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怎样使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练习更有效.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546554 上传时间:2024-11-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使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练习更有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怎样使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练习更有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怎样使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练习更有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怎样使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练习更有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怎样使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练习更有效摘要: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训练活动,是实施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练习可以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也有利于教师掌握教学情况,反馈调节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随着新课改的层层深入,这种理念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层面,当然也渗透到每节课的练习设计中。关键词:小学数学;练习设计;有效性一目前小学数学练习设计存在的问题和误区(一)目的不明确有些教师盲目地以完成练习为目标,让学生进行大量

2、机械的训练,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从而使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失去了学好数学自信心。如教学“小数加法”后重点应该练习小数点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再相加。但教师直接给出竖式,让学生计算出得数,这样的练习是不能很好地体现教学重点和难点的。(二)层次不清楚如教学“亿中间带零的数的读法”后,没有进行任何巩固性的基本练习,就让学生拿出4张是3、4张是0的卡片,要求学生摆出只读出一个零、读出两个零、读出三个零的各个多位数来。这对学生来说难度比较大,实际的练习效果也是不理想的。(三)练习形式单一有些教师不管教学什么内容,新课讲完就让学生背诵书上带黑体字的结语,再从练习中选出若干道题,让学生做在作业本上,这样的练

3、习既单一,又机械。尽管学生把运算定律、运算性质、运算法则、计算公式等背诵得滚瓜烂熟,但是面对各种变式题却往往束手无策。(四)反馈不重视练习之后,常听教师这样问:“谁对了请举手。”不管有多少同学举起了手,教师扫视一遍后说,“请放下手”就算了事。有的教师还喜欢问:“会不会”、“对不对”、“是不是”,学生也会不假思索地齐声应答:“会”、“对”、“是”。这样的反馈显然是毫无意义的,只能是浪费教学的时间。(五)效率不讲究几十道口算练习题,采用“开火车”的办法,几分钟内,对每个学生来说可能只练了两、三道题。教学过程中常见的形式是,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指一名优秀学生回答,回答符合教师的愿望,就再提出一个问题,

4、一问一答似乎挺热闹。有的问题缺乏思考价值,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却又没有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只要问题有了答案,任务就算完成,没有给学生留下继续思考的余地。二、练习的设计方法(一)巩固练习设计法巩固性练习是为了让学生加深理解并牢固掌握已学知识而设计的练习。这种练习要抓知识的重点、难点、目的要明确,通过温故使学生牢固掌握并运用所学知识,起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在数学教学中,新授完成后一般都有以巩固和反馈为目的的巩固性练习,如计算、基本应用题、简单图形题等,只有通过这些巩固性练习,才能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牢固。而在复习课中,老师为了帮助学生对所学的一章、一单元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条理化的整理,也往往会用归纳要

5、点、列表总结、对比辨析等方式设计巩固性练习,相对新授课的巩固性练习,它涉及的知识点往往更多,知识内容更系统化,也往往更具拓展性。在设计巩固性练习时,必须要注意紧扣大纲要求和教材内容,知识点清晰,形式活泼多样,切忌大量机械性的、重复性的练习。(二)迁移练习设计法迁移性练习设计是为使学生将旧知识向新知识过渡而设计的,教师在教授予旧知识有密切联系的新内容时,可以设计导入性练习或过程性练习,为学生学习新知识作铺垫。学生学习新知识遇到困难时,也可以设计一些诱惑性的迁移练习,使学生从中得到启发,进而较快地理解新知识。如数学学科的列方程解应用题,可以用括号代替未知数x列式,然后再逐步过渡到用x代替括号列式。

6、又如,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学生已熟练掌握了除数是整数的计算方法,学生完全有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去发现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运用迁移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先出示两道计算题:(1)14313;(2)33.621。请学生计算完毕后讲出第(2)题的计算方法,其他同学仔细听该同学的计算方法是否正确。教师设疑,问:“如果把第(2)题的除数21改成2.1。”同时提示课题“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继续问学生能不能把33.62.1转化成我们学过的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如果能,如何转化?请学生分组讨论。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每一部分不可能独立地存

7、在。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便是除数是整数除法的延续和发展,教师找准了这一新旧知识的关联,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从旧知自然迁移到新知的学习中。(三)综合练习设计法综合练习就是总结性练习,或把相关的不同知识放在一起进行练习,它是为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条理化的整理而设计的,可以用归纳要点、填表总结等多种形式。期中、期末练习是常用的综合练习。在设计综合练习时,要注意抓住重点,练习要具有一定的拓展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在面积公式的推导后,教师设计的练习除了要有针对性的专项练习外,还应把一个

8、个单一的练习综合成一组练习题进行整体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思维的全面性和灵活性。如在基本练习、对比辨析练习后,可进行如下综合练习:教师出示房屋平面图,并指出其中的客厅和卫生间,提问:“客厅和卫生间的图形都不规则,你们有办法帮我计算一下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吗?”(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讨论出通过割和补的方法可以计算出它们各自的面积)练习中安排的基本练习和对比辨析练习,目的是为了了解运用面积公式计算的情况,综合练习是将学生所学的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基本图形构建成组合图形,这就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才能灵活解决这一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提高学生

9、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四)比较练习设计法比较练习主要是针对学生学习中易出错、易混淆的内容进行设计的练习,目的是加深对相关知识的区别和理解,可以是两类知识内容的对比,或者是多类知识内容的对比。在教学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时,这节课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带有圆括号和方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运算。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新知前有一个心理准备,对四则混合运算的学习活动有一个动态的适应过程,在教学新知前,教师通过两组联系紧密的对比性练习让学生对比、观察,在交流中对所学的知识加深理解,从而很自然地迁移到新的知识点。在学习新课前,教师出示一组练习题:1005025410050254100

10、502541005025410050254对这一组题先请学生说一说运算顺序,再用递等式计算。在此基础上对上面的五题加以改动,即把上面的五题添上圆括号,进行分组练习:100(50254)(10050)25410050(254)100(5025)4(1005025)4这时,教师问:“是什么原因引起得数的变化?”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后发现,在计算中有圆括号的要先算圆括号内的运算顺序,随后引入课题。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如果采用直接导入的形式,那么教学就显得平淡、枯燥。从学生的心理角度讲,由于学生可能对旧知有所淡忘,在心理上还不能很快的适应,因此通过新授课前的一组对比性练习,一是使学生学

11、习活动上有一个心理的适应过程,二是使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通过交流这种形式唤醒学生已有知识的储备。这样既创设了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更好地参与到迁移学习活动中去。(五)归纳练习设计法归纳练习设计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让学生在练习进行的过程中,由感性认识出发,通过整理、概括经验事实,将分散的、多样地事实系统化和统一化,去异求同,从而逐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数学学科中,一些公式、定理的推导和巩固过程中的练习大都属于这类归纳性练习;另一类归纳性练习通常出现在一课、一单元,甚至一学期的结束,教师通过归纳性练习将一课、一单元、一学期的内容整理成一个知识系统,以利于学生理解、记忆。例

12、如,乘法交换律是小学数学四年级第一册的内容。学习这一运算定律可以运用到计算中使计算简便,也以此来培养学生合理、灵活的计算能力。因为定律的理论知识比较抽象,对一部分学生很难理解掌握。针对这一现象,在教学中可以从学生的感性认识出发,设计的练习由浅入深,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让学生在练习中了解、掌握知识形成的过程,从而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归纳出乘法的交换律。具体可采取以下做法:师:在这个图中你能数出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吗?你可以怎样列算式?生:54=20(个)或45=20(个)师:因为这两种方法都算出了20个小正方体,结果相同,所以54=45。师:1520=300,2015=300,谁能用刚才的方法说说这两个

13、算式怎样连接呢?为什么?生:1520=2015,因为这两个式子的结果相同,所以1520=2015。找出下面相等的式子,用线条把他们连接起来。35 2540 8125 11174025 1258 53 1711师:观察每组中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可以展开讨论)生:(得出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被乘数和乘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关“定律、公式”这些理论性强的知识,在教学中往往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而新课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习方式的改变为特征,要求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共同参与,变学生的学习过程为体验过程。整个学习探究过程中,学生的直观思维向抽象的

14、逻辑思维过渡,不仅理解了定律,更提高了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六)探究练习设计法在练习设计中注重引入激发学生思维的练习,可以在导入或教授新知识、巩固新知识等各个环节运用,旨在让学生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如从连加中发现用乘法计算更方便,也可以围绕一个知识点进行多种形式的练习,把封闭性习题变成开放性习题,以开阔思路,让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来理解问题的实质,培养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在设计探究性练习时,要关注以下几个操作点:1、问题性,在设计探究性练习时教师要提出能引起学生探究欲望的问题,以问题把学生的思维充分激活,教师如果能围绕问题提供相关信息,将有助于学生展开探究的过程

15、。2、研究性,学生所研究的问题往往没有现成的结论或终结性的答案,它需要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自己去寻求,练习注重的是学生寻求答案过程中思维的激荡。3、开放性,探究性练习可以是一个学科的内容,也可以是跨学科的,答案也具有不唯一性,使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展开学习。4、实践性,探究性学习的特征就是学生亲身去实践以获得直接经验,体会知识形成的过程,探究性练习亦然。5、主体性,探究性练习以学生个体和小组为主要形式,注重学生的参与,人际互动,学生的主体性可以在探究过程中得以充分发展,对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有很大帮助。探究性练习,教师可以让学生共同参与问题的设计,使学生对问题探究更加充满兴趣。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

16、体的表面积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这一概念,教师在教学中应创设情境,设计探究性的问题,同时加强直观演示和操作活动,以帮助学生建构起新知识。具体可进行如下设计:(上课铃响了,教师神秘地从讲台下拿出一个长方体盒子)师:老师遇到了一个难题,不会用包装纸给这个盒子包装一下,同学们愿意帮助我吗?生:愿意!师:我要知道用去了多少包装纸,应该怎么办?生:把包装纸的面积求出来。师:要求包装纸的用料要知道哪些条件?生:长和宽。师:请同学们用手中的测量工具测出有关内容。(学生动手操作)教授新课前,教师创设“包装盒子”这一情境,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然后教师设计探究性的问题,问:“要知道用去了多少包装纸该怎么办?”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探索新知,由于学生真实地经历了知识的建构过程,这样的教学不仅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学到了新知识,而且达到了让学生探究知识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