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2-2023年《中考文言文专项》单元测试题(含答案)-1.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5530713 上传时间:2024-11-12 格式:DOC 页数:82 大小:300.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2023年《中考文言文专项》单元测试题(含答案)-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2022-2023年《中考文言文专项》单元测试题(含答案)-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2022-2023年《中考文言文专项》单元测试题(含答案)-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2022-2023年《中考文言文专项》单元测试题(含答案)-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2022-2023年《中考文言文专项》单元测试题(含答案)-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2-2023年中考文言文专项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1一、初中文言文21课外文言文阅读 初,赵盾常田首山,见桑下有饿人。饿人,示眯明也。盾济之,与食,食其半。问其故,曰:“宦三年,未知母之存否,愿遗母。”盾义之,益与之饭肉。已而,为晋宰夫 , 盾弗知也。九月,晋灵公饮赵盾酒,伏甲将袭盾。示眯明知之,欲去盾。灵公出伏士击赵盾。示眯明舍命反击,伏士不能进,而竟脱盾。盾问其故,曰:“我,桑下饿人。”问其名,弗告。明亦因亡去。【注释】田:打猎。 示眯明:人名。 宰夫:官名,古代掌管膳食的小吏。(1)解释文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为晋宰夫(_) 盾问其故(_)(2)对划线句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示

2、眯明知道这事,想离开赵盾。B.示眯明了解他,想离开赵盾。C.示眯明知道这事,想让赵盾离开。D.示眯明了解他,想让赵盾离开。(3)本文情节曲折,引人入胜。请用简洁的语言概况情节内容 _ 晋灵公伏甲击赵盾 _(4)本文除了表现示眯明孝顺之外,最主要是表现他_的品质。 答案:C解析: (1)担任;原因(2)C(3)赵盾义食示眯明;示眯明舍命救赵盾(4)知恩图报 【解析】【分析】(1)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为晋宰夫”:担任晋君的厨师。“为”:担任。“盾问其故”:赵盾问其中的原因。“故”:原因。 (2)C.翻译正确。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知”:知道。“之”:这件事。“

3、去”:离开。“欲去盾”:想让赵盾离开。其它几项在这几处的翻译上或多或少都有问题。 (3)第一个情节可提取“盾济之,与食”“盾义之,益与之饭肉”这两个关键句分析,即可概括出赵盾义食示眯明的答案。第三个情节可分析“示眯明知之,欲去盾”“示眯明舍命反击,伏士不能进,而竟脱盾”等句,即可概括为示眯明舍命救赵盾。 (4)通过示眯明受到赵盾的帮助后,在关键时刻舍命保护赵盾的情节,即可概括出示眯明知恩图报的品质。 故答案为:担任;原因 C; 赵盾义食示眯明;示眯明舍命救赵盾 知恩图报【点评】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

4、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言词语进行积累。 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此题要遵循翻译的原则,掌握翻译的方法,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翻译时要注意重点词语和常见句式的正确理解。对选项逐项辨析,选择最正确的一项。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根据题意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考生要读懂遣字,理解内容,抓住对人物描写的语言和事件归纳人物的品质。【参考译文】 当初,赵盾常在首山打猎,曾看到桑树下有个饿极了的人。这个人叫示(q,其)眯明。赵盾给了他一些食物,他只吃了一半。赵盾问他为什么不吃完,示眯明回答:“我已经为人臣

5、隶三年了,不知母亲是否还在人间,愿把剩下的一半留给母亲。”赵盾认为他很孝敬,又给他一些饭、肉。不久,示眯明做了晋君的厨师。但赵盾不知道示眯明做晋君厨师一事。九月,晋灵公宴请赵盾,埋伏好士兵准备杀死他,示眯明想让赵盾赶在前面离开免于遭难。赵盾已经离去了,灵公指挥埋伏的士兵追赶赵盾,示眯明反击灵公的士兵,士兵不能前进,赵盾终于逃脱。赵盾问示眯明为什么救自己,示眯明说:“我就是桑树下那个饿汉。”赵盾询部他的姓名,他没有告诉。示眯明因此隐遁而去。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 , 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

6、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注】黔敖:齐国的一个富人。蒙袂辑屦:袖子遮着脸,拖拉着鞋。贸贸然:两眼昏昏无神的样子。(1)给短文拟一个题目。 (2)解释句中划线的词。 以待饿者而食之_从而谢焉_(3)把下边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4)文中的“饿者”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在中国历史上,还有哪些例子也能体现这种精神?请举出一例。 解析: (1)不食嗟来之食(2)给吃;道歉(3)我就是因为不吃别人施舍的食物,才落到这个地步。(4)饿者具有强烈的自尊心,看重人格,宁死不屈。朱自清宁可挨饿也不吃美国救济粮。 【解析】【分析】(1)根据文章的内容,可以拟

7、:不食嗟来之食;(2)以待饿者而食之:用来等待饥饿的人来吃。食:给吃;从而谢焉:便向饿汉赔礼道歉。歉:道歉 。(3)本题考查重点语句的翻译,做该题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词语和特殊句式的理解。重点词语有:唯、斯。译文:我就是因为不吃别人施舍的食物,才落到这个地步。(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以及课外知识的积累。联系文章的主题:骨气。可以联想到“朱自清宁可挨饿也不吃美国救济粮。 ”故答案为:不食嗟来之食 给吃;道歉 我就是因为不吃别人施舍的食物,才落到这个地步。 饿者具有强烈的自尊心,看重人格,宁死不屈。朱自清宁可挨饿也不吃美国救济粮。 【点评】本题考查文章

8、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解答此题关键在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考生要仔细阅读,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题思想,运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言词语进行积累。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此题要遵循翻译的原则,掌握翻译的方法,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翻译时要注意重点词语和常见句式的正确理解。考生要理解读懂文章,理解文章的主题,注意平时的积累。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尹翁归传 尹翁归字子兄,河东平阳人也,徙杜陵,翁归少孤,与季父居。为

9、狱小吏,晓习文法,喜击剑,人莫能当。 是时大将军霍光秉政,诸霍在平阳,奴客持刀兵入市斗变,吏不能禁,及翁归为市吏,莫敢犯者。公廉不受馈,百贾畏之。 后去吏居家。会田延年为河东太守,行县至平阳,悉召故吏五六十人,延年亲临见,令有文者东,有武者西。阅数十人,次到翁归,独伏不肯起,对曰:“翁归文武兼备,唯所施设。”功槽以为此吏倨傲不逊,延年曰:“何伤?”遂召上辞问,甚奇其对,除补卒吏,便从归府。案事发奸,穷竟事情,延年大重之,自以能不及翁归,徙署督邮。 河东二十县,分为两部,闳孺部汾北,翁归部汾南。所举应法,得其罪辜,属县长吏虽中伤,莫有怨者。举廉为缑氏尉,历守郡中,所居治理,迁补都内令,举廉为弘农

10、都尉。 征拜东海太守,过辞廷尉于定国。定国家在东海,欲属托邑子两人,令后堂待见。定国与翁归语终日,不敢见其邑子。既去,定国乃谓邑子曰:“此贤将,汝不任事也,又不可干以私。”(汉书七六)(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奴客持刀兵入市斗变 兵:_莫敢犯者 莫:_悉召故吏五六十人 悉:_甚奇其对 奇: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公廉不受馈,百贾畏之。此贤将,汝不任事也,又不可干以私。(3)概括总结尹翁归有哪些优秀品质? 解析: (1)兵器;没有人;全,都;以为奇,对感到惊奇(2)他公正廉洁不接受贿赂,商人们都畏服他。他是一个好郡守,你们没有能力在他手下任职,他又是不能用私情去请求的

11、。(3)公正廉明、自信担当、不徇私情、执法严格。 【解析】【分析】(1)本题中的“奇”是意动用法,“以为奇”;“兵”是古今异义词,“兵器”的意思。(2)句中的“馈(馈赠),百贾(众多商人)、畏(敬畏,畏服)”几个词是赋分点;句中的“贤(贤能)、汝(你,你们)、任事(做事)、干(做)”几个词是赋分点。(3)从“及翁归为市吏,莫敢犯者。公廉不受馈,百贾畏之”可以看出尹翁归是一个公正廉明的人;从“翁归文武兼备,唯所施设自以能不及翁归,徙署督邮”可以看出尹翁归是一个“有才能且勇于担当”的人;从“所举应法,得其罪辜,属县长吏虽中伤,莫有怨者。举廉为缑氏尉,历守郡中,所居治理,迁补都内令,举廉为弘农都尉”

12、可以看出尹翁归执法严格、不徇私情的人;从“此贤将,汝不任事也,又不可干以私”可以看出他又是一个大公无私的人。据此可概括作答。故答案为:兵器;没有人;全,都;以为奇,对感到惊奇;他公正廉洁不接受贿赂,商人们都畏服他。他是一个好郡守,你们没有能力在他手下任职,他又是不能用私情去请求的;公正廉明、自信担当、不徇私情、执法严格。【点评】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学生一要注重平时的积累,结合所学课文语境积累常用的实词的意思和所运用的具体语境以及所属词性或语法功能;二要关注所做试题选文的语境,以及所给比较选项的语境,在具体语境下理解比较,即可得出答案;答题时应注

13、意,翻译一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落实重点字词,不能遗漏,句意要通顺们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词语;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解答此题需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附参考译文】 尹翁归,字子兄,是河东平阳人,后来迁徙到杜陵,尹翁归小时死了父亲,跟他的叔父住在一起。他担任办理诉讼的小吏,通晓法令条文。喜爱击剑,没有谁能抵挡他。 当时大将军霍光主持政事,霍家人住在平阳,家奴门客拿着兵器进入街市殴斗闹事,主管官员无法制止,等到尹翁归做街市的主管官吏,没有谁敢违犯法律。他公正廉洁不接受贿赂,商人们者畏服他。 他后来离职回家,刚好碰上田延年担任河东太守,巡视

14、属县来到平阳,将当地旧吏五六十人全部召集起来,田延年亲自去跟他们见面,叫他们有文才的站在东边,有武略的站在西边。考察了解了几十个人,轮到尹翁归,只有他伏在地上不肯起身,他对答道:“我文才武略齐备,您只管吩咐。”功曹认为这个小吏傲慢不谦逊,田延年说:“这有什么关系?”于是叫他上堂来,设下文辞让他回答,田延年感到他的回答很不一般,授任实职让他做了卒史(官名),于是带他回到郡府,他调查事情揭发坏人,彻底了解事情的底细,田延年十分器重他,田延年自己感到才能比不上尹翁归,调任他做了督邮。 河东郡属下二十八个县,分成两部,闳孺主管汾北一部,尹翁归主管汾南一部。尹翁归检举揭发他人时都符合法制规定,掌握违法者

15、的犯罪事实,属县长吏虽然受到他的制裁,也没有谁怨恨的。他被推举廉能担任缑氏县尉,曾经做过郡中太守,他任职的地方都治理得很好,升职补任都内令,被推举廉能担任弘农都尉。 朝廷征召他任命他做东海太守,他去拜访辞别廷尉于定国。于定国老家在东海郡,他想将两个同乡后辈托付给尹翁归,请他关照,就让这两个人坐在后堂等着出来见尹翁归。于定国跟尹翁归谈论了一整天,始终不敢让那两个同乡出来拜见尹翁归。尹翁归离开之后,于定国才对同乡后辈说:“他是一个好郡守,你们没有能力在他手下任职,他又是不能用私情去请求的。”4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

16、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千金市骨 古之君王,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 , 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市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 于是,不能期年 , 千里之马至者三。【注】涓

17、人:近侍之臣。金:古代计算货币的单位。安事:怎么能够。期年:满一年。不能期年,即不到周年。(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语。 执策而临之_才美不外见_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_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_(2)下面句中划线“之”字的解释与其它三句有明显不同的一项是( )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B.策之不以其道C.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D.死马且市之五百金(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死马且市之五百金,况生马乎?(4)请结合【甲】文内容说说应该怎样正确对待“千里马”。 (5)请谈谈你如何评价【乙】文中涓人“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的做法。 答案:A解析: (1)竹制的马鞭子;见同

18、现,显现;(派遣)命令;丢掉,白白扔掉(2)A(3)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把它当作普通劳动者马来喂养。一匹死马您都愿意用五百金买下,况且是活的马呢?(4)策之以其道,食之尽其材,鸣之而能通其意。(5)重金买下千里马的骨头,可以让人看到君主买千里马的诚心,不难想象,千里马到这样的主人座下,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得到爱惜的。重金买下千里马的骨头,可以鼓励活着的千里马不用为自己的将来和后路犯难,有一天跑不动了、生病了或有了其它困难,不至于被卸下马鞍杀肉吃。金买下千里马的骨头,可以折射出君主的公道正派。没有为君主效劳过的死千里马,尚且受到礼待,有了这样不循私情的主人,不用担忧不被重视。 【解析】【分析

19、】(1)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见”,通假字,通“现”,显现;“捐”,丢掉,白白扔掉。 (2)A项的“之”解释为:助词,的;B项的“之”解释为:代词;C项的“之”解释为:代词;D项的“之”解释为:代词;故选A。 (3)本题翻译重点字词:“食”,饲养;“况”,何况。 (4)结合文本“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分析,反其意即可得出对待千里马的正确方法:策之以其道,食之尽其材,鸣之而能通其意。 (5)结合文本内容并联系现实,言之有理皆可。可以从国君重视千里马的角度分析。可以从千里马的角度分析。可以从统治者对待人才的角度分析。如:这个故事对今日的启示是重视人才,体

20、现人才为本的思想。从对人才的认识是否端正,看有无识才的慧眼;从人才是否得到应有的尊重,看爱才的感情深不深厚;从人才的走与留,看聚才措施是否得力。 故答案为: 竹制的马鞭子 ; 见同现,显现 ; (派遣)命令 ; 丢掉,白白扔掉 A 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把它当作普通劳动者马来喂养。一匹死马您都愿意用五百金买下,况且是活的马呢? 策之以其道,食之尽其材,鸣之而能通其意。 重金买下千里马的骨头,可以让人看到君主买千里马的诚心,不难想象,千里马到这样的主人座下,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得到爱惜的。重金买下千里马的骨头,可以鼓励活着的千里马不用为自己的将来和后路犯难,有一天跑不动了、生病了或有了其它困难

21、,不至于被卸下马鞍杀肉吃。金买下千里马的骨头,可以折射出君主的公道正派。没有为君主效劳过的死千里马,尚且受到礼待,有了这样不循私情的主人,不用担忧不被重视。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对文言实词含义的辨析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作出判断。 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用法,要梳理归纳教材中常见虚词含义、用法,结合语境准确辨析。 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

22、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注意抓住重点句子的理解分析。 本题考查文章阅读评价,注意结合“ 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 ”的做法,谈出这样做的目的。 【附参考译文】 【甲】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名贵的马,只是辱没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好的素质也就不能表现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不

23、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乙】从前,有个嗜好玩马的国君,想用千金重价征求千里马。过了三年,仍无一点收获。这时,宫里一个职位低下的小侍臣,竟然自告奋勇地站出来说:“请您把这个差使交给我吧!”国君点头同意。不到三个月,这人果然找到了一匹日行千里的良马,可是当他要买马时,这匹千里马却死了。他思虑了一会几,仍然花费500金,将死马的尸骨买了回来。他带着千里马的尸骨回宫向国君复命时,国君见是马的尸骨,非常生气,怒斥道:“我要的是活马,你买这

24、死马回来有什么用?不是白费了500金吗!”侍臣笑道:“请国君息怒,金不是白费的。一匹死马您都愿意昂价买了,这消息传开,人们都会相信您是真心实意喜爱良马的国君,而且识货,说话算活。这样,一定有人自己上门献马。”后来,不出一年,国君果真得到了三匹别人主动献来的千里马。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1)解释下面划线的字。

25、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_男有分,女有归_(2)翻译下面的句子。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3)你认为儒家的大同社会理想包括哪些方面? 解析: (1)同“鳏”,老而无妻;女子出嫁(2)所以人们不只以自己的亲人为亲人,不只以自己的孩子为孩子。(3)三个方面:一是社会纲领;二是基本特征,满足人的生存需求,满足人的发展需求,人人安居乐业,满足人的精神愉悦需求;三是美好前景。 【解析】【分析】(1)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矜”,通假字,通“鳏”,老而无妻;“归”,女子出嫁。 (2)本题翻译重点字词:“故”,所以;“子”,以为子。 (3)结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分析:社会纲

26、领;结合“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分析得出基本特征:第一方面,人人都受到社会的关爱;第二方面,人人都能安居乐业;第三方面,货尽其用,人尽其力。结合“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得出:美好前景。 故答案为: 同“鳏”,老而无妻 ; 女子出嫁 所以人们不只以自己的亲人为亲人,不只以自己的孩子为孩子。 三个方面:一是社会纲领;二是基本特征,满足人的生存需求,满足人的发展需求,人人安居乐业,满足人的精神愉悦需求;

27、三是美好前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的概述,注意通读全文,把握文意,揣摩文章的段落层次,概述层次内容。 【附参考译文】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

28、能为社会效力,让年幼的孩子有可以健康成长的地方,让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社会的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了,这叫做理想社会。6阅读下面两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A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29、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B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1)A文选自_,B段文字作者是_。 (2)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男有分_盗窃乱贼而不作_屋舍俨然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_(3)B段文字中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一句,与A

30、文中的哪两个短句所表达的意思是相同的? (4)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与“故人不独亲其亲”中“亲”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如鸣珮环,心乐之B.无案牍之劳形C.渔人甚异之D.不独子其子(5)A文中的“大同社会”与B文中的“世外桃源”在主题创作上有什么共性? 答案:D解析: (1)礼记或礼记正义;陶渊明(2)职分,职守;兴起;整齐;类(3)老有所终,幼有所长(4)D(5)都是作者构想出来的一种理想社会,都表达了人们对和平安定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 【解析】【分析】(1)A文选自礼记,据传为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学生们所作,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B段文字作者是东晋大诗人

31、陶渊明。 (2)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分”:职分,职守。“属”:类。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而“俨然”在现代汉语中也有“整齐的样子”的意思,所以说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3)在准确理解A文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如可提取“老有所终,幼有所长”作为答案。 (4)A.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乐”。B.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C.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异”。D.“不独子其子”与题干句“故人不独亲其亲”都是名词意动用法,分别为“以为子”和“以为亲”。故选D。 (5)甲文中的大同社会是老有所终,幼有所长,乙文中的世外桃源是百姓生活幸福、安宁。

32、“世外桃源”的境界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艺术地再现“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如:“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因受到社会的关爱,生活极其幸福,这就是“大同”中的“老有所终,幼有所长”了。所以说两文都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故答案为:礼记或礼记正义;陶渊明; 职分,职守;兴起;整齐;类; 老有所终,幼有所长; D; 都是作者构想出来的一种理想社会,都表达了人们对和平安定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

33、,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找出相关的语句即可。答题时应注意,准确把握文章大意,然后锁定目标句。既可作答; 本题考查词语的用法。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来分析词语的用法即可,然后再辨析异同; 本题考查文章主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联系实际,进行解答。 【参考译文】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因此人们

34、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而要去收贮它),却不是为了独自享用;(也)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总要不为私利而劳动。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两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别的树木,花和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渔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异。(渔人)又向前划去,想走到那片林子的

35、尽头。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没有了,(在那里)便看到一座山,山边有个小洞,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渔人就舍弃船上岸,从小洞口进入。起初洞口很狭窄,仅能容一个人通过。渔人又向前走了几十步,一下子变得开阔敞亮了。只见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美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村里面,来来往往的行人,耕种劳作的人,男男女女的衣着装束完全像桃花源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桃花源的人)一见渔人,竟然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儿来的。(渔人)细致详尽地回答了他们,人们就把渔人请到自己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款待他。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王

36、冕僧寺夜读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 , 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选自宋学士文集)【注释】王冕(min):明初著名画家、诗人。诸暨:地名。蹊:践踏。策,通“册”指书。恬:心神安适。韩性:绍兴人,大学者。通儒:指博学多闻,通晓古今的儒者。(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或牵牛来责蹊_ 琅琅达旦 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37、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3)选文主要写了王冕的哪两件事?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 解析: (1)有人;早晨(2)安阳的韩性听说了这件事,觉得这孩子与众不同,(将他)收为学生,于是(他)学成了博学多通的儒生。(3)在陇上放牛,溜进学舍听读书。在佛像腿上,伴长明灯夜读。 表现了他渴望读书、刻苦读书的品质。【解析】【分析】(1)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或牵牛来责蹊”: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有人把牛牵过来,责备说(王冕家的牛)践踏了(他的田)。或:有人。“琅琅达旦”:书声琅琅一直读到早晨(天亮)。旦:早晨。 (2)本题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异”:意动用法,以为异。“录”:收。“通儒”

38、:博学多能的儒生。 (3)一问,要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如可概括为放牛时溜进学舍听读书,坐在佛像的膝盖上伴长明灯夜读这两件事。二问,把握好文言文的人物精神品质,概括人物的性格的特点,我们可以分析具体事件,因为事件可以反映人物的品格;分析各种描写,因为通过描写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如通过因听读书而丢了牛、坐佛膝上读书而不害怕等情节即可概括出他渴望读书、刻苦读书的品质。 故答案为:有人;早晨; 安阳的韩性听说了这件事,觉得这孩子与众不同,(将他)收为学生,于是(他)学成了博学多通的儒生; 在陇上放牛,溜进学舍听读书。在佛像腿

39、上,伴长明灯夜读。 表现了他渴望读书、刻苦读书的品质。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文言文翻译首先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一定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句中的重点词,如实词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翻译重点语句是一项综合能力的体现,不仅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文言词汇知识储备,还要有一定的古汉语知识,同时要求语言表达流畅与优美;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找出相关的语句即可。答题时应注意,准确把握文章大意,然后锁定目标句。既可作答。 【参考译文】 王冕是诸暨县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

40、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有人把牛牵过来,责备说(王冕家的牛)践踏了(他的田)。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过后,他仍是这样。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王冕从此以后就地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一到夜里,他就暗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安阳的韩性听说,觉得他与众不同,将他收作学生,(王冕)于是学成了博学多能的儒生。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马说 世有伯乐,

41、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1)下列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才美不外见 见:同“现”,表现B.骈死于槽枥之间 骈:本义为两马并驾,引申为并列C.策之不以其道 策:马鞭D.执策而临之 临:面对(2)下列各项中划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安求其能千里也

42、其真无马耶B.策之不以其道 以其境过清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而伯乐不常有D.马之千里者 大道之行也(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一开始,就强调了伯乐对千里马起决定性作用,发人深省。B.文章第三段中连用几个“不”字,有力地谴责了“食马者”的无知。C.马说以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表达强烈的不满。D.作者认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一食或尽粟一石”。答案:C解析: (1)C(2)C(3)D 【解析】【分析】(1)C项错误。“策之不以其道”的“策”解释为:用马鞭驱赶,动词。故选C。 (2)A项的“其”解释为:代词,指千里马/加强诘问语气;B项的“以”

43、解释为:按照/因为;C项的“而”解释为:表转折;D项的“之”解释为:定语后置标志/主谓间;故选C。 (3)D项,错误。作者认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故选D。 故答案为:(1) C;(2) C;(3) D 【点评】(1)本题考查理解对文言实词含义的辨析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作出判断。 (2)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用法,要梳理归纳教材中常见虚词含义、用法,结合语境准确辨析。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通读全文,把握文

44、意,揣摩选项正误。 【附参考译文】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名贵的马,只是辱没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好的素质也就不能表现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

45、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孔子出行 孔子出行,闻有哭声甚悲。子曰:“驱之驱之,前有贤者。”至,则皋鱼也。被褐拥镰,哭于路旁。孔子辟车与之言,曰:“子非有丧,何哭之悲也?”皋鱼曰:“吾失之三矣!吾少而好学,周游天下,以歿吾亲,失之一也。高尚吾志,不事庸君,而晚事无成,失之二也。与友厚而中绝之,失之三矣。夫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吾请从此辞矣!”立搞而死。孔子曰:“弟子识之,足以诫矣!”于是门人辞归养亲者十有三人。【注】驱;快步走。皋(go)鱼;人名,春秋时期人。辟车:下车。歿:死亡(1)用“/”为下面的文字断句。(只画一处) 往 而 不 可 追 者 年 也(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夫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3)阅读此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请结合文章内容回答。 解析: (1)往 而 不 可 追 者/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