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42∕T 2121-2023 智慧景区建设评价规范(湖北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557709 上传时间:2023-12-14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1.6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2∕T 2121-2023 智慧景区建设评价规范(湖北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DB42∕T 2121-2023 智慧景区建设评价规范(湖北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DB42∕T 2121-2023 智慧景区建设评价规范(湖北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DB42∕T 2121-2023 智慧景区建设评价规范(湖北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DB42∕T 2121-2023 智慧景区建设评价规范(湖北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03.080.01 CCS A 20 DB42 湖北省地方标准 DB42/T 21212023 智慧景区建设评价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smart tourist attraction construction evaluation 2023-11-29 发布 2024-01-29 实施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2/T 21212023 I 目次 前言.I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评价内容.2 5 评价等级.3 附录 A(规范性)智慧景区建设评价表.5 参考文献.13 DB42/T 21212023 III 前言

2、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联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湖北省分公司提出。本文件由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联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湖北省分公司、湖北省旅游数据中心、武汉工程大学、网安数智科技(武汉)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意强、敖文胜、朱晨曦、陈政松、李昀照、杨波、黄波、严萱、董自周、张伟、杨宣、林志、吴刚、卢海敏、徐家望、寇宇、李先江、季晓璐。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可咨询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电话:027-68892377,邮箱:;

3、对本文件的有关修改意见建议请反馈至联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湖北省分公司,电话:18607191935,邮箱:hb-。DB42/T 21212023 1 智慧景区建设评价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智慧景区建设评价的原则、内容、等级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指导我省A级景区智慧化建设的评价。注:A级景区是依据GB/T 17775取得了旅游质量等级的景区。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7775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G

4、B/T 37694-2019 面向景区游客旅游服务管理的物联网系统技术要求 GB/T 38247-2019 信息技术 增强现实 术语 GB/T 42570-2023 信息安全技术 区块链技术安全框架 LB/T 034-2016 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 3 术语和定义 GB/T 37694、LB/T 034、GB/T 38247、GB/T 4257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智慧景区 smart tourist attraction 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相关信息技术,构建管理、服务、营销、安全的旅游服务系统,提升景区智能化经营管理服务水平,实现旅游资源及社会资源的共享与有效利用,满足

5、游客不断提升的便利需求和智能体验的旅游景区。来源:GB/T 37694-2019 景区核心区域 core areas of tourist attraction 景区出入口、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游客集散地和主要景点等。最大承载量 maximum load capacity 在一定时间条件下,在保障景区内每个景点旅游者人身安全和旅游资源环境安全的前提下,景区能够容纳的最大旅游者数量。来源:LB/T 034-2016,2.1 DB42/T 21212023 2 虚拟现实 virtual reality 采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高科技手段生成的逼真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多感官一体化的数字

6、化人工环境,用户借助一些输入、输出设备,采用自然的方式与虚拟世界的对象进行交互,相互影响,从而产生亲临真实环境的感觉和体验。来源:GB/T 38247-2019,2.1.1 增强现实 augmented reality 采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高科技手段生成的附加信息对使用者感知到的真实世界进行增强的环境,生成的信息以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生理感觉融合的方式叠加至真实场景中。来源:GB/T 38247-2019,2.1.2 混合现实 mixed reality 实现真实场景和虚拟场景的混合匹配的技术,场景中物理对象和虚拟对象共同存在且能够实时交互,从而构建出的一个真实对象和虚拟对象实时

7、交融的新环境。来源:GB/T 38247-2019,2.1.4 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是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涵盖了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等不同的领域。区块链 blockchain 将区块顺序相连,并通过共识协议、数字签名、杂凑函数等密码学方式保证的抗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布式账本。来源:GB/T 42570-2023 4 评价内容 评价指标 4.1.1 基础设施 维持并助力景区生产运营的基础要素设施,包含景区的宽带网络、无线宽带、移动通信信号覆盖、视频监控、广播系统、智能化设施、数据机房、闸机

8、系统、景区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电力应急。4.1.2 智慧管理 通过数字化、信息化手段提高景区管理效能,包含景区的办公自动化、车辆管理、客流管理、运行监测及应急指挥调度。4.1.3 智慧服务 DB42/T 21212023 3 通过数字化技术提高景区“线上+线下”全方位的服务能力,包含景区的分时预约预订、在线信息服务、信息发布服务、售检票服务(含预约预订)、导游导览服务、景区导航位置服务、游览体验服务、结算服务、咨询投诉服务。4.1.4 智慧营销 引入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提高景区数字化营销效能,包含景区的网络宣传、在线交易、大数据应用。4.1.5 信息安全 景区信息化安全方面建设,包含景区的运维保障及

9、信息安全建设。4.1.6 附加项 其他相关附加项,主要指景区的创新应用。评价指标分值 智慧景区建设评价指标分值见表1。表1 智慧景区建设评价指标分值 序号 评价指标 分值 1 基础设施 250 2 智慧管理 220 3 智慧服务 270 4 智慧营销 180 5 信息安全 80 6 附加项 100 评价表 评价表按附录A要求执行。评价标准 由评委会组织现场检查,按照附录A进行评价。5 评价等级 等级划分 智慧景区等级分为五个级别,即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用这五个等级体现智慧景区建设评价从低到高的得分情况。计分方法 智慧景区评价得分为基础设施得分、智慧管理得分、智慧服务得分、智慧营销得分

10、、信息安全得分、附加项得分之和。计算按式(1)进行:T=F+M+S+P+I+A (1)DB42/T 21212023 4 式中:T评价得分;F基础设施得分;M智慧管理得分;S智慧服务得分;P智慧营销得分;I信息安全得分;A附加项得分。等级分值 智慧景区等级对应分值见表2。表2 智慧景区等级对应分值 序号 等级 分值(分)1 一级 400499 2 二级 500599 3 三级 600699 4 四级 700799 5 五级 800 DB42/T 21212023 5 A A 附录A (规范性)智慧景区建设评价表 表A.1规定了智慧景区建设评价指标、评价内容及评分标准。表A.1 智慧景区建设评价

11、表 一级指标 二级 指标 评价内容 评分标准 得分 基础设施 250 分 宽带网络(20 分)接入互联网专线高速宽带信息网络。互联网专线带宽上下行 100M 及以上得 20 分,带宽上下行大于等于50M 且小于 100M 得 10 分,低于50M 不得分。无线宽带(20 分)无线局域网免费覆盖景区核心区域、景区主要游步道沿线,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可方便快捷地将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连接上网。景区核心区域无线局域网免费全覆盖,得 15 分;景区主要游步道沿线无线局域网免费覆盖,得 5 分。移动通信 信号覆盖(20 分)景区核心区域4G 及以上信号全覆盖,移动通信方便,线路顺畅。景区核心区域5G 信号全

12、覆盖得20分,4G 信号全覆盖得15 分。视频监控(40 分)实现全天 24 小时对景区出入口、客流集中地段、事故多发地段等重点区域进行实时视频监控,对景区范围内车船、文物等重要设施资源实时监控,且核心区域的视频监控数据至少保留 2 个月。视频数据与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的信息系统实时对接。支持智能预警、远程监控、录像检索与调看、轨迹跟踪、可视化电子地图监控等。景区重点区域和重要设施资源的视频监控全天候、全覆盖得 10 分;核心区域的视频监控数据能保留 3个月得 10 分,保留 2 个月得 5分;视频数据与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的信息系统实时对接得 10 分;支持智能预警、远程监控、录像检索与调看、轨迹跟

13、踪、可视化电子地图监控得 10 分。广播系统(20 分)应急广播覆盖景区核心区域、游步道沿线,实现分段控制,声音清晰。景区核心区域的应急广播系统全覆盖、分段控制、声音清晰,得 15分;游步道沿线广播声音清晰,得 5分。DB42/T 21212023 6 表 A.1 智慧景区建设评价表(续)一级指标 二级 指标 评价内容 评分标准 得分 基础设施 250 分 智能化 设施(20 分)景区建筑、交通设施、声光设施、环境设施、消防设施、游乐设施、出入门禁、办公设备、无人商店等与物联网或信息系统结合,支持数据采集、动态监测,实现智能化服务与控制。智能化设施每项应用得5 分,满分20分。数据机房(20

14、分)建立云数据中心或本地数据机房。建有云数据中心得20 分,仅有本地数据机房、无云服务得10 分。闸机系统(30 分)景区入口处配备智能闸机、手持验票机,可实现身份识别、快速验证核销通过,数据与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的信息系统实时对接。配备智能闸机、手持验票机,实现身份识别、二维码识别等快速验票核销通过,得15 分,数据与旅游行政主管部门信息系统贯通得15 分;对于开放式景区不具备智能闸机、手持验票机条件的,通过门禁系统、双目客流统计摄像头、红外监测等手段,实现客流监测数据与旅游行政主管部门信息系统对接的得20 分。景区安全风险监测预警(50 分)消防监测预警。利用电子监控、视频监控、红外光束探测器

15、、烟雾报警等设施实现消防管理监测与预警。消防疏散标识科学配置,能实现一键报警功能。安全环境监测管理。景区建立非法闯入、体温异常、异常天气、地质灾害、洪涝水情、消防火情、特种游乐设施等自动探测预警系统,能及时提醒游客及工作人员。运用电子巡更巡检推动工作人员对风险隐患点的动态巡查。消防监测预警共 20 分。其中,建有电子监控、视频监控、红外光束探测器等消防监测预警设施得 15 分。消防疏散标识科学配置,能实现一键报警功能得 5 分;安全环境监测管理共 30 分。其中,每实现1 项自动探测预警功能得5 分,满 分20分;运用电子巡更巡检推动工作人员对风险隐患点的动态巡查得 10 分。DB42/T 2

16、1212023 7 表 A.1 智慧景区建设评价表(续)一级指标 二级 指标 评价内容 评分标准 得分 电力应急(10 分)景区中与日常运营核心业务、游客应急服务相关的软硬件系统应配置 4 小时以上备用电源,确保景区应急通信、指挥调度、公共广播、视频监控功能在主电路停止工作后能正常运行。景区配置4 小时备用电源,应急通信、指挥调度、公共广播、视频监控在主电路停止工作后,每一项能正常运行得 2.5 分,满分10 分。景区配置 24 小时备用电源,应急通信、指挥调度、公共广播、视频监控在主电路停止工作后,每一项能正常运行得 1.5 分。智慧 管理 220 分 办公自 动化(20 分)使用办公自动化

17、、专业财务管理、票务系统、资产资源管理等系统软件进行内部日常办公、智能化管理。实现一项日常办公、管理智能化得 5分,满分 20 分。车辆管理(30 分)停车场实现对游客车牌的自动识别、统计分析,车流状况、停车场空位信息实时发布,快速引导车辆出入,线上收缴费,实现道闸数据与政府相关主管部门信息系统贯通。实现车牌自动识别、统计车流状况、停车场空位信息实时发布得10分;线上收缴费,得 10 分;实现道闸数据与政府相关主管部门信息系统贯通得 10 分。客流管理(50 分)通过票务系统或智能门禁系统、AI 视频监控(客流监测)、红外成像、手机信令分析、WIFI 探针等技术实现游客总量实时统计,入口、出口

18、及热点地区客流计数管理、客流拥堵预警和有效疏导,客流量超限自动告警;景区客流数据实现追溯查询、分析预测,客流数据实现与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的信息系统实时对接。实现客流实时统计得 20 分;实现客流拥堵预警、疏导和客流量超限自动告警得 10 分;景区客流数据实现追溯查询、分析预测得 10 分;客流数据与旅游行政主管部门信息系统贯通得 10 分。DB42/T 21212023 8 表 A.1 智慧景区建设评价表(续)一级指标 二级 指标 评价内容 评分标准 得分 智慧 管理 220 分 运行监测及应急指挥调度(120 分)建有运行监测调度中心(含大屏显示系统、会议音响系统、综合管控平台等),有专职人员

19、负责运维,接收电话、移动 APP、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的应急信息上报,并与旅游、公安、交通等系统实现对接;实时对接景区各业务系统和服务系统,及时发布预警和应急疏散信息,同时实现应急处置过程监控和归档,评估应急处置结果;接入所在地政府的应急管理中心,实现景区突发事件(交通事故、地质灾害、人员拥堵踩踏、火灾、恐怖袭击等)应急救援联动、综合指挥调度。运行监测调度中心功能完备得 20分;有 3 名以上专职运维人员得 10 分。运行监测及应急指挥系统。实现景区内视频监控、信息发布、热点标注、应急演练、舆情监测等功能,实现景区游客、车辆、缆车、游船、资源、商户、讲解员和工作人员等一张图在线监测管理;建立应

20、急预案库和应急事件审核机制,可自动根据应急事件的类型、位置、等级信息,及时启动对应的应急预案,通过系统平台实现应急点定位、预案调取、一键报警、区域通知、广播分流、大屏提示、救援队伍安排、线上调度、现场视频会议、接警上报等业务协同;事故发生时,通过系统平台可自动弹出应急预案并向相关人员推送,推送事故类别、地点、时间、影响范围、预警级别、应采取措施等信息。实现景区内视频监控、信息发布、热点标注、应急演练、舆情监测等功能,实现一项得 2 分,满分 10 分;实现各种要素一张图在线监测管理得10 分;建立应急预案库和应急事件审核机制,及时启动对应的应急预案得 10分;事故发生时,通过系统平台可自动弹出

21、应急预案并向相关人员推送得 5分;系统平台每实现 1 项业务协同得 5分,满分 25 分。DB42/T 21212023 9 表 A.1 智慧景区建设评价表(续)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评价内容 评分标准 得分 智慧 管理 220 分 运行监测及应急指挥 调度(120 分)在景区信息发布醒目处提供应急服务联系方式,信息发布系统能及时发布应急信息。可在微信公众号、移动 APP、景区人流密集区、主要景点、安全隐患处提供一键救援服务,并自动上传救援位置、类型等信息。可通过短信、微信公众号、移动 APP 快速接收运行监测调度中心提供的救援响应信息,查询和求助周边救援人员。在景区信息发布醒目处提供应急服

22、务联系方式得 10 分;每提供一项一键救援服务得 5 分,满分 10 分;每提供一项快速接收运行监测调度中心提供的救援响应信息得 5 分,满分10 分。智慧 服务 270 分 分时预约 预订(40 分)建立分时段预约游览制度,实现在线实名分时预约预订,打通预约码、景区门票码等数据,刷其中一个二维码或身份证均可快捷入园。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保留线下服务渠道。预约预订数据与旅游主管部门信息系统贯通。建立分时段预约游览制度,实现在线分时预约得5 分,实名预约得5 分;打通预约码、景区门票码数据,刷其中一个二维码或身份证可快捷入园得10 分;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保留线下服务渠道得10 分;预约预订数据与旅

23、游主管部门信息系统贯通得 10 分。在线信息 服务(50 分)景区开通以游客为中心的在线服务(小程序、网站、移动 APP、视频直播、公众号、网络商店等应用),具备信息发布、行程规划、预约预定、电子讲解、导游导览、咨询建议和信息分享等功能,获取方便、运行稳定、响应及时。开通以游客为中心的在线服务,且服务信息经常更新,查找方便,具有时效性。每开通一种在线服务应用得 10分,最高 30 分;具备信息发布、行程规划、预约预定、电子讲解、导游导览、咨询建议和信息分享等功能每有1项得5分,满分20分。信息发布 服务(20 分)景区入口处、游客集散地和主要活动区域设有大屏、电子发布栏或多媒体服务终端,动态发

24、布客流最大承载量、在园人数、节目演出场次时间、注意事项、天气、交通、重要公告、诚信企业名录、服务人员和车辆车位等信息,布放合理、显示醒目。设立大屏、电子发布栏或多媒体服务终端得10 分;所有服务终端发布信息准确,动态发布信息的更新频率 15 分钟更新1 次以上得10 分。DB42/T 21212023 10 表 A.1 智慧景区建设评价表(续)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评价内容 评分标准 得分 智慧 服务 270 分 售检票 服务(含扫码分时预约预订)(40 分)景区提供人工购票、扫码分时预约预订、扫码购票、自助机购票、官网购票、OTA 购票及旅行团在线办理等多种购票方式,并提供刷手机二维码、刷

25、票二维码、旅游年卡、刷脸、刷身份证等方式,提供弱接触式快速检票入园。设立3 种及以上购票(含1种以上扫码分时预约预订)方式得20 分、设立1-2 种购票(含1种以上扫码分时预约预订)方式得10 分;提供3 种及以上快速检票(含1种以上预约核销)入园方式得 20 分、提供1-2 种快速检票(含1种以上预约核销)入园方式得 10 分。导游导览服务(20 分)游客可通过景区 APP、二维码、小程序、无线团队讲解器、AR 智能眼镜等,在景区核心区域获取在线导游导览服务。在景区核心区域可随时随地获取在线导游导览服务得 10 分;提供 2 种及以上在线导游导览服务得 10 分。景区导航位置服务(20 分)

26、提供旅游厕所、公交车站、停车场、餐饮、购物、医疗等公共服务场所的信息查询、路线规划等景区导航位置服务。查找方便,分类合理,每提供一项景区导航位置服务得 5 分,满分 20 分。体验服务(20 分)景区建有游客体验中心,可线上线下体验 AR、VR、MR、AI、旅游直播等服务,查看景区重要景观、名胜古迹、历史文物的全景图像、三维场景,实现云游览和云体验。建有游客体验中心和线下体验服务得 10 分;实现在线体验得 10 分。结算服务(20 分)景区提供线上、线下良好购物体验,自动售货,支持刷卡、现金和线上支付等多种支付方式,内部可无现金交易结算。有自动售货得 5 分;支持刷卡、现金和线上支付各得 5

27、 分,满分 10 分;内部可无现金交易结算得 5 分。咨询投诉 评价服务(40 分)统一接收来自电话、网络、终端设备等方面的咨询投诉及评价,实现完善的投诉处置、及时反馈和评价机制。支持提供 APP、微信、短信查询投诉受理进度、处理结果及评价结果等信息服务。每个 咨询投诉渠道得5 分,满分10 分;能实现快速完善的咨询、投诉处置得 10 分;能实现游客评价数据汇总及分析得10 分;提供投诉受理进度和处理结果信息服务得 10 分。DB42/T 21212023 11 表 A.1 智慧景区建设评价表(续)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评价内容 评分标准 得分 智慧 营销180 分 网络宣传(80 分)利用

28、景区官方网站、小程序、APP、公众号、旅游直播、短视频等自有媒体经常性地开展宣传推广、市场营销活动。每个自有媒体信息更新及时得 10 分,满分 30 分;综合运用新媒体、短视频、电商平台等开展互动宣传推广、市场营销活动,效果显著。开展在线宣传推广、市场营销活动每次得 5 分,满分 30 分。通过景区官方网站、电商平台、网络直播、小程序等提供线上商务平台,实现门票、特色商品、纪念品等旅游产品的实时在线查询、预订、销售,支持主流的在线支付方式;建立景区电子商务诚信评价体系,提高景区电子商务信用评级。实现门票、特色商品、纪念品等旅游产品的实时在线查询、预订、销售,支持主流的在线支付方式,得 10 分

29、;建立景区电子商务诚信评价体系,信用评级优良,得 10 分。在线交易(20 分)在线交易在景区整体营收中的占比。在线交易额占营收比例高于30%得20分,10%30%得15 分,1%10%得10 分。大数据 应用(60 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游客画像(年龄、性别、学历、职业、地域、行为、出游动机、消费方式、交通工具等)的在线分析,能进行消费和客流等趋势分析、预测,并将成果应用到宣传营销上。游客画像要素分析维度每项 5 分,满分20 分;能进行消费和客流等趋势分析、预测,并将成果应用到宣传营销上,得10 分。景区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展景区口碑、舆情、曝光度、关注度、搜索热度等市场监测、分析与诊断,并为

30、景区品牌营销、活动策划、危机公关或新品研发等提供支持。利用大数据技术为市场监测、分析、诊断提供服务得10 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提供舆情、曝光度等服务得10 分;有效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品牌营销、活动策划、危机公关或新品研发得10 分。数字文创与数字藏品(20 分)使用区块链技术,对特定的作品、艺术品生成唯一数字凭证,在保护其数字版权的基础上,实现真实可信的数字化发行、购买、收藏和使用的数字藏品;取得原藏品权属单位授权许可后,在原藏品基础上进行二次设计创造,即进行数字文创工作。数字藏品得 10 分;数字文创得 10 分。信息 安全 80 分 运维保障(30 分)成立信息化管理部门,专人负责视频监控、

31、消防、数据中心等信息系统与机房的运行维护。支持远程状态监控、故障诊断、容灾管理、合规审议。成立信息化管理部门,得 10 分;有专人负责机房、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得 10 分;支持远程状态监控、故障诊断、容灾管理、合规审议,得 10 分。DB42/T 21212023 12 表 A.1 智慧景区建设评价表(续)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评价内容 评分标准 得分 信息 安全 80 分 信息安全(50 分)按GB/T 22239 和相关法律规范信息安全建设,制定信息安全运维规范,定期对重要数据和信息系统进行安全检查和风险评估,并有相关运维记录;数据采集安全贯穿于数据融合整个过程中,避免病毒、攻击、非授

32、权的访问与内部泄密,并保障访问记录的审查和监督,涉及隐私保护要求的开放共享数据分级别进行脱敏处理、加密存储和加密传输等;全年无重大网络安全事故发生。制定安全运维规范,得10 分;定期对重要数据和信息系统进行安全检查和风险评估且记录完整,得10 分;数据采集、数据融合全程安全可靠,涉及隐私保护要求的开放共享数据分级别进行脱敏处理、加密存储和加密传输,得10 分;全年无重大网络安全事故,得 20 分。附 加 项 100 分 创新应用(100 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北斗卫星导航、5G+AR、5G+VR、5G+MR、5G+AI、5G+区块链或可穿戴等信息技术,在景区的管理、服务、营

33、销或产品打造上开展创新应用。建有5G+AR/VR/MR 等结合5G 技术的景区应用场景,每个得 10 分,满分 40分;实现线上线下虚拟旅游体验,开展声光电虚拟场景游乐项目、旅游数字电影、云观景、云讲解、云文创等应用,每个得 10 分,满分 30 分;其他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的旅游体验,每个创新应用得 10 分,满分 30 分。注:评分标准所列分值均为最高分值,部分实现或满足酌情给分。DB42/T 21212023 13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国办发201941号 2 关于改善节假日旅游出行环境促进旅游消费的实施意见发改社会20191822号 3“十三五”全国旅游信息化规划旅办发2016346号 4 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关于印发智慧旅游景区建设指南的通知 5 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互联网+旅游”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6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支持文化旅游产业恢复振兴若干措施的通知鄂政办发202017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