纯有力,避免拖泥带水。可以只从明暗两极的反差中进行比较,不要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