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小学语文低段主题单元教学策略【内容提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新课程的实验教材发生了根本的变革,“主题单元”取代了“知识体系单元”。这就要求一线教师改变教学策略,实施主题鲜明,课堂开放的教学。本文试图以小学语文二年级(上)第七单元“环保主题”教学为例,来谈主题单元教学的“五大策略”:单元内容的整合、生活实践的契合、课程的弹性融合、情境创设的切合、语文素养的综合。【关键词】主题单元;教学策略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新课程的实验教材发生了根本的变革。过去的小学语文教材是以单元训练重点为中心编写的,语文教学的模式是以“篇”为单位,每篇课文的教学都是“各自为政”,没有站在宏观的位置上来设计,教学缺乏
2、整体性和系统性,以至于“篇”和“组”严重脱节。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也是零星的,杂乱的,因而造成长期以来“花时多收效低”的现状。如今,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以“主题单元”取代“知识体系单元”,采用主题单元的方式组合教材,将语文教材内容零碎散落的,甚至单一的内容统整起来。每个专题中的课文都洋溢着时代气息、充满着童真童趣、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这样的编排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教材要避免繁琐,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的总指导思想。但如果课程标准变了,教材变了,而我们的教学思路没有改变,仍然按照“知识体系单元”的形式一课一课地教,学生一
3、课一课地学,那么课程教材再先进,新课程带来的变革也将是浮光掠影。所谓“主题单元教学”,是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的一种单元整体备课、教学的理念与意识。也就是以主题单元为依托,在整合教科书选文内容、教学活动内容,联系可链接的丰富课外课程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全面考虑的单元整体备课、教学。与单篇备课教学相比,主题单元教学着眼于学生的整体性、综合性、实践性,更强调课程资源的整合与生成。这就要求我们改变教学策略,考虑教学资源的利用和开发问题,特别要注意教科书同一主题下各部分内容的联系,实施主题鲜明,课堂开放的教学。那么,如何根据教材提供的主题单元、依据自己建构的主题,挖掘单元主题的内涵,结合相关语文知识灵活
4、地规划、实施教学呢?下面笔者就以小学语文二年级(上)第七单元“环保主题”教学为例,谈谈主题单元教学策略的几点探索。一、单元内容的整合二年级(上)教材设计了八个主题,每一组教材均安排了“导语”、识字课、阅读课文以及“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展示台等内容。如第七单元,导语:“蓝天、白云、高山、河流,大自然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我们会用自己的双手,把图画画得更美!”点出了环保的主题。识字课是与本组主题联系密切的内容(见122页),接着,安排了四篇课文:“红领巾”真好是讲少先队员爱护小鸟的故事;清澈的湖水是讲一个小女孩良好的环保意识,不乱扔垃圾的事;浅水洼里的小鱼是讲一个小男孩“捡鱼扔鱼”保护小动物的事
5、;父亲和鸟是讲“我”通过与“父亲”关于鸟的对话,体会父亲对鸟的热爱,给人最强烈感受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与融洽。课后的“我会读”是一个词语积累的练习,反映的是对小鸟的情意。“语文园地”中的儿歌小花鹿,“口语交际”的话题(讨论怎样保护小动物),“展示台”的内容(写几句顺口溜,提醒大家不要乱扔垃圾;做一个鸟巢,准备放到树林里去),均与本组“环保”主题有联系。这样安排,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教材要避免繁琐、加强整合”的思想,便于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这些课文密切联系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文质兼美,语言典范,学生爱读,既能使学生学习语言,又能使学生在思想上得到启迪,在情感上受
6、到感染和熏陶。教材的这一编写特点,要求我们采取主题教学,即要从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认识课堂教学,整体构建课堂教学;要围绕单元主题,充分重视个体经验,通过与多个文本的碰撞交融,在重过程的生成理解中,实现课程主题意义建构的开放性教学。在教学实验过程中,我们采用主题教学的基本操作框架:“创设情境话题切入研读文本比较拓展链接生活升华自我”展开教学。我们既当好主题教学的“设计师”,又当好主题教学的“建筑师”。课前,教师对教学内容、计划、目标、学习的时间以及将要进行的主要教学活动通盘考虑、全面规划,教学的设想、教材的整合、教学方法的选择等等,都要细致策划。教师花了大量时间收集相关资料,并
7、花心思、下功夫创意教学的流程。在研究过程中,我们特别注意了两方面的整合:一是找出知识体系内在的多重联系,以便整合,比如我们课题组就编写了“五自系列校本教材”;二是找到学生生命活动诸方面的内在联系,以求互相协调,促进学生整体发展。二、生活实践的契合 课程只有面向生活世界,才能真正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课程要关注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活生生的生活经验,要成为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扩大学生的知识接触面,让学生在与社会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完善和发展。在学生学习过“红领巾”真好、清澈的湖水两篇课文后,我开始对学生进行“环保”主题的阅读拓展教学。请看以下的案例师:亲爱的小朋友们,大自然
8、是一座音乐厅。我们曾在“红领巾”真好这课中听到小鸟欢快的歌唱声;我们曾在清澈的湖水这课中听到鱼儿在水中欢快的戏水声。我们听到的这些歌声都是委婉动听的。但是,我们也会听到忧伤的,凄清感人的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走进大自然,去倾听大自然的声音,让大自然的声音纯净我们的心灵。一番动情的导语过后,笔者即刻播放声像具备的课件。学生个个观察得仔细入微。飞扬的激情让我们看到了个别孩子湿润的眼神,幼小的心灵被那一阵枪声深深触动了!这一教学环节,将环保教育渗透到音像形象阅读中去。这种经过优化过的客观情境,这种有意识的创设,这种有利于儿童发展的外界环境,在教师语言的引导下,使儿童置身于特定的环保情境中,影响了儿童的
9、认知心理。围绕“环保”主题,笔者便尝试在现有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拓展与提高。在执教第一篇拓展文冰心的一只小鸟时,笔者用Flash制作了课件,将文字用音像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见教材二),学生对小鸟的“幸福”与“快乐”的感悟,即刻融入了自己的生命体验。在笔者的激励下,学生个个对文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接着,笔者将“小鸟的血从树隙里一滴一滴地落到地上了”的画面进行定格,再设计了“想像说话”这一环节,升华了环保主题师:假如你是小鸟,当你看到鲜血从自己的伤口流淌时,当你在痛苦中挣扎时,你有何感受?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的是什么?假如你是小鸟的母亲,看到自己孩子的鲜血在树隙里一滴一滴地落到地上时,你会怎样想?假如你是
10、这个误伤小鸟的小朋友,看到自己心爱的小鸟却在自己的枪下滴血时,你又会怎么想? 潘一伦(一个调皮生):如果我是那个误伤小鸟的小朋友,我会想小鸟啊,我不是故意伤害你的,我只是想让你陪我一起度过美好的童年。因为我不恰当的爱,造成了你的死亡,我真是太不应该了!我多么自私呀!求求你原谅我好吗?我会用我的行动向你赎罪的!假如我是鸟妈妈,我想说孩子啊,妈妈不能没有你,你不能离开妈妈,你是我的命根子啊!失去了你,我活在世上还有什么意义,你快醒来吧! 王一领(生):假如我是小鸟,我最想说人类是多么可怕啊!我以为大自然这么美,人一定会更美,结果我错了。如果我早预料到会是这个下场,我就不会出来为大自然母亲歌唱了。假
11、如我是那个误伤小鸟的小朋友,我会想我心爱的小鸟,我原本想把你捉来,每天为我唱歌,可是我却伤害了你这个幼小的生命。我真该死!请你原谅我吧!我祈求你平安无事。何家豪(生):假如我是那个误伤小鸟的小朋友,我最想说当我看到小鸟在我的枪下鲜血淋漓时,我的心都快碎了。一个多么娇嫩的小生命呀!羽毛还未丰满,就在我眼前奄奄一息了。我感到万分悲痛。我已经错了,可我不能再错下去!我要郑重其事地向世人呼吁:让我们携起手来,珍爱生命,保护环境吧!案例中,笔者从生活中选取大自然中的典型场景,进行拍摄,再上传到计算机里,作为学生观察的客体,并通过生动语言的描绘,使之鲜明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如案例中,笔者拍摄了现实生活中人们
12、用枪打伤小鸟的场景,将残酷的现实又一次在学生面前呈现,一方面把学生从课程领域领入孩子的生活世界,拓展了课程时空,打开了学生的视野,穿越时间隧道,把过去、现在、未来的有关知识浓缩在一起,供学生阅读;跨越地狱的界碑,让学生占有人类的全部精神财富;另一方面,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理解,让学生亲身去体验,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深入感悟,使他们在与世界的沟通中感受生活的崇高,使精神意义日益丰富起来。案例中,笔者让学生从他们自己看到的和听到的具体情况说起,人类在时刻破坏着自己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从而也受到了自然的报复,小鸟就这样在无情的“枪声”中,离开了我们。在学生真情告白环节,笔者又让学生“换位”说出
13、“小鸟”、“鸟妈妈”、“误伤小鸟的孩子”的心理感受,使学生的课堂学习与自己的生活世界、生活经验、社会实践相联系,让学生反省自身,明白人类在为自身利益有所行动时,好好看一看、想一想是否威胁到大自然中的其他生命!这样,无需多余的讲解,学生就自然而然地从中懂得了人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真正享受到大自然的美丽。环保教育便得到了无痕渗透。语文学科蕴涵着的丰富的人文内涵,要求语文学习就要促进学生的生活品位、生活格调、生命质量的提升。从这一点来说,小学语文对于从小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生活得更加美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在课堂上的组织引导,就要创设条件,让学生,走进生活,立足于文
14、本又超越文本,带着知识与情感的体验又走入课程,使课程与生活达到真正的契合。三、课程的弹性融合教材主题的整合必然要求涉及相关学科知识的相关内容。学生需求的多样化,课程之间的融合也就势在必行。语文学科要走向综合,要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增强语文学科向外的张力,这是语文新课程的重要理念。如上个案例中,笔者运用计算机播放现成的乐曲、歌曲,或者上网下载其它音乐,就是有机地融合了音乐课的情境渲染法。在操作上,关键是选取的乐曲与教材在基调上、意境上以及情境的发展上要协调或者对立。案例中,笔者选取的是经过加工的一段音乐优美舒缓+惊心动魄,“枪声”则是这优美音乐的“对立”。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情境,为小鸟的死而
15、惋惜,为人类的无知而愤慨。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音乐欣赏,搜集资料,观看影片等诸多形式,将教学融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并通过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的参与,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启发思维,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使学生的情感在文章中得到陶冶,环保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增长,最终成为学习中真正的主人,成为保护环境的主体。利用多媒体将课文插图、文字用Flash制作成动画效果的场景再现出来,这其实也就是将美术课的赏析融合于主题教学之中,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产生表达的欲望,愿意投入积极主动有效的参与状态之中,体验文中孩子对小鸟的“幸福”与“快乐”的感悟。而学
16、生内心深处的“环保”意识则更离不开常识学科中相关知识的积淀。但是,课程的融合要有一定的限度和弹性。在合适的范围内,才会促进单个学科和所整合学科教育目的的实现,从而促进教育的发展。反之,必将是整合目的和意义的无所依附。古人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效率,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又详细列举了教科书之外的语文课程资源,包括书报杂志、影视、音像、计算机、网络等媒体,演讲、辩论、讨论、表演等形式,博物馆、纪念馆、风景名胜等场所
17、,以及日常生活、重要文件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这就要求我们要树立强烈的课程资源意识,其次要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自然、社会、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资源,遵照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不断更新、搞活、拓宽、整合课程内容,不断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进行弹性融合,丰富语文教学。 四、情境创设的切合在主题单元教学中,学生的情感有着足够的外泄机会,并且通过教师的引导,努力实现学生情感的升华。笔者用生动的语言,诗性的语言创设情感氛围,营造“磁性”、“安全”的课堂心理氛围,积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悉心呵护学生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在积极参与的前提下达到有效参与,进而使各个学生“感于内而发之外”,使每个纯净的心灵,在心
18、与心的交流中,思想的火花得以碰撞,环保的意识得以萌生。针对主题教学如何进行“情景创设的切合”,笔者摸索出了以下几种方式:是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这是最常用的方式。通常,首先确定好主题单元,根据主题的要求设计相应的人物与事件,并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随着课件中的具体情节的展开,学生往往会情不自禁地融于情境之中,产生十分生动的情感体验。这种方式形象性强,容易调动教学资源。上文案例中的情境导入环节对多媒体的适时运用,就是很好的例证。是运用语言创设情境。比如案例中的情境导入环节,笔者这样说道:“亲爱的小朋友们,大自然是一座音乐厅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走进大自然,去倾听大自然的声音,让大自然的
19、声音纯净我们的心灵。”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很快就沉浸在对大自然优美的旋律欣赏之中。然后,笔者围绕“假如你是小鸟,当你看到鲜血从自己的伤口流淌时,当你在痛苦中挣扎时,你有何感受?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的是什么?假如你是小鸟的母亲,看到自己孩子的鲜血在树隙里一滴一滴地落到地上时,你会怎样想?假如你是这个误伤小鸟的小朋友,看到自己心爱的小鸟却在自己的枪下滴血时,你又会怎么想?”这一话题,调动学生的想像,引导学生去体验、去感受、去表达。这种方式灵活性大,可根据课堂教学过程的具体情况进行随机的调整或补充。又比如,围绕第七单元“环保”主题教材,笔者又选择了日本儿童文学作家新美南吉写的去年的树作为这一主
20、题的拓展文之二。在执教 “写话训练”这一环节时,笔者创设了同一主题的语境,引领学生从中得到环保意识的渗透和情感的熏陶。师:假如你是这只小鸟,你对着灯火,会唱出什么?林炳豪(生):树啊,树啊,你怎么啦?想当年,你的身躯多么强壮!可如今却变成了一根根细小的火柴。今天,我要为你唱歌,为你哀鸣,你可要听好张舒枫(生):大树爷爷,我是小鸟,我为你唱歌来了。您的命运真的太悲惨了。我多想回到从前,再回到您的怀抱,天天为你唱歌,一起过快乐幸福的生活。可是,我再也没有机会再站在您宽大的臂膀上放声歌唱了。张纯洁(生):你虽然变成了一根根细小的火柴,但你的精神永远活在我的心里。你的生命如此短暂,可你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你永远是最可敬的大树我的好朋友。学生个个埋头书写,最后将学生的手稿在投影仪上展示给大家。在这里,学生的人格魅力得以绽放,环保意识在无痕中得以渗透,语言文字的运用得以训练,真可谓是“一举三得”呀!是运用板书创设情境。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发展占优势的心理特点,上课时我们在黑板上画一幅简单的画,然后根据特定的主题情节发展的需要,不断地在这幅画上添加一些人或物,并且在添加时进行讨论并充分听取学生的想法。也可以放手让学生上台来个“画龙点睛”。这种方式“平易近人”,能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并能促进学生的有效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