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3000字15篇.pdf

上传人:紫*** 文档编号:5520836 上传时间:2024-11-12 格式:PDF 页数:40 大小:621.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3000字15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3000字15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3000字15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3000字15篇.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3000字15篇.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 3000 字 15 篇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 3000 字篇 1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是道德之本,是家庭美满和睦、社会进步发展的基石。论语学而中就有“事父母,能竭其力”的说法,也有“父母在,不远行”的警句,唐代诗人孟郊更是留下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千古名句。数千年生活在彝乡苗岭间纯朴善良的人们,对孝的含义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撒营盘镇撒冲村委会九组的张德芝,一个平凡朴实的农村妇女,几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的侍奉年逾 90 岁的父亲和双目失明的哥哥,还要照顾年幼的孙子,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用爱心温暖亲人,以言行诠释着新时代尊老爱亲的含义,谱写

2、了一曲曲敬老爱亲的赞歌。张德芝,现年 57 岁,丈夫张世珍为帮助其照顾家庭,于1986 年从北京建伟安装公司回到禄劝,在县黄磷厂工作,20*年 3 月因病去世。从此,一家人的担子压在了她的肩上,她以坚强的毅力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把爱全给了亲人,把汗水和劳累留给了自己。父亲张口苴,生于 1919 年 9 月,已经 92 岁高龄,数年因病卧床不起;哥哥张德位,大自己 5 岁,双目失明,生活无法自理;儿子张继国患精神分裂症,XX 年妻子与之离婚后远走他乡,留下孙子张福,现年刚刚 11 岁,在撒营盘中心校读三年级。面对这样的家庭境况,张德芝没有退缩,她竭尽全力的怀着一颗孝顺之心,一颗体

3、贴之心,一颗关爱之心,帮助父亲穿衣、洗漱,端屎端尿,悉心照顾哥哥和自己的小孙子,还要照管好患精神分裂症的儿子,同时还要家里家外的忙着活计,每天都不厌其烦的重复着这些繁琐的步骤。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张德芝却用行动改写了这句话,她不怕脏、不怕累、不怕苦,侍奉父亲在床前,从不让亲人因自己受委屈和伤害,毫不嫌弃,毫不厌烦的照顾每一个亲人。她是父亲的好女儿,哥哥的好妹妹,儿子的好母亲,孙子的好奶奶。无数次面对父亲满床的屎和尿,看到哥哥行走时的跌跌撞撞,猛听到儿子不知所踪而满山遍野的寻找,以及担心孙子往返于上学的路上。好几次,她都在院子里徘徊,在床上辗转反侧,害怕家人会有什么闪失,想到今后的日子,

4、有些时候她失望了,她感到很累,她怀疑她也许根本撑不住这个家。她的泪水在黑夜中流淌,但良心、责任在推着她,对老人的孝,对亲人的爱又使她一次次的坚定信心,挺直腰杆,黎明来临之时,又满面微笑的迎接着新的一天。张德芝没有闲的时候,总是急匆匆的,她除了照顾好家庭,还要忙差地里的活计,毕竟一家人都还指望着她。但她对村里的大事小物很热心,谁家有红白事都要挪出时间去帮忙,她敬村里的老人、长辈,爱周围的兄弟子侄,尽管日子过得不算宽裕,繁重和家庭重担有时让她几乎喘不过气来,但她始终微笑开朗,没有怒气,没的怨言,脸上写满天了满足,她不但是村乡四邻眼中的“孝星”,也是团结乡邻,睦邻和谐的典范,她用无言的爱和满心的孝来

5、充实使自己的生活,去诠释人生的价值。真诚待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是张德芝为人处世的标杆,她用爱心和孝心演绎着人间真情。她从孝父亲,爱兄弟叔伯,亲戚子侄到乡村四邻;从一个家开始,侍奉好父亲,照顾好哥哥,看管好儿子,扶养好孙子,努力建设温暖、和谐、幸福的家,再到村邻四舍的和谐共融,每一处,每一刻都体现着她无尚的爱和崇高的孝。她坚信,只要爱心无涯,孝心永驻,用真心待人,以挚情爱人,让孝老爱亲成为不灭的长明灯,就能使家庭和谐美满,使社会的稳定发展有了坚实保障。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 3000 字篇 2 洪叶辉家庭是我单位推荐的孝老爱亲模范家庭。洪叶辉是中共党员,享有南粤七一纪念奖章,其家庭在新中国共产

6、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在 90 年代购买了大客车一辆,挂靠在揭东县交通局属下企业,在家乡跑深圳业务,后来业务不断壮大,拥有揭东区交通局属下企业,揭东区交运汽车运输公司最大股权,和注册“揭阳市海威穿梭客运有限公司”。后因揭市交函2017654 号文件和揭阳市人民人民政府办201840 号共二个文件精神,其家的大客车“海威穿梭”时代,退出了历史舞台。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其家虽然赚有了一点经济,也忘不了塔北村对我的培养和指导,有时回报塔北新德围福利事业和塔北小学,是微不足道的。洪叶辉同志在经营客运事业期间,有时间和家婆一起去外面景区红色基地参观学习。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家庭是

7、社会的基石,家庭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家庭和谐,既是一种生活目标,更是一种生活境界。恩爱和睦、幸福美满的家庭,是家人人生旅途的港湾,是事业成功的力量源泉。和谐社会不能没有“孝”字,作为一个社会公民,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最重要特征所在。若当今社会人人以孝当先,社会将变得更加和谐。洪叶辉家庭主要事迹摘要如下:常怀感恩之心,关心父母衣食住行,在兄弟姊妹中起带头作用,不攀不比,尽心尽力,让父母丰衣足食过晚年。切实履行好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的职责义务,孝敬父母,让她们安度晚年,呵护妻子,与之白头到老,精心养育子女,言传身教,促进她们健康成

8、长;应当把生活的重心从自我扩展到家庭,多关心、体贴妻子,尊重老人,不断增强家庭的凝聚力、吸引力,让家人在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中享受天伦之乐。她吃苦耐劳,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孝敬老人的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她的孝心散发着火热的光芒,感染了周围的每一个人,让家庭充满了温馨与和睦。村民们每次提起她都是赞不绝口,说她是孝敬老人、关爱家庭、团结邻里的好楷模。随着时光的推移,老人对她更加信任,以她为主心骨,不管家里的大事、小事、人情、客往,都愿意让她操持,一家人生活在其乐融融的环境中。在孝敬自我父母的同时,也以“老吾老及人之老”之心关爱帮忙有困难的老人。一天,她接到千里之外的一个求助电话,一位在外地工作的朋友,

9、独居家中、八十多岁的母亲突发中风,急需送医院救治,尽管这位朋友与她平日没有往来,但她在安抚朋友的同时,以最快的速度赶到老人家中,将老人送到医疗条件较好的医院治疗,并垫付门诊费和押金,直到病人的亲属赶来才离开。由于救治及时,老人得已康复,目前生活完全自理。邻居老人的房子在滑坡险段的下方,每逢下大雨,便会有滑坡发生的可能,裹挟着泥沙的滑坡体时刻威胁着房屋的安全,但迫于经济困难,她便在天晴时,一个人拿着铁锹铲除淤泥,疏通水道,确保房子安全,让老人能安心的生活。下大雨的时候,即使是大半夜,她也要经常出去看看是不是有滑坡,因为她担心自我睡的太死,让老人受到伤害。洪叶辉不但孝敬老人,还和睦邻里,不管谁家有

10、个大小事情,她都会主动去帮忙。谁家有了困难无论是经济,还是家庭纠纷她都主动帮忙化解,街坊邻居谁提起她无不竖起大拇指称赞。洪叶辉婚后,为了肩负起日益繁重的家庭生活,她倾注了超多的心血和汗水。每次她都是把好吃的让给老人和孩子,即使自我生病也舍不得给自我改善,依然把可口的饭菜端给老人并一再嘱咐孩子们不准动老人的饭。她做在先、吃在后,收拾完碗筷,顾不得休息,就又抄起农具投入到农忙之中。30 多年来,洪叶辉再忙也把照看老人的事放在心坎上、摆在第一位。必须要让老人吃好、穿暖。有人说,千难万难难但是给爹妈一个好脸色,如果你流露出你的蔑视和不耐烦,这种孝心就是不到位的,因为这会让父母很不安心。但这样的状况在洪

11、叶辉家是看不到的,无论遇到什么难心事,她从不在老人面前表现出来,她应对老人时永远是一张笑脸。洪叶辉是个热心人,她不仅仅照顾自我的母亲婆婆,她还关心村里的老人,尤其是五保户,一向以来担负照顾村里老人的重任,她发动全家多年来一向帮村里老人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晴天给老人洗衣晒被,雨天为老人遮风挡雨,夏天为老人开窗透风,冬天为老人生炉取暖。老人们发生口角也都找她给解决。老人们都十分喜欢她,也都感受到了她对她们的关心和照顾。洪叶辉常说:“谁都有父母,谁都有老的那一天,我也有需要别人照顾的时候,我此刻得做出榜样来,好好孝敬老人,等我老了儿女才会孝敬我。”洪叶辉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她经常说:她觉得:孝

12、敬老人,照顾妻子,让全家人幸福,她自我才幸福快乐。她不仅仅是尊老的模范,还是爱幼的楷模。每年暑寒假期间,也是她最忙的季节,因为她在这期间有了一十分重要的任务。此段时光孩子们都已放假,由于父母亲都外出打工,无法正常照顾孩子。洪叶辉把这些孩子领到自己家,为她们免费照顾孩子,还教这些孩子一些科学知识,组织孩子们开展健康向上的娱乐活动。这样她们的父母就能放心的干活,孩子们也能学到一些知识,免于荒废学业。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 3000 字篇 3 每当提起-,左邻右舍总是交口称赞,敬佩她是一个敬老爱幼、善良博爱、教子有方的好母亲。作为一名母亲,她用无私的母爱、悉心呵护着孩子,用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人生观影响和

13、教育者他们。多年来,她用自己的爱来营造一个良好和谐的家,把工作与家庭的关系处理得协调有序,夫妻恩爱,相敬如宾。对公婆敬如父母,对早亡大哥的遗孀视若姐妹,对大哥的一双子女视若己出。夫妻相敬,姑嫂互助。-出生于-年 1 月,门前地以村村民,丈夫-原是四川洞南县人,1992 年来到门前地做了上门女婿。从此-夫妇与她的父母哥哥嫂嫂侄儿侄女组成了一个新的八口之家家。-和丈夫一边种地一边打工,还生育了两个儿子,日子过的舒心幸福。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她的哥哥不幸车祸身亡,为了不让嫂嫂和不懂事的侄儿侄女伤心,她对嫂嫂和侄儿侄女关怀备至,悉心照料。因父母年事已高,她和丈夫担起了家庭的重担,什么活她都抢着

14、干,有好吃好穿的总先留着给她们。嫂嫂在外工作的时候,这一去就是好几年,她帮忙照看哥哥的一双儿女,还要赡养两位多病的老人,还需抚养四个年幼的孩子,她任劳任怨,不仅把孩子照顾的衣食无忧,更教会他们要真诚待人、心怀善意。四个孩子不仅学习上进,品德也很好。村里的人一传十,十传百,人人都称赞她无私有爱,挑起了家庭的重担。敬爱公婆,孝敬父母,相助丈夫。作为人妻、人母和人媳的我、她尽心尽力地做好一切,照顾好孩子和父母,关心体贴丈夫,并不因辛苦而有丝毫的怠慢。公公婆婆的生日,她放在心上,-总会和丈夫回到四川烧上一手父母喜欢的可口饭菜;逢年过节,她总是省吃俭用,自己舍不得买一件新衣服也不忘给二老买些礼物。二老年

15、纪大了,她们每年回家一两次,为了让丈夫安心工作,公婆多享点福,她就承担起家务和照顾孩子的义务。每天她都忙的像上紧了弦的发条,无论多累她都咬牙坚持着。她和丈夫深知父母丧子的悲痛,为此夫妻二人更加关爱父母,将心比心,对父母衣食住行多操心,经常说宽心的话安慰父母。父母渐渐从失去儿子的悲痛中慢慢走出来,她说她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只要为了这个家庭,为父母和孩子能快乐幸福,她付出什么都在在所不惜,心甘情愿。二十余年来,大家庭和睦相处,互敬互爱至今,在门前地村传为美谈。和气生财,全家成员辛勤工作,家庭生活蒸蒸日上,曾受到了镇妇联五好文明家庭的表彰。辛勤工作,勤俭持家。种地务农无法照顾 8 口大家庭,她和

16、丈夫决定外出打工。他不怕脏累,干起了男人的活,和丈夫一起当粉刷工。经常工作到很晚,也不能按时吃饭,经常饥一顿饱一顿。一年四季从来没有穿过几回新衣服和漂亮衣裳,灰头土面,皮肤也变得非常粗糙,每当想放弃的时候,她想想四个孩子和四个年迈的老人,她还是咬牙坚持下来了。父亲常年患病,她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可是她对父亲的关爱有增无减,无论是日常起居还是看病吃药她都十分上心。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朱贵珍从无怨言。20-年她父亲因病去世,-伤心之余更加努力的工作,自己整整瘦了一圈,最终还清了父亲看病欠下的外债。她省吃俭用,但是却很舍得花钱在孩子和父母公婆身上。日子因她的勤劳付出变得更加和和美美,红红火火。言传身

17、教,以德育人。如今大儿子已经 23 岁,现在四川省重庆航天大学电脑系就读,小儿子在散旦读中学。-母亲八十五岁了,由于母亲年事已高,生活时有不便,深怕母亲受到委屈,-亲力亲为,伺候母亲起居,一天两餐,从无怨言。她还经常教育孩子要孝顺,要常怀感恩之心。她说孝顺,不仅仅是养老送终,更多体现在对老人日常生活的关爱。她言传身教,父亲辞世后,朱贵珍怕老人孤独苦闷,常陪伴她聊天,经常带孩子来看她,让孩子讲故事给她听,让她感受天伦之乐。看到老人的笑脸,她如同吃了蜜一样的甜。几个孩子在她的影响下,也十分孝顺长辈。她深知一个家庭,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组成一家既是缘分,能够和睦相处更是不容易,这个过程必

18、须依靠共同努力。任何一位母亲对自已的孩子都会不计得失、不求回报,可以牺牲自已的一切,乃至生命。母爱是一种胜于一切的感情,是一种甘心付出、蜡炬成灰的思想境界。-不仅孝敬公婆,服侍父母,还养育了两个儿子,照料了哥哥的一双儿女,将日子过得和和美美,红红火火,受到了乡邻们的一致称赞和好评。甘心付出、不求回报、母爱胜天的行为,实现了春风细雨播洒爱,万紫千红总是春的美丽。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 3000 字篇 4*x,女,土家族,42 岁,大专文化,*县地方税务局一名普通干部。在工作中,她爱岗敬业,任劳任怨,多次受到局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在生活中,*x 怀着一颗孝顺之心、一颗体贴之心、一颗关爱之心,用自己的

19、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人女、为 人妻、为人母的高贵品质,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着点点滴滴的亲情故事。一颗孝顺之心 小 x 本姓 x,三岁的时候,在县城工作的姨父姨母因膝下无子,家住*x 乡的亲生父母把她过寄给姨父姨母抚养,后来她也就随姨父姓了“x”。看着*从上小学、到参加工作,再到出嫁成家,两位老人倾注了大半辈子的心血,尽了老一辈人应尽的义务。参加工作后的*,回到家就帮姨母洗菜做饭,收拾房间,休息日陪着两位老人聊聊天,散散步。刚参加工作那时工资低,*舍不得给自己买时髦的服装,总惦记着先给两位老人买点布料添件新衣服,或是买点水果、副食之类的东西让老人们尝尝,这一习惯一直到*成家后都还坚持着。20*年 3

20、月,姨父因病去世,办完姨父的丧事后,她把年迈多病的姨母接到自己的家里一起生活。姨母年青时就患上了冠心病和糖尿病,为了护理好姨母的身体和饮食生活,她专门跑到医院去咨询医生,家里有这种病状的老年人怎样从生活保养到药物调理方面进行照顾。饮食方面,患糖尿病的人应多吃菜少吃饭,*就照着烹饪书试着给姨母做些可口的菜吃,刚开始不是缺盐就是淡味,时间一长,菜也就做得越来越好吃。姨母体胖怕热,行走不方便,却又喜欢出门散散步,每次从散步到回家是走一走停一停,上楼梯也要歇上一会儿,看着姨母大汗淋淋地回到家,*很是心疼,几天之后,家里便安装了空调。为了照顾好姨母,同学之间的小聚、单位组织的三八旅游活动,*也都放弃了。

21、实在是推不掉的应酬,*也是提前为老人准备好饭菜再参加。*对孝的理解是:老人把儿女养大不容易,儿女为了老人的健康和幸福,应该付出最大的努力和代价。一颗体贴之心*的丈夫*x 在县人民银行工作,是一位农家子弟,凭着农家子弟的勤奋与好学,从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一步一个脚印走上了领导岗位。丈夫走上领导岗位后,工作上较忙,一年四季出差、开会、学习的时间多,照顾老人和家务活儿大多都落在了*一个人的肩上。一次,姨母生病住院需要人服待,丈夫又出差在省里开会,在不影响自己工作的情况下,*到医院陪伴姨母,病床前端水送饭,为老人梳头洗脚,多少个日日夜夜,那个中滋味,怎一个累字了得!自己的亲生父母常年呆在乡下,有时老年人

22、打个电话上来想看看外孙,*只好利用“双休日”带着儿子买些营养品去乡下看望两位老人,第二天下午又要匆匆忙忙地赶回宣恩上班。“百善孝为先”,男人在忙着经营自己事业的时候,也往往记不起父母的生日,前几年公公婆婆住在中间河,有一年,*提醒丈夫,今年婆婆过生时,咱们一家三口一定下去看看,结果婆婆过生那天,丈夫单位上级领导临时来检查工作,她只好默默地带着儿子去为婆婆做生。一颗关爱之心 儿子*现在*民族学院读书,在儿子的培养教育上,*没少操心过。儿子上小学的时候,体弱多病,时常感冒发烧,*不是送儿子去打点滴,就是上门诊去拿药,晚上还得监督儿子完成作业、背英语单词。在儿子的成长方面,她更注重对儿子品德和生活能

23、力的培养。儿子上初一的时候,与一位叫*的同学玩得特别好,只要家里做了好吃的菜,他都会把这位同学叫到家里来。有一次在学校,儿子与*因为口角之争,一时气愤的宗坤居然拿起板凳打了平日里玩得最好同学。老师通知*赶到学校后,问清了原因,原来,儿子的同学因随口带了一句骂人母亲的脏话,宗坤一时冲动用板凳砸了同学。回到家后,*对儿子说:“他是你玩得最好同学,你要学会谦让,不能因为一句话出口没注意,你就动手打人。”后来,对方的家长也知道自己的孩子做得不应该,专门到*家道歉。儿子在家里的时候,*不宠儿子,对儿子本来力所能及的生活自理劳动,放手让儿子自己去做,比如收拾自己的房间,整理书桌、书包,晚自习回家自己煮面等

24、等;对儿子在外交友方面,也不是给太多的零花钱,防止儿子养成大手大脚的不良习惯。儿子高中是在外县住读的,一向坐车就晕坐的*还是向单位请了两天假,开学那天把儿子送到了学校,作了简单的安排后,第二天就回到了*。对儿子的爱和教育,*说:“要爱得适当,爱中有合理而严格的要求;要照顾得适当,一定要给儿子一些靠他自己的出力而获得成果的机会;要关心得适当,得放手时且放手,该放心处且放心。”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 3000 字篇 5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源于心,爱生于情。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家庭美满幸福、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石。在恭城收费站,就有这么一个孝老爱亲的故事。故

25、事的主人公叫*,今年 50 岁,是恭城收费站的一名普通职工。他家六口人,父母退休在家安享晚年,爱人下岗多年,目前在一所中学做勤杂工,女儿在外地工作,儿子还在念初中。在单位,*是一位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爱岗敬业的好同志,在家庭,他更是一位恩爱亲人、孝敬老人的好榜样。他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着点点滴滴的亲情故事,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孝老爱亲。1988 年 7 月,*与妻子结婚了,婚后的生活是甜蜜的,他们互敬互爱,家庭和睦。随着两个孩子的相继出生,更是给这个家庭增添了无尽的欢乐。但由于孩子出生时双方的父母都因工作忙,无法脱身来帮忙照顾他的妻儿,憨厚老实的大男人*硬是赶鸭子上架的当了月嫂,挑起了照

26、顾妻子和孩子的重担。大孩子出生那时,正值寒冬腊月,他每天下了班都要顶着寒风步行几里路到农贸市场去买菜,回到家又是给妻子洗衣做饭,又是给孩子洗澡、喂奶、换洗尿片他里里外外一把手,一天下来忙得腰酸背痛的,有时晚上 12 点钟还不能上床休息,深夜里三五次地醒来哄孩子更是常有的事。妻子眼看着丈夫一天比一天的消瘦,心疼的说:春杰啊,你一个大男人的做这些事,真苦了你啦!*深情的望着妻子,体贴的憨笑着对妻子说:你生孩子比我更辛苦。丈夫一句朴实而真挚的话把妻子温暖得热泪盈眶。1997 年 10 月,*妻子的单位破产了,她一下没了工作,承受了非常大的压力,心情十分糟糕。一向温柔的她,有时竟会平白无故地冲着*发脾

27、气。这时,*十分理解妻子,总是好言安慰妻子,开导妻子,一点也不埋怨妻子。为了让妻子心情舒畅一点,他一有空就陪着妻子散散步、逛逛街或是爬山、郊游。他把洗衣、买菜、做饭等等家务全揽在自己的身上,花着心思为妻子做好吃的,还积极帮助妻子找到了一份新的工作。他们俩结婚 25 年了,二十多年如一日,互敬互爱,相濡以沫,共同营建了一个充满温馨、和谐、安宁、幸福的家庭,赢得了四邻八舍的羡慕和赞誉。亲朋好友都说*是世上难得的好丈夫!*的父母都是 80 多岁的高龄老人了。说到高龄,*的父亲李扬隆老人,脸上写满了幸福和感激,他说自己还在龙胜工作时,有一次因病吐血将近两大碗,差点就见了阎王爷,是儿子*为他献血救了他。

28、他经常一脸自豪地说,能活到这个年纪,多亏了他们家春杰,他这条命,是*这个儿子为他保住的。为了能让老人更加幸福的安度晚年,*和妻子都精心的照顾着老人的饮食起居。平时在家里,除了扛下买菜、洗衣、做饭等等家务活,他和妻子还经常陪老人打打门球、散散步、逛逛街,或是陪老人看电视、串门儿、聊天儿。老人年纪大了,经常有不舒服或有个头疼脑热的,这个时候,他总会及时领着老人上医院看医生,挂号、取药忙个不停。一次,他的父亲身患重病住院治疗,生活不能自理,他与家人寸步不离、通宵达旦地守护在父亲的病床前,煎药喂药、洗脸洗脚、擦洗身子,一把屎一把尿、无微不至的照料着老人。近两年父亲经常生病住院,他总是彻夜守候在老人身边

29、,没有一点儿嫌弃,从不说半句怨言。不光是对自己的父母孝敬,他对岳父母也一样孝敬。几年前,他的岳父突发脑瘫卧病在床,加上岳父本身又患有老年痴呆症,需要人 24 小时看护,而岳母年事已高,其他儿女又不在身边,为了更好的护理岳父,*干脆搬到了岳父母家中。尽管岳父常常做一些让*夫妇哭笑不得、让常人难以想象的尴尬事情但他每天还是不厌其烦、耐心地帮岳父擦洗、按摩、翻身,他还经常与妻子用轮椅推着岳父到外面晒晒太阳,看看热闹,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这一照顾便是九百多个日日夜夜,直到老人去世。谁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周围的人都说他是岳父病床前最孝顺的亲儿子呢!*常对人们说:父母生我们,养大我们,不容易啊,他们吃了多少苦,

30、受了多少罪啊。古人讲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现在他们老了,我们做子女的要拿一百倍的孝敬来报答父母才对呀!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他和妻子的影响下,他的两个孩子对长辈也都十分的孝顺。正是因为有了子孙们的孝敬,家里的老人才愈发福寿延年,一家人其乐融融,特别的惹人羡慕。*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公路人,虽然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他情真意切、孝老爱亲的点点滴滴却真真切切的打动着我们。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像*那样,坚守对父母对家人的责任和义务,懂得感恩,懂得报答,学会用真心待人,以挚情爱人,并且在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平凡而又平淡的生活中,去传承孝老爱亲的美德,让孝老爱亲的明灯,

31、能照亮更多的家庭,温暖更多的人心。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 3000 字篇 6 走进东新村国矿楼社区,提起*无人不晓。他不是政府官员,也不是企业老板,更不是影视明星,他只是一个患先天小儿麻痹症的残疾人低保户。但就是这样一个普通市民,数年如一日的照顾他体弱多病的母亲、以至邻里老人、社区孤寡残疾老人演绎出无数感人肺腑的博爱之曲。1976 年的那场 XX 大地震,夺取了*父亲的生命,从此,他与母亲相依为命。在家里,*是个有口皆碑的孝子。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却做到了久病床前有孝子。*有一颗疼爱的心,*的母亲由于年迈耳聋眼花,并患有严重的风湿病,生活起居都不能自理。*就将照顾母亲的重担扛了过来,他为母亲

32、端屎端尿洗涮衣裤,打针喂药,十几年如一日。因为老人常年打针,肉里长了核子针扎不进去。看着老人痛苦的神情,*非常心疼,便用热毛巾将核子敷软再打。由于病痛,老人时常把忙碌一天、身心疲惫的*从梦中喊醒。每当这时,他总是面带笑容,为母亲端水喂药,捶背揉腿,直到老人安睡。2005 年冬天,*的母亲不小心左手摔成骨折住院两个月,*坚持每天为老人熬粥炖汤,为老人家洗衣、端药。为了照顾好体弱多病的母亲*甚至多年一直不提结婚的事儿。他的的真诚和付出,感动了天地,感动了母亲,感动了亲朋好友,感动了医生病友,也感动了所有人。去年年初,*的母亲查出了肝癌晚期,这宛如一个晴天霹雳,让这个从小就失去父爱的人又一次遭受了致

33、命的打击,他强忍着悲痛,向母亲隐瞒病情细心照顾母亲,拖着残疾的身体每天奔波于医院和家中,直到母亲去世。在社会上,*还是个人人称颂的“孝老模范”。*有一颗博爱的心。在社区里,很多老人提起他都赞不绝口。在社区里,*每个月都尽自己所能为社区里的孤寡老人进行志愿服务。有位孤寡老人手脚摔成了骨折,他照顾老人直到恢复健康为止;老人衣服旧了,他就自掏腰包买来新衣。端午节,他给老人们送粽子;年三十,他为孤寡老人送去热气腾腾的饺子*孝敬老人的光荣事迹在社区中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和示范作用。多年来,为了照顾社区内孤寡老人的生活生活,*付出的人力、精力和财力难以计算,但他始终无怨无悔,矢志不渝,他之所以要这样做,用他自

34、己的话来说,就是为了把中华民族古老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传统美德永久的发扬广大。*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呵护身边的每一个老人。他的经济条件并不宽裕,但他却时常从自己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活费用挤出一点儿钱来资助有需要的人。对自己,他就显得“小气”得多,几年来,他一直不舍得为自己添一件新衣服,甚至在三伏天都不轻易给自己买一瓶冰镇饮料*还有一颗感恩的心。他虽然也有过委曲,也曾埋怨过上天不公,但在孝敬老人、尊重长辈、关爱亲人、邻里的道路上,无论再苦再累,他都无怨无悔!他虽没有显赫的地位,没有惊人的壮举,就靠一份良心、一份真心、一份爱心、一份忠心,善待亲人、孝敬母亲,友待他人、义待同仁,问

35、心无愧、主持正义,孝老爱亲、抑恶扬善,广播仁爱,大兴德广,亦不亚于圣人也!*用爱作墨,以实际行动为笔,书写着和谐家庭、和谐社会文明篇章!在奉献中感受快乐,在付出中圆满人生,这是*的思想境界和人生寄托。*说:“尊敬老人、爱护老人、关心老人,是我们年轻人应该保持的优良传统。我只是做了一些自己应该做的事,我深深感到自己的不足,今后一定加倍努力,争取做的更好,并带动周围的人继续弘扬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美德,让爱的阳光洒满大地”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 3000 字篇 7 董*,男,1949 年出生,中共党员,鄂城区泽林镇余山下村村民。其父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把毫无血缘关系的孤寡老人接到家中当自己的母亲一样照

36、顾,父亲去世后董*夫妇接过爱心和孝心的接力棒。为了方便照顾老人,他们将自己的母亲送到三弟家赡养。家里条件拮据,他们宁愿自己饿着肚子干活也要让老人吃上米饭;家里无钱买药治疗老人肾炎,董*在医生的指导下亲自到白雉山采摘草药,一采就是 10 年,老人在董家人的悉心照料下,肾炎奇迹般的痊愈了。老人怕拖累董*一家曾几次想绝食自杀,董*夫妻那几天轮流日夜守在她身边,耐心开导老人。为了让老人解开心结,董*夫妇专门用人力车拖着老人到城里、西山公园等处游玩。他们把老人当成自己的亲奶奶,50 多年来,接力悉心照料老人至 103 岁。董家两代人孝行善举感动众生,董*被评为鄂州市第二届“孝老爱亲模范”。孝老爱亲模范事

37、迹材料 3000 字篇 8 她是家中老人的精神支柱,心灵慰藉,为老人排解忧虑,分担愁苦,与老人默契沟通;她是家中老人的细心家长,知己挚友,对老人真心呵护,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尊老敬老的美德,她就是东经路社区海宁路的居民*x。她直爽热情 关心着孩子的心情,从没有因为成绩不好,打骂过她的孩子,成绩不好时,她会笑着说:没关系,只要努力了就行。成绩好了她就说,继续努力,我女儿一定行。记得我上高中的时候,晚上上晚自习,晚饭要在学校吃,我那时候胃不好,吃的不舒服了胃就痛,妈妈怕我难受,每天下班后,不论是刮风还是下雨、下雪,做好可口的饭菜骑着自行车每天坚持给我送饭,三年来从没间段过。晚上自己回家时,在小区门口

38、都会看她的身影,然后和我一起慢慢走回家,边走边聊一些学校的事情,就像一个大朋友一样,我也会把学校和班里的事情和妈妈讲一下,妈妈总是在认真的听,和我聊。上高中时,由于房子小妈妈和我住一间房,我写作业时,妈妈就要在外面的厅里等侯,冬天暖气不好,妈妈就裹个大衣在那里坐着,把电暖气放到我的旁边,不论到几点妈妈都在那里等着,从没有先睡的时候,有时妈妈只能睡三四个小时,因为早晨妈妈还得早早起来给我准备早点。在孩子压力大的时候,给予安慰。也许是一件新衣,也许是一菜肴,也许是一个礼物。平常的无足挂齿,却体现着母亲对孩子的关心和爱。上大学后,妈妈跟我说,在学校过集体生活,不要太任性,同学们走到一起是缘份,同学之

39、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做事情要为大家着想,不要只想着自己。我的学校离家比较近,星期六、日的可以回家,每次回学校时,妈妈都给我做一些好吃的东西带上,让我给宿舍的同学带回去,因为她说,你的同学家大多数都不在本地,你想吃可口的,一个电话,中午就可以吃到,但她们离家远,学校的饭菜又不可口,带些回去给她们吃吧,问问她们想吃什么,然后我给你们做。同学生病时,妈妈就陪她们去看病,为她们跑前跑后,楼上楼下的忙个不停,就像是我生病了一样,后来我们的同学都说:妈妈真好,我们都要认她当妈,到后来她们只要接到我妈妈打来的电话,都喊说是妈妈打来的,都争着喊妈妈。父亲去世后,妈妈把家里的一切事情都担了起来,爷爷从老家来

40、,她无微不至关怀他老人家,给老人做可口饭菜,爷爷做过直肠癌手术,大便控制不好,经常弄到衣服上,床上,妈妈从没怨言,总是把爷爷的衣服、床单等给洗的干干净净,还给老人家买好换洗的衣服,比父亲在时还要细心,爷爷有时候都不好意思让妈妈弄,但妈妈说:没关系,谁都会有老的时候,年轻人多干点没啥。爷爷回老家时,妈妈怕老人自己走危险,就亲自把老人送回去。妈妈虽然只是个普通的工人,但对待自己的工作兢兢业业,工作忙时妈妈经常加班,有时忙了,就经常把工作带到家里来干,有时我睡醒一觉,看到妈妈还趴在写字台上在写呀算呀,有时在电脑前工作,我劝她早点睡,她总说没关系,干完就睡,有时都到深夜 2、3 点多钟,这种敬业精神也

41、给我做出了榜样,妈妈曾多次获得过单位嘉奖,还荣过一次三等功。在我刚刚工作时,她会担心,因为在家里,从未受过委屈的花朵,刚刚走入社会,一定会吃不消,但是她明白我的想法,从来也不说什么,静静的聆听我电话里委屈的哭诉,但是她会告诉我,一切事情贵在坚持,坚持下去就是胜利,人生是你自己的选择,你坚持,妈妈就支持,有一天你飞不动了,想回家了,妈妈永远在这里等着你。很安慰,很感动的话语,我明白她心里的舍不得,明白她的心疼,但是为了女儿的梦,她选择听孩子的,孩子的人生,让她自己去走,这样她才不会后悔。母亲,给予我生命,养育我长大,给予我支持,抚慰我心灵。特别是父亲去世后的这十二年,她承受的,比三口之家多的多,

42、可是她从未说过苦和累,因为她认定,我是宝贝,她是我的守护神。这就是我的母亲,一个平凡却又不平凡的人。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 3000 字篇 9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源于心,爱生于情。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家庭美满幸福、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石。在恭城收费站,就有这么一个孝老爱亲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今年 50 岁,是恭城收费站的一名普通职工。他家六口人,父母退休在家安享晚年,爱人下岗多年,目前在一所中学做勤杂工,女儿在外地工作,儿子还在念初中。在单位,李春杰是一位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爱岗敬业的好同志,在家庭,他更是一位恩爱亲人、孝敬老人的好榜样。他在平凡

43、的生活中演绎着点点滴滴的亲情故事,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孝老爱亲。1988 年 7 月,-与妻子结婚了,婚后的生活是甜蜜的,他们互敬互爱,家庭和睦。随着两个孩子的相继出生,更是给这个家庭增添了无尽的欢乐。但由于孩子出生时双方的父母都因工作忙,无法脱身来帮忙照顾他的妻儿,憨厚老实的大男人-硬是赶鸭子上架的当了月嫂,挑起了照顾妻子和孩子的重担。大孩子出生那时,正值寒冬腊月,他每天下了班都要顶着寒风步行几里路到农贸市场去买菜,回到家又是给妻子洗衣做饭,又是给孩子洗澡、喂奶、换洗尿片他里里外外一把手,一天下来忙得腰酸背痛的,有时晚上 12 点钟还不能上床休息,深夜里三五次地醒来哄孩子更是常有的事

44、。妻子眼看着丈夫一天比一天的消瘦,心疼的说:-啊,你一个大男人的做这些事,真苦了你啦!-深情的望着妻子,体贴的憨笑着对妻子说:你生孩子比我更辛苦。丈夫一句朴实而真挚的话把妻子温暖得热泪盈眶。1997 年 10 月,-妻子的单位破产了,她一下没了工作,承受了非常大的压力,心情十分糟糕。一向温柔的她,有时竟会平白无故地冲着-发脾气。这时,-十分理解妻子,总是好言安慰妻子,开导妻子,一点也不埋怨妻子。为了让妻子心情舒畅一点,他一有空就陪着妻子散散步、逛逛街或是爬山、郊游。他把洗衣、买菜、做饭等等家务全揽在自己的身上,花着心思为妻子做好吃的,还积极帮助妻子找到了一份新的工作。他们俩结婚 25 年了,二

45、十多年如一日,互敬互爱,相濡以沫,共同营建了一个充满温馨、和谐、安宁、幸福的家庭,赢得了四邻八舍的羡慕和赞誉。亲朋好友都说-是世上难得的好丈夫!-的父母都是 80 多岁的高龄老人了。说到高龄,-的父亲-老人,脸上写满了幸福和感激,他说自己还在龙胜工作时,有一次因病吐血将近两大碗,差点就见了阎王爷,是儿子-为他献血救了他。他经常一脸自豪地说,能活到这个年纪,多亏了他们家-,他这条命,是-这个儿子为他保住的。为了能让老人更加幸福的安度晚年,-和妻子都精心的照顾着老人的饮食起居。平时在家里,除了扛下买菜、洗衣、做饭等等家务活,他和妻子还经常陪老人打打门球、散散步、逛逛街,或是陪老人看电视、串门儿、聊

46、天儿。老人年纪大了,经常有不舒服或有个头疼脑热的,这个时候,他总会及时领着老人上医院看医生,挂号、取药忙个不停。一次,他的父亲身患重病住院治疗,生活不能自理,他与家人寸步不离、通宵达旦地守护在父亲的病床前,煎药喂药、洗脸洗脚、擦洗身子,一把屎一把尿、无微不至的照料着老人。近两年父亲经常生病住院,他总是彻夜守候在老人身边,没有一点儿嫌弃,从不说半句怨言。不光是对自己的父母孝敬,他对岳父母也一样孝敬。几年前,他的岳父突发脑瘫卧病在床,加上岳父本身又患有老年痴呆症,需要人 24 小时看护,而岳母年事已高,其他儿女又不在身边,为了更好的护理岳父,-干脆搬到了岳父母家中。尽管岳父常常做一些让-夫妇哭笑不

47、得、让常人难以想象的尴尬事情但他每天还是不厌其烦、耐心地帮岳父擦洗、按摩、翻身,他还经常与妻子用轮椅推着岳父到外面晒晒太阳,看看热闹,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这一照顾便是九百多个日日夜夜,直到老人去世。谁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周围的人都说他是岳父病床前最孝顺的亲儿子呢!-常对人们说:父母生我们,养大我们,不容易啊,他们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啊。古人讲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现在他们老了,我们做子女的要拿一百倍的孝敬来报答父母才对呀!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他和妻子的影响下,他的两个孩子对长辈也都十分的孝顺。正是因为有了子孙们的孝敬,家里的老人才愈发福寿延年,一家人其乐融融,特别的惹人羡慕。-只是一个

48、普普通通的公路人,虽然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他情真意切、孝老爱亲的点点滴滴却真真切切的打动着我们。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像-那样,坚守对父母对家人的责任和义务,懂得感恩,懂得报答,学会用真心待人,以挚情爱人,并且在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平凡而又平淡的生活中,去传承孝老爱亲的美德,让孝老爱亲的明灯,能照亮更多的家庭,温暖更多的人心。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 3000 字篇 10 小时候,都是爸爸妈妈为我做事,如穿衣服、吃饭、刷牙、洗脸等种种事情都在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照下一点一点地做好。那时,爸爸妈妈不但要照管我,家务事也少不了,加上每天还要上班,可想而知有多辛苦 爸爸妈妈是把生命

49、给我们的人,从我们从生下来的那一刻起,到成长为今天的五年级学生,爸爸妈妈牺牲了多少的时间和心血,花费了多少的精力和财力,用世上最无私的爱养育我们,使我们长大成人。现在我长大了,慢慢谅解到了父母的辛苦,体会到他们对我无私的爱。他们每天的操劳、工作,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爸爸妈妈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更是应当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精神去报答我们的父母。但其实孝敬父母并不难,不需要华丽的礼物,也不需要过于奢侈的物品,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孝心。自己亲手做的一张小贺卡、一枝康乃馨或者自己亲手做的礼物,就足以表达内心的语言。但我们最好是用实际行动去报答父母,例如,考试时候,考了好的成绩就是对他们最好

50、的回报;平时多帮妈妈做家务;帮爸爸妈妈捶捶背;在他们下班回来的时候泡上一杯清香可口的茶端到他们的面前这些生活中的小细节,不都是孝敬父母的表现吗?所以现在,我尽可能多孝敬父母,因为妈妈工作忙,我没有很多的时间和妈妈在一起。但是,只要有机会,我都会尽我的绵薄之力:父母过生日,我会为他们精心准备一份小礼物,让他们开心;为实现他们对我的期望,在校好好学习;当父母工作繁忙的时候,我就会煮饭,做些家务活,减轻父母的负担;父母生病时,我会像他们关心我一样,关注他们的身体健康,为他们端茶送水,驱寒温暖;当我做错事情或顶撞父母后,就会主动向父母承认错误;时常会跟父母讲些笑话,说说我在学校的情况,让他们对我的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报告/总结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