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论预应力混凝土在工业建筑中的施工技术.pdf

上传人:mom****oy 文档编号:55799 上传时间:2021-06-22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92.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预应力混凝土在工业建筑中的施工技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论预应力混凝土在工业建筑中的施工技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Ac a d e m ic 学 术 3 结束语 垃圾焚烧 发电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形式和 数量和焚烧条件、除尘设备具有密切的关系, 因此在烟气除尘设备的改造 中应当采取合适的 净化技术,提 高对污染物的排放处理效果。通 过加强对除尘烟气设备的技术 改造,可以有效 的降低垃圾焚烧过程中的有毒物质的数量和对 大气 的污染,对于垃圾焚烧发 电发展具有重要 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 晓 旭 ,马 利 国 ,燕 婷 等 循 环 流 化床 锅 炉 电袋 除尘 器 设备 改 造 J 科技 信 息 , 2 0 1 2 , ( 4 ) : 4 7 6 2 蔡 勇 ,任 豪 燃 煤 锅 炉 烟气 脱 硫 除

2、 尘 工 艺 一体 化 设计 与 设备 改 造 J 工 业 锅 炉 , 2 0 1 2 , ( 4 ) : 3 5 3 7 作者简介: 程 银( 1 9 8 6 1 1 一 ) , 职称:助理工程师, 学历: 环保机械制造装备。 男,籍 贯:重庆 市, 本科,主要研究方向 论预应力混凝土在工业建筑中的施工技术 2 7 7 0 0 0枣庄矿业集团中兴建安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 枣庄 一 褚磊 雒玉平 摘 要 : 近年来 , 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工业建筑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该技术危险系数相对较高 , 质量控制难度大 , 因此 , 施工过程中 项和质量控制措施。 确保工程质量。文章结合某工 建筑

3、工程实例 , 介绍了预应力混凝工程的施工技术 , 指出了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 随着 工业建筑工程施工规模的不断扩大, 筑对混凝土 的抗裂性要求更高了。普通混凝土 的抗裂性 能很弱,而预应力混凝土恰好弥补 了 这一缺陷。预应力结构 的形式逐渐丰富多样, 并且能有效减轻结构 自重有效控制构件的挠度 和裂缝 宽度,抗 震性能也能够得 到可靠保证 。 但该技术危险系数相对较高, 质量控制难度大, 因此,在实际施 工过程 中,必须把握好施工技 术要点环节。 1 工程概况 某 工 业 建筑 面 积 为 7万 m ,高 2 3 0 2 m , 为钢 筋 混凝土框 架 结构。楼层 为 3层, 由仓 储 区和车

4、间组成。楼层标 高分 别为:仓储 区 1 2 1 4 m ,行 车 区 1 0 8 8 m ,屋 面 为钢 结构。 分 A ,B ,C和盘道区 4个部分。仓库区主要柱网尺 寸为 1 l O 0 0 m m 1 1 0 0 0 m m ,车间主要柱网尺寸为 l 6 0 0 0 m m l l O 0 0 m m。 2 预应 力 设计 预应力筋采用 1 8 6 0级钢绞线 ( 即 预应力 混凝土用钢绞线G B T 5 2 2 4 -2 0 0 3中高强低松 弛钢绞线 ),框架梁采用有黏结预应力技术, 井字次梁采用无黏结预应力技术。有黏结预应 力孔道采用塑料波纹管成孔,预应力混凝土 强 度等级为 C

5、 4 0 ,张拉端采用夹片式锚具 ,固定端 采用挤压 式锚具。根据结构计算,综合温度及 混凝土收缩徐变的影响,计算出预应力梁配筋。 3 预应力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3 i 工程 的施 工特 点 本工程结构属于超长结构,必须对后浇带 位置和预应力钢筋搭接综合考虑,对预应力钢 筋合理分段布置、对构造细部进行精心施工, 降低后浇 带对预应力张拉 的影响。由于预应力 结构跨度大、 恒载与施工荷载大, 且为现浇施工, 导致模板与支架体系搭设密集,给预应力张拉 现场施工作业带来很大难度 。 6 M a c h i n e C h in a 中国机械 由于荷载较大,纵向受力主笳及箍筋较密 而塑料波纹管按弯矩

6、图曲线布置,给施工带来 一 定难度,特别是预应力筋矢高及 曲线形状直 接影响结构预应力的建立,是影响工程质量的 关键因素之一。针对 以上施工特点采用以下措 施 。 3 2预应力筋的分段布置 本工程属超长混凝土预应力结构,通过设 置后浇带来释放混凝土早期收缩应力,后浇带 设置在梁跨 1 3处,宽度为 8 0 0 m m 。结合施工单 位的经验及具体的现场情况,考虑工程工期、 预应力工程 的施工、支撑模板材料 的周转,决 定 A ,B区按后浇带将结构整体平面分成 9个区 进行施工,C区按后浇带分成 6 个区进行施工。 每区混凝土一次浇筑完成。梁板混凝土全部采 用商品混凝土 ,用汽车泵一次泵送到位。

7、 为减少预应力损失,满足设计有效预应力 的要求,结构纵横 向长度 内的预应力筋必须采 用分段搭接 。框架结构的连续跨数过多,而 且 框架大梁的高跨 比较大,导致连续多波预应力 筋曲线的总转角较大,中间跨的预应力损失必 然过大,过大的预应力损失既降低抗裂度,又 降低承载力 。长度 大、曲线转角大使预应力筋 的穿束也比较 困难,影响预应力施工质量与进 度。在预应力设计过程 中,根据平均有效预应 力不低于 l O 0 0 P a的技 术要求,结合后浇 带位 置和土建施工顺序,对预应力筋的分段进行全 面整体布置 。其中后浇带跨的预应力筋单独布 置。使连续跨数最多不超过 6跨,大大减 少了 内跨预应力的

8、损失。 预应力施工中,按轴线划分施工段,将 每 个框架梁作为一个施工段 ,由于本工程为双向 楼盖 , 将先施工的字母轴线作为第 1 批施工段, 后施工的数字轴线作为第 2 批施工段, 依次类推。 每个施工段在钢筋绑扎时,在每跨预应力筋涉 及范围内,普通钢筋先绑扎完成,确保在施工 段范围内的预应力筋能够连续施工,减少对后 续工程的影响。 3 3预应力筋张拉端布置 本工程预应力筋张拉端设置采取在梁柱间 加腋、正对称或斜对称设置的方案。具体方法 为在柱与框架梁交界处,框架梁两侧正对称或 斜对称设置两个矩形加腋体,为方便支模,高 度 同附近 最小梁高。为保证预应力施工质量以 及建筑要求 ,张拉端采用

9、内置式,在预应力施 工完后,采用细石混凝土或防水砂浆封 闭。考 虑到框架钢 筋、水平管道等因素影响,锚垫板 位置一般设置在加腋区截面的中上部。 3 4张拉端临时辅助孔的留设 虑到本工程梁截面及 自重较大,采用的支 撑体系较为密集,不利于预应力张拉设备进入 板底现场进行张拉操作的实际情况,拟考虑采 用楼面结构上部搭设张拉操作脚手架,主要张 拉设备楼面上下结合的施 工措施。具体方法为 结构混凝土浇捣时,在张拉端区域梁上部翼缘 处设置 2 个间距为 1 m 左右 l O O m m临时预留孔, 以作为起重钢丝绳穿孔之用。 4 结束语 上述施 工技术措施在工程质量、工期 、工 程造价等方面,均取得 了

10、令人满意的效果 。虽 然 目前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仍存在着不少技 术难点,但笔者有理由相信,随着我国建筑业 的飞速发展 ,施工技术及施工队伍素质 的不断 提高,预应力混凝 土必将迎来更加美好 的应用 前景。 参考文献 : 1 闫佐江 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 J 黑龙江交通科技 2 0 1 2 0 9 2 董立华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 技术 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 0 0 9 2 2 3 曾广勇 建筑工程中预应力施工技术浅 析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 0 1 2 2 1 4 曾康生 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在某建筑工 程 中的应用 J 建材与装饰 , 2 0 0 8 0 6 作者简介: 褚

11、磊 ( 1 9 8 0 ) ,男,汉族,山东枣庄人 ,毕 业于北方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现为枣 Ac a d e m ic 学 术 矿集团中兴建安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师 参与建 设的多项工程获 “ 鲁班 奖”、泰山杯等,主要 从事施工建设方面的研究。 浅析多级离心泵汽蚀试验方案 2 6 6 1 0 0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公司 山东 青岛 一 范文鹏 徐文秀 摘 要 : 汽蚀试验是泵类一项验证其汽蚀性能的重要试验 , 由于汽蚀相对较抽象 , 在试验时无法直观看到汽蚀现象 , 只能通过仪表测量的数据变化 来间接判定发生汽蚀。针对目前在国内外各大泵厂对多级离心泵的汽蚀试验方法 , 有必要分析和制定统

12、一的、符合标准的关于多级离心泵试验 程序。 汽蚀试验是离心泵一项验证其汽蚀性能的 重要试验,汽蚀试验的判定结果,直接影响着 泵在现场的运行性能和使用寿命。 要想避免泵在运行过程 中发生汽蚀,必须 保证泵入 口处最低压力大于水在此温下的汽化 压力,即有效汽蚀余量必须汽蚀余量,这是 泵在运行过程中不发生汽蚀的条件。 在出厂前, 一 般都需要在工厂进行汽蚀试验来检验其汽蚀 性能。 1 国内汽蚀试验类型 目前国内外各大泵厂多级离心泵汽蚀试验 类型情况如下: i i 验证型汽蚀试验 上海电力修造厂。该厂采用的是验证型汽 蚀试验,即:保证泵出 口流量 不变,关闭进 口 阀门降低进 口压力,泵 的N P S

13、 I I a有效汽 蚀余量 将逐渐降低,当汽蚀余量值低于泵的必需汽蚀 余量 ( N P S H r ) , 即设计值时, 观察泵的出口扬程, 若出口扬程基本不下降,则证明泵 的实际必需 汽蚀余量优于设计值,否则汽蚀性能不达标。 i 2总扬程出现拐点 ( 下降3 ) 湖南湘电长沙水泵制造有限公司、大连苏 尔寿泵及压缩机有限公司。这两个工厂采用的 是多级 叶轮全部组装后进行汽蚀试验,在恒定 流量 下,通过调 节阀门入 口压力,直至水泵性 能出现拐点 ( 总扬程下降超 3 )时,认为水泵 发生 了汽蚀,根据汽蚀余量及扬程变化曲线, 得出泵 的临界汽蚀余量,再与技术要求 的必须 汽蚀余量值比较,进行判

14、定。 i 3 N P S H 3试验 德 国 K S B 。 该 厂 采 用 的 是 N P S H 3试 验 , 即 在组装前, 将首级叶轮安装于单级试验泵壳内, 先进行单级 叶轮的性能试验 ,得出泵的扬程 曲 线后,再于恒定流量 下通过调节入 口压力直至 泵的扬程出现拐点 ( 扬程下降超过 3 )时, 则认为发生 了汽蚀,再根据 曲线得出泵的临界 汽蚀余量。 以上调查是依据各个泵厂通行的做法,可 以看出,在一些关键 问题上的判定存在明显不 同,有必要依据标准仔细分析。 2 实验类型的分析 根据标准对汽蚀试验 的描述和要求,分析 现状 调 查里涉 及 到的 试验 类型 : 2 1 上海电力修

15、造厂选择的是验证型试验, 该汽蚀试验类型符合 I S 0 9 9 0 6的标准要求,此 试验虽能保证泵在技术规定的要求 内不会发生 汽蚀,但无法得出泵的具体 N P S H值,如果现场 参数 ( 如安装高度、介质温度 )有变更 ,由于 无法知晓其汽蚀余量的大小,在新参数下是否 会发生汽蚀将无法预计。 2 2长沙水泵厂及大连苏尔寿对汽蚀试验的 选择,在此做重点分析,首先两个泵厂汽蚀试 验与标准最大的区别在于:标准给出的是首级 叶轮扬程下降 3 作为发生汽蚀 的标志,而工厂 选择的是总扬程下降 3 ,这需要分析此判定方 法是否符合标准或是 比标准要求更高的判定。 对多级泵来说,泵的汽蚀一般只会发生

16、在 首级 叶轮 ( 次级叶轮的入 口压力为首级叶轮 的 出口压力,此压头能够保证次级及往后 叶轮不 会发生汽蚀,随着首级、次级叶轮逐级往后, 泵 的压头一直在增 大),而一些泵厂在进 行汽 蚀试验时,选择把泵的总扬程下降 3 作为汽蚀 发生 的标志,而实际此时泵的首级叶轮扬程 下 降已超过 3 ,换句话说,有可能泵 的总扬程下 降 1 时,首级叶轮扬程下降已达到 3 ( 发生汽 蚀并开始对首级叶轮产生冲击),而泵厂此时 认为还未发生汽蚀 ,直到总扬程下降 3 时才判 定汽蚀 的发生。这导致 了厂家得 出的汽蚀余量 值小于实际的N P S H c( 临界汽蚀余量)。汽蚀余 量值的变小可导致对汽蚀

17、性能结果的判定出现 差异。 上述判定是基于多级泵的工作 原理得 出的 结论,如能经过试验进一步验证,可确认判定 合 理 。 2 3德国 K S B选择的是N P S H 3 试验,区别于 以上睡个泵厂,K S 3 是将首级叶轮单独取出进行 试验, 这符合 I S 0 9 9 0 6 及 I 8 0 1 3 7 0 9的标准要求: 多级泵应是根据首级叶轮扬程下降 3 来判定, 如果无法从第 i级吐出口利用一独立 的接头来 测量扬程的变化量,应考虑只试验第 i 级。 通过分析,通过总扬程下降 3 判定汽蚀得 出 的 N P S H值 偏 小 ,这有 可 能 为泵 在现 场 安全 运 行埋下 隐患,

18、而 N P S H 3的试验符合标 准要求 , 推荐采用该方法进行工厂汽蚀试验。 3 多级离心泵汽蚀试验各方案综合对 比 3 i 验 证 型试验 优点:试验简单,节省过程成本:试验方 案符合标准,且在技术规 定的参数下不会发生 汽蚀。 缺点:无法得 出泵本身的汽蚀余量,因此 对现场设计参数准确性要求高,如果现场运行 参数发生较大变化,新工况下是否汽蚀将无法 预计 。 3 2总扬程出现拐点 ( 下降 3 ) 优 点:试验简单、节省过程成本,能一定 程度上反应水泵汽蚀余量。 缺 点:与标准描述存在冲突;得出的汽蚀 余量值 与实际值存在一定偏差 ( 偏小),这可 能导致对汽蚀性能结果的判定出现差异。

19、 3 3 N P S H 3( 首、次级壳体间测量 ) 优 点:能得出汽蚀余量值,且最精确;试 验简单、节省过程成本。 缺点:适用范围有一定限制,要求首级跟 次级叶轮壳体 间有测量接 口 ( 或在首、次级壳 体间用于密封的接口临时测量 )。 3 4 N P S H 3( 首级叶轮单独试验) 优点:能得 出泵本身的汽蚀余量值,且较 精 确 。 缺点:增加 了首级叶轮单独做性能、汽蚀 的步骤,过程成本相对增加。 4 结论 通过以上综合对 比、分析各项多级泵汽蚀 试验 的方案,对 目前国 内外部分泵厂的多级泵 汽蚀试验有了进 一步的 了解 ,用户方可根据水 中国机 械 M a c h in e C h in a 47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安全文明施工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