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南城建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任 务 书题 目建筑工程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系 别专业建筑工程技术班级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发放日期2014年 5 月 17 日1 摘 要本论文主要论述的是在建筑施工方面发现的质量通病,主要从混凝土工程;内墙;楼板、地面;厨卫间楼地面渗漏;外墙;门窗几个方面进行论述。通过发现的质量通病,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由于目前建筑工程的施工仍然是以手工操作为主,工程施工过程中同时进行操作的专业工程多、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规格品种繁杂;工种间的相互配合情况、操作人员的素质和责任心;工程质量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是否认真执行各种技术规范和规程、是否按建筑
2、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的责任、程序、方法进行严格的验收;以及开发商、建筑商片面的追求工期和经济效益、以低于工程成本的价格承发包工程或肢解发包工程的行为,都是引起工程质量通病的因素,因此消除和尽量减少质量通病成为当前建筑施工中的重大议题。所以一个工程要从设计、施工、监理等各个施工环节进行监督,层层把关,时刻贯彻“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的指导思想,认真消除各种质量通病,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水平。关键词 质量通病 产生原因 防治措施 预防19目 次1 引言(或绪论) 42 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集预防措施 42.1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 42.2内墙常见的质量通病 62.3楼板、地面质量
3、通病 72.4厨卫间楼地面渗漏防治的技术措施 102.5外墙常见的质量通病 112.6门窗质量通病 133 施工前期预防措施 143.1设计阶段预防措施143.2 建设、监理及施工单位组织施工前的预防措施 15结论 18参考文献191 引言 改革开放30年来,建筑业更是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建筑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产业政策不断完善,建筑业企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在建筑领域最让建设者们头痛的就是各种质量通病,是指建筑工程中经常发生的普遍存在的一些工程质量问题。由于其量大面广,因此对建筑工程质量危害很大,是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的主要障碍。建筑工程质量通病是指
4、建筑工程中经常发生的普遍存在的一些工程质量问题。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重在预防,一旦产生质量通病,甚至酿成事故,即使尚可补救,但已造成损失,留下缺憾,事后治理,实属无奈,亡羊补牢,终究不是上策。为此本人恳切希望广大读者不仅在工程发生质量通病之后,查找原因,寻求治理方法;更应在工程实践中认真研读,事先采取周密的预防措施。2 施工中常见的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21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2.1.1蜂窝原因是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厚,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有缝隙使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而混凝土坍落度过小或石子过大,柱、墙根部模板有缝隙,以致混凝土中的砂浆从下部涌出而造成。采取措施为:砼施工时,保持合适的坍落度(1
5、820cm),下料高度超过3m时使用串筒或溜槽,模板拼缝处用双面胶条挤紧,振捣人员挂牌上岗、规范操作,增强责任心与质量意识。2.1.2露筋原因是钢筋垫块位移、间距过大、漏放、钢筋紧贴模板造成露筋,或梁、板底部振捣不实,也可能出现露筋。采取措施为:墙柱侧面,板底部使用带凹槽的成品垫块,间距符合方案要求,双层板板筋之间马凳支撑高度应正确,绑扎应牢固。2.1.3麻面拆模过早或模板表面漏刷隔离剂或模板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易粘附在模板上造成麻面脱皮。采取措施为:砼浇筑前模板应浇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立面模板应在砼终凝后且有一定强度时再拆除,拆除时不得生拉硬撬,注意对砼构件棱角的保护。2.1.4缝隙与
6、夹渣层施工缝处杂物清理不净或未浇底浆等原因,易造成缝隙、夹渣层。采取措施为:梁板上垃圾应在墙柱支模前用吹风机吹净,墙柱模板支设后,顶板上及梁内垃圾采用吸风机将垃圾吸静,砼浇筑前先浇50mm厚净浆,以确保与原砼面有机结合。2.1.5梁、柱连接处断面尺寸偏差过大主要原因是柱接头模板刚度差或支设此部位模板时未认真控制断面尺寸。采取措施为:梁、柱接头处支模方法严格按模板方案施工,质检员认真检查与复核。2.1.6现浇楼板面和楼梯踏步上表面平整度偏差太大或踩踏严重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浇筑后,表面不用抹子认真抹平,踩踏严重属浇筑后上人过早。采取措施为:砼浇筑时,认真做好收面工作,终凝后,强度未过到1.2Mpa前
7、不准上人。2.1.7楼板厚度不够或板厚超标采取措施为:砼浇筑前,对楼板模板顶标高进行复核,做好现浇板板厚的控制标识,浇筑过程中质检员对每块板板顶标高均应认真拉线检查。当有预留洞时可利用预留洞辅助检查。2.1.8当混凝土浇筑完成,在拆模后发现砼有部分缺陷的,砼缺陷的修复应在拆模后24h之内完成,区分不同缺陷,采取如下措施 表面抹浆。对于麻面、露筋和蜂窝可进行表面抹浆修复。修复时首先将缺陷部分清洗干净,将松动的石子剔除,保持表面湿润而不能积水,然后用1:2水泥砂浆抹上,补好的表面应与结构表面平齐光洁,不能出现突变。 混凝土回填。对于部分空洞,需立模进行混凝土回填。修复时首先清除缺陷直至密实的混凝土
8、并保证表面不能有尖角,然后将表面清洗干净并保持湿润而不能积水,再用高与原设计标号一个等级的专用修补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回填,回填部分必须与老混凝土结合好并保证密实,对突出于结构外表面的部分应在砼初凝后凿掉和磨平,并加强养护。 砼涨模,混凝土涨模修补应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80%在做剔凿处理。先用粗錾子将涨模处大致凿好,再用细錾子轻轻将其表面剔痕剔平,磨光机进行局部打磨。22内墙常见的质量通病2.2.1砂浆强度不符合要求出现砂浆强度不够原因如下:砂浆配合比不准确,搅拌不均匀,使用材料不符合要求,使用过期砂浆,浇水养护不够,造成砂浆脱水。防治措施:控制砂的含泥量。强度等级等于或大于M5的砂浆,砂的含
9、泥量不应超过1.5%;砂浆做到随拌随用,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必须分别在2h和3h内使用完毕。灰槽内的砂浆使用过程中应经常翻动、清底。如砂浆出现泌水现象,应在砌筑前进行二次拌合。要重视砂浆试块的制作,强度等级评定要符合现行标准规定。配齐计量工具,严格过磅,计量准确,根据砂子含水率的变化,及时的调整用水量。因加气块吸水性较大,加强砌筑后墙体的浇水养护工作,浇水养护不应少于4天。2.2.2砌体填充墙裂缝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原因分析:砌筑时使用细沙,砌块使用热加气块造成墙体收缩太大,砌体封顶斜切砖砌筑方法不当,未顶紧且砂浆不密实,为停留15天砌筑,锚拉筋未按规定设置,漏放,或不符合砌块模数,窗台处未按要
10、求设置通长混凝土窗台,电气配管时不规范将墙体整体性破坏。防治措施:砌筑砂浆采用中粗砂,不能采用细沙,沙中含泥量不超过1.5%,水泥复试合格后方能使用,石灰膏要淋至30天,防治砂浆收缩过大。加气砼砌块的出釜停放期不应小于28d,砌体结构砌筑完成后应30d后再抹灰,注意在不同的基体间挂钢板网。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板底时,应留有砌筑斜砖的空隙,确保斜砖在60度左右,填充墙砌筑完并间隔15d后,方可用斜砖顶紧砌实,砂浆饱满。砌体墙与竖向混凝土构件相连时应灰隙饱满;加气砼砌块砌筑外墙时,不得留脚手眼。锚拉筋位置要正确,与砖模数要相匹配,不能弯折压入砖缝。墙体中敷设暗管开凿沟槽、孔洞时,注意要先切割,并轻
11、敲细凿严禁冲击荷载扰动墙体,管周围用砂浆填实。外窗应设置通长现浇钢筋砼窗台梁,高度不小于80mm,砼强度不小于C20。应注意在不同的基体间挂钢丝网,钢丝网宽度不小于300 mm,并固定平整。大型门窗洞口两侧设构造柱,墙体长度超过5米时加设构造柱,墙体锚拉筋按通长设置,并在楼层中间处增设一层锚拉筋。墙体走线管的地方应加设钢丝网加强,网宽度不小于200 mm。填充墙体开裂治理措施:如砌体完成后在抹灰前发现局部墙体出现大面积开裂的,采用在墙体两面满钉钢丝网,个别部位出现裂缝的采用300宽钢丝网加强。2.2.3内抹灰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抹灰层空鼓、裂缝产生的原因:抹灰前基层不清理、不湿润。混凝土基层未“毛
12、化处理”。抹灰工序不正确。抹灰厚度不当。抹灰后不养护。水泥安定性不合格。砂过细或含泥量超标。各抹灰层强度相差过大,面层强度不够。不同基体交接处,电线导管设槽处,钢丝网未加强处理防治措施:抹灰打底前基层必须清理干净,提前一天浇水湿润;抹面层灰前必须将表面灰尘清理干净。基层必须喷浆、甩毛,甩毛厚度应均匀一致,基层甩毛后应浇水养护,强度达到手掰不动为合格。在两种不同基体交接处,电线导管设槽处,应采用钢丝网抹灰做加强处理,加强带与各基体的搭设宽度不应小于150mm。烟道抹灰、凹进墙体的消防箱背面抹灰均必须全墙满挂钢丝网。内墙面抹面层灰应从上向下进行。不得逆向施工。抹灰时不能一次抹的太厚,每层厚度不超过
13、10mm,而且每遍不能跟的太紧,防止灰层坠裂。抹灰后喷水养护要及时。抹灰所用的水泥在施工前应做安定性试验,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砂应采用中砂,使用前应过筛,含泥量不应大于3%。一般底层砂浆强度不宜高于面层砂浆,严禁用素水泥浆挂面。移动里操作架时应注意不要损伤墙面,对工人加强教育,不得在已抹完灰的墙面上乱涂乱画。墙、柱阳角处按要求做1:2水泥砂浆护角,其高度不应低于2m,每侧宽度不应小于50mm。墙体粉刷层开裂治理措施:小面积粉刷层开裂:用切割机将空裂部分粉刷层切割剔除,重新抹灰。填充墙同混凝土框架连接部位墙面裂缝:将粉刷层顺裂缝用切割机切开400mm宽,如填充墙砌筑不密实,用切割机将填充墙切开3
14、050mm宽缝隙,用C20膨胀混凝土填嵌密实,加设钢丝网后重新粉刷。填充墙墙面裂缝:将粉刷层顺裂缝用切割机切开300mm宽,加设钢丝网后重新粉刷。23楼板、地面质量通病2.3.1主体混凝土裂缝原因分析:混凝土配合比不准确,水灰比过大。入模前砼塌落度过大,为赶工期塑料薄膜揭除过早,模板支撑薄弱的情况下上部施工荷载施压过早。线管处在单层网片上无钢筋加强措施,砼浇水养护不及时或缺乏养护。防治措施:现浇板的商品混凝土配合比应准确,所用原材料应符合要求。混凝土应采用减水率高、分散性能好、对混凝土收缩影响较小的外加剂,其减水率不应低于8%。预拌混凝土的含砂率应控制在40%以内,每立方米粗骨料的用量不少于1
15、000,粉煤灰的掺量不宜大于15%。预拌混凝土进场时按检验批检查入模坍落度,高层住宅不应大于180。严格控制现浇板的厚度和现浇板中钢筋保护层的厚度。阳台、雨篷等悬挑现浇板的负弯矩钢筋下面,应设置间距不大于300的钢筋保护层垫块,再浇注混凝土时保证钢筋不位移。现浇板中的线管必须布置在钢筋网片之上(双层双向配筋时,布置在下层钢筋之上),交叉布线处应采用线盒,线管的直径应小于1/3楼板厚度,沿预埋管线方向应增设6150、宽度不应小于450的钢筋网带。严禁水管水平埋设在现浇板中。现浇板浇筑时,在混凝土初凝前应进行二次振捣,在混凝土终凝前进行抹平,并随即覆盖塑料薄膜。现浇板浇筑后,应在12小时内进行覆盖
16、和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小于7天;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天。现浇板养护时间,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2MPa时,不得进行后续施工。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0MPa时,不得在现浇板上吊运、堆放重物。吊运、堆放重物时应减轻对现浇板冲击影响。支撑模板的选用必须经过计算,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边支撑立杆与墙间距不得大于300,中间不宜大于800。根据工期要求,配备足够数量的模板,保证按规范要求拆模。施工缝的位置和处理、后浇带的位置和混凝土的浇筑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执行。后浇带的混凝土浇筑应在主体结构浇筑60天后进行,浇筑时采用高一级微膨胀混凝土。2.3.2地面
17、粉刷层起砂现象:地面表面粗糙,光洁度差,颜色发白,不坚实。随时间的增加出现面层水泥硬壳剥落,露出松散的水泥和砂子。原因分析:水泥砂浆拌合物的水灰比过大。工序按排不当,地面收压时间过早或过迟;养护不当;水泥地面尚未达到足够的强度就上人走动或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水泥强度等级低,或用过期结块水泥、受潮结块水泥;砂子粒径过细。预防措施:砂浆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严禁面层撒灰面收面,严格控制水灰比。用于地面面层的水泥砂浆的稠度不应大于35mm(以标准圆锥体沉入度计),用混凝土和细石混凝土铺设地面时的坍落度不应大于30mm。掌握好面层的收压时间。水泥地面的压光一般不应少于三遍。第一遍应在面层铺设后随即进行,先
18、用木抹子均匀搓打一遍,使面层材料均匀、紧密,抹压平整,以表面不出现水层为宜。第二遍压光应在水泥初凝后、终凝前完成(一般以上人时有轻微脚印但又不明显下陷为宜),将表面压实、压平整。第三遍压光主要是消除抹痕和闭塞毛细孔,进一步将表面压实、压光滑(时间应掌握在上人不出现脚印或有不明显的脚印为宜),但切忌在水泥终凝后压光。水泥地面压光后,应视气温情况,一般在一昼夜后进行洒水养护,或用草帘、锯末覆盖后洒水养护。有条件的可用黄泥或石灰膏在门口做坎后进行蓄水养护。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水泥地面,连续养护的时间不应少于7d。用矿渣硅酸盐水泥的水泥地面,连续养护的时间不应少于10d。合理安排施工流向,避免上人过早
19、。水泥地面应尽量安排在墙面、顶棚的粉刷等装饰工程完成后进行,避免对面层产生污染和损坏。如必须安排在其他装饰工程之前施工,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如铺设细沙等,并应确保710d的养护期。水泥宜采用早期强度较高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级,安定性要好,过期、结块的水泥不得使用。砂子宜采用粗、中砂,含泥量不应大于3%。用于面层的细石和碎石粒径不应大于15mm,也不应大于面层厚度的2/3,含泥量不应大于2%。2.3.3地面空鼓现象:地面空鼓多发生于面层和垫层之间,或垫层与基层之间,用小锤敲击有空鼓声。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开裂,严重时大片剥落,破坏地面使用功能。原因分析:垫层(
20、或基层)表面清理不干净,有浮灰、浆膜或其他污物。特别是室内粉刷的白灰砂浆沾污在楼板上,极不容易清理干净,严重影响垫层与面层的结合。施工时,垫层(或基层)表面不浇水湿润或浇水不足,过于干燥,使面层砂浆失水过快。另外干燥的垫层(或基层)未经冲洗,表面的粉尘难以扫除,对面层砂浆起到一定的隔离作用。垫层(或基层)表面有积水,在铺设面层后,积水部分水灰比突然增大,影响面层与垫层之间的粘结,易使面层空鼓。面层与垫层(或垫层与基层)之间涂刷的水泥浆结合层过早已风干,或扫浆法撒的干水泥面不均匀形成干灰层。涂刷界面剂处理不符合要求。混凝土面层厚度不一致。预防措施:严格处理底层(垫层或基层)。认真清理表面的浮灰、
21、浆膜以及其他污物,并冲洗干净。如底层表面过于光滑,则应凿毛。面层施工前12d,应对基层认真进行浇水湿润,使其具有清洁、湿润、粗糙的表面。面层铺设前清扫基层的积水,达到湿润无积水。注意结合层施工质量。素水泥浆结合层在调浆后应均匀涂刷,不得采用先撒干水泥面后浇水的扫浆方法。素水泥浆的水灰比以0.40.5为宜。刷素水泥浆应与铺设面层紧密配合,严格做到随刷随铺。铺设面层时如果素水泥浆已风干硬结,则应铲去重新涂刷。在基层清理干净以后,均匀涂刷界面剂。控制基层平整度,用2m靠尺检查,其凹凸度不应大于10mm,以保证面层厚度均匀。2.3.4地面面层不规则裂缝现象:裂缝部位不固定,形状也不一,有表面裂缝,也有
22、连底裂缝。原因分析:水泥安定性差或用刚出窑的热水泥,凝结硬化时的收缩量大。或采用不同品种、或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混杂使用,凝结硬化的时间以及凝结硬化时的收缩量不同而造成面层裂缝。砂子过细,或含泥量过大。面层养护不及时或不养护,产生收缩裂缝。面积较大的楼地面未留伸缩缝,结构变化处无伸缩缝。使用外加剂过量而造成面层较大的收缩值。预防措施:水泥在使用前应做安定性试验,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的水泥不得混用。不得使用过期、结块的水泥。砂子宜采用粗、中砂,含泥量不应大于3%。用于面层的细石和碎石粒径不应大于15mm,也不应大于面层厚度的2/3,含泥量不应大于2%,水泥砂浆终凝后,应及时用湿砂或湿草袋覆盖养护,防
23、止产生早期收缩。刮风天施工水泥地面时,应遮挡门窗,避免直接接受风吹,防止因表面水分迅速蒸发而产生收缩裂缝。面层水泥砂浆拌合物应严格控制用水量,水泥砂浆的稠度不应大于35mm,混凝土坍落度不应大于30mm。面积较大的楼地面一般设置纵、横向缩缝,其间距和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处应为6m6m,结构变化处也要设缝。混凝土面层中掺用外加剂时,严格按规定控制掺加用量,并加强养护。24厨房、卫生间楼地面渗漏防治的技术措施原因分析:土建施工对浴厕间楼板混凝土浇筑质量不够重视,四周止水台浇筑不密实。管道预留孔位置不正确,剔凿造成孔洞过大。浇补穿越楼板管道四周空洞混凝土时,清洗不干净,浇捣不密实,浇捣后养
24、护不好,致使混凝土质量低劣或有干缩裂缝,防水做法不符合要求。楼面坡度设置不妥,防水层施工不认真。安装座便器、浴盆等的排水口预留标高不准,方向歪斜,上下接口不严。管道内掉入异物,管道支(托)架固定不牢。地漏设置粗糙等。防治措施:加强楼板施工时对卫生间部位砼的振捣,确保砼浇筑密实,卫生间和有防水要求的楼板周边除门洞外,向上做一道高度不小于200的混凝土翻边,与楼板一同浇筑(当需要二次浇筑时,必须按照有防水要求的施工缝技术要求进行处理),地面标高应比室内其它房间地面低2030。上下水管等预留洞口位置正确,洞口形状为上大下小。采用套管的,套管应用钢管制作,其长度、防水翼环焊接位置应考虑管顶高出最终地面
25、50的要求,防水翼环应位于预留洞深度方向的中部;不采用套管的应严格按安装图集要求加装止水圈。现浇板预留洞口填塞前,应将洞口清洗干净、毛化处理、涂刷加胶水泥浆作粘结层。洞口填塞分二次浇筑,先用掺入抗裂防渗剂的微膨胀细石混凝土浇筑至楼板厚度的2/3处,待混凝土凝固后进行4h蓄水试验,无渗漏后,用掺入抗裂防渗剂的水泥砂浆填塞。防水层施工前应先将楼板四周清理干净,阴角处粉成小圆弧。防水层的泛水高度不得小于300。地面找平层向地漏放坡11.5%,地漏口要比相邻地面低5。座便器、脸盆等在楼板上的排水预留口应高出地面(建筑标高)200mm,切不可歪斜或低于楼地面。有防水要求的地面,应分别在找平层、防水隔离层
26、、面层施工完毕后,进行24h蓄水试验,蓄水高度为2030。管道安装过程中凡敞口的管口,应用临时堵盖随手封严,防止杂物掉入管膛内。排水管道应用吊筋或支(托)架固定牢固,排水横管的坡度应符合要求,使排水畅通。管道安装后应及时进行注水试压(用于上水管)和注水试验(用于下水管)。地漏安装标高应正确,应高于地面10mm,确保四周防水层上翻。25外墙渗漏质量通病的防治2.5.1砌筑墙体及抹灰层渗水,窗口与墙节点处渗水原因分析:砌体的砌筑砂浆不饱满、灰缝空缝,出现毛细通道形成虹吸作用;室内装饰面抹灰厚度不均匀,导致收水快慢不均,抹灰易发生裂缝和脱壳,底灰不密实有砂眼,造成墙身渗水。门窗口与墙连接密封不严,窗
27、口上檐口未设鹰嘴和滴水线,室外窗台板高于室内台板。室外窗台未作顺水坡,而导致倒水现象。后塞口窗框与墙体之间没有认真堵塞和嵌抹密封膏,或窗框保护带没有撕净,导致渗水。脚手眼及其他孔洞堵塞不当。外墙保温板粘贴不规范,拼缝不密实,部分未错槎搭接,玻纤网格布粘贴不牢,搭接长不够,造成保温层开裂或与粉刷层脱离产生裂缝造成外墙渗水。涂料施工基层酥松、起砂、粉化造成腻子同基层粘结不牢,腻子耐水性差或厚度过大造成开裂,脱皮。喷刷涂料时腻子未干透或加水稀释造成涂膜脱离开裂。外墙渗漏的防治措施:外墙粉刷应使用含泥量低于2%中粗河砂,细度模量不小于2.5的中粗砂。外墙螺栓孔应按方案要求进行发泡胶填塞;砌筑外墙洞眼宜
28、采用微膨胀水泥砂浆分两次填塞密实,并由专人负责。较大的混凝土墙面预留孔应用微膨胀细石砼捣实。外墙粉刷较光华的基层应进行甩毛处理。基层平整度偏差超标时,应进行局部凿除或增加抹灰厚度,凿除时不得露出钢筋,抹灰厚度超过30时应挂钢丝网。粉刷前应清除墙面污物,并提前1d浇水湿润。外墙抹灰必须分层进行,严禁一遍成活,施工时每层厚度宜控制在10左右。外墙粉刷各层接缝位置应错开,并设置在楼层混凝土梁、柱中部。飘窗、阳台、挑檐等外挂构件的粉刷排水坡度不应小于2%,滴水线(槽)粉刷应密实、顺直,不得出现爬水和排水不畅的现象。2.5.2外墙外保温裂缝、造成漏水的防治措施保温材料应按国家有关标准民用建筑节能 工程质
29、量验收规程的要求对材料进行复验。外墙外保温应按设汁要求施工。挤塑板按设计和相应图集设置固定点,并应保证设计厚度。凸出外墙面的各类管线及设备的安装必须采用预埋件直接固定在基 层墙体上,预留洞口必须埋设套管并与装饰面齐平严禁在饰面完成的外 保温墙面上开孔或钉钉。外墙预埋件或预埋套管周围逐层进行防水处理。外保温抗裂保护层采用玻纤网, 应在保温层表面先批刮 12 遍聚合 物浆,再铺贴玻纤网,应使玻纤网居于抗裂保护层中部。保温层与面层应粘结牢固,严禁空鼓、裂缝。2.5.3外墙涂料漏水的防治措施施工前须清扫干净。基层如有酥松、起砂、粉化现象、应预先用钢丝刷清除干净,并用水泥砂浆或水泥乳胶腻子找平。找平时,
30、应用水泥乳胶腻子,不得用大白、纤维素等强度低、耐水性差的腻子。外墙涂料找平腻子的厚度不应大于1;批刷两道时,应在第一道充分干燥后再批第二道。喷刷涂料时,气温应高于涂料最低成膜温度,雨天或预计有雨的天气不得施工。涂料应按出厂说明加水稀释,不得任意加水。确保墙面不脱皮、开裂。2.5.4外墙体渗漏治理措施如发现外墙渗漏后,先找到渗漏位置,将开裂涂料层铲除,将开裂的聚苯板割开越10mm宽20深凹槽,用发泡胶填注密实,表面铲平后重新批腻子刷涂料。26门窗质量通病2.6.1门窗密封性差原因分析:制作不规范。预防措施: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范及行业标准进行制作,门窗安装前应进行抗风压、气密性、水密性三项性能的见
31、证取样检测。2.6.2门窗框固定不牢固原因分析:有晃动现象,框变形。预防措施:门窗安装固定点间距:转角处180,边框处间距不大于500。当采用长脚膨胀螺栓穿透型材固定门窗框时,应在穿孔处用玻璃胶密封并扣好装饰帽,防治渗水。2.6.3门窗质量及使用材料不合格原因分析:订货时所用材料不明确,进场验收不严。预防措施:设计部门选用的塑料窗型材应符合国标GB8814标准,同时应根据不同地区的风压选择合适的中竖框、中横框,以保证窗框所需的刚度。塑料窗不得有焊角开焊、型材断裂、翘曲或变形。在运输保存及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其损坏或变形。2.6.4嵌缝材料及密封胶使用质量达不到要求原因分析:使用不合格材料
32、,框与墙体间缝隙未填嵌软质材料,对较大缝隙未使用发泡胶。预防措施:门窗安装完毕,应在门窗框与墙体之间填嵌软质材料,如果缝隙大,则采用发泡胶,缝隙小,则采用塑料胶条或矿棉卷条等填塞。然后外面打上玻璃胶或密封胶。2.6.5污染严重原因分析:防护不严,拆保护膜过早,门窗充当上料口。预防措施:门窗安装一定要采取措施(一般带有保护膜),预防污染,安装完毕后,要用塑料纸遮挡,以防水泥浆污染;安装完毕的门窗严禁做为上料口。2.6.6嵌缝材料及密封胶使用质量达不到要求产生渗漏原因分析:使用不合格材料,框与墙体间缝隙未填嵌软质材料,对较大缝隙未使用发泡胶。预防措施:门窗框安装固定前应对预留洞尺寸进行复核,用砂浆
33、刮糙处理时应确定门窗外框与墙体间隙。门窗安装完毕,门窗洞口应干净、干燥后施打发泡剂,发泡剂应连续施打,一次成型,特别在固定点处保证充填密实、饱满,溢出门窗框外的发泡剂应在结膜前塞入缝隙内,防止发泡剂外膜破损,打胶应采用中性硅酮密封胶。严禁在涂料面层上打密封胶。2.6.7外墙体门窗渗漏治理措施门窗制作不合格的,返厂重新加工。门窗固定不牢固的重新进行固定,并增加固定点数。发泡胶填充不合格的将密封胶铲除重新打发泡胶、密封胶。3 施工前期预防措施 3.1设计阶段预防措施精心设计是防控工程质量通病的另一道关口。往往由于设计单位质保体系不健全或设计人员的责任心不强、疏忽等原因,使工程设计留下了产生质量通病
34、的隐患。有时由于设计的构造不合理,没有根据实际情况精心选用建筑构配件,也是产生工程质量通病的原因。如何预防由于工程设计原因产生的质量通病,我们认为对于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环节:3.1.1设计单位要建立健全各项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和质量保证体系,要严格按审图程序对图纸进行审核。尤其是要考虑各专业间的协调配合问题。要重点审核设计中是否存在常发的质量通病。3.1.2加强对设计人员的技术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努力提高设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准,增强设计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3.1.3坚持达到设计深度要求,避免由于具体问题表达不清,使施工企业难以应对。3.1.4在选用构、配件或节点
35、构造的标准图集时,要认真考虑工程的实际情况,避免由于选用不当而产生工程质量通病。3.1.5要求设计人员在设计中不要选用或推荐使用质量无保证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构配件。3.1.6坚持执行建筑工程技术标准,对建设单位提出的违反强制性条文的要求,要坚决予以拒绝。3.1.7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认真履行质量验收的责任,尤其是对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和竣工工程的验收,一定要认真把关,看其是否符合设计文件要求。3.1.8施工图审查机构应严格把关,并根据本地区特点总结出在本地区施工图设计中易发、常发和危害性、影响性较大的通病,并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审查。3.2建设、监理及施工单位组织施工前的预防措
36、施由于目前建筑工程的施工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规格品种繁杂;工种间的相互配合情况、操作人员的素质和责任心;工程质量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是否认真执行各种技术规范和规程、是否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的责任、程序、方法进行严格的验收;以及开发商、建筑商片面的追求工期和经济效益、以低于工程成本的价格承发包工程或肢解发包工程的行为,都是引起工程质量通病的因素。所以要消除工程质量通病,首先就要从加强质量管理入手,防控通病的发生。重点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3.2.1加强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工程质量通病危害性的认识。治理通病重在预防。要提高有关管理人员在思想上对防控工程质量通病重要意义的认识,要广泛宣传
37、工程质量通病对建筑工程产生的影响和危害,并通过典型案例宣传、实例剖析等方式,提高有关人员对通病危害性的认识,要切实把防控工程质量通病作为工程建设管理中的一件大事来抓,尤其是对一些常见的、危害性较大的质量通病,更要进行大力宣传,形成人人皆知。3.2.2要加强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提高施工管理人员和操作者的专业技术水平,增强其责任心。要使其掌握防控通病的主要方法,并能严格按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进行精心管理和操作,要真正做到内业指导外业;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要统筹兼顾各专业的相关问题,尤其是各专业工种间的相互配合问题。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中要有防治通病的专篇,且针对性要强,
38、措施要具体。3.2.3要建立健全各项施工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完善质保体系。以制度做保障,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做到每个分项的每个施工部位都能责任到人,且留有记录,使其具有可追溯性。3.2.4要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所规定的质量验收责任、程序和验收方法进行验收。施工单位要严格执行三检制,并严格履行验收签字程序,对于验收不合格的,坚决不允许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3.2.5要加强对搅拌站和计量器具的管理,严格按照规定的搅拌管理制度进行操作和控制,对所有材料都要采用重量比,并计量准确;对有试配要求的砂浆、混凝土等,必须先进行试配,调整合格后方可按确定的配比进行施工。 要严格按规范要求的组
39、数留置试块,现场要配备标养设备,并按规定要求进行养护,避免由于试块的制作、养护及留置数量不正确影响对混凝土强度评价的准确性。3.2.6要加强对原材料,建筑构配件和建筑设备的现场验收。重点检查合格证、试化验单;按规定应进行复试的材料须在投入使用前及时复试,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建筑原材料、建筑构配件和建筑设备的现场验收一定要履行签字手续,做到责任到人。3.2.7建设开发单位在项目开工报建前,应按有关规定设置项目管理机构,并配备相应管理人员,制定有关工程项目质量的管理制度;在工程发包时,应向承包单位提出质量目标要求。3.2.8建设单位在组织项目实施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要求,将项目
40、的施工或监理业务发包或委托给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施工、监理单位。不得肢解发包工程。在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采购、供应方面,应遵守国家的有关规定,严格按合同约定保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的质量。由建设单位委托的构、配件制作、安装单位,应服从总包单位按规定对其进行管理。3.2.9监理单位的项目监理机构应针对工程特点将易发生质量通病的检验批、分项工程或节点部位作为质量控制的重点,纳入监理规划或监理实施细则,并在施工中进行重点控制。3.2.10监理人员应按规定认真做好巡视、旁站和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工作;在材料、构配件进场、使用过程中,要通过外观检查、批量检查、证、物对照和见证取样、见证送检
41、等监理活动,把好材料、构配件的验收、使用关。不合格的检验批不能流入下道工序,不合格的建筑材料不能进入施工现场。要保证监理活动的公正性及有效性,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结 论以上对建筑工程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探讨,并从设计、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各个角度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预防措施。虽然学术界对于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成因有不同的理论,但对于具体的预防和改善措施意见还是基本相同,同时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也是比较好的,具体施工中要靠我们多观察、多比较,出现问题后多分析、多总结,结合多种预防处理措施,建筑工程质量通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参 考 文 献1 郑州市工程质量监督站.住宅工程
42、质量通病防治技术规程.2005,11,031. 基于C8051F单片机直流电动机反馈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2. 基于单片机的嵌入式Web服务器的研究 3. MOTOROLA单片机MC68HC(8)05PV8/A内嵌EEPROM的工艺和制程方法及对良率的影响研究 4. 基于模糊控制的电阻钎焊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的研制 5. 基于MCS-51系列单片机的通用控制模块的研究 6. 基于单片机实现的供暖系统最佳启停自校正(STR)调节器7. 单片机控制的二级倒立摆系统的研究8. 基于增强型51系列单片机的TCP/IP协议栈的实现 9. 基于单片机的蓄电池自动监测系统 10. 基于32位嵌入式单片机系统的图
43、像采集与处理技术的研究11. 基于单片机的作物营养诊断专家系统的研究 12. 基于单片机的交流伺服电机运动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 13. 基于单片机的泵管内壁硬度测试仪的研制 14. 基于单片机的自动找平控制系统研究 15. 基于C8051F040单片机的嵌入式系统开发 16. 基于单片机的液压动力系统状态监测仪开发 17. 模糊Smith智能控制方法的研究及其单片机实现 18.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轴快流CO,2激光器的手持控制面板的研制 19. 基于双单片机冲床数控系统的研究 20. 基于CYGNAL单片机的在线间歇式浊度仪的研制 21. 基于单片机的喷油泵试验台控制器的研制 22. 基于单片机的
44、软起动器的研究和设计 23.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高速快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短循环走丝方式研究 24. 基于单片机的机电产品控制系统开发 25. 基于PIC单片机的智能手机充电器 26. 基于单片机的实时内核设计及其应用研究 27. 基于单片机的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28. 基于单片机的烟气二氧化硫浓度检测仪的研制 29. 基于微型光谱仪的单片机系统 30. 单片机系统软件构件开发的技术研究 31. 基于单片机的液体点滴速度自动检测仪的研制32. 基于单片机系统的多功能温度测量仪的研制 33. 基于PIC单片机的电能采集终端的设计和应用 34. 基于单片机的光纤光栅解调仪的研制 35. 气压式
45、线性摩擦焊机单片机控制系统的研制 36.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磁通门传感器 37. 基于单片机的旋转变压器-数字转换器的研究 38. 基于单片机的光纤Bragg光栅解调系统的研究 39. 单片机控制的便携式多功能乳腺治疗仪的研制 40. 基于C8051F020单片机的多生理信号检测仪 41. 基于单片机的电机运动控制系统设计 42. Pico专用单片机核的可测性设计研究 43. 基于MCS-51单片机的热量计 44. 基于双单片机的智能遥测微型气象站 45. MCS-51单片机构建机器人的实践研究 46. 基于单片机的轮轨力检测 47. 基于单片机的GPS定位仪的研究与实现 48. 基于单片机的电
46、液伺服控制系统 49. 用于单片机系统的MMC卡文件系统研制 50. 基于单片机的时控和计数系统性能优化的研究 51. 基于单片机和CPLD的粗光栅位移测量系统研究 52. 单片机控制的后备式方波UPS 53. 提升高职学生单片机应用能力的探究 54.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自动低频减载装置研究 55.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水下焊接电源的研究 56. 基于单片机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 57. 基于uPSD3234单片机的氚表面污染测量仪的研制 58.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测油仪的研究 59. 96系列单片机仿真器研究与设计 60. 基于单片机的单晶金刚石刀具刃磨设备的数控改造 61.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62. 基于MSP430单片机的电梯门机控制器的研制 63. 基于单片机的气体测漏仪的研究 64. 基于三菱M16C/6N系列单片机的CAN/USB协议转换器 65. 基于单片机和DSP的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技术研究 66. 基于单片机的膛壁温度报警系统设计 67. 基于AVR单片机的低压无功补偿控制器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