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超长大体积混凝土在基础底板施工工艺中的研究和应用.pdf

上传人:super****30541 文档编号:55517 上传时间:2021-06-2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58.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长大体积混凝土在基础底板施工工艺中的研究和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超长大体积混凝土在基础底板施工工艺中的研究和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超长大体积混凝土在基础底板施工工艺中的研究和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超长大体积混凝土在基础底板施工工艺中的研究和应用.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超长大体积混凝土在基础底板施工工艺中的研究和应用.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4卷第 3期 2 ( X ) 7年 6月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J OURNAL OF RAl l W A Y S CI E NCE AND E NGI NE ERI NG V o I 4 No 3 J u n e 2 0 0 7 超长大体积混凝 土在基础底板施工工艺 中的 研 究和应用 袁俊杰 , ( 1 湖 南省建筑工程集团总公 司, 湖南 长沙 4 1 0 0 0 4 ; 2 中南大学 土木建巩C A - 学 r 兀, 湖南 长沙 4 1 0 0 7 5 ) 摘要: 应用系统工程原理和系统分析方法, 结合重庆大剧院超长、 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底板施工工艺中, 对施工方案的确 定、 原材料的

2、供用、 双掺大体积混凝土的配置机理和混凝土浇注后的测温结果的分析等进行 了深入的研讨, 并提 出质量控 制 和处理 对策。 关键词 : 超长 ; 大体积 混凝土 ; 双掺技 术; 混凝 土测温 ; 施工工艺 中图分类号 : T U 7 4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2 7 0 2 9 ( 2 0 0 7 0 3 0 0 6 8 0 5 Re s e a r c h a n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o f t h e o v e r _ l e

3、n g t h a n d ma s s c o n c r e t e i n t h e f o u n d a t i o n p l a t e Y U A N J u n j i e , ( 1 H u n a n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E n n e e fi n g G r o u p C o r p ,C h a n g s h a 4 1 0 0 0 4 C h i n a ; 2 S c h o o l o f C i v i l a n d A r c h i t e c t u r a l E n n e e fi n g 。C e n t r

4、 al S o u th U n i v e r s i t y , C h ang s h a 4 1 0 0 7 5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Ap pl y i n g s y s t e m e n g i ne e rin g p rin c i p l e a n d s y s t e m an a l y t i c a l me t h o d,i nt e g r a t i n g 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o f th e o v e r l e n g t h

5、and m a s s c o n c r e t e f o u n d a t i o n p l a t e d u ri n g th e p r o j e c t o f C h o n g q i n g G r e a t S h o w p l a c e , a n i n t e n s i v e s t u d y wa s ma d e o n t h e c o n fir ma t i o n o f t h e c o n s t ruc t i o n s c h e me,the s u p p l y o f t h e r a w ma t e ria

6、ls ,an d t h e all o c a t i o n me c h a n i s m of t h e d o u b l e a d d i t i v e mass c o nc ret e a s we l l a s t h e an aly s i s t o t h e c o n c ret e t e mp e r a t u re me a s u reme n t a f t e r i t wa s p o u redI n the me an wh i l e,t h e q u an t i t y c o n t rol an d t r e a t

7、me n t me t h o d s we r e a l s o p ropo s e d Ke y wo r d s: o v e r l e n g t h; mass c o n c r e t e;d o u b l e a d d i t i v e t e c h n i q u e s ; c o n c ret e t e mp e r a t u r e me a s ureme n t ;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y 基于以水泥等为胶结材料的混凝土和钢筋混 凝土 , 由于采用 的原材料来源丰富 , 应用 中能源消

8、 耗少 , 又具有强度高 、 耐久性好等突出优点 , 因此 , 国内外均公认为它是现在和将来 的建筑工程主要 结构材料 。然 而, 由于混凝土特别是超长 、 大体积 混凝土具有特有的主要技术问题L 1 I 3 j , 如水泥水化 作用放出的水化热而引起 内部升温 , 以及 随之而发 生的冷却而引起 的温度应力 , 是产生裂缝的原 因。 尤其是超长、 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底板, 实体尺寸大, 浇筑数量多 , 浇筑完毕后 , 水泥水化作用所放出的 热量使混凝土内部温度逐渐升高 , 而混凝 土内部的 热量又不可迅速散发 , 造成较大 的内外温差 , 而且 温差愈大 , 温度应力也就愈大 ; 此外 , 混

9、凝土早期的 抗拉强度低, 致使混凝土产生裂缝。在降温过程 中, 混凝土将受 到约束 , 冷缩变形将使 混凝土开裂 进一步加剧 , 使一些表面裂缝发展为贯通裂缝L 4 j 。 另外 , 在大体 积混凝土 中收缩 变形 引起 的应 力变 化 , 同样可以导致裂缝 的产生。近 1 0 0多年来 , 国 内外学者对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原 因、 危害分析及其 预防处理措施 等进行 了研究 , 取得 了突破性 的进 展。重庆大剧 院基础底板结构属超长 、 大体积混凝 土 , 在施工过程中, 本文作者研究 以控制混凝土 由 于温度应力和收缩变形 引起 的裂缝为主要 目标 , 从 而达到提高基础底板抗渗 、 抗裂

10、 、 抗侵蚀性能 、 延长 收稿 日期 : 2 0 0 70 22 8 作者简介: 袁 俊杰( 1 9 6 5一) , 男 , 湖南 益阳人 , 高级工程师 , 硕士研究生 , 从事建筑施工技术和管理研究 维普资讯 http:/ 第 3 期 袁俊杰 : 超长大体积混凝土在基础底板施工工艺中的研究和应用 6 9 结构的耐久性等要求, 提出了施工方案和供用建筑 材料, 如采用水泥水化热底的矿渣硅酸盐水泥, 掺 加降低早期水化热的外加剂、 掺合剂、 优化施工工 艺, 控制混凝土浇筑厚度和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预 埋循环冷却水管, 埋设测量装置、 增加观测等措施。 1 工程概况 重庆大剧院是重庆市重点工

11、程, 总建筑面积 1 0 6 8 1 万 m 2 , 工程造价 6 5 亿元。由德国C m p 公司 和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 湖南建工集团总公司 施工总承包, 该建筑规模大, 造型新颖, 结构复杂, 质 量标准高, 施工难度大, 工期短。基础底板面积 3 5 4 万 m 2 , 底板混凝土设计强度为 C 4 0 , 抗渗等级为 P 6 , 底板厚4 0 0 m In , 承台厚 1 5 0 0 2 2 0 0 m In , 大、 中剧场 底板厚达 1 1 0 0 1 5 0 0 m In , 电梯井深坑底板厚 2 6 0 0 m I n , 局部厚 4 9 0 0 m I n , 混凝土总

12、量达 2 1 万 m 3 。主 楼基础下面布置了 9 9 4 根人工挖孔桩, 基础底板混 凝土硬化过程中所承受的约束力是很强的。具有超 长、 大体积、 强约束的特点。该工程于 2 0 0 7 年 1 月 2 8 E t 开工, 4月底已完成基础底板的施工。 1 8 1 l 6 1 2篼 区 6 3 后 l 第 A 1 7 7 m 图 1 地 下室底板及分 区示意图 ng 1 S k e t c h ma p o f t h e b a s e me n t p l a t e a n d i t s 8 u b a r e a 根据设计要求, 底板分为 1 4 块, 主楼底板大剧 场和中剧场(

13、 第一、 二区) 2 个区域, 板厚达 1 1 0 0 1 5 0 0 f ilm, 局部厚 4 9 0 0 m In 。第 1区底板长 9 8 3 m , 宽 7 5 m, 混凝土量 1 3 0 0 0 m 3 , 为重庆市最大的一 次连续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工程。 2 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 的确定和原 材料 的选用 2 1 施工方案的确定 选择供应能力强、 质保体系完善的预拌混凝土 公司, 采用 4 台 H B T一 8 0混凝土输送泵和 2 8 辆搅 拌运输车运送混凝- I- 5 。根据计算, 在南北两侧外 适宜位置各布置 2台 H B T一8 0混凝土输送泵泵, 另 1 台机动泵布置在北侧浇

14、筑 F 3 深坑, 按退管法 由东至西施工。由北向南, 对第 1 和第 4台泵浇筑 轴以东凸出部分, 第 2 和第 3 台泵协助分别浇筑 后浇带处井坑, 然后按 1 8 7 5 m浇筑宽度, 4台泵并 列浇筑。浇筑 和 深坑时先各 自用 2台泵浇 筑至井坑底面, 再抽出 1 台泵浇筑外侧承台。在大 剧场 1 5 m厚板安排 2台泵输送浇筑, 两侧各 1 台 泵。1 5 m厚板开始 1 2 h 后, 启用备用泵及塔吊辅 助浇筑 , 其余4台泵按正常浇筑, 北侧第 2 台泵 最先调整至 电梯坑浇筑, 北侧第 1 台泵浇筑约 2 0 轴以北混凝土, 南侧第 2台泵调整浇 F 3 4 之间 板, 此时

15、 离浇筑完毕应只有4 5 h , 塔吊此时进 行机动, 由施工员调配使用。 每次分层浇筑厚度按 3 0 0 rtlr n 控制, 且根据各 处实际板厚调整。为确保不出现冷缝, 分层穿梭浇 筑宽度按 1 2 m控制( 见图2 ) 。 7 - - 3 o o 卜 一 3 o o o - q 图 2 混凝土分层 浇筑示意 图 r a g 2 S k e t c h ma p O i l c o n c r e ti n g i n l i f t s 第 1 区混凝土浇灌计算如下。 1 ) 第 1 区混凝土浇筑时间: 根据 4台H B T一8 0 泵( 另配 1 台备用) , 按每台泵车排量 3 6

16、 m 3 h 计算 混凝土浇筑时间为 T=q (-N 1 q mx ) = 8 2 0 0 ( 4 3 6 0 7 ) = 8 1 5( h ) 。 式中: q 为混凝土浇筑数量( m 3 ) ; N 1 为泵车数量; g 一为泵车最大排量( m 3 h ) ; 为混凝土泵的效率 系数, 底板取 0 7 。 2 ) 混凝土输送车辆计算: n = Q ( 6 0 ) ( 6 0 L S ) + = ( 3 6 0 9 0 7 6 0 8 ) ( 6 0 3 0 3 0 ) + 8 O = 7 台。 式中: r, 为混凝土罐车台数; Q m 为罐车计划每小时 输送量( m 3 h ) ; Q m=

17、g a t ; V为罐车额定容量 ( m 3 ) ; L为罐车往返一次行程( k I n ) ; S为平均车速 ( 一般为 3 0 k m h ) ; T为 1 个运行周期总停歇 时间 ( m in ) , 该值包括装卸料、 停歇、 冲洗等耗时。 维普资讯 http:/ 7 0 铁 道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报 2 0 0 7 年 6月 约需 7 4 =2 8 辆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送商品 混凝土进现场。 3 )大剧场 1 5 m板区浇筑强度。 已知面积约 8 3 1 9 1 m 2 , 分层厚度按 0 3 m计 算 , 则 q=F h ( t l t 2 ) =8 3 1 9 1 0 3 (

18、 9 1 51 ) = 4 9 9 ( m 3 h ) 。 安排 2台泵车, 并列穿梭浇筑 , 浇筑时间为 T=v q=8 3 1 9 1 1 5 ( 2 3 60 7 ) = 2 4 8( h ) 。 4 )厚板两侧每侧安排 1台泵输送 , 在长度约 3 0 m内, 浇筑时间为 T=v q=6 3 0 9 7 ( 3 6 0 7 ) =2 5 0( h ) 。 5 ) 在 轴 向 I , 轴推进 5 4m, 在 1 8 7 5 IT 范围 内, 分层厚度按 0 4 m计算 , 则浇筑强度 q=F h ( t l t 2 )=5 41 8 7 50 4 ( 9 1 51 )=8 1 ( m 3

19、 h ) 。 在此范 围内安排 1台泵, 则浇筑 时间( 计算 由 北向南的第 3台泵) 为 T=v q=8 8 2 3 ( 3 6 0 7 ) =3 5( h ) 。 2 2 原材料的选用 1 )水泥 : 低碱矿渣硅酸盐水泥 ( 4 2 5 R级 ) ; 2 ) 骨料: 非碱活性粗细集料( 碎石、 混合砂) , ( 5 5 长江砂 , 4 5 机制砂) ; 3 ) 掺合料: 粉煤灰( 级) 、 U E AH型微型膨 胀剂; 4 )外加齐 0 : S P一 5 0 0泵送齐 0 。 3 混凝土配合比的确认 3 1 双掺大体积混凝土配制机理 我国从 2 0世纪 5 0年代开始对膨胀水泥和膨 胀混

20、凝土进行研 究。 目前 , 国内膨胀 剂有多种类 型 , 这里采用的 U E AH型微型膨胀剂 , 属硫铝酸 钙类 , 其研制机理是 J : 由于膨胀剂 中明矾石 、 石 膏与水泥水化析 出的 C a ( o n) , 等相 互作用 , 形成 一 定 的 针 状 水 化 硫 铝 酸 钙 晶体 ( 3 C a O A 1 2 0 3 C a S 0 4 3 2 H 2 0即钙矾石) 使混凝 土产生微量 的均 匀体积膨胀。在限制条件下, 混凝土 1 4 d限制膨 胀率大于 2 l o 4 ( 配筋率为 0 5 1 0 ) , 从而抵 消干缩和温差应力引起 的冷缩 , 达到避免或减少混 凝土开裂 的

21、目的, 同时 , 早期不断产生的针状钙矾 石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能不断地填充或切断水泥 石中的毛细孔和孔隙 , 使混凝土获得致密的组织结 构 , 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和强度 。根据上述 原理, 在本工程中双掺膨胀剂和高效复合减水剂, 通过优化组合, 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3 2 混凝土的试配和配合比的确定 根据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混凝土配置强度 Fe u ,oF , k+1 6 4 5 a 0 。采用 双掺技术 。在混凝 土制备时掺加一定数量的磨细粉煤灰和减水剂, 进 一 步提高坍落度和粘塑性 , 提高可泵性 , 延缓初凝 时间。经计算试配并最后确定混凝土配合 比如表 l 所示( 为每 m

22、 3 用量 , 单位 k g ) 。 表 1 混凝 土配合 比 Ta bl e 1 Co mp o s i t i o n o f c o n c r e t e 水泥 C 粉煤灰 F膨胀剂 D 细骨料 5 粗骨料 G 水 , l C+ + J 2 9 6 8 0 3 4 5 8 0 】2 3】 l 7 7 7 8 初凝时间为 1 0 h , 混凝土入模坍落度为( 1 6 0 2 0 )m n l 。 4 混凝土测温工作 4 1 测温要求 测温 的目的是直接掌握底板 内部实际最高温 升值和底板 内外温差 , 通过监测对保温措施及时调 整 , 以保证底板中心与表面温差小于 2 5 c I = 。

23、 成立专门 贝 0 温小组, 设立现场测温监控室。 日 夜监测 。测温结果用 日报表形式 向项 目经理部报 告。如果出现底板 内外最大温差接近或超过 2 5 c I = 时, 立即报警 , 增强控温措施 , 使温差控制在允许范 围之内。测温持续 2 8 d 后 , 最后提交测温总报告 , 绘 制温度 一时间曲线 , 并进行温度应力计算分析 J 。 4 2 测温点布置 在第 1区的大剧 场厚底板 区 , 按 1 0 1T I 1 0 1T I 间隔布置 , 每个大井坑处布置 2组 , 其余 测温点 的 位置必须具有代表性 , 按浇筑高度断面, 对 1 1 0 0 1 5 0 0 m n l的厚

24、板 每一 测温 点位 由距 离板 底 1 0 0 to n i 、 板 中间及距板表面 1 0 0 n n 各处共 3道测温点 构成 , 对 4 9 0 0 m n l 的厚板在 中间加设 2道 贝 0 温点 共 5道测温点构成。测温线在浇混凝土前按测温 平面布置图进行预埋, 预埋时测温线与钢筋绑扎牢 固, 以免位移或损坏 , 为便于测温 , 留在外面的导线 长度不应小于 2 0 c m。每组测温线有 3根( 即不同 长度的测温线 ) , 在线的上端用胶带做上标记 , 便于 区分深度。测温线用塑料带胶好 , 绑扎牢 固, 不能 使测温端头受潮0测温点在平面图上编号 , 并在现 维普资讯 htt

25、p:/ 第 3期 袁俊杰 : 超长大体积混凝土在基础底板施工工艺中的研究和应用 7 1 场用保护木框挂编号标志, 便于保温后查找。 4 3 测温设备 电子测温设备 : 采用 J D C一2型便携式建筑电 子测温仪 , 它能够直观 、 准确 、 快捷地显示混凝土 内 部温度 , 可任意布置测温点 , 具有可靠性好 , 适用范 围广 , 体积小 、 质量小 、 操作简单等优点 。并有夜间 测温读数功能 。主机为便携式仪表, 可数字显示被 测温度值。测温线 由插头 、 导线和温敏组件组成 , 主机与测温探头 、 i 贝 0 温线通过插座插头连接。 4 4 测温方法 测温时 , 按下主机电源开关 ,

26、将各测温点插头 依次插入主机插座中 , 主机屏幕上即可显示相应测 温点的温 度。在测温过 程 中, 当发现温度差超过 2 5时, 及时加强保温或减缓拆除保温材料 , 从而 防止产生混凝土温差应力裂缝 。 4 5 测 温频 度 底板覆盖后 即开始测温。预计第 3天底 板温 度达到最 高点 , 然后 逐渐降温 , 为此采用以下测温 、 髓 赠 、 髓 赠 频度 : 第 1 3 d , 每 2 h 采集温度 1 次; 第 47 d , 每 4 h 采集温度 1 次 ; 第 81 4 d , 每 6 h 采集温度 1 次 ; 第 1 5 2 8 d , 每 1 2 h采集温度 1 次。 4 6 降温速

27、度控制 根据我公 司以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经验和抗 裂理论验算 , 按照下述时段控制混凝土降温速度 。 混凝土温升后降温的前 3 d , 控制混凝 土的降温速 度不大于 1 5 d ( 该 阶段 混凝土塑性变形 能力 强) ; 在开始降温的第 47 d内, 控制混凝土的降 温速度不大于 2 0 d ; 在开始降温的第 7 1 4 d , 控制混凝土的降温速度不大于 2 5 d ( 该阶段混 凝土抗拉强度逐渐增 大较 大) ; 第 1 4 d以后 , 可控 制混凝土的降温速度 3 0 d 。这样 , 防止温度陡 降对大体积混凝土是安全的。 4 7 测温 结果 测温结果见图 3和图 4 。 图 3

28、1 5 m厚板混凝土温度 变化 曲线 图 Fi g 3 Te mp e r a t u r e v a r i a t i o n s g r a p h o f t h e p l a t e c o n c r e t e wi th 1 5 m t h i c k n e s s 图 4 深坑厚板混凝 土温度 变化 曲线图 Fi g 4 T e mper a t ure v a r i a t i o n s gra p h o f the t hic k p l a t e c o n c r e t e i n c h a s m 维普资讯 http:/ 7 2 铁 道 科 学 与

29、工 程 学 报 2 0 0 7年6月 可见 , 养护期间混凝 土内外温差控制在 2 5 以内, 降温期 间控制混凝土 的降温速度分别 小于 1 5 3 0 C d , 均符合要求。 5 结论 重庆大剧院主楼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 在采 取一系列有效 的技术措施后 , 实施分块不分层 , 整 体推进 , 一次连续浇筑的施工方案未产生结构有害 裂缝 , 取得 了较好 的技 术 经 济 效益 。主要 表 现 在 8 - 9 : 1 ) 控制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及优化混凝土配 比, 是确保混凝土质量 的重要工作。 2 ) 混凝土坍落度及初终冷凝时间的控制, 必须 满足施工总要求 , 现场对混凝土的坍落度执

30、行每车 必检的措施 , 较好地保证 了混凝土的质量。 3 ) 粗细骨料的良好搭配 , 对提高混凝土的和易 性 , 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起到 良好的作用 。 4 ) 粗细骨料的含 泥量 的控制不仅有利于混凝 土强度的提高 , 还有利于混凝土极限拉伸强度的提 高 , 从而提高混凝土 的抗拉强度 , 对大体积混凝土 降温后的裂缝控制有较大的保证 。 5 ) 在上部结构荷载不会很快传递到底板 的条 件下 , 充分利用混凝土 的中后期强 度, 能有效降低 水泥用量 , 同时选用 中低热水泥 , 降低 了水泥的热 量, 从而较好地控制了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 6 ) 采用双掺技术 , 在混凝土中掺入一定量的磨

31、 细粉煤灰和具有缓凝 、 减水作用的外加剂 , 降低 了 水泥单方用量 , 降低 了水化热 , 同时提高了混凝土 的和易性 , 提高 了混凝 土的搅拌 和运输 过程 的质 量 , 确保 了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7 ) 混凝土浇捣完 到终凝后便覆盖两层 薄膜两 层麻袋实施保温保湿养护。对混凝土养护到位 , 将 大体积混凝土的 内外 温差控制在 2 5以内, 混凝 土没有出现有害结构裂缝。 8 ) 大体积混凝土水化升温达到降值后, 混凝土 降温速度直接关系到大体积混凝土 内部应力 的变 化。控制降温速度, 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抗裂能力 和混凝土的内部抗剪能力 , 缓慢降温能充分发挥混 凝土应力松 弛性

32、 能 , 有 利于提高 混凝 土的抗裂能 力 , 大剧院混凝土降温速率按不 同的时段分别控制 在 1 5 3 0 C d的情况下 , 混凝土 的降温和收缩 没有引起混凝土的结构裂缝 , 不但使混凝土缓慢降 温 , 而且保证 了工程的施工工期。 9 ) 降低混凝土原材料 的温度和混凝土 的入模 温度, 有利于降低混凝土体 内的最 高温升 , 加快降 温 , 缩短保温周期。 1 0 ) 在承台表面布置钢筋 网片 , 加强混凝土表 面的刮糙和拍搓工作, 确保混凝土终凝前第三次拍 搓的质量 , 能有效消除混凝土表面塑性微裂缝的出 现 。 参考文献 : 1 H Q i n g - b i n , A n

33、 s a r i F H i g h s t r e n g c o n c r e t e i n u n i a x i al t e n s i o n A C I m a t e ri a l s S 2 0 0 0 2 A r t h u r H D e s i g n o f c o n c r e t e s t r u c t u r e s I s N i l sen I S B N O 一 070 4 6 58 6一X 3 C r o s s W M, S a b n e s K H, K e U a r L K_I _I Mi c mh a r d n e s s t e

34、 s t i n g o f fl b e r -m i n f o ree d c e m e m p a s t e A C I m a te ri s l S 2 0 0 0 4 王铁梦 工程结构裂缝控制 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 , 1 9 9 7 W ANG Ti e me ngCo n t r o l of c mc n g i n e n g i n e e rin g s t r u c t ure M B e ij i n g :C h i n a B u i l d i n g I n d u s t r y P r e s s , 1 9 9 7 5 彭圣浩 建筑

35、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实例应用手册 M 北 京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 9 9 9 P E N G S h e n g - h a o Ap p l i c a t i o n ma n u a l o n p l a n n i n g a n d p r o g r a m m i n g of p r o j e c t c o n s t ruc t i o n e n g i n e e ri n g l M J B e i j i n g : C h i n a B u i l d i n g I n d u s t r y P r e s s ,1 9 9 9 6 丁大均 钢筋混

36、凝土构件抗裂度、 裂缝宽度和刚度 M 南京: 南京工学院出版社, 1 9 8 6 D I N G D a - j u n R e i n f o r c e d c o n c r e t e e l e m e n t c r a c k re s i s t a n c e 、 c mc k w i d t h a n d ri g i d i t y M N a n j i n g : N a n ji i n g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Pre s s, 1 9 8 6 7 刘兴法 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应力分析 M 北京: 人民交

37、通出版社 , 1 9 9 1 HU Xi n g - f aTh e t e mp e r a t ure s t r e s s a n a l y s i s of t h e c o n c r e t e s t r u c t ure M B e i j i n g : C h i na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P r e s s ,1 9 9 1 8 M o o r e J A H i p m f o r m anc e c o n c r e t e f o r b r i d g d e c k s c o n c r e t e C I n t e r e n a t i c a n l , 1 9 9 9 : 5 8 6 2 9 K u r t z S ,B a l a g u r a P P o s e c r a c k c me p o f p o l y me ri c 6 b e r I e i nf o r c e d c o n c r e t e i n fl e x ure c o n c r e t e J C e m e and C o n c r e te Re s e a r c h, 2 0 00 3 0: 1 8 0 1 9 0 维普资讯 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技术交底/工艺/施工标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