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一历史期末复习练习1.据记载: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冉耕字伯牛。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种植业为主是中国古代农业的一大特色 借用牛力耕田是中国传统农业的特色之一牛耕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密切 已出现了 曲辕犁A. B. C. D.2.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A制天命而用之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C兼相爱、交相利 D 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3英国工业革命后,大量的棉纺厂在城市中得以兴建,其关键因素是 A城市拥有众多的劳动力
2、B交通工具有了重大突破 C城市居民市场潜力大 D改良蒸汽机的投入使用4.下列人物按照其在中国近代史上所扮演的角色进行归类,不属于同一类的是 A. 李鸿章 B. 左宗棠 C. 张之洞 D.张謇5当今世界经济有两大发展趋势,即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以下对二者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二者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后者是前者的一个具体表现后者最终要融入到前者的大潮中去后者对前者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A B c 1)6. 河北无极(无极,地名)有歌谣唱道:“大脚好,大脚乐,去操作,多快活,又不裹来又不缠,又不疼痛又省钱。”“大脚大,大脚大,阴天下雨我不怕;大脚好,大脚好,阴天下雨滑不倒。”这些歌谣最早应该
3、出现于A太平天国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后 D解放后7. 刘少奇说:“过去我们经常把缺点、错误和成绩,比之于一个指头和九个指头的关系,现在恐怕不能这样套。有些地区,缺点和错误不止是三个指头。全国有一部分地区可以说缺点和错误是主要的,成绩不是主要的。”你认为刘少奇这段话最有可能说于A、文革时期 B、建国初期 C、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 D、改革开放时期8.李贽说:“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对此理解正确的是提倡男女平等实际否定“三纲五常”反映了当时男尊女卑思想依然严重有利于思想解放A B C D9.美国罗斯福政府强制农民减少耕地、牲畜,提高农产品价格,国家补贴遵守缩减任务的农户,其直接
4、目的是 A缓和阶级矛盾 B使生产和消费趋于平衡 C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 D刺激出口 10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材料能反映出清朝推行的政策是:A闭关锁国、海禁 B抑商、海禁C重农、限制造船业发展技术 D税收沉重、鼓励发展海外贸易11宋代程朱理学的核心思想是:A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B“仁”与万物俱生C“理气论”“心性论” D封建的伦理道德12右图是l9世纪70年代初期在上海成立的轮船招商局。下列对该企业评价准确的有:是清朝官员创办的近代军事企业首次打破了列强垄断中国水上运输的局面对中国水上交通运输业的近代化进程有一
5、定的推动作用具有资本主义性质A B C D13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谈到“福利国家”制度时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下列关于福利国家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 罗斯福新政中的一些措施是国家干预社会财富分配的一次成功实践二战后,世界各国普遍推行社会福利政策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使政府财政不堪重负。20世纪80年代后,美英法等国家缩小了福利的规模A B C D14最近一个时期以来,美俄就伊朗问题和美在东欧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展开了新一轮较量,有人质疑俄美是否会重演“古巴导弹危机”。对此俄罗斯前总统普金说:“现在的紧张局势要比1
6、962年低了许多”。你认为普金说此话的理由有: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二战以来美国国际地位的变化俄罗斯的国力尚未达到可与美国对抗的程度广大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的影响A B C D15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一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听到“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 望,三遍哨子慢慢晃”。这一顺口溜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农村的生产关系已出现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B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C这是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 D经济建设的速度超越了客观规律16右图取自1884年的点石斋画报,它描绘了当时上海妇女打落袋的情景。观察右图,能全面描述画面的选项是:近代上海多新闻,中西文明汇申城
7、 三寸金莲爱娱乐,挥杆击球来健身 明眸皓腕携幼儿,发髻宽袖显身份 巾帼解放新主张民主科学风气生A B C D17“什么叫社会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并不是很清醒的,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 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下列表述不能正确阐释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的是: A认识到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B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消灭剥削,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D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补充了无产阶级必须发展生产力的历史使命18有的学者认为:“从1492年哥伦布远航美洲使
8、东西两半球会合之日起,全球化过程已经开始了。”他所说的:“全球化已经开始”在当时主要指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B世界经济中心开始转移到美洲C世界开始成为一个互相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D美洲与欧洲开始出现区域性经济集团1920世纪以来全球一体化表现为 世界各国经济有机地联系起来生产的国际化程度加深各地区经济的区域性完全清除经济管理制度的国际化A B C D2020世纪30年代,美国成立了著名的田纳西流域管理署,负责对田纳西河进行综合治理,这是当时美国兴办的最大的工程,包括建立水电站提供廉价电力、生产化肥、植树造林,以及控制洪水泛滥、防止水土流失等。美国政府建立这一工程的直接目的在于 A拉动就
9、业以缓和社会矛盾 B发展农业以摆脱经济危机C兴修水利以防止水土流失 D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21一些史学家认为,“以一半是失败了,因而也就有另一半是成功这种较长远的政治眼光看来,诸如赫鲁晓夫这样伟大的革新者们,只有在当他们的经历成为历史以后,才能得到我们充分的理解和尊敬。”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 A彻底冲破了苏联原有模式的束缚 B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原有观念的束缚C抛弃了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模式 D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苏联的军事力量22礼记有“天下为籍千亩”、“天下亲耕于南郊,以供斋盛”的记载,礼经有仲春“后率外内命妇始蚕于北郊”的记载。汉朝以后逐步形成一种国家礼仪,皇帝和皇后常常在春季举行“藉田
10、礼”和“亲蚕礼”这表明A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B统治者关心百姓疾苦C统治者常能与民同乐 D统治者“以民为本”23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都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并出现了新变化。新变化包括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西方福利国家得到发展第三产业蓬勃发展知识经济兴起A B C D24维多利亚是英国著名的女王,她从18岁起执掌政权,统治了英国整整63年(18371901),并以自己的名字为时代命名,维多利亚时代是英国历史最为辉煌,最令人难忘的一个时代。下列哪项内容不符合这一时期的历史史实A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B日不落帝国的发展C世界工厂地位确立 D福利国家的建成252006年北京国际汽车于2006年11月19
11、日至27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和全国农业展览馆举行。其中有一辆展览会展示的世界首辆汽车120岁的奔驰。与其同一时期出现的是A火车B汽轮 C电话 D电脑26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还赞扬寡女改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称赞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在本质上反映了李贽 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 B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D揭露道学家的虚伪27三峡水枢纽工程建设完工后,将为我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假如在三峡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资金上的问题,可以向下列哪个国际组织求援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国际复兴
12、开发银行C世界贸易组织 D关贸总协定28某同学在中国电影百年展上看到了一部1925年拍的影片,他发现这部电影有以下特点声音与画面脱节表演动作夸张故事情节简洁明快只有黑白两种颜色ABCD29谚语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总结。下列能够反映我国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特点的是A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B黄牛过河各顾各C苗儿出得齐,丰收不用提D小满芝麻芒种谷30制度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新制度确立后,它自身的完善和发展也能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下列事件不属于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是A垄断组织的出现B罗斯福新政C中国的改革开放D中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31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之后至
13、18世纪末,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主要方式是A正当的国际贸易B殖民扩张与征服C主权国家间的平等协商D科学技术的发展32宋朝范成大诗云:“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诗句中反映的信息不包括A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B小农经济经常存在性别分工C农民衣食无忧的田园生活D当时的纺织材料中有麻和丝33“二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吸取历史教训,不同程度实行了社会福利政策。这一做法的直接影响有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ABCD34第一次工业革命呈现的是英国“一枝独秀”的局面,第二次工业革命呈现的是先进国家“遍地开花”的
14、局面,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政治前提是A英国经济实力急剧衰落B美、德等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并后来居上C自然科学的研究取得重大进展D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和日本等国的确立35在20世纪80年代前期,有人在一次谈话中说:“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一些困难。”“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的内在根源是A明清时期的海禁政策B以“大跃进”为代表的“左”倾错误C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D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36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其主要表现不包括A密切了世界各地间的联系B将先进的生产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C资本主义国家互相合作,实现了对世界的共同统治D使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
15、成为西方的附庸37康乾盛世被称为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百年之治”,但很快盛极而衰。它给当今社会留下的历史教训最主要的是 A加强以德治国,紧跟时代潮流 B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C惩治贪污腐败,加强政权建设 D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调整创新38古代民谚“千生意,万买卖,不如翻地块”反映了A.封建社会以农为本 B.封建经济的特征是自给自足C封建社会商业兴盛 D封建统治者重视商业和农业的发展39交通工具的变化反映了当时特定时代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与“史蒂芬孙制造的火车”、“20世纪20年代汽车”的发明相关的动力分别是A蒸汽机、电动机 B电动机、蒸汽机C电动机、内燃机 D蒸汽机、内燃机40在罗斯福新政的措施
16、中,具有建立诚信机制作用的是A推行“以工代赈“,增加失业者的就业机会B整顿银行,成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C奖励农民压缩产量,调整生产结构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41近代以来,我国人民的社会生活方式发生巨大的变化,导致这些变化的因素不包括A外来文化的传入B政治生活的影响C社会经济的影响D传统观念的继承42下列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的共同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B都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C都曾起过积极作用D都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4319世纪,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多方面因素有殖民活动的拓展 工业革命的进行 国际贸易的扩展 交通运输的进步A B
17、 C D44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材料能反映出清朝推行的政策是:A闭关锁国、海禁 B抑商、海禁C重农、限制造船业发展技术 D税收沉重、鼓励发展海外贸易45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的重要特点之一,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不包括A铁犁牛耕技术未能实现革命性进步 B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C耕地有限,人多地少矛盾突出 D社会分工越来越细46罗斯福曾打比喻说:“1933年夏天,有位头戴丝绸帽子的老绅士在防波堤边上失足落水,他不会游泳。一位朋友跑下防波堤,跳进水里,把他救上来,但丝绸帽子被浪冲走了。老绅士苏醒过来后,千恩万谢,
18、夸奖他的朋友救了他的命。但是,三年后的今天,老绅士却因丢了帽子而斥责他的朋友。”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A新政遭到资产阶级的激烈反对 B新政损害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C新政牺牲了资产阶级的部分利益 D新政加剧了美国社会的矛盾47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A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B亚太经合组织首脑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C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D中国在朝鲜核问题六方会谈中发挥重要作用48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动力经历了由人力到畜力、到利用自然力的变
19、化。右图中的生产工具使用的动力是A人力 B畜力 C自然力 D机械力49以下有关古代儒家思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汉朝时,儒家思想吸收了法家的“大一统”思想 B董仲舒和朱熹对儒家思想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C宋朝时,新儒学中已吸收了佛教等外来文化 D明清时进步思想家对儒家思想全盘否定5019世纪中后期,当世界加速迈向近代化时,下列人物也正以一场运动引领着中国“与时俱进”。他们的这场运动在客观上对封建制度起到 A补充作用 B瓦解作用 C改革作用 D巩固作用51下列四幅有关近代工业的图片与洋务运动无关的是上海洪盛机器碾米厂 江南制造总局 开平煤矿 汉阳铁厂 ABC D52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发展上的一个里程
20、碑,哪些国家当时的兴衰受其影响中国 英 国 西班牙 意大利A B C D53亚当斯密提出用看不见的手“自动调节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与分配,反对用人为的制度加以限制”。提出这一理论的社会背景是 A启蒙思想的传播 B机器生产替代工场手工业 C人文主义思潮成为社会思潮的主流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54“小妇连宵上绢机,大耆催税急于飞。今年幸甚蚕桑熟,留得黄丝织夏衣。”此材料描述的是我国古代的 A. 麻纺织业 B.丝织业 C.棉纺织业 D.造纸业5519世纪中国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发生巨大的变革,其中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是 A、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B、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C、西方侵略者控制中国海关
21、D、农产品的商品化56有一位大学老师说:在美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爆发于1929年至1933年的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总统实施的“新政”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以致于研究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不可回避的要研究这段历史。他这么说的理由主要是A. 罗斯福新政帮助了人们重建家园 B. 新政使美国经济不再发生危机C. 新政使美国经济立刻恢复并走向长期繁荣D. 新政证明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是有效的571991年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1年中国又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材料所涉及的内容我们可以判断出( )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并存世界上许多最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越来越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
22、险我国的国家主权面临更大的风险中国进一步与世界经济接轨A B c D58.明中后期,有些商人家财万贯,起初达官显贵之人很鄙视他们,如今则非常乐意与之为友。史书记载,达官显贵之人子女婚嫁时,只考虑对方财富,不过问对方的社会地位。这表明( ) 商业繁荣 商品经济冲击了等级观念 阶级矛盾缓和 上层社会拜金主义盛行A. B. C. D. 59右图是一幅于1958年绘制的农民壁画。画中的文字是“稻子玉米搭彩门,悟空说是南天门,社员高坐哈哈笑,这是俺社幸福门”。壁画体现了A. 劳动人民的创造精神 B. 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C.“左”倾错误发展严重泛滥 D. 科技发展的巨大成果60有一段时期,明斯克生
23、产的一粒纽扣在当地售价是1卢布,在700公里外的莫斯科售价也是1卢布,而在万里之外的海参崴售价仍是1卢布。这一时期应该是( )A沙皇统治时期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C新经济政策时期 D斯大林体制时期61海洋文明、大河文明、草原文明曾分别被称为蓝色文明、黄色文明、绿色文明,其着眼点是三大文明的A审美观念不同B政治制度不同C地理环境不同D技术发展不同62某人征婚广告称:“(一)女子须不缠足者;(二)须知字者;(三)男子不娶妾;(四)男死后,女可再嫁;(五)夫妇如不相如,可离婚”。据所学知识可判断此则广告在中国最早有可能出现在A19世纪中期B20世纪初期C20世纪中期D21世纪初期63“上海之有德律
24、风,始于壬午季夏,其法沿途竖立木杆,上系铅线,线条与电报无异,惟其中机括不同。传递方法,只须向线传语,无异一室晤言。”该材料反映的是( )A电报传入B电灯传入C电话传入D英语传入64口号既是文化现象也是文化符号,口号也从来没有离开过政治,它其实是穿着文化的外衣来表现政治的内涵。用口号来解读历史,别有一番历史的“味道”。 据你推测,图片中的口号出现的背景是 A建国初期,经济凋敝B土地革命,国家稳定C人民公社,信心膨胀D改革开放,国人自信65旗袍由满洲妇女的长袍演变而来。清初,满洲妇女以长袍为主,汉族妇女以上衣下裙为时尚;清中期,满汉相互仿效;至清后期,满洲出现“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截作短衣裳”的
25、情况,而满洲长袍则在汉族的达官贵妇中流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旗袍”因满洲为“旗人”而得名 B旗袍的流行反映了清朝文化专制的加强C清中期旗袍的演变反映了满汉矛盾相对缓和 D旗袍的流行反映了各民族文化的融通66、1869年,教会新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外国生产皆归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矩。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至善也!”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A.虽已开放,但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B.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C.旧的风俗习惯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冲击D.人们难以接受西方医学知识67、至20世纪初,“外货风行,土布渐归淘汰”,洋布战胜土布,最根本的武器是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1953年4月出版A.洋布
26、外观漂亮 B.洋布广告充斥 C.洋布引领时尚 D.洋布价格低廉68、右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图中的“社”指的是A.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B.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D.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69、右图是中国艺术家创作的一幅画,它最可能创作于A.18世纪末期B.19世纪中期C.19世纪后期D.20世纪初期70、1946年,美国前总统发表声明:“目前,只有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界。”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明声明:“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美国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美国实力衰弱,寻求欧洲支持B.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寻求欧洲帮助C.美欧关系恶化,美国力图缓和D.欧洲共同体建立,美国重视欧洲地位概要说明我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者之间的关系。 农业的发展特别是经济作物的扩大,为手工业提供了原料资源。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及其商品化趋势,为商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商业的繁荣反过来又促进了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三者之间是相互依存和相互推动(促进)的辩证关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