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冀教版八年级上册压轴题数学精品模拟试卷一、压轴题1已知ABCD,点E是平面内一点,CDE的角平分线与ABE的角平分线交于点F(1)若点E的位置如图1所示 若ABE=60,CDE=80,则F= ; 探究F与BED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若点E的位置如图2所示,F与BED满足的数量关系式是 (3)若点E的位置如图3所示,CDE 为锐角,且,设F=,则的取值范围为 解析:(1)70;F=BED,证明见解析;(2)2F+BED=360;(3)【解析】【分析】(1)过F作FG/AB,利用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定理得到DFB=DFG+BFG=CDF+ABF,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ABE+CDE=2A
2、BF+2CDF=2(ABF+CDF),求得ABF+CDF=70,即可求解;分别过E、F作EN/AB,FM/AB,利用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得到BED=ABE+CDE,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BED=2(ABF+CDF),同理得到F=ABF+CDF,即可求解;(2)根据ABE的平分线与CDE的平分线相交于点F,过点E作EGAB,则BEG+ABE=180,因为ABCD,EGAB,所以CDEG,所以DEG+CDE=180,再结合的结论即可说明BED与BFD之间的数量关系;(3)通过对的计算求得,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以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求得,即可求得【详解】(1)过F作FG/AB,如图:ABCD,FGAB,C
3、DFG,ABF=BFG,CDF=DFG,DFB=DFG+BFG=CDF+ABF,BF平分ABE,ABE=2ABF,DF平分CDE,CDE=2CDF,ABE+CDE=2ABF+2CDF=2(ABF+CDF)=60+80=140,ABF+CDF=70,DFB=ABF+CDF=70,故答案为:70;F=BED, 理由是:分别过E、F作EN/AB,FM/AB,EN/AB,BEN=ABE,DEN=CDE,BED=ABE+CDE,DF、BF分别是CDE的角平分线与ABE的角平分线,ABE=2ABF,CDE=2CDF,即BED=2(ABF+CDF);同理,由FM/AB,可得F=ABF+CDF,F=BED;(
4、3)2F+BED=360如图,过点E作EGAB,则BEG+ABE=180,ABCD,EGAB,CDEG,DEG+CDE=180,BEG+DEG=360-(ABE+CDE),即BED=360-(ABE+CDE),BF平分ABE,ABE=2ABF,DF平分CDE,CDE=2CDF,BED=360-2(ABF+CDF),由得:BFD=ABF+CDF,BED=360-2BFD,即2F+BED=360;(3),F=,解得:,如图,CDE 为锐角,DF是CDE的角平分线,CDH=DHB,FDHB,即,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以及三角形外角性质的应用,在解答此题时要注意作出辅
5、助线,构造出平行线求解2探究发现:如图,在中,内角的平分线与外角的平分线相交于点(1)若,则 ; 若,则 ; (2)由此猜想:与的关系为 (不必说明理由)拓展延伸:如图,四边形的内角与外角的平分线相交于点,(3)若,求的度数,由此猜想与,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解析:(1)4025;(2)(或)(3)=【解析】【分析】(1)先根据两角平分线写出对应的等式关系,再分别写出两个三角形内角和的等式关系,最后联立两等式化解,将的角度带入即可求解;(2)由(1)可得,即可求解;(3)在与的平分线相交于点,可知,又因为,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出,再根据三角形一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得出,再由四边形
6、的内角和定理得出,最后在中:,代入整理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由题可知:BE为的角平分线,CE为的角平分线,=2=2,=2,三角形内角和等于,在中:,即:,在中:,即:,综上所述联立,由-2可得 :,当,则; 当,则;故答案为,;(2)由(1)知:(或);(3)与的平分线相交于点, ,又,(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是的一个外角,(三角形一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在四边形中,四边形内角和为, ,即,在中:,由上可得:,又,由可得,【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的应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能正确运用性质进行推理和计算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
7、和3阅读材料并完成习题:在数学中,我们会用“截长补短”的方法来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请看这个例题: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BAD=BCD=90,AB=AD,若AC=2cm,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解:延长线段CB到E,使得BE=CD,连接AE,我们可以证明BAEDAC,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AE=AC=2, EAB=CAD,则EAC=EAB+BAC=DAC+BAC=BAD=90,得S四边形ABCD=SABC+SADC=SABC+SABE=SAEC,这样,四边形ABCD的面积就转化为等腰直角三角形EAC面积(1)根据上面的思路,我们可以求得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 cm2(2)请你用上面学到的方
8、法完成下面的习题 如图2,已知FG=FN=HM=GH+MN=2cm,G=N=90,求五边形FGHMN的面积解析:(1)2;(2)4【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可直接求等腰直角三角形EAC的面积即可;(2)延长MN到K,使NK=GH,连接FK、FH、FM,由(1)易证,则有FK=FH,因为HM=GH+MN易证,故可求解【详解】(1)由题意知,故答案为2;(2)延长MN到K,使NK=GH,连接FK、FH、FM,如图所示: FG=FN=HM=GH+MN=2cm,G=N=90,FNK=FGH=90,FH=FK,又FM=FM,HM=KM=MN+GH=MN+NK,MK=FN=2cm,【点睛】本题主要考查
9、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关键是根据截长补短法及割补法求面积的运用4小敏与同桌小颖在课下学习中遇到这样一道数学题:“如图(1),在等边三角形中,点在上,点在的延长线上,且,试确定线段与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小敏与小颖讨论后,进行了如下解答:(1)取特殊情况,探索讨论:当点为的中点时,如图(2),确定线段与的大小关系,请你写出结论:_(填“”,“”或“”),并说明理由(2)特例启发,解答题目:解:题目中,与的大小关系是:_(填“”,“”或“”)理由如下:如图(3),过点作EFBC,交于点(请你将剩余的解答过程完成)(3)拓展结论,设计新题:在等边三角形中,点在直线上,点在直线上,且,若的边长为,
10、求的长(请你画出图形,并直接写出结果)解析:(1),理由详见解析;(2),理由详见解析;(3)3或1【解析】【分析】(1)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三线合一的性质证明即可;(2)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证明即可;(3)注意区分当点在的延长线上时和当点在的延长线上时两种情况,不要遗漏【详解】解:(1),理由如下:,是等边三角形,点为的中点,;故答案为:;(2),理由如下:如图3:为等边三角形,且EFBC,;,在与中,(AAS),为等边三角形,(3)如图4,当点在的延长线上时,过点作EFBC,交的延长线于点:则,;,;为等边三角形,;而,;在和中,(AAS),;为等边三角形,;如图5,当点在的延长线上时
11、,过点作EFBC,交的延长线于点:类似上述解法,同理可证:,【点睛】本题考查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熟练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构造合适的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5如图,在中,点D在边BC上运动(点D不与点重合),连接AD,作,DE交边AC于点E(1)当时, , (2)当DC等于多少时,请说明理由;(3)在点D的运动过程中,的形状可以是等腰三角形吗?若可以,请求出的度数;若不可以,请说明理由解析:(1)30,100;(2),见解析;(3)可以,或【解析】【分析】(1)根据平角的定义,可求出 EDC 的度数,根据三角形内和定理,即可求出 DEC ;(2)当 AB=DC 时,利用 AA
12、S 可证明 ABDDCE ,即可得出 AB=DC=3 ;(3)假设 ADE 是等腰三角形,分为三种情况讨论:当 DA=DE 时,求出 DAE=DEA=70 ,求出 BAC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 BAD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 BDA 即可;当 AD=AE 时, ADE=AED=40 ,根据 AEDC ,得出此时不符合;当 EA=ED 时,求出 DAC ,求出 BAD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 ADB 【详解】(1)在 BAD 中,B=50,BDA=100 ,故答案为,(2)当时,理由如下:,在和中(3)可以,理由如下:,分三种情况讨论:当时,当时,又点D与点B重合,不合题意当
13、时,综上所述,当的度数为或时,是等腰三角形【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灵活运用分情况讨论思想是解题的关键6数学活动课上,老师出了这样一个题目:“已知:于,点、分别在和上,作线段和(如图1),使求证:”(1)聪聪同学给出一种证明问题的辅助线:如图2,过作,交于请你根据聪聪同学提供的辅助线(或自己添加其它辅助线),给出问题的证明(2)若点在直线下方,且知,直接写出和之间的数量关系解析:(1)见解析;(2)【解析】【分析】(1)根据聪聪提供的辅助线作法进行证明,先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再证明,可得结论;(2)
14、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得结论【详解】解:(1)证明:如图2,过作,交于,;(2)解:,理由如下:如图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以及三角形外角性质的运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7探索发现:根据你发现的规律,回答下列问题:(1) , ;(2)利用你发现的规律计算:(3)利用规律解方程:解析:(1);(2);(3)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简单的分式可得,相邻两个数的积的倒数等于它们的倒数之差,即可得到和(2)根据(1)规律将乘法写成减法的形式,可以观察出前一项的减数等于后一项的被减数,因此可得它们的和.(3)首先利用(2)的和的结果将左边化
15、简,再利用分式方程的解法求解即可.【详解】解:(1), ;故答案为(2)原式 ;(3)已知等式整理得: 所以,原方程即: ,方程的两边同乘x(x+5),得:x+5x2x1,解得:x3,检验:把x3代入x(x+5)240,原方程的解为:x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关键在于根据简单的数的运算寻找规律,是考试的热点.8如图,已知ABC中,AB=AC=10cm,BC=8cm,点D为AB的中点如果点P在线段BC上以3cm/s的速度由B点向C点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A上由C点向A点运动(1)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1s后,BP= cm,CQ= cm(2)若点Q的运动速度
16、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1s后,BPD与CQP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3)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的运动速度为多少时,能够使BPD与CQP全等?(4)若点Q以(3)中的运动速度从点C出发,点P以原来的运动速度从点B同时出发,都逆时针沿ABC三边运动,求经过多长时间点P与点Q第一次相遇?解析:(1)BP=3cm,CQ=3cm;(2)全等,理由详见解析;(3);(4)经过s点P与点Q第一次相遇【解析】【分析】(1)速度和时间相乘可得BP、CQ的长;(2)利用SAS可证三角形全等;(3)三角形全等,则可得出BP=PC,CQ=BD,从而求出t的值;(4)第一次相遇,即点Q第一次
17、追上点P,即点Q的运动的路程比点P运动的路程多10+10=20cm的长度【详解】解:(1)BP=31=3,CQ=31=3(2)t=1s,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BP=CQ=31=3cm, AB=10cm,点D为AB的中点,BD=5cm又PC=BCBP,BC=8cm,PC=83=5cm,PC=BD又AB=AC,B=C,在BPD和CQP中, BPDCQP(SAS)(3)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不相等,BP与CQ不是对应边,即BPCQ若BPDCPQ,且B=C,则BP=PC=4cm,CQ=BD=5cm, 点P,点Q运动的时间t=s, cm/s;(4)设经过x秒后点P与点Q第一次相遇 由
18、题意,得x=3x+210, 解得经过s点P与点Q第一次相遇【点睛】本题考查动点问题,解题关键还是全等的证明和利用,将动点问题视为定点问题来分析可简化思考过程9在等边ABC的顶点A、C处各有一只蜗牛,它们同时出发,分别以每分钟1米的速度由A向B和由C向A爬行,其中一只蜗牛爬到终点时,另一只也停止运动,经过t分钟后,它们分别爬行到D、E处,请问: (1)如图1,在爬行过程中,CD和BE始终相等吗,请证明?(2)如果将原题中的“由A向B和由C向A爬行”,改为“沿着AB和CA的延长线爬行”,EB与CD交于点Q,其他条件不变,蜗牛爬行过程中CQE的大小保持不变,请利用图2说明:CQE=60;(3)如果将
19、原题中“由C向A爬行”改为“沿着BC的延长线爬行,连接DE交AC于F”,其他条件不变,如图3,则爬行过程中,证明:DF=EF解析:(1)相等,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1)先证明ACDCBE,再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证得CD=BE;(2)先证明BCDABE,得到BCD=ABE,求出DQB=BCQ+CBQ=ABE+CBQ=180-ABC,CQE=180-DQB,即可解答;(3)如图3,过点D作DGBC交AC于点G,根据等边三角形的三边相等,可以证得AD=DG=CE;进而证明DGF和ECF全等,最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证明【详解】(1)解:CD和BE始终相
20、等,理由如下:如图1,AB=BC=CA,两只蜗牛速度相同,且同时出发,CE=AD,A=BCE=60在ACD与CBE中,AC=CB,A=BCE,AD=CEACDCBE(SAS),CD=BE,即CD和BE始终相等;(2)证明:根据题意得:CE=AD,AB=AC,AE=BD,ABC是等边三角形,AB=BC,BAC=ACB=60,EAB+ABC=180,DBC+ABC=180,EAB=DBC,在BCD和ABE中,BC=AB,DBC=EAB,BD=AEBCDABE(SAS),BCD=ABEDQB=BCQ+CBQ=ABE+CBQ=180-ABC=180-60=120,CQE=180-DQB=60,即CQE
21、=60;(3)解:爬行过程中,DF始终等于EF是正确的,理由如下:如图,过点D作DGBC交AC于点G,ADG=B=AGD=60,GDF=E,ADG为等边三角形,AD=DG=CE,在DGF和ECF中,GFD=CFE,GDF=E,DG=ECDGFEDF(AAS),DF=EF.【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题弄懂题中所给的信息,再根据所提供的思路寻找证明条件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0请按照研究问题的步骤依次完成任务(问题背景)(1)如图1的图形我们把它称为“8字形”, 请说理证明A+B=C+D (简单应用)(2)如图2,AP、CP分别平分BAD、BCD,若ABC=20,A
22、DC=26,求P的度数(可直接使用问题(1)中的结论) (问题探究)(3)如图3,直线AP平分BAD的外角FAD,CP平分BCD的外角BCE, 若ABC=36,ADC=16,猜想P的度数为 ;(拓展延伸)(4)在图4中,若设C=x,B=y,CAP=CAB,CDP=CDB,试问P与C、B之间的数量关系为 (用x、y表示P) ;(5)在图5中,AP平分BAD,CP平分BCD的外角BCE,猜想P与B、D的关系,直接写出结论 解析:(1)见解析;(2)P=23;(3)P=26;(4)P=;(5)P=【解析】【分析】(1)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证明;(2)如图2,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1=2,3=4,
23、列方程组即可得到结论;(3)由AP平分BAD的外角FAD,CP平分BCD的外角BCE,推出1=2,3=4,推出PAD=180-2,PCD=180-3,由P+(180-1)=D+(180-3),P+1=B+4,推出2P=B+D,即可解决问题;(4)根据题意得出B+CAB=C+BDC,再结合CAP=CAB,CDP=CDB,得到y+(CAB-CAB)=P+(BDC-CDB),从而可得P=y+CAB-CAB-CDB+CDB=;(5)根据题意得出B+BAD=D+BCD,DAP+P=PCD+D,再结合AP平分BAD,CP平分BCD的外角BCE,得到BAD+P=BCD+(180-BCD)+D,所以P=90+
24、BCD-BAD +D=.【详解】解:(1)证明:在AOB中,A+B+AOB=180,在COD中,C+D+COD=180,AOB=COD,A+B=C+D;(2)解:如图2,AP、CP分别平分BAD,BCD,1=2,3=4,由(1)的结论得:,+,得2P+2+3=1+4+B+D,P=(B+D)=23;(3)解:如图3,AP平分BAD的外角FAD,CP平分BCD的外角BCE,1=2,3=4,PAD=180-2,PCD=180-3,P+(180-1)=D+(180-3),P+1=B+4,2P=B+D,P=(B+D)=(36+16)=26;故答案为:26;(4)由题意可得:B+CAB=C+BDC,即y+
25、CAB=x+BDC,即CAB-BDC=x-y,B+BAP=P+PDB,即y+BAP=P+PDB,即y+(CAB-CAP)=P+(BDC-CDP),即y+(CAB-CAB)=P+(BDC-CDB),P=y+CAB-CAB-CDB+CDB= y+(CAB-CDB)=y+(x-y)=故答案为:P=;(5)由题意可得:B+BAD=D+BCD,DAP+P=PCD+D,B-D=BCD-BAD,AP平分BAD,CP平分BCD的外角BCE,BAP=DAP,PCE=PCB,BAD+P=(BCD+BCE)+D,BAD+P=BCD+(180-BCD)+D,P=90+BCD-BAD +D=90+(BCD-BAD)+D
26、=90+(B-D)+D=,故答案为:P=.【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多边形的内角和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用方程组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1阅读并填空:如图,是等腰三角形,是边延长线上的一点,在边上且联接交于,如果,那么,为什么?解:过点作交于所以(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_)在与中所以,(_)所以(_)因为(已知)所以(_)所以(等量代换)所以(_)所以解析:见解析【解析】【分析】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角的关系,然后证明,写出证明过程和依据即可【详解】解:过点作交于,(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在与中,()(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
27、等)(已知)(等边对等角)(等量代换)(等角对等边);【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由平行线的性质正确找到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从而进行证明.12在ABC中,已知A(1)如图1,ABC、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D当70时,BDC度数 度(直接写出结果);BDC的度数为 (用含的代数式表示);(2)如图2,若ABC的平分线与ACE角平分线交于点F,求BFC的度数(用含的代数式表示)(3)在(2)的条件下,将FBC以直线BC为对称轴翻折得到GBC,GBC的角平分线与GCB的角平分线交于点M(如图3),求BMC的度数(用含的代数式表示)解析:(1)(1)125;,
28、(2);(3)【解析】【分析】(1)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易得ABC+ACB=110,然后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结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BDC;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易得ABC+ACB=180-A,采用的推导方法即可求解;(2)由三角形外角性质得,然后结合角平分线的定义求解;(3)由折叠的对称性得,结合(1)的结论可得答案【详解】解:(1)ABC,DCBACB,BDC180DBCDCB180(ABC+ACB)180(18070)125ABC,DCBACB,BDC180DBCDCB180(ABC+ACB)180(180A)90+A90+故答案分别为125,90+(2)BF和CF分别平分ABC和ACE,即(
29、3)由轴对称性质知:,由(1)可得,【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中与角平分线有关的角度计算,熟练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及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3已知和都是等腰三角形,(初步感知)(1)特殊情形:如图,若点,分别在边,上,则_(填、或=)(2)发现证明:如图,将图中的绕点旋转,当点在外部,点在内部时,求证:(深入研究)(3)如图,和都是等边三角形,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则的度数为_;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为_(4)如图,和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点、在同一直线上,为中边上的高,则的度数为_;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为_(拓展提升)(5)如图,和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将绕点逆时针旋转,连结、当,时,在旋转过
30、程中,与的面积和的最大值为_解析:(1)=;(2)证明见解析;(3)60,BD=CE;(4)90,AM+BD=CM;(5)7【解析】【分析】(1)由DEBC,得到,结合AB=AC,得到DB=EC;(2)由旋转得到的结论判断出DABEAC,得到DB=CE;(3)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证明DABEAC,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出结论;(4)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5)根据旋转的过程中ADE的面积始终保持不变,而在旋转的过程中,ADC的AC始终保持不变,即可【详解】初步感知(1)DEBC,AB=AC,DB=EC,故答案为:=,(2)成立理由:
31、由旋转性质可知DAB=EAC,在DAB和EAC中,DABEAC(SAS),DB=CE;深入探究(3)如图,设AB,CD交于O,ABC和ADE都是等边三角形,AD=AE,AB=AC,DAE=BAC=60,DAB=EAC,在DAB和EAC中,DABEAC(SAS),DB=CE,ABD=ACE,BOD=AOC,BDC=BAC=60;(4)DA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ED=45,AEC=135,在DAB和EAC中,DABEAC(SAS),ADB=AEC=135,BD=CE,ADE=45,BDC=ADB-ADE=90,AD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M为ADE中DE边上的高,AM=EM=MD,AM+BD=CM
32、;故答案为:90,AM+BD=CM;【拓展提升】(5)如图,由旋转可知,在旋转的过程中ADE的面积始终保持不变,ADE与ADC面积的和达到最大,ADC面积最大,在旋转的过程中,AC始终保持不变,要ADC面积最大,点D到AC的距离最大,DAAC,ADE与ADC面积的和达到的最大为2+ACAD=5+2=7,故答案为7【点睛】此题是几何变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旋转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旋转过程中面积变化分析,解本题的关键是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4(1)填空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为折痕,折叠后的点落在或的延长线上,那么的度数是_;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点与点重合,为折
33、痕,折叠后的点落在或的延长线上,那么的度数是_(2)解答: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为折痕,折叠后的点落在或的延长线上左侧,且,求的度数;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点与点重合,为折痕,折叠后的点落在或的延长线右侧,且,求的度数(3)探究:把一张四边形的纸片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为折痕,设,求,之间的数量关系解析:,;,;,.【解析】【分析】(1)如图知,得可求出解.由图知得可求出解.(2)由图折叠知,可推出,即可求出解.由图中折叠知,可推出,即可求出解.(3)如图-1、-2中分别由折叠可知,、,即可求得、.【详解】解:(1)如图中,故答案为.如图中,故答案为.(2)
34、如图中由折叠可知,;如图中根据折叠可知,;(3)如图-1中,由折叠可知,;如图-2中,由折叠可知,.【点睛】本题考查了图形的变换中折叠属全等变换,图形的角度及边长不变及一些角度的计算问题,突出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本题是代数、几何知识的综合运用典型题目.15如图,中,点为射线上一动点,连结,作且(1)如图1,过点作交于点,求证:;(2)如图2,连结交于点,若,求证:点为中点(3)当点在射线上,连结与直线交于点,若,则_(直接写出结果)解析:(1)见解析;(2)见解析;(3)或【解析】【分析】(1)证明AFDEAC,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DF=AC,等量代换证明结论;(
35、2)作FDAC于D,证明FDGBCG,得到DG=CG,求出CE,CB的长,得到答案;(3)过F作FDAG的延长线交于点D,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CG=GD,AD=CE=7,代入计算即可【详解】解:(1)证明:FDAC,FDA=90,DFA+DAF=90,同理,CAE+DAF=90,DFA=CAE,在AFD和EAC中,AFDEAC(AAS),DF=AC,AC=BC,FD=BC;(2)作FDAC于D,由(1)得,FD=AC=BC,AD=CE,在FDG和BCG中,FDGBCG(AAS),DG=CG=1,AD=2,CE=2,BC=AC=AG+CG=4,E点为BC中点;(3)当点E在CB的延长线上时,
36、过F作FDAG的延长线交于点D,BC=AC=4,CE=CB+BE=7,由(1)(2)知:ADFECA,GDFGCB,CG=GD,AD=CE=7,CG=DG=1.5,同理,当点E在线段BC上时,故答案为:或.【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二、选择题16如图,实数3、x、3、y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分别为M、N、P、Q,这四个数中绝对值最小的数对应的点是()A点MB点NC点PD点Q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实数-3,x,3,y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分别为M、N、P、Q,原点在点P与N之间,这四个数中绝对值最小的数对应的点是点N故选B17 =(
37、)A1B2C3D4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可得出答案.【详解】解:根据题意可得:,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考查算术平方根的概念,解题关键在于对其概念的理解.18地球与月球的平均距离为384 000km,将384 000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3.84103B3.84104C3.84105D3.84106解析:C【解析】【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详解】试题分析:384 000=3
38、.84105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19如图,将线段AB延长至点C,使,D为线段AC的中点,若BD=2,则线段AB的长为( )A4B6C8D12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设,则可列出:,解出x值为BC长,进而得出AB的长即可.【详解】解:根据题意可得:设,则可列出:解得:,.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线段的中点问题,解题关键在于对线段间的倍数关系的理解,以及通过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即可.202019年6月21日甬台温高速温岭联络线工程初步设计通过,本项目为沿海高速和
39、甬台温高速公路之间的主要联络通道,总投资1289000000元,这个数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0.128910B1.28910C1.28910D128910解析:C【解析】【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0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详解】解:12 8900 0000元,这个数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1.289109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21一个由5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如图所示,则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是( )ABCD解析:A【解析】【分析】从正面看:共分3列,从左往右分别有1,1,2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