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八年级下册古代诗文复习资料(一).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583505 上传时间:2024-11-1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10.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册古代诗文复习资料(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八年级下册古代诗文复习资料(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八年级下册古代诗文复习资料(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八年级下册古代诗文复习资料(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八年级下册古代诗文复习资料(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八年级下册古代诗文复习资料(一) 曹刿论战一、基础知识掌握1本文选自左传。左传旧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做,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是根据鲁国史料编写的编年体史书,保存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后二百多年间的许多史料,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2本文记叙了齐鲁长勺之战的全过程,通过曹刿和鲁庄公的关于战争问题的对话,阐明了弱国在对强国战争中应采取的战略战术原则,即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作战中要掌握战机、详察敌情等。3本文的特点是“记言”,剪裁得当。以“远谋”为线索组织材料;并使用对比手法,以鲁庄公的“鄙”,突出了曹刿的“远谋”,从而塑造了军事家曹刿的形象。二、文言词语积累(一)常规词语【我】

2、指鲁国。【肉食者】吃肉的人。指居高位、得厚禄的人。【谋】谋划。【间(jin)】参与。【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远谋】深谋远虑。【安】有“养”的意思。【弗】不。【专】个人专有。【对】回答。【惠】恩惠。【牺牲】指猪、牛、羊等祭品。【帛(b)】丝织品。【加】虚报。这里指以少报多。【信】实情。【孚】为人所信服。【福】赐福,保佑。【狱】案件。【虽】即使。【察】明察。【情】(以)实情判断。【忠】尽力做好本分的事。【属】类。【鼓】击鼓。【败绩】大败。【驰】驱车(追赶)。【轼】古代车子前面的横木。【逐】追赶,追击。【既】已经。【克】战胜。【故】原因,缘故。【再】第二次。【衰】减弱。【竭】尽,消失。【盈】充

3、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测】推测,估计。【伏】埋伏。【靡(m)】倒下。(二)通假字【徧(bin)】同“遍”遍及,普遍。(三)一词多义【从】听从(民弗从也);跟从(战则请从)。(四)成语【一鼓作气】(成语)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后比喻鼓起干劲,一口气完成。【辙乱旗靡】后形容军队溃败混乱。三、阅读理解运用1表明对话背景的句子是:齐师伐我;公将战。2反映人民对统治阶级的态度的话语是: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3表明全文线索(纲,文眼)的词语是:远谋。表明曹刿请见的原因的句子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4曹刿认为作战的先决条件是:政治上取信于民。5“取信于民”在文中是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4、必以情。6分析鲁庄公“鄙”的表现。战争前:“将战”轻率;前两次答语将战争胜利寄托在臣子支持、神灵保佑上,目光短浅。战争中:“将鼓”“将驰”不察敌情,急躁冒进;战后:“问其故”胜不知因,平庸。7分析曹刿“远谋”的表现。战前启发鲁庄公认识取信于民的重要性,战中掌握战机、详察敌情、后发制人;战后总结经验。8证明曹刿指挥正确的句子是:齐师败绩;遂逐齐师。9曹刿认为反攻的有利时机是:彼竭我盈之时。10表明曹刿必待“齐人三鼓”而后“鼓”原因的句子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11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后才追击原因的句子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12评价鲁庄公其人。

5、鲁庄公是平庸的国君,他把战争胜利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的保佑上,说明他目光短浅,在战争上无能;他急于迎战,又说明他军事上无知;但在曹刿启发下终有所悟,在作战中听从曹刿的正确指挥,说明他与一般昏君有别。13怎样评价曹刿其人?有远见卓识,临危不乱,胸有成竹,从容不迫,有卓越的军事才能。14大凡高瞻远瞩者都注重人民的作用。举例说明。李世民说:“民,水也;君,舟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这些都说明人民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作为封建社会的君主应时刻为人民着想,以人民疾苦为念,取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巩固天下。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所以

6、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执政为民。15浅谈曹刿战略思想的现实意义。曹刿强调弱国在对强国战争中应采取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知己知彼、后发制人的战略战术原则,在现代战争中仍然适用。取得人民的支持是取胜的先决条件,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才能克敌制胜。这已经被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所证明。16写出古代以少胜多的战例。赤壁之战、官渡之战、淝水之战。17文中曹刿的形象,令人钦佩,写出中国历史上你最崇敬的一位爱国将领,并写出评价。邓世昌,奋勇抗日,壮烈殉国。林则徐,不畏洋人,虎门销烟。8、曹刿论战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小

7、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本文中出现的一个成语是:一鼓作气。爱莲说1 基础知识2 文学常识本文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元公是周敦颐的谥号。2 文言词语u 常规词语【蕃(fn)】多。【独】仅。【盛】大规模。【予】我。【染】沾染。【濯】洗涤。 【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妖】美丽而不端庄。【植】立。 【亵(xi)玩】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谓】认为。【隐逸】隐居的人。【君子】品德高尚的人。【鲜】少。 【宜】应当。【众】多。u 词类活用【蔓】生

8、枝蔓。【枝】张枝节。【亭亭】耸立的样子。1 阅读探究1在第一段中,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莲的可爱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意在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操?从环境习性、体态香气、清高气质等方面,表达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操。2“陶后鲜有闻”中的“陶”指谁?文中的“鲜”与哪个词语构成反义词?指陶渊明。文中与“鲜”构成反义词的是:众(蕃)。3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这种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格?鄙弃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风,洁身自好,保持坚贞的气节和高尚的品德。6“予独爱莲”中的“独”表现了作者什么态度? 遗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7“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表现了莲花什么特点? 庄重、高雅(清

9、高)。8作者把莲和牡丹对举,其用意是什么? 批判贪图名利、追求富贵的世风,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品格。9作者不愿隐逸,也不贪图富贵,他追求什么? 在污浊的世间,坚贞不渝的保持自己的操守。10作者以莲自况,表现了他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委婉地批判了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11文中的莲花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不追求名利,在污浊的环境中,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的高尚品德的君子。12作者写莲表白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写菊表白自己不愿隐逸的生活态度,写牡丹表白自己对追逐名利世风鄙弃的生活态度。13“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慨叹品德高尚的君子太少,含蓄地表明追逐名利、趋炎附势的人太多。

10、14.怎样理解作者在文尾的慨叹? 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既不想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向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15用原文语句回答。1)莲象征什么?君子的美好品德。2)文中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随俗浮沉,又庄重、质朴,不孤高自许、哗众取宠(或表现莲的高洁,概括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高贵品德和坚贞操守)的名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3)高度概括莲高贵品质的句子(点明中心的主旨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4)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或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5)比喻君子志

11、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6)“世人甚爱牡丹”,这是因为牡丹是:牡丹,花之富贵者也;“予独爱莲”的根本原因是:莲,花之君子者也。16请在文中找出一句骈句。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17衬托分正衬和反衬两种。本文用菊花和牡丹来衬托莲,其中菊花属于正衬,牡丹属于反衬。1 迁移拓展1.细细考虑,“菊之爱”可以有两重含义:做一个避世的隐士;像陶渊明那样保持独立的人格。你赞成哪一种说法?谈谈看法。(自圆其说既可。) 如:赞成两重都有道理。作者意思是:避世者不染世尘之埃固然可喜;而入世者“出淤泥而不染”境界更高。2鲁迅有诗:“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

12、红衣学淡妆。好问濂溪称净植,英随残叶坠寒塘。”这首诗称颂的是哪一种花?莲花。3喜欢哪一种花是人的志趣的表现。你喜爱哪一种花?说明喜爱的原因(包含骈句)。 梅花。它顶风冒雪,“凌寒独自开”。(傲雪盛开人皆颂,迎寒绽放世堪扬。) 蒲公英花。花朵虽小,却遍布各地,有极强的生命力。(花小能怡情,叶瘦能医疾。) 菊花。在万花纷谢之时独自开放,决不随波逐流,且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百花凋谢始露面,孑身盛开也吐香。)4孟子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与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看法相反,你同意哪种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答法一:同意孟子的观点。人的思想受环境的影响,“孟母择邻”说的即是这个道

13、理。 答法二:同意周敦颐的观点。只要人保持坚贞的操守,洁身自好,即使处于污浊的环境中也能不受其影响。如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三峡1 基本知识* 文学常识 三峡选自水经注疏。三峡,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作者郦道元(466或472527),字善长,范阳涿(Zhu)县(现在属河北)人,北魏地理学家。好学博览,留心水道等地理现象,撰水经注。其书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文言词

14、语【通假字】阙通“缺”,空缺。【一词多义】绝沿溯阻绝断,断绝 绝巘多生怪柏极 哀转久绝停止;消失【词类活用】乘奔御风飞奔的马 素湍绿潭急流的水 回清倒影清波 【常见短语】略无毫无。略,几乎。 自非如果不是。自,如果。 亭午正午,中午。亭,正当。 夜分半夜。荣茂盛。峻高而陡峭。 良多很多。良,很。 属(zh)引连续不断。属,连续。引,延长。【其他词语】嶂(zhng) 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 曦(x)日光。这里指太阳。襄(xing)上。 沿顺流而下。 溯(s)逆流而上。 或有时。 宣传达。 虽即使。 御驾,乘。 疾快。 素白色。回回旋。巘(yn) 险峻的山崖或山峰。漱(sh)冲刷。 旦早晨。 肃寂

15、静。 哀悲哀。 转(zhun)婉转。 沾沾湿。 三表示概数。1 理解探究* 整体把握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激发人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寥寥一百五十余字,就把七百里三峡万千气象尽收笔底。写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肃”“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写水则分不同季节分别着墨。在文章的节奏上,也是动静相生,摇曳多姿。高峻的山峰,汹涌

16、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构成了一幅幅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的画面,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结构提纲总特点:山高岭连,中间狭窄。(侧重写山:连绵不断,遮天蔽日。)分特点:(1)夏:水涨流速,交通断绝。(2)春冬:水退潭清,风景秀丽。(3)秋:水枯气寒,猿鸣凄凉。(侧重写水:四季不同,风景各异。)* 问题探究l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l 第一段总写了三峡怎样的特点? (1)峡长(七百里)岭连(连山,略无缺处)(3)山高峡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l

17、 第一段中三峡的山具有怎样的特点? 山高岭连,岸伟峡险(或连绵不断,遮天蔽日)。l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一特定环境下的情景综合表现了三峡怎样的特点? 山的“连”“高”“窄”。l 第一段作者采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三峡的特点?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l 三峡的夏水有何特点? (1)水涨(襄陵,沿溯阻绝)(2)流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l 写“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的作用是什么?这是什么写法?你由此想到了李白的哪首诗? 作用:烘托夏天的水涨流急,也突出了三峡夹江对峙、狭窄险要的特点。写法:侧面描写。想到李白的早发白帝城。l 第三段作者是抓住三峡的那些典型景物描写的?表现了三峡

18、怎样的季节特点? 抓住了碧水、怪木、飞瀑来写的。表现了春冬三峡的风光秀丽。l 总括春冬之景的四个字是什么? 清荣峻茂。l “良多趣味”表现在何处?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l 第四段写什么季节的景色?作者是从哪一角度写景的?表现了景物什么特点? 秋季。听觉。表现了幽静、寂寥、凄异的特点。l “渔者歌”有什么作用? 说明猿声凄凉、悲哀,从侧面渲染了秋天萧瑟、肃杀的气氛。也暗含对劳动人民的同情。l 作者为什么先写夏水?又为什么先写山,后写水? 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先写“夏水”。为写水势,先写山势,这既能揭示水急的原因,又能使急流和峻岭相互映

19、衬,能形成一幅险峻壮奇的图画。l 分别概括三峡夏、春冬、秋三段时间三峡景物的美点。 奔放美 清悠美 凄婉美l 第一段和后三段是什么关系? 总分关系。l 本文在语言运用方面有怎样的特点和作用?试作简析。 本文多用四字句式,又兼用散句,使文章读起来收放有致,很有节奏感。语言精练,表现力强,充满生气。l 文中提到了巫峡,另两峡是什么? 瞿塘峡、西陵峡。.郦道元在三峡中也以“猿鸣”烘托凄凉的气氛,他是怎样写的?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精要笔记: 赞美三峡雄伟而秀丽的山水风光。 第一节写三峡的山高,第二节写夏水之急,第三节写春冬山林间的水清,第四节写深秋时节的凄凉。 一、解释词语 答案 1、两岸

20、连山,略无阙处 通“缺” 2、重岩叠嶂 直立象屏障的山峰 3、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太阳 4、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上 5、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接连不断 6、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虽:即使。奔:飞奔的马。疾:快 7、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 8、飞漱其间 急流冲荡 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答案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风,也不认为很快。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树木茂盛、山高、草盛,真是情趣无限。 3、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假如不是正午或半夜,是见不到太阳或月光的。 4、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空荡的山谷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也

21、不消失。 5、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天刚晴或直霜的早晨,树林和山间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 三、简答: 1 作者依次写了三峡哪些季节的景?这些景象有一种怎样的美感? 依次烈军属了夏、春冬、秋四个季节的风景;夏季的三峡呈现奔放美;春冬的三峡显示出清幽美;而秋季的三峡却展示着凄婉美。 2 体会最后一段写景的语言特色,看用了什么词把秋景的神韵生动地表现出来? 林寒涧肃与朱元思书一、基础知识(一) 文学常识本文选自艺文类聚。作者吴均,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二) 文言词语1 词类活用【湍】急流。【奔】飞奔的马。【轩邈】往高处和远处伸展。轩,高。邈,远。2通假字【转】通“啭”,鸟叫声。【反】通“返”。【见】通

22、“现”,露出。3常规词语【风烟】烟雾。 【共色】一样的颜色。 【从流】随着江流。从,顺,随。 【缥(pio)碧】青白色。 【无碍】毫无障碍。 【甚箭】比箭还快。 【夹岸】两岸。 【寒树】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形容树绿而密。 【负势】凭依高峻的山势。负,依凭。 【竞上】争着向上。竞,争。 【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 【千百】形容很多。 【泠泠(lng)】形容水声激越。 【作响】发出声响。 【相鸣】互相和鸣。 【成韵】形容声音和谐动听。韵,和谐的声音。 【千转】长久不断地叫。千,表示多。【绝】停止。 【鸢 (yun)飞戾(l)天】鸢飞到天上,这里比喻极力追求功名的人。鸢,一种凶猛的鸟。戾,至。

23、【息心】平息热衷功名之心。 【经纶】筹划,治理。 【柯(k)】树木的枝干。 【蔽】遮蔽。 【犹】像。 【交映】互相掩映。 精要笔记: (1)通过对富春江美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山水风光的热爱,也隐含着作者消极遁世的思想。 (2)本文的特点:1)骈体文;2)以写景为主,景中寓情;3)采用总分结构; (3)视觉描写与听觉描写相结合,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相配合。 一 解释加点词语: 答案 1从流飘荡 从:顺、随 2水皆缥碧 缥碧:青白色 3猛浪若奔 奔:飞奔的马。 4蝉则千转不穷 转:通“啭”,鸟叫声 5鸢飞戾天者 戾:至 6经纶世务者 经纶:筹划 7窥谷忘反 窥:看。反:通“返” 二 翻译句子 答案

24、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那飞腾的)急流比箭还快,汹涌的波浪猛似飞奔的马。 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高山)凭着(高峻的)形势,奋力直向上耸,仿佛互相竞赛向高处和远处发展;(它们)都在争高,笔直地指向(天空),形成了成千成百的山峰。 3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泉水冲激着石头,发出冷冷的清响;好鸟儿相向和鸣,唱出和谐而动听的声音。 4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树上的)蝉儿一声接一声不断地叫,(山中的)猿猴也一声一声不住地啼。 5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那些怀着对名利的渴望极力高攀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之

25、心;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6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象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可以见到阳光。二、 阅读探究1 表明富春山天朗气清的壮丽背景(全貌)的句子是什么?风烟俱尽,天山共色。2 既写出江流宛转,小舟随波逐流的情形,更表现了作者陶醉于美好大自然的闲适随意心情的句子是什么?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3 总写所感,统领全文的语句是什么?奇山异水,天下独绝。4 作者是怎样有层次的描绘“异水”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先写“缓流”,突出澄澈(游鱼细石);再写“急湍”,突出凶猛(急湍、猛浪)。运用

26、了夸张、比喻的修辞方法。5 作者是怎样表现“奇山”的? 整体形象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郁郁葱葱,顽强生长,互比高低,直插云霄,连绵起伏,生机无限。通过“写貌”表现树之奇,亦山之奇。 生长状态奇。两岸峭壁,皆生寒树,层峦叠嶂,争相竞高,直入云天,动态比拟中,通过“绘形”山之奇尽显。 自然声音奇。从听觉写泉音、鸟鸣、蝉嘶、猿叫,生机盎然的大自然交响曲,令人神往。鸟之鸣,婉转流丽,晶莹润畅,富有音韵之美,悦耳动听。蝉、猿之声,在空谷传响,袅袅不尽,从侧面突出了山之拔地参天,连绵不断。通过“摹声”又显一奇。6 流露出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传达出爱慕美好

27、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的句子是什么? 这句对写“奇山异水”有什么关系?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有这样的“奇山异水”,必然有人的足迹,有人的触景之情,这句是游览者自然生发的感情。同时这句又是侧面着笔,通过衬托手法,强化了山水诱人的力量,突出了“奇山异水”。7 结尾“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似是多余,对此你有何看法?不多余。一是起了反复渲染的作用。写树木遮空,昼夜不分,既照应前面对寒树的描写,又给山水增加奇色异彩。二是使结构更加严谨完美。全文犹如作者放出的千里之线,这里又收回手中,承接文章开头四句,清幽淡雅,余音缭绕。三、 拓展延伸1 由“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28、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你想到了哪两篇文言文中的话?写出相应语句、作品和作者。 “潭中鱼可白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柳宗元小石潭记)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郦道元三峡)2 由“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你联想到生活中的什么现象?富贵人虽然自有他们的享受,但是未必没有烦恼;而遁迹山林的人固然有种种不便,但其快乐是无法比拟的。四、 参考译文二、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一作者、背景简介。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写的一本以记言为主的史书,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它叙事年代上接春秋,下至秦灭六国为止,约二百三四十年时间,是我们研究战国时

29、期历史的一部重要著作。它叙事长于铺陈,多加渲染夸张,写得有声有色;语言生动流畅;善于在矛盾冲突中运用对话刻画人物性格,人物形象比较鲜明丰满;在论辩中往往采用故事或寓言作比喻来说明抽象的道理,富有文学色彩。所以它对后代的散文著作有很大影响。二、正音正字。弗f雎j怫f跣xin抢qing傀gu祲jn缟go挠no谕y三、句子翻译 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生,愿终守之,弗敢易!大王给予恩惠,用(贵国的)大面积的土地来换(敝国)小面积的土地,很好;即使这样,我从先王那里继承了这块土地,(我)愿意意始终守护它,不敢拿它来交换。2、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

30、不打他的主意。3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如今我拿十倍的土地(来交换安陵),让安陵君扩大他的领土,然而,安陵君却违背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4、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五百里的(土地)呢?5、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老百姓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6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这三个人,都是出身平民的有胆识的人,(他们)心里的愤怒还没有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吉凶的征兆。再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7、若士必怒,伏尸二人一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如果有能

31、力有胆识的人(被逼得)一定要发怒,(那么现在立刻)倒下两具尸体,五步之内淌满鲜血,天下的人将会因此而穿上丧服,今天的情况就是样。四、关键问题1、本文选自哪部作品?战国策2、秦王是怎样一个人?骄横狂妄、贪得无厌、奸诈狡猾、色厉内荏3、唐雎是怎样一个人?从容镇定、不畏强暴、有胆有识、有凛然正气、热爱祖国、不怕牺牲。4、唐雎列举专诸刺王僚等吏实有什么用意?两方面:一是对自己提出的“士之怒”的厉害程度加以渲染说明,二是警告秦王吸取教训,不要轻举妄动,自寻死路。5、本文最后一段描写秦王的神态的变化对刻画唐雎的形象有何作用?从侧面烘托唐雎有智有勇、英气逼人的大无畏精神。6、文末说秦王“色挠”,“长跪而谢”

32、,并且请唐雎“坐”,秦王真的屈服了吗?为什么?这是秦王的权宜之计,表现出他的奸诈狡猾。他请雎“坐”,是坐下来谈,不是放弃吞并。文中所说,也只是恭维唐雎的话,从当时秦在军事的占压倒优势及秦王的性格来看,秦王是不会就此善罢甘休的。7.全文采用对话来反映人物的精神面貌。把唐雎的话与安陵君的话作比较,看相同点与不同点是什么。同为拒绝与秦交换土地,不同的是安陵君对秦王先恭维,后委婉拒绝。唐雎是直接拒绝,态度坚决。8.唐雎的语言与秦王的语言进行比较。唐雎是针锋相对,后发制人,着眼点小刺杀秦王。秦王是前倨后恭,威胁恐吓,着眼点大进攻国家。9.作者塑造了唐雎怎样一个“士”的形象,意图是什么?形象:有胆有识,不

33、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勇士。意图:强调“士”对一个国家的重要作用,能“扶危持倾”,能使一个国家“转危为安,运亡为存”。10为什么说唐雎没有辜负使命?秦王要求用五百里土地换安陵君的封邑,实际是要并吞安陵。而在当时这是不可抗拒的。唐雎奉命出使,凭着自己的机智勇敢,面对横蛮狡诈、色厉内荏的秦王,不畏强暴,敢于斗争,不被威势压服,最后使秦王放弃了易安陵的打算。唐睢维护了本国的尊严,出色地完成了使命。11、 根据课文内容的理解,简要回答下列问题。秦王与安陵君“易地”并非真心,何以见得? 秦王并非真心易地,意在吞并。A“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可看出秦王对安陵君的轻视;B“寡人欲以安陵君其许寡人”可看出秦王口气强

34、硬,并无商量余地;C秦王不说,可看出秦王名易实夺的心理安陵君拒绝了秦王的无理要求,实际上是一眼看穿了秦王的真正用心,那为什么还要说“大王加惠,以大易小,至善”的话呢? 安陵君虽然对秦王的野心洞若观火,无奈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为争取周旋的余地,没有当场揭穿秦王的骗局。说说“秦王不悦”四个字在故事情节发展中的作用。“秦王不悦”引起故事的开端,贯穿整个事件的全过程,对情节发展起着推动作用秦王说,“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言外之意是我秦王如果不“以君为长者”,“错”起“意”来,就会把你和韩魏一样灭亡。秦王说,“天子之怒千里”,唐雎说,“伏尸二人今

35、日是也。”他们各表达了什么意思? “天子之怒”是秦王慑服唐雎的话,意为要发动战争,消灭安陵;“布衣之怒”是唐雎回击秦王的话,意思是你要我的地,我就要你的命,而且我不惜自己的生命保卫安陵。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一、给下面的字词注音:昳( )丽 朝( )服衣冠 窥( )镜 期( )年 朝( )于齐 间( )进 二、辨析形近字,先注音后组词。(8分) (1)冠 ( )( ) (2)廷( )( ) 寇 ( )( ) 延( )( )(3)蔽 ( )( ) (4)纳( )( ) 弊 ( )( ) 枘( )( ) 三、实词过关 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修_ 昳丽_ 2、朝服衣冠,窥镜 服_ 窥_ 3、

36、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孰_ 4、朝于齐 朝_ 5、王之蔽甚矣 蔽 6、面刺寡人之过者 刺_ 7、谤讥于市朝 谤_ 讥_ 谤讥_ 市朝_8、闻寡人之耳者 闻_ 9、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私,_10、时时而间进 时时_ 间_1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诚_ 12、期年之后 期年_13、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畏_四、重点句子翻译 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佚丽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3、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4、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5、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6、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37、。 六、解释:(一)词类活用: (意义和用法)1、朝服衣冠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3、闻寡人之耳者 4、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二)一词多义 1、朝 A.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B.于是入朝见威王 ( ) 2、孰 A.我与城北徐公孰美 ( ) B.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 )(三)古今异义 1、 今齐地方千里 地方 古: 今: 2、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左右 古: 今: 3、明日,徐公来 明日 古: 今: 4、能谤讥于市朝 谤讥 古: 今: (四)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谓其妻曰 ( )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 (2)时时而间进 ( )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3)皆以美

38、于徐公 ( ) 必以情 ( ) 五、篇章理解 1、全文用设喻说理说理的方法,非常贴切,尽情尽理,收到良好的效果,从全文看,第一部分的叙事是第二部分设喻说理的前提。第二部分是设喻说理本身。 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必然发展和结果。三部分之间联系紧密,结构严谨,以小事设喻,由_及_,以小见大,由_到_,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七、理解性默写1、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 体的历史著作 ,编订者是_。“讽”的意思是 。 2、文中写邹忌相貌美的句子是 3、文中写邹忌有自知之明的句子是 4、文中写齐王纳谏而达到国内大治的句子是 5、文章中写邹忌从妻、妾、客的回答中受到启发的句子: 。八、课文内容理解1、 面对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从“不自信”到“暮寝而思之”,反映出他怎样的品质? 2、威王一“善”,政局迥异,初时“门庭若市”,后来“无可进者”,请根据“无可进者”写出“门庭若市”的反义成语 。“门庭若市”体现了威王的“广开言路”,在我们学过的古文中, 也提到了“广开言路”的问题? 3、“王”下令是受了谁的启发?他颁布了什么命令?他为什么要颁布这一道命令?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