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德育教育策略浅谈当今高中生的主体意识日益增强,个性化倾向日趋明显,批判欲望逐渐加强,而我们的部分教师并没有完全适应学生群体的这种变化,甚至还停留在过去,用老眼光老办法来看新问题,因而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教师看不惯学生的表现,任由学生发展,显得无可奈何;有的教师则会表现得极不理智,或骂之,或罚之;有的教师动辄请家长或送交政教处处理。师生之间矛盾重重,彼此怨恨。各自以不同的方式来发泄各自心中的不满。 因此,面对日益发展的教育形势,教师不要总按过去的眼光来看今天的学生,教师不能把自己仅仅定位在知识的传播者这一角色上,更不能简单地把自己当作家长的角色。现实需要我们教师提高从事教育职业的素养,提
2、高教师个人的行为品质素养。教师一定要研究新形势下德育教育的策略,走出德育教育的困境。 一、要研究批评学生的方法。在学校里,教师面对的是天真活泼的、但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的学生,要使批评达到良好的效果,更要注意批评艺术的运用,让“忠言”不再逆耳。 批评的前提是实事求是。在对学生展开批评前,一定要进行全面深入地调查,了解事实真相,弄清学生犯错误的心理动机,搞清批评对象的问题和原因所在,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批评教育。批评的目的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批评学生时,要铭记你批评学生的目的不是为了把学生搞得灰溜溜的,也不是发泄你的私愤。学生做了错事或违反了纪律,教师必须要怀着爱心,含着理解,心平气和地加以
3、引导,让其感到你是在真心诚意在帮他,从而自觉地认识错误并加以改正。批评要讲策略。批评要就事论事,不要“揭底”,老帐新算!批评要刚柔相济,刚,要讲原则,不迁就其错误的思想行为;柔:要讲感情,尊重他们的自尊心。批评要留有余地,在批评教育时,要点到即止,留有余地,给学生一个自我批评、自我教育的机会。批评要侧重引导,批评教育孩子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改正错误。因此,教师在教育时不能忘了一个环节:对孩子今后的行为进行引导,提出积极的建议、帮助,使他们在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同时,也能获得明确的改正错误的方法。 例如我班上有个吴姓的学生,常常在班上捣乱,老师找他谈时,或者不说实话,或者歪着头懒得理你,或者大
4、声对你嚷嚷,对老师充满了敌意。针对他的个性,我每次要批评他之前,一定从各方面掌握他犯错误的全部材料,打击他的侥幸心理。批评不是最终目的,后来,我发现他很喜欢打乒乓球,我趁他放学后在校园里打乒乓球,找他教我,以达到与他交朋友的目的。渐渐地,他和我熟悉了,主动和我说话了。于是我就以朋友的身份告诉他,违反纪律的行为的严重性,要求他约束自己,将其改之。这次,他心平气和地接受了我的批评。慢慢地,他的纪律好转了,成绩进步了。 只有善意、友好的批评才容易被人接受,只有巧妙得体的措辞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艺术化的教育批评,是沁人心脾的春风,是和风细雨,滋润着学生干涸的心田;它更是一只号角,促人不断奋进。在实际教
5、学过程中,我们要积极研究批评教育的方法,构建一套成熟有效的批评反思的策略,促进德育教育的深入发展。二、要研究教育细节。教育,于细节处有大文章。在日常教育过程中,我们的老师,特别是班主任,你的一个动作,一种眼神,一句话语都会在学生心里产生你意想不到的影响,我们应该去研究这些“小事”、“细节”,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避免由这些“小事”、“细节”而造成的“失误”、“伤害”。我曾经碰到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关系很“铁”的家长向我谈到他儿子回家叙说的一件事:昨天语文课,该生和同桌先后被我提问,两人的回答都正确。我对同桌说的是“请坐下”,而对他说的却是“坐下去”。他当时感受到很委屈,觉得我偏心,课再也无法平心静
6、气的听下去。听完这位家长的叙述,当时,我不以为然,觉得只是“小事”,这位学生真是“小心眼”,纯属“小题大做”。后来,我仔细琢磨,可能我是“说者无意”,然而学生他是“听者有心”。我的一句无意的用语却打破了一个学生内心的平衡,挫伤了一个学生可贵的自尊。我应该感谢这位学生的“小题大做”,这位家长的“真诚告白”。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学生可能会因为作业的批改,课堂演排,座位分配等这些在我们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无足挂齿的“细节”而“在乎”“上心”。反思一下,我们日常的教育活动,常常是随心所欲,指手划脚。所以,多研究教育细节,多关注学生心灵,我们的德育工作会做得更好。三、 要研究德育活动的载体。针对新形
7、势下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我们应积极探索德育工作的新规律,新机制、新对策,研究德育工作的新载体。1、狠抓特色德育。特色德育不仅是学校德育教育的载体,而且使学校德育教育更具针对性和时效性。我们应结合学校实际,大力挖掘学校德育教育资源,积极开展特色德育活动。如“奋斗三年,改变一生”前途理想教育,学校将“奋斗三年,改变一生”作为学生升旗仪式的宣誓口号,让学生大声喊出来,坚定他们奋斗的决心;“师道尊严,尊师重教”尊师感恩教育,新时期我们要高扬“师道尊严”旗号,确立九月为“尊师重教月”,强化尊师礼仪教育,用良好的师德,严谨的工作,端庄的师表,净化教风。大力提倡尊师重教,尊重教师劳动。
8、珍惜学习机会,进一步净化学风;“追求个性,全面发展”的社团德育教育,学校应以“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办学宗旨,全力为每一个学生搭建成人成才的平台。在此基础上,可以成立文学社、学习兴趣小组、合唱团、街舞队、篮球队、足球队等社团。各类社团提倡“追求个性,全面发展”,充分挖掘学生特长,注重培育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力。2、抓好“读好书,好读书”活动。读书是知识的积累,是素质的提高。学校要注重营造浓浓的读书氛围。要通过电子白板等有计划地滚动播出弟子规论语等经典典籍中的名言警句,引导学生熟悉经典,诵读经典。校园广播可开辟“读书”专栏,校园黑板报可特设阅读板块,学校可创建自己的刊物,提倡全体师生阅读,让整个
9、校园弥漫着书香气息。同时要以活动为载体,深入推进读书活动。学校可开展“百名教师推荐好书”、读书征文比赛等,激发师生读书的热情。当然,身正才能正人。我们要获得学生的尊重,不仅要学会尊重学生,更要思考自己有哪些品质值得学生尊重。如果教师个人素质的不高,很难赢得学生的尊重。谨记道德教育的第一条原则就是不要伤害学生,对学生的利益特别关注。道德的教育意味着教师要身体力行地体现教育的原则。要求考虑学生不同的但合理的观点。同时,教学是教师职业的生命,也是保证教师获得学生欢迎的基础。教育的成功常常源自教学的成功。因而着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是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的重要手段。五育并举,德育为首。学校德育工作任重道远。我们要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找出新策略、新方法,争取推动学校德育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