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选题的目的、意义(理论意义、现实意义):
选题目的:通过这次毕业设计,让我了解到了八路智能抢答器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也初步掌握八路智能抢答器的调整及测试方法,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本次毕业设计,也让我巩固了以前学习的理论知识,建立逻辑数字电路的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了解了八路智能抢答器各单元电路之间的关系及相互影响。初步掌握了八路智能抢答器的调整及测试方法。
现实意义:本毕业设计通过参考大量文献对八路智能抢答器的工作原理进行了系统的介绍,通过详细的调查和权威技术资料及相关情报的收集,为我们更深刻的了解电子技术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使得更好的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选题的研究现状(理论渊源及演化、国外相关研究综述、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智能抢答器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设备,在各种竞赛、抢答场合中,它都能客观、迅速地判别出最先获得发言权的选手。早期的抢答器只是由几个三极管、可控硅、发光管等器件组成的,能通过发光管的指示辩认出选手号码。现在大多数智能抢答器都由单片机或数字集成电路构成的,并且新增了许多功能,如选手号码显示,抢按前或抢按后的计时,选手得分显示等功能。
论文(设计)主要内容(提纲):
第一章:绪论。简要介绍了八路智能抢答器的发展现状;简要概述了本毕业设计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抢答器系统概述。说明了八路智能抢答器的工作过程和主要功能。
第三章:抢答器的单元电路设计。详细概述了本毕业设计中,八路智能抢答器各单元电路的设计。
第四章:抢答器的电路设计图。展示了八路智能抢答器的电路图、工作原理电路图、PCB板电路图,更形象的表现出电路设计的思路。
第五章:总结与展望。总结课题设计,指出设计中的一些问题,提出改善的意见,并展望抢答器的未来设计。
拟研究的主要问题、重点和难点:
目前多数智能抢答器存在一下几点不足:
首先,现场线路连接复杂。因为每个选手位于抢答现场的不同位置,每个选手与控制台之间要有长长的连接线。选手越多,连接线就越多、越乱,这些连接线不仅影响了现场的美观,而且降低了抢答器的可靠性,增加了安装的难度,甚至影响了现场人员的走动。
其次,电路复杂。因为简单逻辑电路只完成号码处理、计时、数据运算等功能,其它功能如选手号码的识别、译码、计分显示等仍只能通过数字集成电路完成。采用简单逻辑电路扫描技术识别选手抢按号码时,电路的延迟时间较大。
最后,容易出现选手抢按成功现象。
研究目标:
要追求准确、公正、直观地判断出第一抢答者。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可行性分析:
通过查阅资料,搜集智能抢答器的最新技术,了解自身方案的不足,找到解决方法,论证可行性。在实践的部分,要熟悉protel制版软件的应用,能熟练地绘制原理图和pcb板图,并能根据布线来进行焊接原件。调试部分要以实验为基础,反复试验知道出现预期结果。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简化了电路结构、节约了成本。
进度安排及预期结果:
序号
工作内容
所需时间(周)
1
熟悉毕业设计内容,查资料,做出初步设计方案,准备开题报告
2周
2
收集资料,准备进行详细设计
1周
3
根据初步设计,查阅资料,进行详细设计(含图纸绘制、设备选型、撰写设计说明书等)
5周
4
进行焊接与调试
1周
5
整理毕业设计,查缺补漏,准备答辩
1周
预期结果:
1、设计明书部分:10000字以上
2、实物作品
参考文献:
[1] 杨志忠 卫桦林著.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 胡宴如 耿苏燕著.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 555定时器的等效简化分析法 李卫兵 主编 聊城师院学报. 2001年6月
[4]刘建清. 《从零开始学数字电子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1,7-118-04876-3.
[5]杨刚,周群.《电子系统设计与实践》[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1,7-5053-9593-9.
[6]唐程山.《电子技术基础》[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4,978-7-04-014657-8.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答辩小组意见:
组长签名:
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