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 学 科 学 培 训 心 得启东市向阳镇中心小学 陆海兵一、教学活动化的特点较突出。纵观各年级的科学教材,几乎每一节课都有2-3个活动,并且活动内容都是贴近儿童生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和能够引起学生兴趣 的。在教学中我深刻的体会到上科学课的感觉和以往上自然课的感觉不同。科学课是让学生亲身体验活动的过程,教师指导的较少。在科学活动中,虽然有时课堂显得有些乱、感觉时间有些紧,但学生都参与到了活动中来;而自然课中的每一个实验,学生都会按老师的要求去完成,教学目标较单一,有时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 二、活动类型多。科学课中的活动类型较多,有科学实验、专题研究、观察、
2、科学小制作、游戏、讨论、辩论、交流、搜集信息等。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愿意参与到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来。 三、在活动中充分地让学生自主探究。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这是科学教学的一个基本理念。在科学活动中,要充分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如:在研究蚯蚓时,要让学生仔细观察,都发现了蚯蚓哪些方面的特征,并会与小组同学交流。又如:在研究小水轮转动快慢时,学生充分的动手实验,经过小组探究、交流,发现了多种方法,有水量的大小、水位的高低、浇在水轮上的位置、用嘴吹气、用水蒸气的力量等。学生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增长了科学探究能力,并学会了与人合作、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四、在活动中学生真正体验到了学习科学的乐趣。在科学教学中,我发现学生都特别喜欢动手活动。在一次科学兴趣调查中,全班54名同学都对科学课感兴趣。因为在科学活动中,学生没有太多的机械记忆,没有沉重的压力,只有参与探究的乐趣。虽然也有的同学在探究中会遇到困难,但在同学、老师的帮助与指导下,困难也会迎刃而解。学生在科学活动的过程中,真正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以上是自己对科学活动的一些浅显的认识,希望与大家交流、探讨,是自己更快的适应科学课程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