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导学案【考纲课标解读】1.结合实例,说明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其表现形式。理解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作用方式。2.说明外力作用的四种形式及其相互关系,识别外力作用形成的不同地貌。3.知道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阅读并能绘制简单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的循环过程。 【课前自主学习导学案】【考点概括梳理】考点1地质作用1定义: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2分类:地质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可分 作用和 作用。分类能量来源表现形式相互关系内力作用地球内能,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热能外力作用地球外部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例1】关于地质作用的叙述,
2、正确的是 ( )A地质作用进行得极其缓慢,不易被人觉察B地壳运动是内外力作用的体现形式C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主导作用D地质作用可引起地形变化,而地壳的内部结构与地质作用无关考点2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表现形式地壳运动水平运动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垂直运动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垂直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变质作用岩石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发生变质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岩浆活动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岩浆喷出经冷凝形成火山地貌影响作用速度迅速剧烈火山喷发、地震瞬间改变地表形态缓慢微弱其他形式经漫长地质年代使地表形态发生显著变化形成大陆与洋底、山
3、脉和盆地,奠定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例2】关于内力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外力作用不断削低地面,不会使地面变高 B内力作用能使部分地面降低,形成盆地 C地球上高大山系主要是内力作用形成的D任何地表自然形态的形成都与内力作用有关2.读“台湾岛形成过程示意图”,影响台湾岛成陆的主要因素是()A外力作用 B内力作用 C海水侵蚀作用 D堆积作用考点3外力作用 主要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分布地区风化作用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注:土壤是在风化壳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侵蚀作用风力侵蚀流水侵蚀侵蚀溶蚀海水侵蚀冰川侵蚀沉积作用海水沉积冰
4、川沉积流水沉积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风力沉积【例3】读“我国北方地区主要外力作用示意图”,回答1题。1图中、各区域的主要外力作用依次是()A风力沉积、风力侵蚀、流水沉积、流水侵蚀B风力沉积、风力侵蚀、流水侵蚀、流水沉积C风力侵蚀、风力沉积、流水侵蚀、流水沉积D风力侵蚀、风力沉积、流水沉积、流水侵蚀解析:选C。由图可以看出,处是大风带走沙尘,故属于风力侵蚀;处发生降尘,属于风力沉积;处位于高原地区,降水形成地表径流,所以以流水侵蚀为主;处位于华北平原,河流流速变慢,泥沙开始沉积,即外力作用主要是流水沉积。考点4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岩石的成因及分类 岩石按成因分为岩浆岩、变
5、质岩和沉积岩三大类。类型形成特点举例岩浆岩侵入岩地下岩浆在内部压力作用下,侵入岩石圈上部,在地表以下凝固形成侵入岩矿物结晶颗粒较大喷出岩地下岩浆在内部压力作用下,喷出地表后冷却凝固,叫喷出岩矿产结晶颗粒细小,有的有流纹或气孔。沉积岩岩石在外力作用下,经过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形成层理构造、含有化石变质岩岩石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使原来成分、结构发生改变而形成新的岩石。片理构造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例4】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岩石圈物质循环运动的四个组成部分:A ;B ;C ;D 。(2)D和E均属于 (岩),其中E又称为 。(3)C经过 作用转化为D
6、;B经过 作用转化为C。(4)图中属于内力作用表现形式的有 、 、 。【典型习题】地质作用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会产生重大影响。读“黄土高原”和“狮身人面像”图,完成12题。1“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黄土高原现今地表形态的典型写照,其成因主要是()A风力侵蚀 B风化作用 C流水侵蚀 D冰川侵蚀2矗立在尼罗河畔的埃及狮身人面像缺损严重,其主要原因可能是()A雨水侵蚀和溶蚀作用 B风化和风蚀作用C喀斯特作用 D海蚀作用3、黄土高原的成因是A流水堆积作用 B地壳的上升运动 C风力的堆积作用 D岩浆喷出地表4、在内力作用中,塑造地表的最主要方式是A地壳运动 B岩浆活动 C变质作用 D侵蚀作
7、用5、下列地区中,由地壳垂直运动形成的是A大西洋 B东非大裂谷 C台湾海峡 D喜马拉雅山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因外力作用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联系。图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读图完成6-7题。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表示风力侵蚀作用b表示风力搬运作用c表示流水溶蚀作用d表示流水搬运作用A B C D7、在c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有( )沙尘暴 水土流失 泥石流 土地荒漠化A B C D【课内探究学习导学案】【思考探究1】 列表对比分析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1、 内外力作用的能量从何而来?2、 内外力作用主要表现形式是什么?3、 内外力作用分别对地表形态产生哪些影响?【合作探
8、究2】 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投影火山活动、喜马拉雅山、东非大裂谷和台湾海峡的背景资料学生讨论:(1)塑造这些地表形态的内力作用主要表现形式有哪些?(2)在内力作用中,哪一种是塑造地表形态的最主要方式?(教师点拨:变质作用一般发生在地壳深处,不能直接影响地表形态;岩浆也只有在喷出时才直接影响地表形态。因此,地壳运动是主要方式。)(3)地壳运动的方向是什么?它们会使岩层发生怎样变化,又会形成什么样的地表形态?(列表比较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关系)(4)内力作用塑造地表形态的总趋势是什么?2、据科学家考察:喜马拉雅山脉原来是一片海洋,按照其上升的速度计算,目前的高度应是20000多米,但在2
9、005年10月9日国家测绘局公布的珠穆朗玛峰高度测量的结果是8848.43米。据此思考:(1)导致喜马拉雅山脉由海洋变为“世界屋脊”的作用是什么?(2)导致珠穆朗玛峰只有8848.43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黄河每年将16亿吨左右的泥沙输往下游 ,其中大部分注入渤海,用2000多年时间即可填满渤海。为什么渤海的形状基本未变,始终保持9米的平均深度?【合作探究3】 1、以长江为例,说一说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长江三峡、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三角洲的成因。)2、你能试着说一说黄土高原及黄土高原表面千沟万壑形态的形成原因吗?(参考【例3】、【典型习题】1、3和67。)3、探讨“稳如泰山”、“坚
10、如磐石”是否符合科学道理。【合作探究4】 外力作用的四种表现形式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思考探究5】 简要说明三大类岩石的成因,绘制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课堂练习】1、下列事物是地质作用的结果的是A月球表面的环形山 B荷兰的围海造田 C大寨的梯田 D石灰岩变成大理岩2、地壳垂直运动的结果是A地势的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 B常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C发生地震、火山喷发 D岩层发生上下运动和弯曲变形3、下列各组地表形态中,是由同一种外力作用形成的是A瀑布、戈壁 B沙丘、沙滩 C三角洲、冲积扇 D沙滩、黄土高原【自我评价】:自主学习 (自觉完成 需他人督促完成 没能完成) 与同学协作(积极主动参与并发言 听
11、别人讲 没有参与) 课堂参与度(认真听讲并思考 能听大部分及思考 偶尔听及思考)【课后能力提高导学案】据科技日报报道:西部大开发调研组于2001年秋在河西走廊的调研中发现了一处面积约100平方千米、形状特殊的花岗岩地貌类型。该处花岗岩岩华丽表面千疮百孔,形如蜂巢,“蜂巢”组合在一起,如流云翻滚,仿百兽飞禽。伟硕岩体已被掏蚀得薄如蛋壳。花岗岩岩体绵延分布百里,相对高差百米左右。据分析,此处的花岗岩体的外围出露的是距今5亿年至4亿年的奥陶纪和志留纪的沉积岩地层。阅读上述材料回答1-3题。1、造成这种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岩浆活动 B、风力侵蚀 C、风力沉积 D、流水侵蚀2、关于此处花岗岩与
12、沉积岩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花岗岩先形成,沉积岩石后形成;然后外力作用进行长期侵蚀。B、沉积岩先形成,花岗岩后形成;然后外力作用进行长期侵蚀。C、花岗岩和沉积岩同时形成,然后外力作用进行长期侵蚀D、根据材料无法判断3、下列地貌与材料所述的“蜂巢”形成作用相同的是( )A、沙丘 B、火山锥 C、冲积扇 D、蘑菇石4、不同的岩石具有同的成因,可能藏有不同的矿产资源。贮煤地层的岩石类型,一般是 A.侵人岩 B.喷出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图所示的云南路南石林属于喀斯特地貌,结合“岩石圈物质循环简图”(图),回答56题。5路南石林的岩石按成因属于图中的()A甲 B乙 C丙 D丁6塑造路南石
13、林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 D海浪侵蚀7下列选项与右下图中、最符合的是 A风化作用、外力搬运 B风化作用、内力塑造C侵蚀作用、人类活动 D侵蚀作用、外力搬运左下图示意某地的沉积岩层与火成岩体的相互关系。回答89题。8、各岩层、岩体的生成时代按由老至新的顺序依次是A. 火成岩1、沉积岩1、沉积岩2、火成岩2、沉积岩3B. 沉积岩3、火成岩1、火成岩2、沉积岩2、沉积岩1C. 沉积岩3、火成岩1、沉积岩2、火成岩2、沉积岩1D. 沉积岩3、沉积岩2、火成岩1、火成岩2、沉积岩19、喷出地表的火成岩为喷出岩,没有喷出地表的火成岩为侵入岩,图中A. 火成岩1为喷出岩 B.
14、 火成岩2为喷出岩C. 火成岩1、火成岩2都为喷出岩 D. 火成岩1、火成岩2都为侵入岩解析:第8题D,沉积岩地层由下至上分布,年龄由老到新,故沉积顺序为沉积岩3、沉积岩2、沉积岩1;火成岩1侵入到沉积岩3和沉积岩2中,说明其形成比沉积岩3、沉积岩2晚;火成岩2切穿了火成岩1并在沉积岩2之上形成了火山,属喷出岩,然后沉积岩l覆盖在火山周围,说明火成岩2出现在沉积岩1之前。第9题C,火成岩1为侵入岩,火成岩2为喷出岩(形成了火山),花岗岩属于侵入岩。10、读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1)图中A地貌类型主要分布于我国的_地区,是 因_作用强烈而形成,简要说明其形成过程_。(2)图F为流动沙丘,则该地
15、盛行_风,是由风力的 _和_作用形成的。(3)根据图示,该地区发生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_、_。(4)据岩石的成因分类,D属于_岩,C属于_岩,其中在C岩体周围附近又有可能形成_岩。【答案】(1) 西北内陆 风力侵蚀 风携带泥沙对岩石产生磨蚀作用,磨蚀作用在近地面最为明显,因而形成蘑菇状(2) 东北 搬运 堆积 (3)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4)沉积 岩浆 变质 【知识拓展】1、板块运动与地貌的关系(1)板块:地球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断裂构造带分割成许多单元,叫做板块。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 板块、 板块、 板块、 板块、 板块和 板块。每个大板块又可划分为若干小板块。(
16、2)板块运动与地壳运动的关系:一般说来,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2板块的相对运动与构造地貌的关系板块运动边界类型示意图(箭头表示运动方向)典型地貌实例板块张裂生长边界海岭、裂谷、大洋中脊、海洋大西洋中脊、东非大裂谷、红海板块碰撞消亡边界碰撞边界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高大山脉、高原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大洋板块与大洋板块洋中岛弧、海沟马里亚纳群岛及海沟俯冲边界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俯冲角小)海岸山脉、海沟美洲大陆的安第斯山脉,秘鲁、智利海沟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俯冲角大)陆缘岛弧、海沟太平洋西部的海沟、岛弧链3、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
17、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从热带到寒带、由大陆到海岛都有喀斯特地貌发育。中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面积大,主要分布在碳酸盐岩出露地区,面积约91万130万平方千米。其中以广西、贵州、云南和四川青海(即云贵高原)东部所占的面积最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区之一。西藏和北方一些地区也有分布。喀斯特地貌可分出以下6种:1、地表水沿灰岩内的节理面或裂隙面等发生溶蚀,形成溶沟(或溶槽),原先成层分布的石灰岩被溶沟分开成石柱或石笋。2、地表水沿灰岩裂缝向下渗流和溶蚀,超过100米深后形成落水洞。3、从落水洞下落的地下水到含水层后发生
18、横向流动,形成溶洞。4、随地下洞穴的形成地表发生塌陷,塌陷的深度大面积小,称坍陷漏斗,深度小面积大则称陷塘。5、地下水的溶蚀与塌陷作用长期相结合地作用,形成坡立谷和天生桥。6、地面上升,原溶洞和地下河等被抬出地表成干谷和石林,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在旧日的溶洞和地下河之云南路南的石林是上述第一阶段(溶沟阶段)的产物,这里的自然风光因阿诗玛姑娘的动人传说而变得格外旖旎。桂林的象鼻山,则是原地下河道出露地表形成的。在广西境内,经常可看到这种抬升到地表以上的溶洞,俗称“神女镜”或“仙女镜”。【误区警示】1内力作用在地表形态的变化中一直起主导作用:内、外力作用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是不断推动地壳发展变化的动力。在广阔的地表形态的漫长发展过程中,在同一时期的不同地点或者在同一地点的不同时期,不过一般来说,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着主导作用。2各种外力作用形式是孤立存在的 (1)五种外力互为条件、密切联系。地貌上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是相互联系的统一过程。岩石经风化就容易被侵蚀,而侵蚀作用又为新裸露地表的岩石接受风化提供条件。有了风化、侵蚀的产物才有被风、流水、冰川、海浪等动力进行搬运沉积的可能。而固结成岩作用所形成的岩石又为风化、侵蚀提供了条件(2)五种外力共同作用、雕塑地表。它们长期共同而缓慢地进行着,不断改变地表形态。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