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民族团结创建工作汇报材料范文六篇.pdf

上传人:紫*** 文档编号:5524479 上传时间:2024-11-12 格式:PDF 页数:38 大小:530.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族团结创建工作汇报材料范文六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民族团结创建工作汇报材料范文六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民族团结创建工作汇报材料范文六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民族团结创建工作汇报材料范文六篇.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民族团结创建工作汇报材料范文六篇.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民族团结创建工作汇报材料范文六篇 第一篇:民族团结创建工作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首先,感谢县委、县政府以及民族宗教部门长期以来对我镇民族工作的关心,并在项目资金安排、工作指导等方面给予了大量的支持和帮助。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中课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情况作简要汇报。一、基本情况 中课镇地处西盟新县城北面的库杏河流域两岸,东与澜沧县的竹塘、雪林、木嘎乡三个乡相接,南与勐梭镇相连,西与勐卡镇相连,北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达 5.93 公里,国土总面积 313.3 平方公里。全镇辖有中课村、班箐村、窝笼村、嘎娄村、永不落村等 5 个村民委员会共 50 个村民小组,共有 3748户 111

2、95 人,其中农业户数 3439 户 10596 人,占总人口的94.65%。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中课镇牢牢抓住西盟县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的重大战略机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中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镇建设为重点,把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和各族人民的脱贫致富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全镇经济社会有了较快发展,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边境安宁、人民安居乐业的喜人局面。二、主要做法(一)建立机构,加强领导。为确保我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建设顺利实施,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为常务副组长,分管副镇长为副组长,镇属各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及各村书记、主任为成员的中课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建设工

3、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在镇党政办,分管副镇长兼任办公室主任,统筹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实行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召开成员单位联席会议,通报工作开展情况,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二)创新思路,科学谋划。坚持因地制宜和科学布局,从中课镇地处边境山区,社会贫穷、落后的实际出发,结合当前脱贫攻坚工作的要求,在民族经济发展、民族文化繁荣、社会事业进步、生态文明建设、民族关系和谐五个方面作出示范;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边疆繁荣稳定三个方面实现新跨越。制定了中课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实施方案,加快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镇建设。形成

4、“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建设格局。(三)结合实际,统筹发展。围绕我县提出的“重点实施五大示范、统筹推进三大工程、积极探索两大创新、着力实现三大跨越”的思路,及时协调、加快推进中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镇项目建设,以“统筹兼顾、重点突出、协调推进、抓好落实,抓重点、抓亮点、抓试点”的要求,坚持“共建共享”的原则,充分发扬基层干部和各族群众的首创精神,通过努力,打造好中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镇这一品牌,为全县示范创建工作作出表率。(四)围绕主题,狠抓落实。紧紧抓住我县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的机遇,把项目作为促发展、促民生、促和谐的一件大事来抓好。一是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建设重大意义

5、、政策措施、进展成效的宣传,加强对中课示范镇建设新举措、好经验、好典型的宣传,采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方式,使示范建设更加深入人心,为示范建设营造更好的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示范镇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二是明确目标、分解任务,强化措施、落实责任,把每项责任目标具体落实到部门。三是积极争取省、市、县扶持资金,优先向我镇示范建设项目倾斜,与美丽村寨建设项目相结合,整合财政、农业、林业、扶贫等部门资金,立足资源优势,突出产业特色,优化区域布局,强化政策扶持,提高资金使用率和建设效益,确保我镇示范建设扎实推进、取得实效。(五)组织有序,高效推进。一是紧紧围绕打造特色产业开

6、展创建工作,在项目规划时严格定位重点打造特色优势产业,2015 年底,完成兴边富民三年行动计划投资 2585 万元(省级资金 300 万元,市级配套资金 100 万元,县级整合及群众自筹2067.3 万元)。省级资金 300 万共扶持甘蔗种植 4500 亩、茨竹种植 500 亩,市级资金 100 万元共砂仁种植 833 亩,核桃种植 1400 亩,实施 8 公里砂石路建设。二是稳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2016 年投资 200 万元实施嘎娄村二组和永不落村一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三是继续巩固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不断加大对永不落村六组、窝笼村六组的项目管理和建设投入,继续打造成为我镇示范

7、典型。窝笼村六组 2016 年被上级评为“民族特色村寨”。三、取得的成效 中课镇紧紧围绕“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这一主题,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为平台,打造了民居有特色、产业强、环境好,民富、村美、人和谐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组。按照“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示范引导、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中课镇积极推进示范创建项目,打造了体现特色发展及民族关系和谐的示范创建工程典型。(一)民族经济稳步发展。根据我镇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村经济落后的实际,始终注重发展民族经济,夯实发展基础,培植优势产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2016 年末,全镇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 7696 万元,同比增长 11.46%;地

8、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1053.62 万元,增长 14.7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 1018万元,增长 11.66%;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 1.37 亿元;农田面积 26059 亩,同比增长 0.32%,实现粮食总产量 637.04万公斤,同比增长 0.47%;橡胶面积 12961 亩,产量 184.41 吨,产值 151.22 万元;核桃面积 13474 亩,产量 6.68 吨;甘蔗面积 10376 亩,榨季产量 37481.45 吨,产值 1630.44 万元;生态茶园面积 1932 亩,茶叶产量 152.69 吨,产值 213.77 万元;茨竹面积 3079 亩;咖啡面积 887 亩

9、。(二)民族文化繁荣进步。认真做好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保护工作,弘扬和传承民族精神。一是加强民族文化阵地建设,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镇目前共有文化活动室 47 个、农家书屋 5 个。全镇 50 个村民小组基本实现了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广电网络全覆盖,切实解决了群众活动难、看书难、看报难、上网难等问题。二是深度挖掘民族文化,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全镇目前共有农村民族文化宣传队 6 支,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23 人。创作了头箍女人、中课印象、中课随想等优秀佤族原生态音乐舞剧,并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演出任务,为我镇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产业。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和

10、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投资 126 万元完成拉勐纪念碑建设,有效推进班箐村二组民族特色旅游点创建工作。(三)社会民生持续改善。始终坚持民生为本、民生优先的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国家有关政策,重点做好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工作,解决少数民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2016 年,共发放各种救助救济金 16.6 万元、城乡低保金 47556 人次 5134.26 万元、“五保金”23 人次 4.28万元、养老保险金 8932 人次 76 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覆盖率均达 99.84%。坚持脱贫攻坚目标导向,强化要素保障,加大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力度,全面实施完

11、成 2508 户农村安居工程建设,实现 154 户 530 人脱贫出列,完成了一批贫困村、贫困人口的产业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四)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明显。我镇林地面积 368379 亩,森林覆盖率 69.59%。围绕建设中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镇的总体目标,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牢牢把握“在保护中促发展、在发展中促保护”的总体思路,在加快建设中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镇的同时,同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实施陡坡地生态治理项目,2016 年,共完成中低产林改造 1299.4 亩、专项规划造林 596.8 亩、退耕还林补植补造 100 亩,完成沼气池 456 口,发放节柴灶 150 台,兑现各项林业

12、惠民资金 134.36万元;同步推进乡村亮化、绿化、美化和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民众生活品质进一步提升。2016 年中课镇被评为省级“生态文明乡镇”。(五)少数民族干部队伍不断壮大。中课镇历来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工作,坚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干部路线,始终把建设一支高素质少数民族干部队伍作为长远大事来抓。目前,中课镇党政机关共有少数民族干部职工 40 人,占全镇干部职工总数的 78%;少数民族科级干部 8 人,占全镇科级干部总数的 67%;少数民族公务员 18 人,占全镇公务员总数的 72%;少数民族干部比例与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基本相适应,达到了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六

13、)民族关系更加和谐。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一主题,中课镇在县委、政府坚强领导下,始终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与弘扬阿佤民族“拉勐”精神结合起来,提出了“忠诚、团结、奋进、和谐”的新“拉勐”精神,进一步夯实了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在全镇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党的民族宗教政策逐渐融入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2016年,我镇共开展各类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宣传 8 次,1700人次参加。在全社会弘扬“维护民族团结光荣、损害民族团结可耻”的良好风尚,为我镇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营造良

14、好的社会氛围。三、存在的困难和下一步打算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县有关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镇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建设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使边疆民族团结进步,促进边疆繁荣稳定,各族群众安居乐业。同时,我们也清楚的认识到我镇在推进示范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不大,产业规模小,结构不合理,产业带动经济发展的能力和作用不明显;二是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民生问题备受关注;三是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依然薄弱,农民增收渠道单一。四是重点项目建设资金筹措难、落地难的瓶颈尚未有效*。由于我镇财政困难,示范镇建设资金投入能力有限,加之县级部门资金用途及下达项目时间不统一,整

15、合资金存在一定困难。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克服不足,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完善中课示范镇建设措施和工作机制,立足于用实际行动,推动中课示范镇建设。一是紧紧围绕民族经济发展、民族文化繁荣、民族教育振兴、生态文明建设、民族关系和谐五个方面作出示范性作用,全面推动中课示范镇建设取得新突破;二是加强宣传,进一步调动全镇力量参与示范建设,同时,加强对典型经验的收集整理并积极开展宣传;三是抓好示范点创建工作,稳步推进嘎娄村二组、永不落村一组两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以点带面,为全镇做出示范;四是进一步加大产业培植力度,坚持把培植壮大特色产业作为示范建设重中之重的任务来抓。在突出

16、产业特色,增强产业竞争力、支撑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上下功夫,增强示范镇建设发展后劲,为中课镇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第二篇:民族团结创建工作汇报材料 县民族团结目标管理工作,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民族工作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市民族工作会议暨第三次命中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精神,始终坚持以“促进科学发展、扩大改革开放、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施甸”的目标,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把握好宣传重点,突出阶段性特点,紧密联系全县民族宗教工作实际,围绕“为民服务、改善民生、统筹管理、科学发展、促进和谐”的主题和党的*大精神为指导,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紧紧围绕“

17、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为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现将一年来我县民族团结目标管理工作总结报告如下:全县*年民族团结工作开展情况(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 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充分认识到做好民族工作,增进民族团结,是维护社会稳定、搞好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按照年初召开的省、市相关民族工作会议的要求、任务和目标。采取各种形式认真组织学习、领会会议精神,并结合我县民族团结稳定工作面广量大、情况复杂的实际,研究制定方案,全面安排部署全县民族团结工作。(二)健全机构,充实人员 为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由于人员变动调整充实了由县委副书记任组长、分管副县长

18、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县民族工作领导小组。全县 13 个乡(镇)也相应地调整充实了领导小组,由乡(镇)党委副书记或副乡(镇)长分管民族团结工作,补充配备了民族工作专(兼)职干部。同时,县、乡(镇)继续完善了施甸县少数民族群体性事件处理预案,成立了群体性事件调处领导小组,有力地保证了全县民族团结稳定工作的有效开展。(三)强化管理,落实责任 按照“党政动手,各尽其责,依靠群众,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矛盾不上交”的原则,结合我县民族团结稳定工作实际,县人民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受政府委托民宗局与乡镇签订了施甸县*年民族团结目标管理责任书。民族工作繁重的乡(镇)与村

19、(居)委会签订责任书。使目标责任落实到基层,工作任务分解到个人,形成了分级负责、分层落实、任务细化、工作量化的有效管理机制,促进了全县民族团结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四)严格考核,明确奖惩 县人民政府周密制定全县民族团结工作考核办法,细化考核内容,纳入行政效能考核,量化评分标准。年初组织召开全县民族宗教工作会暨民族团结目标管理考核表彰会,传达省、市民族宗教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总结*年我县民族宗教工作,安排部署*年全县民族团结工作任务,对各乡(镇)民族团结目标管理责任制实施情况进行了综合考评,对民族团结工作开展较好的乡(镇)给予表扬,对民族团结工作开展不够扎实的乡(镇)进行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

20、。(五)紧扣热点、难点问题,认真排查各类纠纷和隐患 我县境内居住着 21 种少数民族,民族问题较为复杂。一年来,我们深入调研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尤其对人口较少民族村卫生状况及地方性疾病发病情况作了重点调研,了解我县人口较少民族村发展中的特殊困难和问题,不断探索发展的新路子、新途径。针对“热点、难点”问题,始终坚持“团结、教育、疏导、化解”的方针,及时处理民族地区的各类纠纷和隐患,并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扶持和帮助。为做好民族地区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全县*年纳入财政预算的民族机动金 6 万元,宗教专项经费 7.04 万元,乡(镇)也安排相应的责任制专项经费。实现了一年来矛盾纠纷和隐患为

21、零,由于各种矛盾纠纷在萌芽状态得到及时排查调处,全县民族团结稳定工作得到进一步巩固,促进了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六)认真开展民族团结示范村创建活动 在市民委的帮助下,积极向国家、省民委争取项目,扶持发展我县 10 个人口较少民族村。为实施好每个项目,县民族宗教事务局经常深入 10 人口较少民族村,具体负责项目实施工作。我县*年度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项目建设项目共涉及 4 个乡镇,6 个村委会,11 个自然村,受益农户 1344 户,6891 人。项目计划完成总投资 435.693 万元,其中:上级补助 315 万元,农户自筹及投工投劳折资 120.693 万元。主要有:姚关镇陡坡村大寨

22、自然村村内道路建设;摆榔乡文化广场、菠萝寨文化室及大中村民房改造工程;酒房乡垭口村卫生室建设;酒房乡垭口村村内道路硬化;木老元乡龙潭村村内道路建设及木老元村大寨子自然村村内道路硬化工程。经过对人口较少民族项目的建设扶持“民族团结示范村”已起到了增进民族团结、建设和谐社会及加快布朗族人脱贫致富的示范,已成为施甸县“人口较少民族”扶贫开发工作的示范工程,受到了省、市、县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七)结合今年是民族政策宣传年第三年,加大民族政策宣传教育力度,增强民族团结法制意识。县委、县人民政府把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管理知识列入党校干部培训内容,由县委、县人民政府分管民族宗教工作的领导或县民族宗教事务部

23、门主要负责人专题授课。通过学习和宣传,使广大干部准确把握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对民族团结工作重要性、必要性、长期性和复杂性的认识以及增强做好民族团结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利用我县“天天过大年”少数民族节日,开展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增进各民族间的相互了解,促进各民族的大团结。*年,县、乡(镇)组织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 5 期 2160 人,开展民族团结月(周、日)宣传教育活动 6 次,受教育面达 6200 余人次,发放宣传材料 3000 余份。(八)抓好“人口较少民族”扶贫工作 我县布朗族脱贫任务十分艰巨。按照*总理对解决人口较少民族贫困问题作出的重要批示精神,结合人口较

24、少民族生产生活现状,县委、县人民政府统筹规划、整体部署,在上级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坚持突出重点,标本兼治,分类指导,分期实施的原则,集中力量,整合资金,综合推动,基本解决我县人口较少民族贫困问题。前期以解决群众温饱为主,完成就地脱贫的村寨安居房建设,实施水、电、路、广播电视改造、学校、卫生院等建设项目;如今是巩固完善,以改善群众生产条件为主。县级领导分别挂钩乡、县民宗局干部分别挂钩 10 个村民委员会实施整村推进。在中央、省、市、县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认真做好*年度项目督促检查、验收工作,共完成施甸县*年度民族专项资金项目共涉及 6 个乡镇,11 个村委会,17 个自然村,实施项目 3

25、 个。项目计划完成总投资 512.123 万元,其中:上级补助 361 万元,农户自筹及投工投劳折资 151.123 万元的验收工作。在抓好上年项目实施的同时,经认真调研和论证,年内积极为少数民族地区向省、市民委完成项目申报“甸阳镇西山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人口较少民族布朗族扶持项目”等少数民族发展资金 618 万元。通过我局领导不懈努力,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目前到位 424 万元,并经这些民族扶持发展项目的建设,切实为我县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促进全县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第三篇:民族团结创建工作汇报材料 一、主要做法(一)领导重视,开

26、局良好。一是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委副书记、县长任副组长的民族团结进步年活动领导小组,从相关部门抽调了 5 名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干部,充实到办公室,协调办公室 3 间,工作用车 1 辆,拨付工作经费 20 万元,配备了桌椅、电脑、打印机、照相机等办公设备。各乡镇党委、各单位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配备了专、兼工作人员。确保人员、经费、车辆、办公场所四到位。二是区、州民族团结进步年动员大会结束后,县委召开常委会议专题研究,制定下发了吉木萨尔县民族团结进步年行动计划,确定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明确了各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并于 4 月 18 日召开了我县的民族团结进

27、步年动员会。建立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成立由县政协、人大、宣传部、组织部、统战部、政法委、督查室、民宗局等部门组成的联合督查组,定期对此项工作进行专项督查。(二)措施到位,效果明显。一是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1.坚持每季度 1 次,邀请区、州知名专家和民族团结先进模范人物为全县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专题理论培训。2.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政策理论教育,全年进行分期、分批专题业务培训不少于 12 场次。3.编印、发放了“身边的感动民族团结小故事”口袋书,制作了以“民族团结手拉手和谐发展心连心”为主题的“水杯子、书皮子、布袋子、纸扇子”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品并发放到各族群众家中。4.在县“两台”

28、开设了民族团结进步年专栏,邀请区、州专家学者和民族团结先进典型做客演播厅。在县“零距离”微信公众平台开设了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专栏,组织策划了“图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条例和民族团结理论知识网络有奖知识竞赛等活动。5.广泛开展了“互学语言文字文化”活动。教育系统各族师生每周抽出一节课的时间,学习非本民族语言文字;访惠聚工作组成员学习非本民族语言,提高服务各族群众的能力;各乡镇坚持每周利用一天时间,组织乡镇机关干部进行双语学习。6.开展了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庆“三八”徒步、民族团结大讲堂、少数民族服饰展演、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等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各级党组织结合元旦、元宵节、三八妇女节、诺

29、鲁兹节、五四青年节等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联谊交流活动。7.全县各学校以“六个一”(即:举办一次书画展、举办一次知识竞赛、开展一次演讲比赛、举办一次民族团结好少年评选活动、观看一次民族团结教育影片,举办一次文体活动)活动为抓手,积极开展以民族团结教育为主题的融情实践活动。同时,各族学生结成融情对子,以微信、微博、班级联谊、民汉合班、中华传统经典诗文诵读等活动促进学生之间互帮、互助、互学。8.广泛开展了“互学歌曲舞蹈”活动。全县共组建成立阿肯弹唱团、“金马驹”民族风情自乐班等少数民族文艺团队 23 个,打造文化大院 9 个,促使各族群众聚在一起,跳在一起,唱在一起。开展了基层农牧民小品大赛,各族群众发

30、挥聪明才智编排出了小品、快板、新疆曲子等多部优秀文化作品。全县各级党委、党组织分批分期在北庭园广场举办了“民族团结手拉手和谐发展心连心”专场文艺晚会。9.广泛开展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网上互动活动。充分利用“吉木萨尔零距离”、QQ 群、微信群等网络媒体,开展了“大美北庭随手拍”、“融情微记录”等网络互动活动,各族干部群众通过传视频、晒照片、点赞、转发、网上投票等形式,宣传民族团结先进典型,讲述发生在身边的民族团结小故事。10.把每月 15 日确定为“民族团结公益日”,以北庭园、天地园、体育馆、各乡镇文化广场为阵地,广泛开展了“八个一”(即:举办一场民族团结、“去极端化”政策知识和全县发展成就以及

31、学生书画展;举办一场民族团结及相关法律法规、惠农政策知识宣传、咨询活动;开展一次专家义诊和送医送药及健康知识宣传、咨询活动;开展一次北庭风味小吃品尝体验及民俗特色产品展示、义卖活动;开展一场就业创业供需见面会;组织一场“民族歌舞大家跳”活动;开展一次民汉干部群众“结对交友”微行动;举办一场民族团结大讲堂)系列活动。截至目前,已有 1800 余名党员干部、部队官兵与 6000 余名各族群众参与了活动。二是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八进”活动。1.启动实施“百场民族团结政策知识”宣讲活动。2.组织千名师生、企业骨干、宗教人士和基层干部群众代表参观民族团结教育基地。3.结合民族团结进步年设立吉木萨尔

32、县“幸福北庭”社会公益日并如期开展各类公益活动 2 场次。4.外请专家举办“民族团结大讲堂”宣讲活动 3 场次。5.举办“民族团结”主题职工演讲比赛和“民族团结”主题班队会活动、双语口语大赛。6.从不同行业、不同民族中挖掘了以李焱、巴哈义古丽为代表的20 名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和 15 个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二、亮点及特色 今年我县以“宣传教育点滴工程、民族团结细胞工程、文化引领塑魂工程、平安建设铸盾工程、民生建设惠民工程”五大工程为抓手,抓好 36 项重点工作,实施 20 项行动计划,使民族团结进步年活动取得实效。(一)实施宣传教育点滴工程,通过专家教授讲理论、党政干部讲政策、宗教人士讲正信、

33、现身说法讲变化、教科人员讲科普、企业人员讲奉献、政法人员讲法制、群团骨干讲风尚“八讲”工作机制,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全覆盖。截至目前,开展巡回宣讲报告会 300 余场次,“送学”上门 7500 余户。重点组织宗教界人士开展民族团结知识宣讲 37 场次,组织基层宣讲员宣讲 64 场次,组织教师培训 17 场次,1300 多人次,组织干部培训 11 场次,720 多人次。发放汉、维、哈三种语言的学习宣传资料 14300 余份,“水杯子、书皮子、布袋子、围裙子”等宣传品 3 万余份。(二)实施民族团结细胞工程,促进各族群众实现“共居、共学、共事、共乐”。一是以二工镇柳树河子村“石榴籽”民族团结小区为

34、模式,综合运用棚户区改造安置和公租房、廉租房以及牧民定居、安居富民工程等政府公共资源,建成一批民族团结示范小区、团结新村,促进各民族共居;二是以县三小“1234”(“1”即:每周互学一句双语,“2”即:每人学会两项技能,“3”即:每天队会开展三分钟民族团结教育,“4”即:全校学生每天课间操跳自编的维、哈、回、蒙四个民族的健身操)民族团结融情教育机制为模式,在全县教育系统全面推行“嵌入式”教育学习环境,促进各民族共学;三是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进乡镇”、“进村(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军(警)营”、“进宗教活动场所”、“进团场连队”“八进”活动,促进各民族共事;四是

35、深入开展民汉干部群众“十结对”(民汉党员干部与群众结对子;民汉班级结对子;民汉教师结对子;民汉学生结对子;民汉青年结对子;民汉妇女结对子;民汉商户、员工结对子;领导干部和宗教人士结对子;“访惠聚”干部和农民居民结对子;民汉邻里结对子)融情交友活动,促进各民族共乐。截至目前全县有 5245 名党员干部与 5335 名不同民族的群众、91 个单位与 182 户、19 家企业与 19 个村结成对子,走访“四老人员”、宗教人士、生活困难群众 1800 余人次,为群众办好事实事 275 件,投入人力、物力折合人民币 50 多万元。(三)实施文化引领塑魂工程,促进各民族努力构筑共有精神家园。县财政投入 2

36、9 万元,在全县 9 个乡镇打造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大院”9 个,鼓励扶持各少数民族聚居村组建了“金马驹”民族风情自乐班、“花儿朵朵”等少数民族文艺团体 17个。坚持“六个引领”,发挥党员干部、文化思潮、榜样示范、现代服饰、饮食文化、建筑风格的引领作用,努力将现代化的文明风尚、世俗化的生活方式传播到各族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促进各民族为建设“三个北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四)实施民生建设惠民工程,促进各民族共享发展成果。年内投入 5000 万元,修建贯穿 6 个乡镇、25 个村的南部山区伴山公路;投入 10.5 亿元,完成棚户区改造 1171 户、安居富民900 户、公租房 285 套和

37、 20%的乡镇和村生活垃圾治理;投入1.24 亿元,完成农贸市场改扩建和教育、医疗、卫生设施、市政建设工程等一批民生建设项目;争取 200 万元用于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五、实施平安建设铸盾工程,促进各民族为建设“实力北庭、洁净北庭、幸福北庭”凝心聚力。从今年起,县财政每年安排 100 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宗教人士创业贷款贴息,以引导和带动少数民族群众增收致富。同时,打造一批创业就业基地,引导和解决好少数民族群众创业就业问题。目前我县创业就业基地有新疆月花制衣公司和佳轩服装厂。三、存在的不足 1、我县部分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还比较困难,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

38、后,基础设施薄弱,需争取更多项目加大民生投入,改善少数民族聚居区生活、生产条件。2、个别干部对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理念、方法创新不够,工作开展不平衡。3、对社会闲散人员的教育引导不到位。虽然举办了许多宣传教育讲座、培训,但覆盖面不够,造成受教育的经常教育,不受教育的经常得不到教育。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深入推进“八进”工作。以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村(社区)为突破口,以机关单位、青少年、流动人口为重点,深入推动创建活动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乡镇(街道)、进村(社区)、进宗教活动场所、进军(警)营、进团场连队,充分发挥各级党支部和“工青妇”组织的基层堡垒作用,2

39、0*年 10 月底前完成 47 个(其中乡镇 1 个,村 19 个,社区 1 个,单位 21 个,学校 4 个,企业 1 个)州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的申报验收工作。2、继续巩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动态管理”机制。根据自治州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意见,对2013 年以来命名的 31 个(其中村 1 个,单位 18 个,学校 2 个,企业 10 个)州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开展“三年届满、零基启动”验收工作。3、继续深入开展“结对子、交朋友”融情教育活动。要求全县党员干部向基层延伸,重在平时、重在交心,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活化民族团结的“社会细胞”,不断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推向

40、深入。4、围绕“八”工作抓好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培植建设培育村级示范点。1、培植庆阳湖乡大泉村“亚克西”民族团结家园、大有渭户民族特色美食村、新地小分子民俗文化村和老台乡芦草咀子金马驹幸福家园等 4 个村级示范点,适时召开全县的民族团结示范点现场观摩会。第四篇:民族团结创建工作汇报材料 近年来,常牧镇各族群众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用勤劳和智慧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路上前进,全镇干部群众相互团结、尊重不同的信仰、包容不同的文化,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呈现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经济持续发展的幸福画卷。一、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主要做法(一)以夯实基层组织“促”创建。以强化组织建设为总抓手,发挥基层

41、党组织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引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向纵深发展。一是提高党员干部素质。镇党委依托各类培训资源,组织农牧区村干部、人大代表等参加党性教育、乡村振兴、基层维稳等各层面培训班 31 期 101 人(次),联镇县级领导深入我镇大力宣讲各类政策法规及党的十九大精神 8 场(次),镇党委班子成员授党课 25 场(次),进一步强化了责任担当意识。二是开展“大党建+”行动。以“党建+维护稳定”为基础,整合上岗查达毛崖壑驻守点党员资源,成立临时党支部,在掌握群众思想动态,搜集维稳信息、化解矛盾纠纷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以“党建+武装”为举措,组织优秀民兵到上岗查驻守点开展整组训

42、练,积极投身参与巡山工作,切实为维护虫草采挖期间的边界和谐稳定贡献力量;以“党建+乡风文明”为载体,通过在拉德村推行“十不三戒两少一承诺”村规民约,选树先进典型等形式,引领全镇各村形成勤俭节约、文明和谐的新风正气。三是打造周屯村史馆。以“党建大提升、民族大团结、文化大繁荣、社会大发展”为主线,依托周屯村独特的屯边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等多元文化资源禀赋,建成周屯村史馆。旨在让老年人记住乡愁,让青年人励志奋进,让学生了解地域文化,让党员接受党性教育。(二)以强化宣传教育“抓”创建。镇党委始终坚持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同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有机结合,不断筑牢各民族和睦共处的思想基础。一是加强宣传教育。结

43、合中央 1 号文件、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等活动采取召开党员大会、群众大会,张贴宣传标语,悬挂横幅、发布微信公众号、发放民族团结宣传墙历等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努力营造人人参与创建的良好氛围。二是依托载体宣传。以“五星级文明户、村”创评活动、“好媳妇”“好婆婆”评选活动为载体,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家庭活动。截至目前,全镇共评选五星级文明户 973 户,2018年评选“好婆婆”“好儿媳”37 人;在各村开展下载安装“守望相助”藏语言文字客户端手机平台活动,让群众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浏览到民族团结创建工作;在青海日报海南报今日贵德、各级微信公众号推送全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好的经

44、验和做法。(三)以加强文化交流“助”创建。近年来,我镇以文化建设为统领,以举办多种形式的民俗特色文体活动为载体,营造文化大繁荣的浓厚氛围,积极发挥文化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凝聚人心、彰显活力的作用。一是群众性文体活动精彩纷呈。坚持以群众为主体,鼓励引导群众在春节等重要节庆日开展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多措并举加强相邻村社睦邻友好;梅加、卷木、豆后漏、吾隆四村的“团结饭”,结束了四村的水轮纠纷;梅加、下岗查等村的老年人联谊会,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镇营造了尊老爱幼的社会正气;拉德、岗查贡麻等 7 村联合举办的“民族团结杯”赛马会吸引了甘南州和黄南州等 3 州 8 县 12 个乡镇的参

45、赛选手参赛,进一步弘扬了传统民族体育文化,加强了毗邻乡镇之间的睦邻友好关系。二是民间协会蓬勃发展。积极鼓励民间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发扬,各类协会欣然发展。截至目前,已注册成立弹唱、谚语、拉伊等民间文化协会和赛马等传统体育协会共 4 个,为传承和发扬宝贵的民间文化奠定了基础。(四)以推进脱贫攻坚“强”创建。我镇把推进脱贫攻坚作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通过实实在在的民生变化取信于民。一是狠抓基础设施建设。以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新建扩建 23 个村级办公综合服务用房和文化活动室。曲丹峪集镇建设基本完工,便民服务中心、兽医站、养老院、污水处理站等配套设施进入后期收尾阶段,

46、曲丹峪民族寄宿制小学正式投入教学。二是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定居。按照“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基本原则,2017 年我镇共实施易地搬迁 350 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 322 户,已全部搬迁入住,入住率为 100%。今年,我镇计划完成以牧业 9 村为主的 703 户易地搬迁安置工作。三是加强培训教育。为进一步激励和鞭策贫困户克服等靠要思想,截至目前,已实施农牧民技能培训 28 期 1240 人次,培训工种涵盖藏绣、烹饪、挖掘机、泥瓦工、钢筋工、汉语夜校等,通过实用技能培训,让群众千方百计多渠道、多形式增收、创收。(五)以维护社会稳定“保”创建。我镇作为全县地域面积最大的乡镇,边界线长达 13

47、6 公里,草山地界纠纷矛盾突出,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平安边界创建工作,把维护稳定作为全镇中心工作之一,全力化解本地区影响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矛盾和隐患。一是深入排查,调处矛盾。针对上岗查片区与同仁县兰采乡边界纠纷遗留问题,通过上级部门的共同努力,去年 12 月底,曲玛塘地区法定界线内涉及同仁方的土地平稳、顺利的完成了移交工作;积极调处了我镇与尖扎县贾加乡公牧区修路纠纷、尖扎县尖扎滩乡公牧区破坏网围栏事件;成功调处了镇域内拉德与周边六村的草山边界纠纷;化解处理了吾隆与梅加村水源纠纷等影响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矛盾纠纷。二是积极作为,签订睦邻友好协议。分别与同仁县兰采乡、尖扎县尖扎滩乡、贾加乡、多加办事

48、处签订了民族团结进步共创共建协议书,达成了共创平安边界、共建美好家园的共识。三是信息共享,加强沟通交流。针对草山边界维稳隐患,坚持信息共享机制,充分发挥综治维稳力量,保持镇、村两级随时沟通协调,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互通情况,掌握维稳工作的主动权。四是依法推动宗教寺院工作。扎实开展“寺规僧约”规范年活动,多措并举抓出成效。结合开展宗教用品规范管理、寺院矛盾排查化解、高僧大德与党同行服务社会等专项活动,有效的改善了寺院周边的环境,防范了寺院矛盾隐患,增强了高僧大德服务社会的意识。二、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经过全镇各族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2018 年,镇机关、上兰角村、斜马浪村、周屯

49、村被命名为州级创建示范单位、示范村,拉德、切扎、色尔加等 12 个村被命名为县级创建示范村;我镇荣获全省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称号,荣获全国最美家庭 1户,全省最美家庭 2 户,全省“五好和谐寺院”1 座。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一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点打造进展缓慢,尤其是牧业村示范点打造难度大;二是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点打造过程中,创新不足、方法欠缺,亮点不多;三是地界纠纷矛盾突出,影响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下一步,我镇将严格按照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精神,从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升创建工作水平,

50、群策群力,形成创建合力,集思广益、丰富创建形式,积极打造切扎村、下岗查村、下兰角村 3 个州级示范村,努力在全镇形成民族和睦、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第五篇:民族团结创建工作汇报材料 XX 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情况的报告 XX 区面积 X平方公里,辖 X 个街道 X 个镇,截止 XX 年底,有 X 个少数民族成份,常住少数民族人口 X 人。其中,户籍少数民族人口为 X人,来 XX 少数民族人口为 X 人。人数排名前三的民族成份依次是:回族 X 人、土家族 X 人、满族 X 人。三年来,XX 区民族工作在区委、区*领导下,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报告/总结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