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知识点汇总.docx

上传人:小****库 文档编号:555961 上传时间:2023-12-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知识点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知识点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知识点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诗经诗歌结构形式和语言的特点诗经诗歌结构形式和语言的特点是:(1)结构形式重章复沓。(2)基本句式为四言。(3)节奏鲜明,音律谐洽,有天然音乐美感。(4)词汇丰富,大量送用联绵词和迭字。二、诗经的语言特色诗经的语言特色有三点:一是质朴畅达;二是词汇丰富;三是双声叠韵的联绵词和叠字的大量运用。三、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特征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特征:(1)围绕着人的生存这个主题(2)神话中的英雄人物都充满着激扬的斗志、神异的能力和英雄气(3)熔铸着浓烈的情感,塑造了鲜明的形象,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四、中国古代神话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影响(1)神话的艺术规则为后世文学的发展提示了方向。一方面,神话所开创的

2、为人生的主题,事实上成为了我国数千年文学发展的主流和传统。而这一传统的形成,包含着由神话积淀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神话富于情感、形象和想象的特征,无疑引导了后世文学审美理想的发展走向。(2)丰富多彩的神话作品,成为后世文学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源泉。从文学总集诗经到近现代的文学创作,从诗歌散文到戏曲小说,无不得到神话的滋养。五、神话的基本特性(1)神话都是想象或幻想的;(2)神话是远古人类对所观察或经历的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解释和说明,只是它经过了“幻想”的加工,成为了想象中的“神话”了的现实生活;(3)神话反映着远古人类解释自然(或社会)并征服自然(或社会)的愿望;(4)神话只能产生在史

3、前的远古时代,它是人类还没有能力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作出符合实际的解释之时代的产物。六、左传的叙事艺术表现左传的叙事艺术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学性的剪裁,二是采用全知叙事视角。七、战国策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八、左传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古文春秋左氏传等,是配合春秋的编年史,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都是阐述春秋经的“传”,合称“春秋三传”。九、左传的写人艺术(1)人物形象性格鲜明。(2)以言语、行为表现人物性格特征。(3)把人物

4、置入矛盾冲突的环境中塑造。(4)不仅能写出人物某一方面突出的性格特点,而且注意刻画人物性格的多个侧面,有的甚至能写出性格的发展。十、左传的辞令艺术(1)左传的外交辞令理富文美;(2) 能够深入对方内心,把握其心理;言辞端正委婉,不卑不亢,道理充分,分寸恰当;(3) 能够引经据典,言辞婉转伶俐。十一、楚辞的渊源楚辞的产生与楚声、楚歌、民间“巫歌”关系紧密且使用楚地方言,自不待言。十二、楚辞的文体特点(1)从诗风言,想象富奇,铺排夸饰,是楚辞的共同特征。(2)从体式言,楚辞较诗经,篇幅大为增长,句式由四言为主变为长短不拘,层次错落。(3)就语言说,楚辞多用楚语楚声,多写楚地风物。“兮”字、“些”字

5、作为虚词叹语,极其频繁地写入楚辞,成为楚辞的一个鲜明标志。十三、离骚永恒的精神价值1、离骚的精神价值离骚是屈原自叙生平的长篇抒情诗,他的情感和思想都熔铸在其中。尽管屈原也有过“将远逝以自疏”的想法,当他“临睨夫旧乡”之时,强烈的爱国感情还是促使他“蜷局顾而不行”,决定“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以死殉国,集中、鲜明地体现着屈原深厚真挚的爱国情感。离骚中,屈原的峻洁人格,与他的“美政”理想、爱国感情、疾恶如仇的批判精神、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坚韧品质,纠结一处,水乳交融。2、“美政”理想和深沉的爱国情感尽管屈原也有过“将远逝以自疏”的想法,当他“临睨夫旧乡”之时,强烈的爱国感情还是促使他

6、“蜷局顾而不行”,决定“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以死殉国,集中、鲜明地体现着屈原深厚真挚的爱国情感。3、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坚韧品格和疾恶如仇的批判精神屈原出色的政治才能遭到庸臣奸佞的嫉恨,所提出的政治措施又侵害了贵族大臣的利益。在这样的境遇下,屈原仍不放弃他的政治理想而苦苦追求:“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十四、离骚的艺术表现(1)浓烈的激情和奇幻的想象;(2)皎洁壮美、独立不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3)比兴手法的拓展;(4)在结构上,围绕中心谋篇布局,前实后虚,使艺术境界层进层新,思想感情得到尽情挥酒。(5)形式语言特色句式长短不拘,韵句散语相间,语言丰富多彩、双声叠韵比

7、比皆是,吸收方言入诗。十五、九辩的艺术特点(1)它长于铺排描摹,并在描绘中创造较为圆融的意境;(2)是细致入微的刻画描写;(3)九辩的造语用词也很可称道。韵散相间,长短不拘,参差错落, 抑扬变化。十六、离骚在形式方面的特点1、采用民歌的形式,又汲取散文的笔法,表现了一种句式长短不拘、韵句散语相间的新的文学形式。2、构创长篇巨制,既有利于容纳更为丰富的内容,也便于奔腾澎湃之激情的尽情抒发。3、诗歌的后半部分往往采取主客问答,铺排描写,对后来汉赋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十七、离骚的语言特色1、语言丰富多姿,双声叠韵比比皆是,既丰富了诗歌的境界,也增强了艺术表现力。2、吸收方言入诗,增强了地域特色。

8、十八、吕氏春秋吕氏春秋是由秦相吕不韦组织门客集体编撰的。该书向来被视为杂家著作。该书主要的文学成就是创作了丰富多彩的寓言故事。吕氏春秋的文章比较短小、以事实说理,平实畅达,不求华丽。十九、刘向新序、说苑的文学价值(1)采集群书中的逸闻琐事编纂而成,寓含劝诫训教之意;(2)以简短笔墨,描写人物言行,传其形貌精神;(3)故事有独立性,更具文学意味。二十、刘向的奏疏文的共同特征结构严谨,逻辑清晰,往往先以正论开篇,继之以反证,然后总结观点,结尾落脚在所针对的时事之上。二一、史记刻画人物性格常用的艺术手法(1)以个性化语言和对比衬托的方法,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2)描写特定的环境和场面,把人物置入矛盾

9、冲突中去塑造;(3)注意细节和心理描写。二二、司马相如大赋的创作特点及其贡献(1)以铺叙摹绘为主要表现手法,铺排夸饰,文辞富丽;(2)如司马相如天子游猎赋,极度发展了大赋的表现方式;(3)具备了汉大赋这一文体的鲜明特色,实现了文学表现自身的长足发展。二三、张衡归田赋的创作特色及其贡献(1)形制短小;语句清丽流畅,绝无夸饰堆砌;抒写自己的怀抱和情志,个性鲜明。(2)标志着汉赋创作倾向的巨大转变。二四、汉乐府民歌的创作特色(1)与诗经一脉相承,“感于哀乐,缘事而发”。(2)情感真挚浓郁,风格平实朴直;与周民歌相比,叙事成分增多,有的民歌还着意于人物的描写。二五、简述曹操诗歌的艺术成就曹操诗歌宏伟的

10、气魄,强劲的力度,阔大的境界,在建安诗坛上无与其匹。他不仅使乐府民歌成为富于艺术个性的文人诗歌,开创了“借古乐府写时事”的先河,而且以他大气弥满的笔力使逐渐僵化的四言古诗重现生机,为后世诗歌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启示。二六、阮籍咏怀诗的艺术成就表现(1)有一种意蕴深沉之美;(2)有一种清逸玄远之美;(3)融哲理、情思、意象为一炉,成为正史时代诗歌的高峰,创造了抒情组诗的新形式。二七、木兰诗的艺术特色(1)篇幅较长却又繁简得当,幅言流畅明快;(2)顶真修辞运用巧妙;(3)比喻恰切生动;(4)善于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5)风格刚健清新。二八、洛阳伽蓝记杨炫之的洛阳伽蓝记属历史笔记,也是写景

11、状物的散文。书中主要是对佛寺的描写,有的篇章写得精致,杨炫之洛阳伽蓝记是历史散文,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洛阳伽蓝记5卷,描述洛阳城内外五个区域40个大的佛寺建筑。二九、搜神记搜神记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一部作品。作者干宝,原30卷,今本20卷,是为“发明神道之不诬”而作。内容虽然不乏神仙道术、鬼怪灵异的内容,但故事来源广泛,保存了不少优秀的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其目的是宣扬鬼神真有,已初具短篇小说的规模。总体艺术风格是语言朴素而又叙事生动。三十、世说新语的艺术特点(1)语言精炼,简约含蓄,隽永传神。(2)既有典雅的词句,又有生动的口语,且富于哲理。(3)善用一言一

12、行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三一、初唐四杰初唐四杰指初唐四位诗人王勃、卢照邻、杨炯、骆宾王。其题材宽广,感情壮大。三二、王昌龄边塞诗的特点(1)诗体多为七言绝句;(2)多写军旅苦辛,诗风苍凉悲壮;(3)讲究立意构思,绪密思清;(4)语富含蓄雄放,意境高近深沉。三三、李白歌行体诗歌的艺术特色(1)打破诗歌创作的固有格式,笔法多变,任意抒写。(2)激情喷涌,气势奔放,慷慨激昂,豪迈飘逸。(3)语奇意新。三四、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1)强烈的主观色彩;(2)想象的变幻莫测;(3)意象类型与词语色调;(4)在诗坛的巨大影响。三五、杜甫诗歌的诗史性质杜甫的诗歌形象真实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时代动乱,是时代的一面

13、镜子,故有“诗史”之誉。这首先在于杜诗具有史的认识价值,重要历史事件在其诗中均有反映,并且,可以补正史之不足,如“三吏”、“三别”、忆昔。其次,杜诗提供了比历史事件更为广阔、具体、生动的生活画面,使人如临其境。再次,从诗中可以感受到其时社会的某些心理状态。三六、杜甫诗歌的写实手法杜甫诗歌的写实手法体现于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家事诗、自传诗、纪行诗等。杜甫诗歌的写实手法:(1)以时事入诗,直面社会现实。继承了诗经离骚的爱国忧民精神,又发展了两汉乐府民歌“写时事”的传统,创立了“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乐府。采用客观纪实描写手法。(2)既叙事件经过,又用力于细部描写。(3)在写实中融入强烈的情感。三七、大历诗歌的特色(1)诗歌的词语选择,往往带有凄清、寒冷、萧瑟乃至暗淡的色彩。(2)与词语选择密切相关的是意象的运用。(3)在诗中运用具体的描述性意象,能保证作品的新鲜感,但要求诗人对客观世界有仔细的观察,细致入微地明辨物象,然后真切传神地写出来。(4)以写境界淡远、深冷、幽僻的山水诗见长,善于运用细微清幽的自然意象,勾勒出“诗中有画”的优类诗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成人自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