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班案例:孩子就是游戏的主人一、案例背景传统思维中的区域活动,更注重孩子只在一个区域内的操作,美其名曰“发展耐性和坚持性”,想要在区域中“流动”一下即会招来老师的一顿“言传说教”,如今的区域活动,更多的是从孩子天性出发,在指南引领下,改变传统的方式,让孩子“流动”起来,于是,我们尝试了加入“一卡通”,让区域游戏变成了赚钱区域和花钱区域,努力让孩子成了真正的主人二、案例描述与分析片段描述:区域活动开始了,自从有了流动形式的区域,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更高,都想赚更多的钱可以买到自己想要的物品。正当我们满足在孩子们“自主游戏”的氛围下时,突然听到了“银行工作人员”的交谈:“每次都是这样,刚开始每一个人
2、来取钱的”灿灿说。“就是嘛,等到快结束的时候么大家都来取钱了,那时候么忙也忙死了!”铭砚也说。听了他们的话,我回忆前几次的区域活动中的确有这样的现象,那时候也不觉得什么,被他们一说倒觉得真是一个问题。我凑近柜台问他们:“你们有什么好主意吗?”“老师,能不能和大家商量下,下次分开取钱,不要一下子都来,我们很忙的。”铭砚认真的说着。“有几次我们把钱都算错了!”灿灿也很认真地说。“好吧,等会结束时,我们吧这个问题和大家商量一下。”集中讲评时,我让银行人员说了他们的苦恼,立即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并纷纷发表优化的建议。最终,我们决定:如果卡里余额多的小朋友可以再区域开始、中间的时候就分开取钱,钱少的幼儿可
3、以等赚到本次区域奖金后再去取,尽量避开高峰。(片段分析:在今天的案例中,孩子们要比老师更能发现区域中存在的问题,因为他们是参与者,能更真实地感受到哪些规则有利于自己玩的更好。一卡通的使用规则是老师一手制定的,但是却没有发现它在取钱时的不便,及时发现了也没有引起重视。反而是孩子有了感慨。辛亏教师能意识到了问题,并组织了孩子们的集体讨论,让大家共同商量,寻找到更好的方法错峰取钱。)三、案例反思经过这次的事件,我觉得在区域游戏中还存在一些理念的偏差,更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以确保“流动性”区域的高效。牢固树立“孩子是游戏主人”的理念。“孩子是游戏的主人”,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需要我们教师必须时刻牢
4、固树立的、在实践中处处表现出来的。回想起当初设立“银行”“超市”和“一卡通”时,根本就没有征求过孩子的意见,自以为这些内容可以让孩子传统坐在一处的区域有了流动的机会肯定会对幼儿带来好处。事实证明好处很大,但细节问题很多。比如本次案例中的事件,根本是老师实现无法预测的,而是孩子自己发现的。所以,教师“把孩子视为游戏的主人”这方面做得还不够。切实做好“孩子心声”的收集。为了弥补先前的遗憾,教师今后要特别关注收集“孩子们的心声”,多留心眼多听意见,发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躲让孩子说说对某些区域的建议,让孩子做游戏的主人,让游戏变得更贴近孩子。认真做好“自主游戏内容”的设置。除此之外,我还想到了今后区域的改革方向:如今的区域虽然不想以前那样的死板,但学习型的区域仍旧占班级区域的多数。从外面参观学习中发现,如今的区域活动更赞成角色形式的自主区域,还可以打破班级和平衡组的界限进行。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征求孩子的意愿,统筹班级见得资源,将区域做成“实习场”式的呢?这个值得我们老师好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