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5∕T 789-2023 猴头菇栽培技术规范(福建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557577 上传时间:2023-12-14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003.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5∕T 789-2023 猴头菇栽培技术规范(福建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DB35∕T 789-2023 猴头菇栽培技术规范(福建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DB35∕T 789-2023 猴头菇栽培技术规范(福建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DB35∕T 789-2023 猴头菇栽培技术规范(福建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DB35∕T 789-2023 猴头菇栽培技术规范(福建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20 CCS B 39 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 7892023 代替DB35/T 7892007 猴头菇栽培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ultivation of Hericium erinaceus 2023-10-25 发布 2024-01-25 实施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5/T 7892023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菇场要求.1 5 栽培基质要求.2 6 制袋工艺.2 7 栽培管理.3 8 采收.4 9 潮间管理.4 10 病虫害防控.

2、4 11 菌渣处理.5 12 生产档案.5 附录 A(资料性)生产计划安排记录.6 附录 B(资料性)生产检查记录.7 DB35/T 7892023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DB35/T 7892007猴头菇 栽培技术规范,与DB35/T 7892007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更改了范围(见第 1 章,2007 年版的第 1 章);更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 2 章,2007 年版的第 2 章);增加了“术语和定义”中,荫棚的定义(见 3.1);更改了“术语和定义”中,杂菌的定义(见

3、 3.2,2007 年版的 3.4);删除了“术语和定义”中,培养料、栽培种和米糠的定义(见 2007 年版的 3.1、3.2、3.3);更改了菇场的要求(见第 4 章,2007 年版的第 4 章);更改了“原料要求”为“栽培基质要求”,并更改了其要求(见第 5 章,2007 年版的第 5 章);更改了制袋工艺的要求(见第 6 章,2007 年版的第 6 章);增加了“栽培管理”中,上架排袋、搔菌的要求(见 7.1、7.2);删除了“栽培管理”中,出菇期、栽培方式的要求(见 2007 年版的 7.1、7.2);更改了“栽培管理”中,栽培管理的要求(见 7.3,2007 年版的 7.3);更改了

4、采收的要求(见第 8 章,2007 年版的第 9 章);增加了潮间管理的要求(见第 9 章);删除了采收后管理的要求(见 2007 年版的第 10 章);更改了“病虫害防治”为“病虫害防控”,并更改了其要求(见第 10 章,2007 年版的第 8 章);增加了菌渣处理的要求(见第 11 章);增加了生产档案的要求(见第 12 章)。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福建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农业农村工作研究中心、福建省食用菌技术推广总站、古田县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心、古田县食用菌研发中心、闽江学院、福建拓天生物科

5、技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芳、袁宗胜、蔡衍山、陈德好、李昕霖、雷银清、郑瑜婷、肖淑霞、汤坤鹏、施乐乐、肖志勇、陶永新、刘新锐、陈炳智、邓优锦、谢宝贵。本文件于2007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DB35/T 7892023 1 猴头菇栽培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猴头菇栽培的菇场要求、栽培基质要求、制袋工艺、栽培管理、采收、潮间管理、病虫害防控、菌渣处理、生产档案。本文件适用于猴头菇季节性袋式栽培。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

6、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80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GB/T 12728 食用菌术语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1742 食用菌菌种通用技术要求 NY/T 1935 食用菌栽培基质质量安全要求 NY/T 2375 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荫棚 muchroom shed 具遮阳、防晒、降温效果的菇棚。来源:GB/T 127282006,2.6.11 3.2 杂菌 weed mould 食(药)用菌培养中引起污染的微生物。来源:GB/T 127282

7、006,2.7.1 4 菇场要求 场地要求 4.1 场地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NY/T 2375的规定;水质应符合NY/T 391的规定。DB35/T 7892023 2 功能区设置 4.2 4.2.1 原则 依据控制有害微生物传播和生产工艺流程的原则设置功能区。4.2.2 布局 4.2.2.1 堆料场、仓库和制袋区设置在下风口。4.2.2.2 灭菌区具备高压或常压灭菌设备,并紧靠制袋区。4.2.2.3 洁净区分冷却区、接种区,冷却区与制袋区相邻。4.2.2.4 培养区邻近接种区,出菇区远离接种区和培养区。荫棚或菇房要求 4.3 4.3.1 荫棚或菇房洁净、通风,棚肩高 3 m4 m,地面坚实、

8、平整、四周有排水沟。4.3.2 荫棚或菇房内的光照强度为 200 Lux600 Lux。4.3.3 栽培架应牢固,间距 1.1 m1.5 m;栽培层架 78 层,层间距 25 cm27 cm,层架宽度 100 cm110 cm,底层距离地面 25 cm 左右。5 栽培基质要求 栽培基质应符合NY/T 391和NY/T 1935的规定。6 制袋工艺 制袋与栽培时间安排 6.1 春季栽培:一月中旬至二月中旬制袋,出菇时间安排在三月下旬至四月中旬;秋季栽培:九月下旬至十一月上旬制袋,出菇时间安排在十一月中旬至翌年的一月上旬。高海拔区域可适当推迟或提前。栽培袋制作工艺流程 6.2 备料拌料装袋灭菌冷却

9、接种菌丝培养。技术要求 6.3 6.3.1 栽培袋要求 选用规格(12 cm14 cm)55 cm低压或耐高压塑料袋,质量应符合GB 4806.7的要求。6.3.2 培养基配方 6.3.2.1 棉籽壳 76、木屑 10、麦麸 10、玉米粉 2、白砂糖 1、碳酸钙 1,pH 值为 6.5。6.3.2.2 木屑 86、麦麸 10、玉米粉 2、白砂糖 1、轻质碳酸钙 1,pH 值为 6.5。6.3.3 备料 按栽培培养基配方比例备好原辅材料。木屑提前3个月预湿建堆,拌料前棉籽壳应提前预湿。DB35/T 7892023 3 6.3.4 拌料 将木屑、棉籽壳、麦麸、玉米粉和轻质碳酸钙混合拌匀,再加入白砂

10、糖水溶液,拌匀。培养料含水量控制在6065,pH值为6.5左右。6.3.5 装袋 填料压实,填料后的菌袋长40 cm42 cm,每袋重1 800 g2 000 g。6.3.6 灭菌 6.3.6.1 高压灭菌 灭菌温度121,压力0.10 Mpa,保持1.5 h2 h。6.3.6.2 常压灭菌 灭菌温度l00,保持24 h。6.3.7 冷却 栽培袋温度60 左右出锅,放至预先消毒的冷却室或接种室中,待冷却至30 以下接种。6.3.8 接种 6.3.8.1 菌种质量应符合 NY/T 1742 的规定。6.3.8.2 采用打穴接种,每袋 3 穴;按无菌操作要求接种,每袋接种量 20 g30 g。6.

11、3.9 菌丝培养 6.3.9.1 培养室应预先通风、清扫、消毒。6.3.9.2 接种后的栽培袋排放在培养架上,井字形堆叠,层数不超过 15 层。培养室应保持黑暗,室温保持 22 26,空气湿度保持在 6070。6.3.9.3 接种后一周观察菌丝生长情况,发现杂菌污染的菌袋,及时清理,每间隔 10 d 检查 1 次。6.3.9.4 培养期间每天通风 12 次,菌包中心温度控制在 26 以下。6.3.9.5 菌丝长到离接种穴 6 cm8 cm 时,移至栽培棚,光照强度调整为 40 Lux50 Lux。7 栽培管理 上架排袋 7.1 菌袋接种口朝下,横卧列放于栽培架的横挡上,菌袋间隔5 cm以上。搔

12、菌 7.2 菌丝满袋,接种口形成菌皮后进行搔菌,用消毒的器具刮掉老菌块。栽培管理 7.3 7.3.1 卫生管理 DB35/T 7892023 4 保持栽培环境整洁、卫生;出菇完毕及时清理废菌袋保持栽培架整洁。7.3.2 湿度管理 喷水应少量多次、干时多喷、湿时少喷。原基发生阶段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085,子实体生长阶段控制在8595。每天早、晚各喷一次,以喷地面水为主,不喷菇体。头茬菇应少喷水;气温高于28 时,应减少喷水。7.3.3 温度管理 原基形成期,荫棚或菇房的温度控制12 18;子实体生长期,荫棚或菇房的温度控制15 20。7.3.4 通风 每天通风23次,每次30 min左右。气温

13、低时午间通风;气温高时早晚通风;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0.08以下。7.3.5 光线管理 原基形成期光照强度为50 Lux150 Lux,子实体分化期光照强度为200 Lux600 Lux。8 采收 子实体直径达 8 cm10 cm 左右,表面菌刺均匀,未弹射孢子,即可采收。8.1 鲜销猴头菇采收前 6 h8 h 停止喷水,采收时用手轻握菇体摘下,不应碰坏菌刺,现场分级,及8.2 时包装并 0 5 预冷。干制猴头菇采收前 1 d 停止喷水,采收后及时干制、密封保存。8.3 9 潮间管理 一潮菇采摘后应清理出菇穴残留原基,停止喷雾,菌丝恢复生长7 d10 d,加湿喷雾、催蕾出菇。10 病虫害防控 防

14、控原则 10.1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控”的方针。以农业防控、物理防控为主,化学防控为辅。防控方法 10.2 10.2.1 农业防控 选用优良抗病品种,提高菌丝抗性,保持荫棚或菇房及周边环境卫生,及时摘除病菇,清理污染的菌袋。DB35/T 7892023 5 10.2.2 物理防控 在荫棚通风口及出菇房门窗安装4060目的防虫网;菌袋上方50 cm70 cm处悬挂黄板诱杀菇蚊、菇蝇;菇架顶部30 cm处,每100 m2120 m2安装一盏杀虫灯。10.2.3 化学防控 使用食用菌生产上登记允许使用的农药,并符合NY/T 393的规定。出菇期不应向菇体喷洒任何化学药剂。11 菌渣处理 菌渣应及

15、时进行无害化处理,可直接作为园艺作物的栽培基质,或堆沤后作为有机肥料,不可随意丢弃废菌袋。12 生产档案 在栽培过程中应建立生产技术档案,并及时归档,生产档案保留2年以上。生产技术档案有生产记录、生产计划安排记录(见附录A)、生产检查记录(见附录B)、安全培训记录、生产投入记录等。DB35/T 7892023 6 附录A (资料性)生产计划安排记录 生产计划安排记录见表A.1。表A.1()年()季()批生产计划安排记录 工作内容 计划时间 实际时间 备注 备料 制袋 灭菌 接种 上架排袋 搔菌 采收 .DB35/T 7892023 7 附录B (资料性)生产检查记录 生产检查记录见表B.1。表B.1()年()季生产检查记录 库房号 进库数量 不合格数量 接种日期 搔菌日期 记录人 备注 天数 日期 温度 湿度 二氧化碳浓度 通风 上午 下午 晚间 上午 下午 晚间 上午 下午 晚间 上午 下午 晚间 1 2 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