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年中考历史学科复习研讨会发言稿伏龙初中 王安伟各位老师,大家好:很高兴能和在坐的各位老师一起研讨有关今年中考复习的有关问题。下面我主要从如何整合历史知识和预测12年中考热点及如何复习迎考三个方面来谈一下自己的体会一、如何整合历史知识在复习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对复习感到力不从心,出现理不清、记不住的现象,缺乏对历史知识的系统把握,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也得不到相应的提高。如果不对“零散”的知识进行归纳整合,要想在考试中取得很成绩肯定是有难度的。那么怎样进行知识的整合呢?其方法为:将教材中各章节中出现的同一知识点进行整理、归纳,构筑成科学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在感知中有深刻的印象,形成一定的知识
2、体系,从而达到提高思维能力的目的。比如:(一)、三次科技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蒸汽时代(工业革命)1、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2、标志性发明: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发明使用。(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3、主要发明:a、英: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史蒡芬孙火车机车。b、美(富尔顿)轮船。二、第二次科技革命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1、时间:19世纪70年代20世纪40年代2、标志:电力的广泛使用。3、主要发明:a、卡尔本茨内燃机、汽车。b、美:爱迪生电灯泡;莱特兄弟飞机;4、科技发明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人类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改善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3、条件;汽车、飞机的发明和使用,扩大了人们活动范围,缩短了人们旅行的时间,使出行更加方便,促进了运输事业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生产能力。电话、无线电报的发明,缩短人与人的距离,加强了世界的联系。三、第三次科技革命(信息时代)1、时间:20世纪40年代至今2、标志:原子能、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等3、地位:规模、深度、影响超过前两次4、影响:a、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b、科技进步使人类日常生活发生重大变化。c、引起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差距拉大,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世界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快)。四、给我们的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推动了社
4、会的进步,我们要努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发展生产力。我们要学习科学家成功的经验,适应时代需要,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勤奋学习,积极实践,勇于创新探索,百折不挠的精神品质。有这样一道中考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时代发展的原动力。为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九年级(3)班同学决定创建以三次科技革命为主题的网站,请你参加。(1)小丽为网站选择了三幅图片,请你以图三为例完成图一、二的内容。(2分)(2)网站主要由栏目和内容两部分组成,剩余部分请你写在相应的序号处。(6分)(3)你对科学技术有何认识?请把它写在网页留言中与大家一起分享。(2分)主图图一 时代图二 时代图三 信
5、息时代栏目第一次科技革命第二次科技革命 内 容哈格里夫斯与珍妮纺纱机 与电灯计算机技术与“深蓝” 与蒸汽机卡尔本茨与 网络技术与电子商务史蒂芬孙与 莱特兄弟与飞机 技术与“多利”网页留言:广安市2010年中考试题、历史上的北京见证了西方列强的欺凌与野蛮,也见证了中国人民艰难的探索与不屈的抗争,更见证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崛起与复兴。下列图片正是北京不同时期的历史见证。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1)图一见证了西方列强发动的哪次侵华战争?(2分)(2)图二所示的大学堂是今天北京大学的前身,它见证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次变法运动?(2分)(3)图三、图四分别见证了发生在1919年和1949年的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6、?(2分)(4)2008年北京又将见证举世瞩目、永载史册的大事。请举一例。(3分)(二)、中国近代化探索(1)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地主阶级洋务派;代表人物:中央奕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口号:前期“自强”,后期“求富”)。(2)戊戌变法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3)辛亥革命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民主共和制。资产所阶级革命派;代表人物:孙中山:伟大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4)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思想文化(资产阶级激进派;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两面旗帜:民主和科学)。感悟(结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
7、变中国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无产阶级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经历了哪些变化?学技术学政治制度学思想文化(三)、中华民族精神五四精神:不屈不挠、敢于斗争、乐于奉献、敢为天下先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民主、进步、科学)。长征精神: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胜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依靠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
8、精神。抗战精神:不畏强暴、不甘屈辱的自强精神,万众一心、和衷共济的团结精神,中华儿女舍生忘死、前赴后继的牺牲精神,百折不挠、奋斗到底的坚韧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航天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四)、世界史上的主要国际组织政治:联合国(UN)(1945年,雅尔塔会议)。经济:欧盟(EN)(1993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世界贸易组织(WTO)。对峙的集团:一战时(19世纪20世纪初):三国同盟三国协约。二战时:德国、意大利、日本结成的轴心国集团国际反法西斯联盟。二战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三、
9、2012年中考热点知识的一些预测1、逢“10”周年(1)鸦片战争南京条约(18422012年)(2)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成立100周年(19122012年)(3)改革开放-邓小平南巡讲话20周年(1992-2012年)2、2012中考历史热点问题(一)、坎坷曲折的中美关系 1.侵略中国:美国人华尔统领洋枪队镇压太平军;1900年参与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之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华盛顿会议上签订了九国公约,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条件。 2.中美合作:1942年1月1日,中、美、苏等26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中美两国在战争中结为盟国,互相援助。 3.扶蒋反共:为达到控制中国的目的,美国实
10、行扶蒋反共政策,出钱出枪援助蒋介石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 4.中美建交: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台湾,“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粉碎了以美国为首企图分裂中国的行径。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1979年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中美正式建交后,对中美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诸多矛盾冲突,致使中美关系的发展呈现出一波三折的特点。尤其是台湾问题成为中美关系的焦点。 (二)、台湾问题、台湾问题的由来:()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马
11、关条约割台湾、澎湖列岛等给日本。 ()年,抗战胜利后,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年,解放战争即将胜利,蒋介石集团的残余势力逃亡到台湾。 ()美国政府干涉中国内政,派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世纪年代末年代初,邓小平提出解决台湾问题的“一国两制”的原则。 2、时政教材结合 材料一: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为了最终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党和政府制定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基本方针。这一基本方针简称“一国两制”。香港和澳门先后回归祖国,丰富了“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当今台湾的主流民意是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因此,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12、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材料二、我们以最大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我们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不是针对台湾同胞的,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台湾分裂势力搞“台湾独立”图谋的。略 3、认识:(1)我们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应树立崇高和远大理想,努力学习和掌握先进科学文化知识,把个人的前途、命运同祖国、民族的兴衰荣辱紧密联系在一起,热爱祖国,维护祖国的统一,坚决同分裂祖国领土、破坏祖国统一的一切言行作斗争,努力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为早日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贡献力量。(2)公民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祖国统一是人心所向。要集中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
13、力。要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国防意识。(三)、中日关系(钓鱼岛主权问题)知识梳理 一、近代1、18941895年发动甲午中日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 马关条约;2、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局部侵华,占领东 三省。并将侵略的魔爪伸向东北; 3、1937年发动“七七”事变,全面侵华,犯下滔天罪行(南京大屠杀);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二、现代 1972年田中角荣首相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四)、西藏问题(1)西藏的和平解放:1951年,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2)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1965年西藏成立自治区。(3)我国对少数民族实现的两项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各民族共同发展。(4)从西藏民族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中,得到哪些启示?西藏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民族团结是祖国统一的必要前提和必然结果;民族团结、祖国统一才能促进共同发展、繁荣。三,如何复习迎考 针对目前学生的情况,我认为我们复习还是应该立足于课本知识的再现,我把我目前的复习与在座的各位同行作一交流,首先,对八九年级的课本知识再一次进行梳理,然后,自己针对每一个复习主题,找一些相应的试题加以练习,最后结合课本知识进行评讲,达到对课本知识的进一步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