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组级教研习作指导“难忘的小学生活”研课发表发言稿
通化市东昌区第三实验小学 六年组 席丽华
一、教材分析:
这次的习作指导来自六年级下册第六组综合性学习——难忘的小学生活。它是第一板块“成长足迹”的教学内容。教参建议2课时完成。我们教学的是第一课时习作指导。针对习作,无外乎如下要求:有话要说,有内容可写,写完后能清楚明白,读后让人理解你写了什么,怎么写的,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写什么”是习作教学的重点,为此,教研活动中,我们把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作为一个硬性目标(小学六年的校园生活),重在引导学生主动打开话匣子,进行多边互动。借助照片、实物、现场表演创设情境,用具体事例讲出感受。
至于“怎么写”这个难点,尽量采用读写结合,对照比较,同时利用和抓住关键词拟题、(说)写具体。结合列提纲体现“选典型材料”和“表达典型特点”。
二、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审题,确定写作范围。
2.选择素材中的典型材料,写出典型特点。会使用写作提纲。
3.(说)写心里话,表达对同学、老师、母校的不同情感。
教学重点:根据写作内容,选择典型材料,写出典型特点。
教学难点:利用和抓住关键词拟题、(说)写具体。
教研的主题:选典型材料,写真实具体。
教(学)具准备:课件 照片 学生的奖品、作品和礼物(作文集 诗集 日记本 影集 同学录 荷包……)
习作指导设计思路:用地点带出相关活动 看照片引发交流欲望
关键词拟题事例典型 用提纲明确写法重点
三、教学流程:
第一部分:审题
习作提示是指导学生写作的重要内容,它涵盖着关于习作的范围(小学生活)内容(事儿、老师、同学、校园、一节课、一次活动)和写作要求(难忘),为此,新课伊始,我们采用大屏幕出示习作提示,然后通过老师的提问(这次习作写什么?表达什么?怎么写) 来完成审题这个环节,同时进行板书,使学生明确要求。
我们利用了教材123页的一段话作为作文提示语,这样过渡自然,习作范围、内容、写作重点一目了然。
选材(打开写作思路,争取人人有话要说)
第二部分:选材
*活动
1.想想看,在我们三实验的校园里,有什么地方给你带来的快乐最多?最最让你难忘?为什么难忘?
学生由操场联想到各种活动: 趣味运动会;大队会活动(艺术节、动手秀、校园吉尼斯挑战赛)升旗仪式、快乐的体育课、晨练、大课间活动展示……
2.还有什么地方让你难忘?介绍一下它吧。为什么难忘?
由操场延伸到各种校内活动的场所:大队室;广播室;乒乓球室;美术教室;实验室;英语角……为那些特长学生、不同爱好的学生打开写作思路。
3.据我所知,除我们学校外,还有一处地方是小学阶段大家最
欢和常盼望去的。猜猜是什么地方?
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综合实践活动基地么?试试看。
说说我们为什么喜欢去?
那里的什么活动你最喜欢?为什么喜欢?
(这样问题的提出,直接把学生带到综合实践活动基地,而活动中的不同照片,会使他们直接进入回忆情境,打开聊天的话题,扩展写作范围。)
4.我们再来山下看看东昌区进修学校,瞧瞧冰天雪地它带给我们什么乐趣?
你能介绍一下这里么?说给自己听。谁愿意介绍给大家?
快走进那里,看看第一次抽冰噶的场景吧。请大家看大屏幕。也可以看你手里在这儿活动的照片。
*人物(同学——老师)
1.人事变更,世事无常。六年来,我们接触过许多同学,尽管有进有出,时间有短有长。环顾一下你的四周,看看哪些同学让你难忘?他有什么特点?比如说。
2.请大家再看看大屏幕,由这些词你想到了哪些人?又想到了他的哪些事呢?好好想想,同桌聊聊。谁愿意跟大家说说?对于他,谁还有补充?你认为他还有什么特点?比如说。
3.在你的小学阶段,同样接触了很多老师,他们又有什么特点?给你留下了怎样难忘的印象?我们看看大屏幕。
*景物(融在以上环节中)
1.还记得绿园门口那一墙爬山虎么?开动脑筋,好好想想。说给你同桌听。
2.还记得校园的英语角么?英语角里的铁凳子、大柳树?快给自己讲讲。谁愿意把那里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第三部分:列提纲,交流评价
选同一素材的,不同素材的;表现同样特点的,不同特点的对比着进行交流。通过老师、同学的不同评价,明确优劣,提升拟题、选材、成文等多种能力。
第四部分:布置作业
四、研课中的几次变更:
1.关于指导选材的变更
一研时,刘佳欣老师采用了“人——事(活动)——景”的结构,确定了写作素材的交流顺序,每个部分独立,分版块进行。这样的设计浪费时间。二研时,陈敏老师出示表格“素材大讨论”(教参238页),旨在引发学生对写作素材的整理归纳,为课堂的交流和写作提供抓手。毕竟课堂时间有限,于是,席老师把这个环节挪在了课下进行。三研时,她采用了“活动(事)、景—— 人”的结构指导学生交流写作素材,这样就把写作过程中的“环境描写”和“场面介绍”两个难点有机结合了起来。
操场:★趣味运动会 ★校园吉尼斯挑战赛
★“书香美”校园艺术节 ★梦想秀
★阳光教学开放周活动 ★升旗仪式
★ 动手秀夏令营 ★晨练
综合实践互动基地:
★拼装飞机模型 ★制作珠艺杯垫 ★制作软陶作品
★拼装眼镜蛇 ★缝制钥匙包 ★做荷包
★卷心菜素炒番茄 ★水煮干豆腐串 ★包饺子
★制作蛋糕 ★制作饼干 ★制作月饼 ★擀面条
进修学校:东昌区小学生第三年届冰雪节
由事件发生的地点引出相关的活动,引导学生介绍一下那里的自然环境,关注景物描写的技巧(顺序),注重场面描写。
2.关于板书的几次修改
一研授课时的板书体现了写作内容与写作方法的提示,但是啰嗦,不够精炼,而且针对写人与叙事的文章,彼此不分家,只是以人叙事,以事带人不同罢了,于是我们年组成员重新敲定,删除课题下面的所有“难忘”(课题已经体现了)。写作方法的“抓特点、六要素”删除,改在老师指导选材时的小结口述中。把“选典型材料 获得启示”的写法指导写在“人和事(活动)”的中间。
二研授课结束后,我们年组成员和学校领导坐下来一起又进行了教学反思,我们的教学目标“选典型材料”,应该覆盖这次选材的各个方面(人、事、活动、一节课、景),除了“选材典型”外,更应该体现写作时的“特点典型”,因为同一素材,观察角度不一样,构思不一样,写作重点也不一样。所以,三研时。我的板书又有了新的变化,我把这两个“典型”用大括号涵盖了板书前面选材的各个内容。它充分体现了它的提示作用。此外,我还针对我们小学阶段学生写作方面的不足——不善于用恰当的环境描写衬托人物心情(《穷人》),介绍活动时,场面描写不具体(《顶碗少年》《开国大典》),在写作素材“事(活动 课堂)和景”的后面补充了“场面”和“环境”。这样,板书既起到了提示选材范围,又点明写作方法的作用。课题的美术字配以五线谱,同时增加了诗情画意。
3.关于写作提纲的调整
写作提纲,对于一个人的写作,绝对起到引领方向、决定质量的作用。因为写作前,你选什么样的材料,介绍怎样的特点,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写作的思路(开篇、结尾、主体)以及详略的安排,完全体现在提纲中。如果能紧紧围绕着它来写,决定不会出现“跑偏”现象。而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则是你习作的主要内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中心思想。提炼习作的主要内容,是这个阶段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为此,我们这次的组级教研活动,并没有当堂完成作文,而是指导学生列作文提纲。提纲明确了,拥有了写作框架,也就是添枝加叶、增添血肉的问题了。
一研、二研时的写作提纲只有一个主要步骤的提示:题目;主要内容;开头;中间;结尾。二研结束时,作为三研教师,几次研课后我又重新审视了这次作文教学指导课的目标“选材典型”和“真实表达”,因为课堂没有动笔写,怎么更好地体现“表达”呢?于是,就在自己的写作提纲增加了如下内容:
我要写人 事 活动 一节课 校园的一处景物
特点:——————————————————————
事例⑴——————————————————————
⑵——————————————————————
“主要内容”中加入了关键词“通过介绍( ),
突出( )的特点,表达( )的情感。
这样的设计主旨在于:引导学生用关键词拟题,再选典型事例加以说明,同时训练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如果这节课学生能把写作提纲弄明白,搞清楚,接下来的动笔写作就会水到渠成。
五、此次教研活动的感悟和收获
口语交际是写作的前提,必认真设计,用心上好。
帮助学生做好平日积累,留心观察生活事事上心。
除了写还会评更主动改,习作讲评课要落到实处。
语文学科中的口语交际,是指导学生作文时解决“写什么”的重要环节。不同的年龄段,口语交际的要求呈现螺旋形上升,连词成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说清楚和明白——说生动和具体——说话中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感受。认真倾听,不打断对方——能重复对方的话,不明白的地方要敢于提问——听过后有自己的见解,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说和听为读和写奠定了基础。说明白自然就写清楚了。写清楚了他人也就读明白了。
至于习作中“怎么写”的难题,必体现在生活、阅读、与他人大量交往中。课内不同文章的写法,课下大量阅读后的体会,自己不断写作时的尝试,习作讲评中老师、同学以及家长的评价,都会直接影响一个学生的写作风格。所以作文教学中解决“写什么”“怎么写”的难题,贯穿一个人接受教育的始终。作为语文学科的任课教师,给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观察理解、阅读交流、主动沟通的习惯,功在千秋,利在当代。
谢谢大家 有不当恳请批评指正
2015年3月23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