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 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二、教学重、难点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三、教学目标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
2、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会写0-20各数。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认识符号“=”、“”、“ ”,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6、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
3、习惯。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四、教学措施1、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1)注意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构建有关的数学知识。(2)尽量选择、设计现实的、开放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积极思考、相互交流,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3)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4)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5)联系儿童实际、根据学生特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2、重视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
4、和交流,建立数感。3、计算教学应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4、根据儿童生活特点,从感必经验出发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5、通过“用数学”的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的能力。6、设计安排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实践活动,注意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7、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教学方法应体现开放性和创造性。组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尽量注意使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8、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学具。五、课时安排:共计约58课时1
5、.准备课 约2课时2.位置 约2课时3.15的认识和加减法 约11课时a4.认识图形 约2课时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约20课时6.1120各数的认识 约5课时7.认识钟表 约2课时8.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约10课时9.总复习 约4课时六、教学进度安排(见附表)周次具体时间教学内容课时数1、9.49.8一、准备课2二、位置32、9.119.15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53、9.189.22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54、9.259.29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测试55、10.210.6国庆假期6、10.9-10.13四、认识图形(一)57、10.1610.20五、610的认识和加减法58、1
6、0.23-10.27五、610的认识和加减法59、10.3011.3五、610的认识和加减法510、11.611.10五、610的认识和加减法511、11.1311.17五、610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测试512、11.2011.24六、1120各数的认识513、11.2712.1六、1120各数的认识单元测试、综合实践主题活动514、12.412.8七、认识钟表、单元测试515、12.1112.15八、20以内的进位加法516、12.1812.22八、20以内的进位加法517、12.2512.29八、20以内的进位加法单元测试518、1.11.5总复习519、1.81.12期末复习520、1.151.19期末复习521、1.221.26期末复习522、1.292.2期末考试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