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考现代文阅读常见题型.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561191 上传时间:2024-11-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现代文阅读常见题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考现代文阅读常见题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考现代文阅读常见题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考现代文阅读常见题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考现代文阅读常见题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考现代文阅读常见题型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常见十种题型】1、 字音 。2、 对原文内容的提炼。3、 句子(段落)在文中的作用。4、 事件概括。5、 人物形象特点的分析。6、 赏析题。7、 关于感受和思想情感。8、 环境描写的作用。9、 分析原因。10、对文中某个句子含义的理解。一、对人物形象的分析:1 .常见问法: 请分析下面句子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形象特点(主人公是个什么样的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谈谈你对其的评价?往往要结合原文内容)2.失分点分析:(1)题干中强调要结合原文的 ,不结合原文扣分;(2)一般这类题是4分,需要答出两方面,如果只写一方面扣分;(3)

2、对人物形象特点分析完全错误或者不够准确(似是而非、过于牵强、边缘化)扣分。3.答题方法点拨:(1)要结合原文内容分析,根据分值答出至少两方面。(2)抓主要特征,用词要准确,回避边缘化的分析。抓核心分层次结合原文二、句子(段落)在文中的作用1. 常见问法:(1)这句(段)话在文中有何作用?(2)作者这样写的目的(用意)是什么?(3)这样写有何好处? 2. 失分点分析:(1)分不清什么是内容作用,什么是结构作用,混为一谈,没有层次。(2)理解完全不正确而回答错误。3. 答题方法点拨:(1)一般从内容、结构两大角度来作答。内容角度可以分为所写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结构上的作用比较常见的有:与

3、前文(后文)某句(或某段)形成照应;为后文某一内容作铺垫;过渡(承上启下);总收前文等。开头段作用:开篇点题、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渲染氛围、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中间段作用: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领下文、渲染氛围、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突出主题、衬托。结尾部分:总结全文、首尾呼应、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结构严谨、画龙点睛、回味无穷、卒章显志。题目作用:文章线索、点明主旨、一语双关、情感载体、特殊用法(修辞和疑问),引起阅读兴趣。三、赏析题型1、修辞角度(如比喻、拟人等)答题思路:(1)先指出修辞方法,然后表述修辞(如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比作了),(2)分析该修辞的表达效果

4、或(对象的主要特征)(形象生动地表达了的特点),(3)表达了作者或人物什么思想感情(表达了的情感)2、用词角度、写作角度答题思路:(1)提炼出用词方面的特点(或写作方法方面的特点)。(2)这些词语(这些方法有助于)表达对象什么特点。(3)其中表达人物什么情感(心理、感受)。 3、人物描写角度题思路:(1)判断使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2)分析该手法的使用表现了人物什么特点。(3)如果有人物(作者或主人公)情感在其中,做适当分析。4、“音韵特点,句式特征”(如押韵,多用短句子等)四、对原文内容的提炼答题要点:(1)尊重文本,提炼准确,(2)分清层次,覆盖面全。五、事件概括答题要点:(1)“什么人

5、, 什么事”。(2)要关注到事件的结果以及事件经过中的重要情节。 (3)语言要精练。 六、关于环境描写的作用1、常见问法:“”请你说说这处环境描写有着怎样的作用?2、答题方法点拨:环境描写的作用通常有三点:(1)渲染气氛 (2)烘托心情 (3)推动情节发展 (为下文的叙事作铺垫) 3、答题语言表述: 本段对环境的描写,渲染了的气氛,烘托了的心情,推动了的情节发展(为后文作铺垫)。七、对文中某个句子含义的理解1. 常见问法: 你如何理解文中“”这句话的含义(意思)?2答题方法点拨:(1)找出句中的关键词语,解读它的含义,句子的意思也就能够明了;(2)句子如果复杂,要分出层次,以明确该句表达的内容

6、有几点,在回答时逐一落实;(3)有些句子使用象征、打比方、类比的手法使表意较为含蓄,需要答出作者借这些手法真正要表达的意思;(4)除了解读内容,要分析其中表达了作者或文中人物的何种情感。3. 答题语言表述:此句(运用了手法,)写明内容,(表达了作者/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八、分析原因答题方法点拨: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两方面考虑。 “主观原因”:即和事件有关的中心人物自身的原因,如性格、具体做法等; “客观原因”:即中心人物以外的人、环境等方面的原因。九、关于感受(感情)和思想情感1、常见问法:你认为作者在此(句)(段)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答题方法点拨:(1)答题要落在感受和情感的词语上,如

7、感到欣喜、感动、悲伤、抑郁、愤懑、愧疚、心生敬意等。(2)要在前面表明产生感受的原因。而思想情感则答出内心情感兼顾理性思考。3、答题语言表述:作者面对的境遇,表达了的情感。我们通过的内容,体会到作者的情感,理解到作者的思考。 常考察的基本知识1、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社会环境作用:(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2)交代人物的社会关系,生存背景;(3)为下文人物性格描写作铺垫。自然环境作用:渲染气氛、烘托心情、推动情节发展2、三种记叙顺序【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类型】一是

8、把结局提前;二是把中间扣人心弦的部分提前;三是由眼前事物引起对往事的回忆。【作用】(1)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2)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插叙】是指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插叙一些与主要情节有关的内容,然后再叙述原来的事情【作用】(1) 对主要情节起补充的作用(有时会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使文章内容丰富充实。(2)有助于刻画人物,使人物性格特点和形象特征更丰满生动完整。(3)避免文章结构的呆板、拘谨,使行文起伏多变,曲折有致。(4)或交代细节、背景等,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深化主题。 3、人物的方法: 四种正面描写:外貌描写(肖像描写、神态描写)

9、:人物身份地位、生活境况、生活习惯、性格 语言描写 :典型的语言揭示人物性格,特殊情境下语言反应人物心理 行动描写(动作描写):典型动作揭示性格,具体动作描写(细节描写)反应人物心理。 心理描写 :直接揭示人物心理,这样才心理反应了人物怎样的性格。侧面描写:衬托或烘托。突出人物形象,让人印象深刻4、五种表达方式:记叙、 描写、 说明、抒情:这句话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抒发了作者。的情感,感情真挚。议论:这句话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表明了作者。的观点,体现了作者对。的理解和感悟。5、九种常用修辞方法: 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 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有亲切感。 夸张-为

10、突出某一事物的特征或强调某一感受。 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 音韵上琅琅上口; 反复-多表示强调,增强语言说服力,增强抒情效果。 设问-引起读者注意、思考。 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9)双关语意丰厚,余味深长,含蓄委婉,耐人寻味。(多见于标题)6、十种常用写作手法: 1对比:把两种对应的事物对照比较,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2象征:把抽象的思想感情用某一特定的具体事物来表现,使之形象化,使所要表达的意思更为含蓄、深刻,即“寓理于物”。3欲扬先抑:是一种人物描写技巧。欲扬先抑的“扬”,是指褒扬、抬高。“抑”,指按下、贬低。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

11、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作用: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4首尾呼应:指文章开头和结尾呼应。作用: 结构严谨,自然明晓,强调主题,加深印象,引起共鸣。5悬念: 能引起读者对作品中人物命运,情节发展急切期待的部分。作用:为下文埋下伏笔,吸引读者,丰富文章内容 ,使文章的结构跌宕起伏,可读性增强。6借景抒情:借助客观外界景物的描写来抒发作者的主观感情。作用:使情和景互相交融,互相依托,更形象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极强的感染力。 7借物喻人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比喻人的一种品格。作用:使文章立意更深远,表情达意更含蓄,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8衬托: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作用: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9铺垫: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前期准备工作。作用:渲染气氛,形成“山雨欲来”的情势,促使读者产生期待、盼望的急迫心情,这样就大大增强了作品的吸引力。10伏笔:“伏笔”是写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它可以理解为前段文章为后段文章埋伏线索,也可以理解为上文对下文的暗示。作用:交待含蓄,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读者读到下文内容时,不至于产生突兀怀疑之感。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