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抓尾巴”小学体育教学案例毕秀红目 标:培养学生的善于思考、善于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快速躲闪、移动能力。场地器材:一个篮球场、每人一条小布条(做尾巴)活动形式:两人一组教学实录:师:同学们!请将手中的布条夹在后腰上,记住,可要露出半截。生:带着好奇、困惑的表情进行放布条,个别同学支支吾吾说做尾巴师:同学们!知道用布条来干什么?生:做尾巴!抓尾巴生:还小吗?还要玩抓尾巴,两三个同学在低声说道。师:对!今天我们就来玩抓尾巴。大家从小到大,难得有这样一条好尾巴,在这阳光明媚的天气里,与同学一起玩耍,这是非常的难得的,可能是大部分同学最后一次做这个游戏。哪我们要不要来抓一下!(声音提高)生:要!师:好
2、!在抓尾巴之前,老师还有一个要求:“同学们在相互抓尾巴时,想办法,在抓住对方尾巴时,不让对方抓住自己的尾巴?”接下来,两人一组、自由搭档,开始活动。师:(片刻之后)“嘟”一声,停!请大家围过来。师:刚才每位同学都亲身体验抓尾巴游戏,哪就请同学们说说看,应如何抓住对方尾巴的同时,不让对方抓住自己的尾巴。生:做假动作生:尾巴不要对着对方生:要面对面生:突然转弯,绕到对方身后去生:把尾巴藏起来生:动作要出其不意 师:进行引导,归纳。生:分组再进行抓尾巴教学评析:1、在传统的“抓尾巴”游戏中,教师般都是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练习抓尾巴。”同学们分散就开始了,游戏之后,作一个简单的小结就完事。而本次任务教学中,而是先给学生下一个问题?让他们带着问题去游戏,在游戏中思索,改变以往为游戏而游戏的作法。2、由于学生带着“问题”去抓尾巴,产生了斗智斗勇的场面,而不会产生传统中漫无边际的局面。课堂教学由呆板转向活跃;学生由被动转向主动;由依赖变为独立,体现了新课标两主体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