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中生物必修三高二第一次月考.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567208 上传时间:2024-11-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91.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必修三高二第一次月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高二第一次月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高二第一次月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高二第一次月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高二第一次月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3年下期临武一中高二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B人体内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C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细胞外液D人体内的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周围环境交换物质2长时间行走使脚掌磨出了水泡,几天后水泡消失。此时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A组织细胞B毛细血管和各级动脉、静脉C各级动脉和静脉 D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3下图表示人体皮下的组织,b、c、d表示细胞外液。下面罗列的诸多因素中,可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是()c周围的管壁破损长期蛋白质

2、营养不足淋巴管阻塞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A只有 B只有C只有 D4在正常情况下,动物组织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O2的数量,主要取决于( )A组织液中O2的浓度 B细胞膜上O2载体的数量C细胞液中CO2的浓度 D细胞中产生ATP的数量5下图为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刺激a点,则除b点外,c、d、e点均可检测到神经冲动,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A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中的传导速度受突触限制B神经冲动由d传导到e需要组织液作为传导媒介C神经冲动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单向传导 D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递的6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中,可测得静息电位,给予细胞一个适宜

3、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适当降低溶液S中的Na浓度,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 )A静息电位值减小 B动作电位峰值降低C动作电位峰值升高 D静息电位值增大7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a、b、c三种激素后,观察到的相应反应如下表,据此判断激素a、b、c的化学名称依次是()A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B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C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D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8如图是突触的亚显微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部位的膜对Na通透性减小B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一定是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

4、膜C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D当兴奋沿b神经元传导时,其膜内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9下列膜电位变化的图中,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由静息状态转变为兴奋状态的是:( )10右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B图中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C若从处剪断神经纤维,刺激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D若从处剪断神经纤维,刺激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11下面是某人在摄食后及运动过程中血糖平衡的调节示意图,其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摄食后1小时内,分泌物甲增多主要是促进体内血糖合成糖原B分泌物乙中主要含有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

5、素C22.5小时分泌物乙增多,它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脂肪大量转化成葡萄糖D从图中可看出,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是分泌物甲和分泌物乙协同作用的结果12如图是人体某项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图可以表示体液调节或神经调节的过程B如果细胞1是垂体细胞,细胞2可以表示甲状腺细胞C如果细胞1是胰岛B细胞,则细胞2只能表示肝细胞D细胞1的分泌物只能是蛋白质类物质13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则尿量增加D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加强14能够在机体内识别“非己”

6、成分功能的细胞是( )吞噬细胞 T细胞 B细胞 记忆细胞 浆细胞 效应T细胞AB CD15受抗原刺激后的淋巴细胞( )A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增强 B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减弱C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减弱 D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增强16在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中,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是()A只有体液免疫才需要抗体的参与,只有细胞免疫才需要淋巴细胞的参与B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分别组成人体内防止病原体入侵的第二、第三道防线C对侵入人体的病原体由体液免疫发挥作用,对癌细胞由细胞免疫发挥作用D在抗病毒感染中,往往经过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的作用过程17下列关于人体健康的叙述,正确的是()A过

7、敏反应是机体初次接触过敏原时发生的反应B糖尿病形成的原因是病人的胰岛A细胞受损C艾滋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都属于免疫系统疾病D人体的免疫功能越强身体越健康18下图为体液免疫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B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C浆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并产生抗体D切除胸腺的个体无法完成体液免疫过程19人体免疫反应是机体识别“自己”排除“异己”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系列的变化,下列有关曲线中不能正确反映这一变化过程中某些因素变化情况的是()20如下示意图甲、乙、丙、丁为某实验动物感染HIV后的情况,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从图甲可以看出,HIV感染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

8、象B从图乙可以看出,HIV侵入后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C从图丙可以推测,HIV可能对实验药物a敏感 D从图丁可以看出,HIV对试验药物b敏感21下图所示为在右侧光照下对燕麦胚芽鞘进行的各种处理(图中锡箔套、锡箔帽不透光,云母片不透水),其中能产生向光性弯曲生长的是(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丁22给未受粉的番茄雌蕊柱头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子番茄,说明了()A果实发育与受精作用有关B果实发育与种子形成有关C果实发育需要生长素D生长素抑制了种子生长23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

9、依赖于b种群B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Ca种群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Db种群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24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温度、食物 B温度、光照 C温度、温度 D光照、食物25群落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其主要原因是( )A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的阳光 B草本植物寿命较短C草本植物较为低等 D灌木繁殖能力较强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7分)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与人体健康有密切的关系。下面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

10、,据图回答:(1)图中A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_(填名称),红细胞中的氧进入细胞被利用的途径是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该过程至少穿过_层磷脂双分子层。(2)日常生活中,如果饮水过少或吃的食物偏咸,会导致内环境的渗透压_,但机体能通过体液和_的共同调节,使内环境的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3)如果不吃早餐或早餐吃的很少,则不利于身体健康。此时机体会处于饥饿状态,但一般情况下,体内的血糖仍能_。(4)发生过敏反应时,_(用字母表示)的通透性增强。27(10分)如下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b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c是放置在传出神经上的电位计,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d为

11、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突触。回答下列问题:(1)用a刺激神经,产生的兴奋传到骨骼肌引起的收缩_(属于或不属于)反射。(2)用b刺激骨骼肌,_(能或不能)在c处记录到电位。(3)正常时,用a刺激神经会引起骨骼肌收缩;传出部分的某处受损时,用a刺激神经,骨骼肌不再收缩,根据本题条件,完成下列判断实验:如果_,表明传出神经受损。如果_,表明骨骼肌受损。如果_,表明部位d受损。28(10分)胰岛素可使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已知这些细胞膜上的载体转运葡萄糖的过程不消耗ATP。回答下列问题:(1)胰岛素从胰岛B细胞释放到细胞外的运输方式是_,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内的运输方

12、式是_。(2)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胰岛素分泌_,引起骨骼肌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其意义是_。(3)脂肪细胞_(填“是”或“不是”)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29(11分)同一植株的不同器官或同一器官不同部位的生长素浓度往往不同。甲是一株盆载植物,乙图表示该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据图回答下列问题。(要求:用乙图根、芽、茎三条曲线上相应字母所对应的浓度来表示甲图各点的生长素浓度)(1)乙图_点浓度可表示甲图处生长素浓度,_点表示处生长素浓度。处结构长不出来的原因是_,解决的办法是_,此后处生长素浓度将会低于_molL-1。(2)将该植物较长时间置于右侧光照下,乙图_点浓度可表示侧生长

13、素浓度。此时,植物茎将_生长。(3)将该植物向左侧放倒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可表示侧浓度的是乙图中_点浓度。表示侧浓度的是_点浓度,所以_侧生长快,茎将背地生长。(4)能够同时促进根、茎、芽生长的浓度范围是_molL-1。30(5分)将同种大鼠分为A、B两组,A组大鼠除去淋巴细胞后,产生抗体的能力丧失;从B组大鼠中获得淋巴细胞并转移到A组大鼠后,发现A组大鼠能够重新获得产生抗体的能力。请回答:(1)上述实验验可以说明_是免疫反应所需的细胞。(2)为了证明接受了淋巴细胞的A组大鼠重新获得了产生抗体的能力,需要给A组大鼠注射_,然后检测相应的抗体。(3)动物体内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称为_。在抗体、溶

14、菌酶、淋巴因子和编码抗体的基因这四种物质中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是_ 。在吞噬细胞、淋巴细胞和红细胞这三类细胞中不属于免疫细胞的是_。31(7分)下图是一动物种群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请回答:(1)图中表示的是种群增长的_型曲线,表示K值的一点是_。(2)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率最快的一点是_。(3)影响该种群增长的环境阻力明显增大是在迁入第_年后开始的。(4)既要获得最大的捕获量,又要使该动物资源的更新能力不受破坏,应该使该动物种群的数量保持在图中哪一点所代表的水平上?_。(5)你认为种群增长速率在一段时间之后明显加快的原因主要是_。(6)第8年后,种群数量趋于稳定,阻碍种群继续增长的因素

15、主要有_。高二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CDDACBCCDDABDDD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DCABDBCCDA二、非选择题(50分)26、(1)组织液 CBA 12 (2)升高 神经 (3)维持相对稳定(4)C27、(1)不属于 (2)不能 (3)用a刺激神经,在c处不能记录到电位 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不收缩 用a刺激神经,在c处记录到电位,骨骼肌不收缩,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收缩28、(1)胞吐、协助扩散(2)增加、促进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和被利用,降低血糖浓度(3)是29、(1)b或df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运输到侧芽抑制了侧芽生长去处顶芽106(2)g或k向光弯曲生长(3)eg或k(4)10830、(1)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2)抗原(3)浆细胞 编码抗体的基因 红细胞31、(1)“S” d (2)b (3)6 (4)b (5)食物充足,没有天敌 (6)食物减少,天敌增加,种内斗争等5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生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