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浅谈如何让学生在经典阅读中快乐成长.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525007 上传时间:2024-11-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如何让学生在经典阅读中快乐成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如何让学生在经典阅读中快乐成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如何让学生在经典阅读中快乐成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谈如何让学生在经典阅读中快乐成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谈如何让学生在经典阅读中快乐成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浅谈如何让学生在经典阅读中快乐成长后安中学 苏小芳经典书籍,是人类文明和智慧的结晶,也是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对于中学生而言,此时正是他们获取知识的关键时刻,单靠课本传授的知识是不能满足其强烈的求知欲望,因而培养孩子们良好的读书习惯,指导学生有效地阅读,对于孩子们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开拓视野、提高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等都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课外阅读尤其是经典文学阅读更有助于学生滋养心灵、提升写作能力乃至健康成长。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其不仅对阅读量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并

2、且对课外读物提出了建议。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教授曾说过“只有快乐地阅读,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才能快乐地成长。”但现实中,学生的课内外的阅读出现了不少问题,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的是压力而不是快乐,所读的素材是“娱乐快餐”而非“经典营养餐”。如何在语文课堂中进行经典阅读,做好学生经典阅读的引路人,让他们既完成量的规定,又在阅读中真正受益,是值得语文教师深思的问题。一、 改革现有课堂经典阅读教学模式现有的课堂经典阅读教学模式,为追求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往往会把一篇篇血肉丰满、文质兼美的经典文章肢解粉碎,整得面目全非,老师会安排纷繁的教学设计一再追问,运用了什么写作技巧、表达方式?选材、布局、语言有

3、何特色?哪些是重点语段、重点词句?师生一道把文章分析透了,提高了阅读的技术,但学生能体会到作者的内心吗?能感悟到阅读之美吗?这是典型的为阅读而阅读。其实很多时候,学生不是在阅读,而是在“刻苦钻研”。学生要根据语文课本中的课前“阅读提示”,课后“思考练习”,猜老师提问的答案是什么,编者设定的的“训练目标”又是什么,那中压力重重的感觉就像“戴着铁镣在跳舞”。进入老师、编者预先设定的“圈套”,学生何来创造性,何来独特的阅读体验?这样一来学生累,老师也累。能不能换一种更有效的方式进行经典阅读的教学?对于中学生来说,阅读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过高的要求反而会适得其反。正如赵志祥老师说的“简简单单教语文,老

4、师学生都快乐”。他执教的经典趣读对联利用有趣的对联及故事引导学生认识、感悟对联,从而感受汉语言独特魅力,体味经典阅读之美。教学环节简单,认识了解对联,注重一课一得。教材简化,淡化内容分析,没有艰涩格律讲授,只有简单的词性、声音对仗讲解,要求降低,让孩子“够得着”。视野开阔,引导学生多读、多背,多感悟,多积累不同类型的对联素材。这是一堂简单而高效的经典阅读课范例。我们也应该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素材的积累上,让学生感受阅读的快乐,阅读能力、作文能力的提高就会水到渠成。此外,让课堂经典衍生到古今中外的经典阅读,也不失为一种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好方法。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大部分都来自我们的语

5、文书,而语文书的阅读往往不能满足学生阅读需求。那么,我们就可以在语文书上经典篇目“下文章”,把学生从熟悉的课文里,引向经典。如初中阶段学鲁迅的文章较多,那么,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尝试阅读鲁迅的著名作品,从而更具体地、多方位地了解鲁迅的人物品质。长此以往,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量,又不会让学生觉得经典遥不可及,高深莫测。二、回归经典阅读的本位现在社会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书刊,许多孩子往往沉迷于卡通漫画、作文选编和流行画刊等。他们会在看阿衰、老夫子中爱不释手、哈哈大笑;在看各类作文选中,苦苦追寻,力图“参透”作文的秘诀;在看YES时兴趣盎然,对明星偶像品头论足。这些搞笑轻松的、实用功利的、娱乐性的阅读,是肤

6、浅的“快餐”,而非“经典营养餐”,耗费学生过多的课余时间,以至于无暇于经典阅读。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说,只有多读经典作品,才能完善他们的人格,丰富他们的人生底蕴,引导他们走向积极健康的成长之路。阅读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途径,而经典阅读则提供成长的精神动力。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品味经典的美,让经典阅读成为主流,摒弃功利阅读,回归经典阅读的本位。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相对于很多经典作品,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不易读懂,教师就要撷取经典作品的精华,利用课外阅读指导,为学生阅读经典提供帮助,尽可能地淡化经典的知识性,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去阅读品味经典。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创设一个阅读经典的氛围,让孩子们

7、爱上阅读,让书香充盈在教室的每个角落。让孩子们捧起书本,与经典为伍,从中享受读书的乐趣。让阅读成为生活的习惯,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三、制定行之有效的阅读计划经典阅读种类繁多,内容深浅不一,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经典作品阅读计划,由浅入深,以培养兴趣为主,提供推荐书目以供学生选择。中学生凭兴趣阅读,他们只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读物,而对一些虽然有意义、有价值,但不感兴趣的经典篇目很少顾及。教师推荐的经典篇目,未必每个学生都感兴趣;新课标规定的阅读量,许多学生难以按质按量完成。这就要求学生要按一定的计划来进行阅读。教师首先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将阅读的目标任务分解到各个年段、每个学期、每一周,让

8、学生逐步达到规定的要求。低年段可以从简单的绘本开始,通过有趣的图画,简单的文字,深情的诵读激发学生兴趣及丰富想象。初一阶段段可以背诵古诗词、三字经、千字文、论语等经典名篇,做好积累。初二、初三阶段则要注重以真挚的情感引导学生读书,多元感悟,体味经典作品的魅力。其次是要用激励的手段,鼓励学生阅读。把读书活动贯穿于各种活动之中,如书友交流会、读书节、亲子阅读、作文比赛、手抄报等等,营造浓浓的读书氛围,让学生交流、汇报自己的阅读成果,感受阅读的成功喜悦。活动的开展,对师生双方的阅读都能产生激励和督促作用,浓郁的书香将引领学生踏上与经典为伴的成长之路。 四、师生共读经典互动共生在培养学生积极阅读的同时

9、,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要加强阅读,不断提高内在的素养。阅读是语文教师的立身之本,按陈国安博士的话说“读书就是教师的宿命,阅读应该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学生需要阅读,教育的本质是文化传承,教师每天都和书本打交道,更需要阅读经典。教师应该挤出空余时间,静下心来读书,阅读经典会让我们更加善于思考,更加远离浮躁。阅读经典不仅是寻求教育思想的营养、教育智慧的源头,也是情感与意志的冲击与交流。教师自身应具有优秀的传统文化,高尚的情操。教师每读一本经典,自己的素养就多了一分高雅,少了一分庸俗。具有更高教育智慧与人格力量,让教育发展保持旺盛的朝气与活力。一个内涵丰富的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与学生产生共鸣,赢得学生

10、的尊重,学生也会获益匪浅。许多老师抱怨没有时间阅读,每日忙于备课、上课、改作业。课堂上,讲解、练习等功利思想占据了头脑,教参代替了思考感悟,再美的篇章也引不起感情的波澜。自己不读经典,却要求学生自己读经典,放任不管,久而久之学生将失去阅读的兴趣与动力。只有热爱阅读的教师,才能充实自己的课堂,体验学生阅读的甘苦。教师阅读与学生阅读之间要努力形成互动共生效应,达到“双赢”彼此受益的境界。这就要求师生首先做到共同阅读。推荐给学生的经典书目,教师要先于学生读。同时,教师的阅读面要比学生更广,既要读经典作品,还要关注当代作品,及时为学生推荐优秀读物;不仅要阅读原著,还要阅读一些相关的评论文章和背景材料,以提高对学生的阅读指导能力。师生在阅读中都有体验和感悟,教师与学生共同阅读,共同走进故事中,共同来品尝酸甜苦辣。在阅读课中师生及时交流,进行心灵的对话,师生情感得以沟通,双方精神世界得以充实。学生能从一堂阅读课中懂得更多,悟得更深,在短短40分钟的课上,激起经典阅读的兴趣,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经典阅读之中,获得心灵的成长。这才是成功的经典阅读课堂。改革现有经典阅读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回归经典阅读本位,指导孩子们按计划有效地阅读,师生共同阅读经典,让经典阅读浸润学生的心灵,在经典阅读中快乐成长,这是我们语文老师的责任与使命,对此我们责无旁贷。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