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学 科 教 学 计 划
(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
科目 数 学
班级 0707,0708
教师 孙建华
学校海门实验学校
海门市教育局教研室编制
原有情况分析(双基掌握程度、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习惯等)
课改实践证明:新的教学方法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初一(7、8)班的绝大部分学生都初步能够
对学习数学产生了较浓厚的兴趣,养成了一定的科学的学习方法,能通过自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能基本掌握所学的双基础知识,
知识。
上学期期末考试平均分都在90分左右,达到了期初教学目标。
但仍有部分学生的基础比较差,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高。
本册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作用及重点、难点)
本册教材五章,分16节。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主要内容包括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点与坐标的对应关系等。重点是点与
坐标的对应关系,难点是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第七章三角形的结
构是“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多边形及其
内角和”“镶嵌”重点是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难点是相关性
质的应用。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是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
重点是从实际情境出发,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入开展有关知识,
使学生了解方程是反映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数学模型,并学寻
找等量关系,掌握基本的解决方法。难点是在实践与探索小节中
通过实例应用方程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
组的重点是以不等式(组)为工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这也
是本章的难点。第十章是统计部分的第一部分,在系统整理前两个
学段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
本学期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智能、情意)
第六章:认识有序数对,平面直角坐标系。了解点与坐标的对应关
系,能在方格纸中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能
用坐标表示平移变换。
第七章:了解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角。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三
角形内角和定理,多边形内角和公式,会进行简单的镶嵌。
第八章:了解二元一次(组)及其相关概念,能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掌握方程的各种解法。
第九章: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相关概念,性质。会解一元一次
不等式(组),以及用相关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应用
价值。
第十章:了解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体会用样本估
计总体的思想,会画各种图形。
教 学 措 施
1.认真研究数学课程标准,钻研教材,认真备课,突出重点,在
“新”、“活”字上下功夫;
2.认真执行教学计划,保证教学课时,提高课堂效率;
3.抓住重点,浅化难点,注重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自学、合作学
习、合作探究能力;
4.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达到最大幅度的
进步;
5.尽量使用电化教学设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6.与兄弟学校合作,关注教学动态,注重有效教学。
分单元教学进度及具体教学要求
目次
周次
单元或章节内容
教时
本单元重点、难点*
六
6.1平面直角坐标系
3
重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
6.2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3
念。难点:平移与坐标的关
数学活动
1
系。
小结
1
七
7.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2
2
2
重点: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7.2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2
2
角,内角和定理,多边形内
7.3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2
角和、外角和定理。
7.4课题学习 镶嵌
2
难点:镶嵌
小结
2
八
8.1二元一次方程组
重点:解法及应用
8.2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
难点:同上
解法
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
组
8.4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举例
小结
九
9.1不等式
重点;解法及其应用
9.2实际问题与不等式
难点:同上
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小结
十
10.1统计调查
重点;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
10.2直方图
直方图
10.3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
难点:会画直方图
小结
分 单 元 教 学 进 度 及 具 体 教 学 要 求
本 单 元 教 学 要 求
第六章1、通过实例认识有序数对,感受它在确定点的位置中的作用。
2、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了解点与坐标的对应关系;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
能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能由点的位置写出点的坐标。
3、能在方格纸中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体会平面直角
坐标系,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在同一平面中,能用坐标表示平移变换。
第七章1、了解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理解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稳
定性,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2、了解多边形的相关概念和性质,能用几种图形进行镶嵌。
第八章1、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相关概念,寻找等量关系。
2、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第九章1、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相关概念,能够列出不等式或不等式组表
示问题中的不等关系。
2、探索不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3、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
第十章1、了解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方法,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
2、感受抽样的必要性,初步体会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3、会画条形图、扇形图和折线图描述数据。
4、会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计 划 审 核 情 况
审核人: 年 月 日
计 划 实 施 记 载
周次
计划内容
实际教学内容
记载人
计 划 修 订 内 容
目次
教学内容
课时调整
教学重点、难点、要求调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