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机械运动练习题一 填空题1测量长度的工具是_,国际单位中,长度的单位是_;测量时间的工具是_,国际单位中,时间的单位是_。2单位换算(1)250cm = _ m =_km (2)2105m =_ cm _m3、给下列各数据填上适当的单位:(1)一张纸的厚度约70_ (2)学校学生课桌的高度80 _(3)一支新铅笔的长度是1.75 (4)一枚壹元硬币的厚度是2.2 (5)一个中学生的身高1.65 (6)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是2.59 4、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则尺的分度值是_,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5、有五名同学先后对一物体进行五次精确测量,记录结果如下:14.72 cm,14.7
2、1 cm,14.82 cm,14.73 cm,14.73cm。根据数据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其中有一次记录结果是错误的,它是_,本次测量的结果应记作_。9、2007年4月18日全国第六次列车大提速,国产动车组开始正式投入营运,下表是空调动车组D517次列车从北京到北戴河的时刻表。车次序号车站时刻到达时间开车时间公里数D5171北京当日06:250D5172北戴河当日08:15277由表中数据可知,北京到北戴河的里程为 km,D517次列车运行的平均速度是 -km/h(保留一位小数)11、一物体作直线运动,全程100m,前一半路程用了10s,后一半路程用了5s,那么,物体通过前一半路程的速度
3、是 m/s,通过后一半程的速度是 ,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二 选择题1、用分度值是1mm 的刻度尺,直接测物体的长度,在下列所记录的数据中,正确的是( )A、0.820m B、82.0cm C、82.00 D、820.0mm2、如图1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 ) A B C D3、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C.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5、甲、乙两车都作匀速直线运动。在下列几种情况中,能判断乙车比甲车慢的是( )A.甲通过的路程为4000米,乙通过的路程为20米B
4、.甲通过1000米的同时,乙通过路程1200米C.甲在30分钟内通过40千米,乙在2.5小时内通过150千米D.甲的速度为54千米/时,乙的速度为20米/秒6、关于速度,以下各种说法正确的是( )A 运动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B 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C 相同时间内,通过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D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越长,速度越大7、甲乙两物体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之比为3:1,路程之比是2:3,则甲乙两物体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A 2:9 B 2:1 C 9:2 D 1:28、甲物体以乙物体为参照物是静止的,甲物体以丙物体为参照物是运动的,那么以丙物体为参照物的乙物体是( )A.可能运动
5、B.一定运动 C.可能静止 D.以上结论都可成立9、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8秒内通过的路程是20米,它在第4秒内的速度是( )A.2.5米/秒 B.20米/秒 C.5米/秒 D.8米/秒10、我们观看百米赛跑时,判断谁跑得快的根据是( )A.速度的大小 B.跑完相同的距离需要时间的多少 C.在相同的时间内,跑过的距离的长短 D.跑过相同的距离比较平均速度的大小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房屋造好以后,它就固定在原来的位置不动,所以固定在地球上的物体是绝对不动的B.汽车驶过一座桥梁,汽车是运动的,而桥梁是绝对静止的C.地球和行星都绕太阳运动,太阳在宇宙中是绝对不动的D.宇宙就是由运动的物体
6、组成的,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13、一个运动物体在前2秒内的平均速度是3米/秒,后3秒内的平均速度是5米/秒,则它在5秒内的平均速度是( )A.等于4米/秒 B.小于5米/秒而大于3米/秒 C.等于5米/秒 D.大于5米/秒14、关于平均速度,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平均速度就是物体在各处运动速度的平均值 B.在相同路程内,物体运动的时间越少则平均速度越大C.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间内,平均速度一般不相同D.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路程内,平均速度有可能相同15、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中错误的是()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左端量起C.读数
7、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的尺面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注明单位16、某同学正确测量出木块的长为18.52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测量数据的估计值是8.52cm B测量数据的估计值是0.52cm C测量数据的估计值是0.02 cm D测量数据的估计值是0.5cm 17、某同学先后三次测量同一物体的宽度,测得的数据分别是2.57cm 、2.58 cm、2.58 cm,则测得该物体宽度为( ) A、2.58cm B、2.57cm C、2.576cm D、2.577crn18、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速度较大的物体所通过的路程一定比速度较小的物体所通过的路程( ) A、长 B、短
8、 C、二者所通过的路程相等 D、无法比较19、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甲乙速度之比为4: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5:2,则所用时间之比为( )A、10:3 B、3:10 C、8:15 D、15:8三 实验探究题1、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1)该实验目的是练习用和测平均速度(2)该实验原理是(3)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4)实验中测得路程s1上的平均速度为v1,路程s2上的平均速度为v2,路程s3上的平均速度为v3那么,v1、v2、v3的大小关系是(选填、=)第9小题图四 简答题1、右图的两个交通标志牌的含义是什么?按交通规则要求,莆田12km40km/h从交通标志牌的地方到莆田需要多少分钟?2、汽车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的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匀速行驶400m,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100s,求:(1)该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路程;(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3、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南宁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时15分;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10时45分,求:(1)轿车从A地到B地用多少小时?(2)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3)若轿车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南宁需要多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