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浅谈如何端正学生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一般是指学生对学习及其学习情境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 不同的学习态度制约着学习的动力不同,学习的效果不同。因此可以说学习态度制约学习的效率,制约学习的成绩,制约考试的成绩。良好的学习态度是学习成功的重要内因之一。 培养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习惯,不仅有助于今后进一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且也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因此,培养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特别是成绩总不那么好的老师,总是在怨天叫地。他们大多有种倾向,就是只追求教学进度,只为完成一堂课的任务,而忽视了培养学生在数学中认真负责的学
2、习态度和习惯。下面我想从几个方面谈一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一些认识: 一、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教育实践表明,有些学生不良学习态度的产生和形成,往往是由于他们学习中因多次失败和挫折而产生的多次消极情绪体验积累的结果。这些学生,由于他们智力较差,或学习方法不当,或刻苦努力不够,因此考试屡战屡败,深感积重难返,缺乏信心,形成严重的挫折心理。而当他们受挫时,往往又得不到必要的鼓励、指点,受到的却是教师的批评、谴责、奚落的白眼,有的甚至还受到父母的打骂。这样日复一日在他们心理上形 成了“学习即痛苦”的消极情绪反应。正是由于这种情绪上的原因,他们虽能在认识上懂得学习的重要,但还是有不爱学、不愿学,甚至逃避学
3、习。 要转变上述这些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师就要正确对待他们:当他们学习上受挫,考试成绩不佳时,切忌进行谴责和奚落,以防止其消极情绪体验的产生。要帮助他们找出学习失败的原因,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其信心。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创造各种情境,使他们在学习上不断获得成功,以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学习成功的次数越多,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也就越多。这就有助于逐渐消除他们因失败和挫折而产生的消极情绪体验,从而转变其消极的学习态度。 二、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光靠说教是不能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的,应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下功夫,用自己的
4、数学素养、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让他们明白在知识面前,只有真理,没有权威。 因此,教师改革其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转变学生学习态度的必要 途径之一。 教师改革教学方法,最主要的是改变课堂上满堂灌的呆板教学形式。要运用启发式等教学方法,以启发学 生积极思维。教师在改革教学方法的同时,还要讲究教学艺术。1、加强直观教学,注重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积极参与 由于大多数后进生认知能力差、思维能力差,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的不同特征,教法上要不拘一格,灵活多变讲课时要注意由浅入深出、由易到难,尽量降低学习坡度,分散难点,给予模仿性练习的机会还要加强变式训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情况及时得到反馈讲授速度要适
5、合后进生的接受能力,必要时应该“放慢镜头”讲课语言应尽量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另外特别应加强直观教学,凡能利用直观教具的应尽量利用。同时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各种学习活动,例如分组讨论、动手操作、引导猜想等等,积极引导后进生参与,使他们体验其中的乐趣,从而接受所学的内容。 2、练习、作业分层,适当降低要求,减轻作业负担。 对于练习和数学作业,应以课本为主,不搞偏题、怪题,不搞题海战术题量要适中,要结合学生实际水平与能力,拉开档次,不搞一刀切比如,我校就是将练习和作业都分成A、B、C组,然后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能力,合理选取,使不同的学生都有所思有所学。每次作业一定要及时评讲,对好的学习方法一定要加以肯
6、定与表扬,对存在的问题千万不能有任何的指责与埋怨,而要鼓励学生多思多问。 3、创造成功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教学中对后进生我校采用适当降低难度和要求,低起点、小步子和少吃多餐等做法,为后进生创设成功的机会.对分数高的,尤其是后进生,一定要及时表扬,并叫学生带试卷回家叫家长签名,或知会家长,让学生从多个方面体会到成功的愉悦,增强对学生的兴趣和信心。 4、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解题规律,掌握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数学题目千变万化,但其规律和类型都是有限的引导学生抓解题规律。教师除了加强学生对“双基”训练的同时,要适当加强对解题技巧、解题策略的指导,总结解题规律,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专题训练,不断巩固薄弱的环节。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和学习心理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