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3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一套).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5540313 上传时间:2024-11-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一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3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一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3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一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3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一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3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一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3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一套)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字词积累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分歧(q) 憔悴(jio) 祷告(to) 匿笑(n)B菡萏(dn) 侍弄(sh) 瘫痪(tn) 霎时(sh)C嫩芽(nng) 诀别(ju) 攲斜(q) 姊妹(z)D粼粼(nn) 淡雅(y) 徘徊(hu) 反悔(hu)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引人瞩目 栩栩如生 呼朋引伴 流连忘返B名列前矛 杞人忧天 汗流浃背 再接再励C笑逐眼开 披蓑戴笠 赏心悦目 巧妙绝伦D鳞次栉比 通霄达旦 按排工序 鸦口无言3、下列句子中加

2、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天又吃蛋炒饭,小胖用筷子在碗里翻来覆去,一脸不快。B爸爸涨工资了,妈妈喜出望外地说:“咱老百姓,今儿个真高兴!真高兴!”C导游把我们分成两组,爬山的爬山,玩水的玩水,大家各得其所。D我们班的张伟是个名副其实的“书虫”,吃饭时他都抱着书在看。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开展优质教学活动后,李老师的教学水平有了明显提高。B经过这次期中考试动员大会,使我端正了学习态度。C他的祖籍是湖北松滋人。D有谁能否认地球不是绕着太阳转的呢?5、下列判断修辞手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1)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 )(2)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3、/发扬滋长! ( )(3)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4)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A比喻 拟人 反复 对偶B比喻 拟人 互文 对偶C拟人 比喻 互文 对偶D比喻 拟人 排比 比喻6、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而海呢,你看她没有一刻静止!从天边微波粼粼地直卷到岸边,触着崖石,更欣然地溅跃了起来,开了灿然万朵的银花!山是静的,海是动的。山是呆板的,海是活泼的。昼长人静的时候,天气又热,凝望着青山,一片黑郁郁的连绵不动,如同病牛一般。ABCD7、经典诗文默写。(1)_,以观沧海。水何澹澹,_。(2)_,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_。(3)客路青山外,_。潮平

4、两岸阔,_。(4)_,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_。(5)_,小桥流水人家,_。二、文言文阅读。(15分)(甲)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十二章节选)(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

5、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诫子书)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1)博学而笃志 (2)人不堪其忧 (3)非宁静无以致远 (4)年与时驰2与“夫君子之行”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不毛之地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C下车引之D曲肱而枕之3翻译下列句子。(1)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4(乙)一文中,作者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_”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也归结为一个 “_”字,对比鲜明。5这两篇文章都讲到了一个共同

6、的话题,即“志”,结合十二章和诫子书两篇课文,谈谈你是如何理解“志”与“学”的关系的。三、现代文阅读。(30分)1、济南的冬天老舍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大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儿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方缺着

7、点儿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儿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

8、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儿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

9、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1下面没有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的句子是( )A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B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C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D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2文章的标题是“济南的冬天”,结尾句说:“这就是冬天的济南。”选出对这个结尾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结尾句的意思是:这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蓝水晶,就是冬天的济南啊!B结尾和标题相照应。

10、C这样的结尾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D标题的中心词是“冬天”,结尾的中心词是“济南”,自相矛盾。3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写济南的山水之前,先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烘托出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给人以济南冬天总体的印象。B“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对济南的无限喜爱之情。C作者把济南城比作“小摇篮”,把小山比作“婴儿”,突出了济南冬天温暖、舒适的特点。D“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中的“妙”字有统领全段的作用,后面对雪后山景的描写全部围绕这个字展开。2、我念出了那张纸片佚名上高中的时候,学校搞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要参与课题研究,每个人都要提交想法。

11、我们的负责人是个地理老师,她让我们在纸条上写自己好奇的问题。高一的我叛逆自负,觉得这些东西十分无聊,也觉得全世界就自己最厉害,相当痛恨应试教育,觉得学校这种地方,实在承载不了我的才华。所以,就像是恶作剧一样,我写的问题是,“为什么我积木搭得这么好,学校却不开积木课”。我胡乱地写完,把纸条交上去,然后微眯着眼睛,不再理会教室里的一切。那是我和她的第一次见面,可我永远忘不了她读到我的纸条时眼睛里忽然泛出的光,然后,她说话了:“谁是李云飏?举个手好吗?”我睁眼,举手。“我觉得你的想法很棒。”她微笑着,认真地说。那天课上过了四个选题,我的建议是其中之一,名字定为“论学校开展积木课的可行性探究”。我就开

12、始弄这个开玩笑一样的课题了。政治老师上课还点过我的名,说不行就算了,别搞了。我不服了。我找数据,研究乐高,写论文。地理老师不知道上哪里找的那么多资料,她每次单独找我都会给我好几个方向,后来我才知道,这都是她熬夜弄的。现在回想起来不仅感动,甚至有些震撼她一定看到了我的所有叛逆和傲气,甚至所有孤独?或许那天她拿起那张纸条,看到我微眯眼睛的那一刻,就看透了我的诸多本质我高一时一天说话不超过五句,一个朋友也没有。最后答辩前,我拿出一张纸片,上面是一些字,我看着她,说想把这些念出来。上面是我对教育制度的质疑。她沉默了很久,说:“你想清楚了,这些评委不一定会喜欢。”那天答辩是我第一次上台,一开始脚就狂抖,

13、还剩一分钟时,我还有三页结论没讲,可我却做了个自己都没想到的决定。我放下话筒,走上前三步,从衬衫口袋里掏出那张纸片。之后的五分钟,到现在为止,都是我二十二年的人生中我认为最辉煌的时刻,我无数次梦见那一幕。我把那段话念了出来。那张纸片我已经找不到了,我记得我写过,“为什么我们只能去相信而不能去思考”“你可以阻止我笑,但你不能阻止我想象”很二,但气势恢宏。我清晰地记得,评委老师们很意外,但听得很专注,年级里前排几个打瞌睡的兄弟都把背挺直了。班主任第二天早自习进教室时笑眯眯地对我讲:“李云飏,你出名了。好几个老师都在向我打听你,说很喜欢你。”可我越想越觉得愧疚,这份论文地理老师耗费的心血比我多,尤其

14、是结论那最后被我完全略过的、只字未提的地方。那里她研究了很久,并且三番五次地嘱咐过我,怎么尽量严谨,怎么得体表述,甚至答辩时怎么打动评委。本来起初就是个野路子的选题,完成这些都不是容易的事情。那天我低着头,跟她说了许多愧疚的话,她打断我:“你把想说的话当着全年级说出来的时候,开心吗?”我愣了愣,然后点点头。她微笑:“开心就好,你很棒!”说完,她依然微笑着。看着她,我突然流泪了。这是我高中唯一一次流泪。我是个成绩不好的顽劣学生,而这时有个老师站出来,告诉我,我很棒。告诉我大学是个能充分发挥一个人才华的地方,如果我确实喜欢这种感觉,一定要去经历大学。我捡起了从没及格过的功课,从个差生开始起步,拼搏

15、了三年,最后,终于进了一个自己向往的一本院校。我很庆幸我当时的选择,选择不再顽劣而开始拼搏;更庆幸有那个老师教会了我做出这个选择。(文章有删改)1文中“我”回忆了上高中时的什么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文中的“她”是个怎样的老师?请简要分析。3写地理老师时,文中多次用到“微笑”一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赏析。4请理解结尾一段中画线句子的含意。5你赞同文中的“我”在全年级的课题答辩会上念出那张纸片上内容的举动吗?为什么?请 说说你的理由。四、写作题(40分)生活中时常可见互让、礼让、谦让、忍让、避让、退让等情景。让,是待人接物的素养;让,是宽宏大量的胸襟;让,是聪明睿智的取舍。请以“让”为

16、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有关的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除诗歌,文体不限;禁抄袭。参考答案:一 BAAABC(1)东临碣石山岛竦峙(2)杨花落尽子规啼随君直到夜郎西(3)行舟绿水前风正一帆悬(4)海日生残夜归雁洛阳边(5)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二 1(1)坚定 (2)能忍受 (3)达到 (4)迅速逝去2A3(1)时间像流水一样,日夜不停。(2)放松懈怠就不能够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够修养性情。4 静 躁 5人一定要有志向,同时志向要专一,这样才能潜心学习,不会轻易被改变。“志”是“学”的前提和动力,“学”是“志”的具体表现,一个勤学的人一定是一个有志

17、向的人。(言之有理即可)三 【答案】1A2D3C1“我”恶作剧式的选题却得到地理老师的支持,虽然答辩时“我”举动出格,但她仍激励、引导“我”,使“我”迷途知返,通过努力最终考取理想院校。2关爱、包容,和蔼可亲;细心、智慧,洞察一切;认真、用心,善于引导。3“微笑”一词描写人物神态,且反复出现,刻画并突出了地理老师和蔼可亲的性格特点;用语虽平实朴素,但细小传神,令人印象深刻。4感谢地理老师用激发和鼓励,让“我”找到自信、不再叛逆自负,并做出开始拼搏努力的决定。5赞同。因为这一举动体现出“我”有勇气。在大庭广众敢于亮出自己的观点,接受大家的评判,还有可能遭遇别人异样的眼光。有思想。“我”虽然有些偏激武断,叛逆孤傲,但对教育制度有自己的看法和认识,不人云亦云。不赞同。因为这一举动体现出“我”做事有些莽撞。冲动随性,不计后果,忽略了老师为课题论文付出的心血,显出“我”的幼稚不成熟。思想有些偏激。“我”对教育制 度虽然有自己的看法和认识,但比较偏激武断,有些以偏概全。四 9 / 9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