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数学新课标下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 “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教育实践者不懈的追求,新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新的要求,指出: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我们要在课堂上通过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探索,以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转变观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行为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边互动的过程。新课
2、程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学生的这些学习方式都是在教师组织、指导等“教”的行为下发生的。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重在提高教师“教”的行为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具体行为都应当精心地思考、精巧地设计。、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实现师生互动有效课堂的核心要素之一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伙伴型”的师生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抓手。我们教师要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并参与学生的操作过程及讨论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争取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教师与学生都是有情感、有思维的教学统一体,对教学而言,师生关系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
3、他不仅是一种教与学的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学情境和精神氛围。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适时引导,合作过程中教师要成为学习小组的一员,参与学习活动,并通过提示、点拨、引导等形式,保证合作为提高课堂效率服务。、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们没有学习兴趣的话,我们所有的想法、方案和设想都会化为灰烬,变成木乃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动力源和助推器。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在新知和学生的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平衡、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景之中。例如我在教学三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时,首先激发学生的兴趣:同
4、学们,你们看,在数学乐园里,飞机、蝴蝶,它们说:“我们是一家子”。猜猜看,为什么能说它们是一家子呢?学生被这有趣的情境吸引了,于是就能主动去探究,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创设生活情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因而让“生活”走向课堂,让数学贴近生活,能使学生发现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意识,培养实践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我尽量创设生活情境,采取让学生体验生活原型,再现生活事实,唤醒生活经验和解决生活问题方式,使学生把理性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在学习利息这一内容后,我先让学生到附近的银行去查查现在的利率是多少,并把自己的储蓄罐的钱存进银行当一回小小的存款员。课上,让学
5、生汇报存款经过,学生兴奋不已,因为这是他们自己通过实践双学到了书没有学到的知识,例如,储蓄取款时要交20%的利息税以及提前支取和延后支取的计算方法等等。我还让他们算算把自己的压岁钱存定期三年的与连续三次存定期一年的(从第二年起将前一年利息一起存),哪种存法合算?学生解决这样的题,这会觉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让学生确信课堂学到的知识能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作用,让学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用数学知识和思维方法进行分析和思考,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增强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二、以学生发展为本,改进教学策略、调整备课的重点,由备教师如何教转向备学生如何学
6、,提高目标达成的有效性我们应树立新课程目标意识,新课程目标由“关注知识”转向了“关注学生”,课程设计由“给出知识” 转向了“引起活动”,通过设计一系列问题情境赋予其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新教材的课程功能,以实现教学的个性化发展。我们要让学生自己在尝试的情境中加探索、思考、理解,把教学要求转化成学生自己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这是教师在新课程中必须具有的课堂教学理念。如在三年级上册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把12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多少种不同的拼法,并且比较不同拼法所得到的长方形的周长,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通过交流发现,当正方形拼在一起
7、时,重叠的边越少,拼成的长方形周长越大,重叠的边越多,拼成的长方形周长越小。学生通过自主活动,发现了这些规律,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主动驾驭教材,从整体着眼,优化教学内容,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条件,增强知识建构的有效性教学时,具有一定关系和联系的知识系统即学生已有的知识建构,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而课堂教学的设计在于唤醒学生自己头脑中的知识系统,与新知识产生联系,激起学生探索学习规律,进而安排主动学习的机会,提供独立学习的材料,以培养学习能力,促进能力发展。因此,教学中要注意创设联系生活实际的学习情境,让陌生的材料熟悉化,抽象的知识趣味化,让学生感到亲切和需要。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
8、“认识角”时,学生对“角”这一概念比较模糊,为了加强学生的切身感受,我让学生动手摸一摸三角尺的角,课桌面的角,黑板面的角,使得学生亲身感受到角是一个由一个点引出两条线组成的图形,然后再抽象出角这个图形的概念。通过实践,就把一个抽象的数学概念变为学生看的见、摸的着的数学事实。数学活动能够吸引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这样的学习活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以学生的操作为主设计教学活动,确保学生主体参与的有效性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学中我们应注意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观察、操作和思考的机会,引导学生动手拼一拼、摆一摆、剪一剪、量一量、折一折、画一画、
9、分一分等,给学生尽可能多的动手机会,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从而使“接受”的过程变得更加主动和有效,以实现有效的数学教学。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一课时,在引入新课后,我让学生量出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然后把它们加起来,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之和为180度;再让学生用纸做一个任意三角形,将三个内角剪下,把三个角拼在一起,发现所拼成的角是一个平角;然后让学生自己归纳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样,学生在操作中发现、思索、领悟、概括,促使学生参与学习,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求得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把知识建构起来,既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又促进了思维的发展。总之,我们要不断学习新课标,理解新课标,实践新课标,潜心钻研教材,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尊重学生、关注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从而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最终达到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