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消息与动态.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51091 上传时间:2023-12-06 格式:PDF 页数:48 大小:136.9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息与动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消息与动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消息与动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2 CAMSAnnual Report1672022 年1月21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22年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总结2021年重点工作,系统部署2022年工作任务。端义宏院长做了题为“心怀使命、开拓创新,加快实现气象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工作报告。2021年,气科院围绕冬奥气象保障、灾害天气预报预警、生态文明绩效考核评估等方面的15项科技成果在国家和省级业务部门实现应用;国产卫星定量应用“芯片”ARMS逐步推广应用,提升模式预报效果明显;第三次大气科学试验在陆-气相互作用、水循环过程等方面取得创新型研究成果,入选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在川藏铁路沿线灾害性天

2、气预报、青藏高原南北降水趋势差异的物理成因、三江源中尺度对流系统降水特征等有创新性成果。获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1项、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3项,创历史新高;全院发表第一单位论文252篇,出版专著3部;获得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报告在总结2021年科研业务成果的同时,强调并部署了气科院2022年改革创新发展的目标和要求。2022年气科院的重点任务:(1)以高质量党建推动气象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2)聚焦气象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基础理论;(3)提质增效,统筹推动科技创新改革任务落实落地;(4)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不断优化科研环境;(5)提升“四服务”能力,不断推进气象学会发展。

3、要进一步凝聚共识,促改革、谋发展,继续巩固深化扩大自主权改革试点成效,瞄准气象科研领域国际前沿,瞄准气象业务领域关键技术,全力以赴为加快建设气象强国贡献科技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院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在会上做了个人述职报告。会议通报了2021年全院获各类表彰情况。气科院领导班子成员、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以及院管理部门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研究单位全体职工在分会场以视频形式参会。消息与动态News and Notes消息与动态News and Notes1682022年,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与中国海洋大学签署的关于共同组建青岛海洋气象研究院的合作协议将按计划推进和落实。该合作协议于202

4、1年签署,双方将充分发挥科技、人才优势,通过在共享科技人才资源、共建科学试验平台、共同引进高层次人才、联合培养研究生、共享科技研发成果、共同探索管理创新机制等领域深度合作,共同为加快推进海洋气象科技创新,服务海洋强国建设贡献科技智慧。数据资源是海洋气象研究领域的关键,为此双方将共建科学试验平台,共同开展海洋气象科学考察,共享科学数据。气科院协调中国气象局所属海上气象观测系统及院属试验基地作为海洋研究院科学试验平台和中国海洋大学教学实习基地。中国海洋大学开放共享现有海洋气象等相关实验室、“东方红3”船、“东方红2”船等科考平台资源,并支持海洋院通过学校共享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重大平台

5、。此外,双方将共同推进海洋气象研究院科技成果转化,建立产业化示范基地。双方将通过共同引进高层次人才、科技人才资源共享、联合培养研究生等形式,扣紧引才、用才、育才各环节全链条,全力构筑人才发展新高地。双方将基于海洋气象研究院平台共同组建创新团队,共同承担科技攻关任务,联合培养研究生,充分发挥中国海洋大学的学科教研优势与气科院行业科技资源优势,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与此同时,依托双方共建的青岛海洋气象研究院,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已启动。双方将共同探索管理创新机制,建立常态化的沟通协调机制,共同探索建立有利于激发创新活力的科研院所运行管理机制。建立国内外知名专家组成的科学指导委员会,为海洋气象研究院学科

6、发展及海洋气象相关教学提供咨询建议。2022年1月18日,气科院副院长车慧正到工程气象研究中心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工程气象研究中心主任房小怡从科技研发和应用气象服务、对外交流合作、人才队伍建设及存在的问题和未来计划等方面进行了汇报。车慧正副院长肯定了工程气象研究中心几年来取得的进步,表示通过这次调研对该中心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希望大家拓展创新,发挥特长,加强应用气象理论研究,拓展新技术新方法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同时还就如何结合中心研究开拓新的视角,适应新的改革形势、如何凝练和思考科学问题、如何谋划申请科技项目进行了指导。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22 CAMSAnnual Report1692022年

7、1月18日,气科院副院长车慧正到生态与农业气象研究所调研并召开座谈会,生态与农业气象研究所班子成员和二级研究员参会。王培娟副所长介绍了农气所概况及重点研究方向和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在生态气象方面介绍了气象条件贡献率评价系统和推广、模型数据融合算法优化框架、生态气候预测预估系统以及生态气象数值模式等;在农业气象方面介绍了中国农业气象模式CAMM、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表征作物气象灾变过程的灾变等级指标构建方法与模型等;在固城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方面介绍了持续提升的基础设施和观测能力、承接科学试验和国家站网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及开展科普宣传。此外,王培娟副所长介绍了农气所存在的问题,其他与会人员

8、就农气所的发展展开了深入交流。车慧正副院长充分肯定了农气所近年来的工作成绩,希望全所职工加强理论与应用创新,在人才培养、项目申报、成果产出、推广应用等方面再接再厉,推动生态与农业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1月22日,作为北京冬奥气象保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青藏高原与极地气象科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开展野外试验,在北京冬奥会首钢滑雪大跳台成功储雪超过5000 m3,并完成了全部的雪质监测工作,为应对气温升高导致的用雪风险提供了应急保障。中国冰雪产业科研起步晚,举办国际高水平冰雪赛事经验少。为了应对这一挑战,2017年,在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的带领下

9、,正式组建了北京冬奥会赛事用雪保障关键技术研究团队,针对冰状雪制作和储雪等技术进行集中攻关。在北京冬奥会组委会协调下,该研究团队在黑龙江亚布力体育训练基地、云顶滑雪公园、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首钢滑雪大跳台等场地连续开展了野外试验。在技术研发和野外试验工作的基础上,该研究团队为多个赛事制定了应对不利气象条件的赛道雪质和雪源保障预案,掌握了不同气候条件下冰状雪赛道制作关键技术,研发了高效储雪和雪质监测技术,实现了绿色“用雪自由”。消息与动态News and Notes1702022年1月25日,气科院极地超低温电源技术再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授权。南极内陆地区温度低至-60,冰穹A可以低至-94,

10、过去只有澳大利亚和美国掌握了超低温地区的自动气象观测能源供应技术,限制了我国极地自动气象站网的建设。2010年,气科院卞林根和逯昌贵等人研发了第一代超低温电源方案,实现了南极冰盖近岸区域的自动气象连续观测。近年来,丁明虎等人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合作,在原技术的基础上,以独设能源控制系统、真空隔温、人工智能前馈控制为主要改进,提出了新的超低温电池系统及其管理方案。以该电池系统为支撑,我国南极气象观测在2014年拓展到-60 区域(泰山站/Panda-1)并获得成功,2017年1月在冰穹A(昆仑站)建设了超低温自动气象站,并于2021年12月正式成为国家基本气象站。目前,我

11、国近20个极地自动气象观测站采用该电池系统。2022年1月,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公布了2021年度气象科技前沿动态研究报告的征集和评选结果。经筛选和专家评审,从众多征集的报告中评选出优秀研究报告33篇。气科院选送的6篇(其中1篇与江苏省气象局共同选送)被评为优秀研究报告:基于人工智能方法的强对流系统研究和应用(陈丹丹和王亚强);雷暴闪电活动特征研究进展(郑栋、张文娟、姚雯、徐良韬、王飞);生态气象:起源、概念和展望(周广胜、周莉);东亚季风次季节至季节研究进展和展望(祝丛文、刘伯奇、李论、马双梅、蒋宁、鄢钰函);交通强国建设中公路交通气象智能感知发展分析报告(杨华标、王宏斌、周林义、祖繁

12、、刘端阳);飞机云物理探测及其在人工影响天气中的应用进展(张荣、周旭、张骁拓、花少烽、段婧、李军霞、高扬、李宏宇、陈宝君)。上述研究报告紧紧围绕气象科技创新的战略重点和学科主攻方向,跟踪介绍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科技前沿、发展战略和科技政策,为气象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正极性地闪多发2022 CAMSAnnual Report1712022年1月26日,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2021年度述职与工作总结交流会议。会议由创新研究院院长费建芳主持,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高云、江苏省气象局副局长严明良等领导,各团队首席、创新研究院全体职工出席了会议。创新研究院领导班子成员

13、进行工作述职,各团队负责人代表团队对2021年取得的成绩、存在的不足及2022年工作方向进行了汇报。与会领导和专家充分肯定了创新研究院一年来的工作成绩,并对未来的建设发展提出了意见建议。高云、严明良等领导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希望创新研究院打造特色优势,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最高水平,形成标志性团队和标志性成果;进一步完善科技管理,加强与省局各团队之间的合作,科研主体要进一步壮大,加强关键技术攻关,为业务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费建芳院长对关心和支持创新研究院发展的各级领导、院外专家以及创新研究院全体同志表示感谢,并用“新、高、强”三个字全面总结了创新研究院2021年的工作,同时就2022年围绕创新提出了在

14、重大科研项目申请上争取有所突破、管理体制机制上的优势和能力进一步挖掘和提升、努力做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国家战略需求和重大任务及地方发展建设服务等要求。2022年1月,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公布20222024年度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入选名单,气科院大气成分与环境气象研究所青年科技人员桂柯入选。桂柯由北京气象学会推荐,车慧正研究员担任托举项目指导导师。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旨在贯彻落实首都人才战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经过广泛征集、专家评审遴选产出。项目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立项,采用以奖代补、稳定支持的方式,大力扶持有较大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帮助他们在创造力黄金时期做出突出业绩,成长

15、为国家主要科技领域高层次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的重要后备力量。桂柯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遥感、变化机理及气候环境影响研究,在我国及全球气溶胶污染时空变化驱动力、极端气溶胶污染事件精细化演变机理及气候环境影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大气污染物定量反演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科研项目4项,在包括Science Bulletin、Engineering、National Science Review等国内外高质量学术期刊上发表第一/通讯作者SCI论文17篇。研究成果被SCI总引2900余次,H指数27,3篇论文入选地学领域ESI前1%高被引论文。曾入

16、选气科院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骨干)、获中国颗粒学会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6)、北京大学唐孝炎环境科学创新奖学金、“十三五”以来气象行业科技成果评价优秀(排9)、气科院优秀青年奖等。现担任世界气象组织(WMO)浮尘公报编写专家、中国颗粒学会青年理事、龙凤山区域大气本底站客座专家和清华大学中国大气成分近实时追踪数据集工作组成员。消息与动态News and Notes1722022年1月,为认真总结2021年气象服务工作,全面梳理台风、暴雨、强对流、寒潮等重要天气过程,以及森林草原防火、山洪地质灾害、重大活动保障等气象服务保障经验和成效,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组织出版了2021年优秀气象服务案

17、例汇编,气科院报送的“研以致用,台风最新科研成果集成助力台风业务预报”案例成功入选其中。为提高我国台风路径和强度预报水平,揭示台风的三维精细化结构特征,气科院建立了高分辨率、全流程自动化、模块化的台风区域同化和预报系统(T-RAPS)。2019年以来,针对当前短临预报这一天气预报业务短板和沿海大量雷达资料还没有同化进入数值模式的业务现状,聚焦影响我国台风(含登陆台风和擦边台风)的风雨短临预报,气科院联合国家气象中心等单位共同研发了台风快速更新短临预报系统(TRANS v1.0)。中国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于2021年1月11日正式批复台风快速更新短临预报系统(TRANS v1.0)业务化运行。T-

18、RAPS和TRANS v1.0这两个系统共同构成了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台风数值预报系统。2021年度检验结果表明:该台风数值预报系统24 h台风路径预报误差平均为72.6 km,强度预报误差平均为5.6 m/s,路径和强度预报性能与国内业务台风预报模式总体持平,说明台风数值预报系统对登陆台风的路径和强度有较好的预报能力。相比于目前业务参考的模式,台风数值预报系统在登陆台风暴雨、大暴雨预报中均有优势,具备特大暴雨的预报能力。系统可以刻画强台风登陆过程中的降水落区及演变趋势,具备描述中小尺度精细降水过程的能力,可为预报员进行短临时段的精细化预报提供参考。系统对6级及以上的极大风预报范围和时间与实

19、况非常一致,特别对68级的大风预报效果较好,与实况非常接近。同时,系统具备对台风登陆前后阵风出现和分布的预报能力,对812 级风预报性能好且稳定。该台风数值预报系统为国家气象中心等业务单位提供了高分辨率台风路径、强度、形势场、大风和降水等预报产品,成为预报员分析和预报的重要参考,在会商指导和预报服务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106号台风“烟花”2118号台风“圆规”2107号台风“查帕卡”2114号台风“灿都”2022 CAMSAnnual Report1732022年2月15日,2021年度中国科学:地球科学“热点论文”榜发布,由气科院张小曳院士、徐祥德院士、王亚强研究员、仲峻霆博士等撰写的

20、“20132017年气象条件变化对中国重点地区PM2.5质量浓度下降的影响”入选并获得二等奖。2021年度“热点论文”评选范围为20192020年发表在中国科学:地球科学(英文版)的文章,共评选出1等奖1篇,2等奖3篇。早在2021年10月,该论文曾入选中国科学:地球科学大气科学(气象学)唯一优秀论文。张小曳等人的此篇论文基于观测数据验证了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出台后,实施系列污染减排措施重点地区PM2.5质量浓度下降明显这一事实。同时指出,在中国现今大气气溶胶污染程度仍然居高的情况下,不利气象条件是持续性重污染形成、累积的必要外部条件,在重污染形成初期大幅降低区域污染排放,是消除和减少持续

21、性重污染事件的关键手段,即使在有利气象条件下,也不宜无限制地允许排放,因为当污染累积到一定程度后会显著改变边界层气象条件、会“关闭”污染扩散的“气象通道”。2022年2月16日,南京建邺区科技局副局长、二级调研员刘臻一行3人到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进行调研座谈,南京市气象局副局长张永强、创新研究院领导班子部分成员参加座谈会。会上,曾明剑常务副院长从组织架构、运行机制、基础条件建设、科研团队与科技成果等方面介绍了创新研究院基本情况和近两年的发展,并特别感谢建邺区政府,特别是科技局在创新研究院筹建和运行过程中给予的多方面关心和支持。刘臻副局长介绍了建邺区在科技创新布局、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和有关规划。

22、随后,双方就院士工作站、院士协同创新中心、博士后流动站建设、新型研发机构申办、科研项目及人才计划申报渠道等科技创新相关事项和有关政策进行了讨论。刘臻副局长表示,科技局将全力支持创新研究院科技创新工作,在创新平台建设、人才计划、项目申报等方面提供多渠道支持。希望与创新研究院携手在河西打造院士协同创新中心,进一步整合科教资源,放大院士工作站效应,为服务地方经济和打造创新型城市保驾护航。曾明剑副院长代表创新研究院对建邺区科技局的支持表示感谢,创新研究院将在建邺区科技局支持下,积极探索,先行先试,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努力为建邺区及南京市创新名城建设做出贡献。消息与动态News and Notes1742

23、022年2月28日,南京市科技局二级巡视员陈丽君一行应邀到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进行座谈,对南京市相关科技政策和创新研究院科研工作提供咨询和建议。创新研究院院长费建芳主持座谈会,创新研究院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南京市气象局局长刘聪、南京市气象台台长姜有山出席座谈会。常务副院长曾明剑向科技局领导详细介绍了创新研究院的有关情况。陈丽君对创新研究院成立以来的建设、发展工作给予肯定。她指出,创新研究院致力于打造国家级大气科学领域创新研究平台、积极探索中国气象局科研体制机制创新试验示范基地、勇于尝试科技创新政策特区,这“一平台、一基地、一特区”的发展定位与江苏省、南京市在科技创新领域上的目标高度契合。科技局

24、作为创新研究院常务副理事单位,将代表市政府一如既往地支持配合创新研究院的工作,做好服务。创新研究院领导班子就科技相关政策进行了咨询,科技局科研机构与基础研究处处长傅健、科技成果处处长陈志俊、外国专家局局长吴永春、国际合作处处长潘霖以及政策法规处一级主任科员庄禹森分别就院士工作站设立、科技项目类型及申报渠道、人才计划申报渠道、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等事项进行了解答指导。2022年2月,中国气象局办公室公布了20162020年度中国气象局重点开放实验室评估结果,在参加此次评估的中国气象局所属单位、高等院校建设的17个局重点实验室中,评出优秀实验室2个、良好实验室4个、合格实验室4个、

25、其他结果7个。依托于气科院建设的中国气象局大气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被评为优秀实验室。大气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为秦大河院士、副主任为张小曳院士,实验室主任为车慧正研究员。评估期内,中国气象局大气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围绕气象重大发展战略和核心业务需求明确定位,优化研究领域,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31项,获得省部级一等奖2项,3人入选全球前2%科学家,1人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状。获得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完成国家标准5项,重要科技成果成功转化5项。在国际地球科学和环境科学领域高影响的期刊(National Science Review,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26、Physics,Environmental Science&Technology,Journal of Climate,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等)发表SCI论文200余篇,其中4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大气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成为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科技支撑力量。2022 CAMSAnnual Report1752022年2月,气科院次季节至季节变化(S2S)研究团队的刘伯奇研究员、鄢钰函博士等于2020年10月发表在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期刊上的学术

27、论文“Record-Breaking Meiyu Rainfall around the Yangtze River in 2020 Regulated by the Subseasonal Phase Transition of the 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北大西洋涛动位相次季节转换对2020年长江流域破纪录梅雨降水的影响)入选ESI数据库高被引论文(Highly Cited Paper)。ESI是基于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数据库和SSCI(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数据库所收录的全球110

28、00多种学术期刊1000多万篇文献而建立的分析数据库,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普遍用以评价学术机构国际影响力以及学科排名的关键指标之一。其中,高被引论文是按被引频次的高低确定出衡量研究效用的阈值后位于全球前1%的研究论文。刘伯奇等人的论文是国内学者关于“2020暴力梅”的首篇国际SCI论文,揭示了热带和中纬度环流异常协同影响对此次超强梅雨事件的重要贡献。在此基础上,研究团队进一步明确了中纬度环流的预报偏差是限制次季节至季节数值预报系统对超强梅雨事件预测能力的关键瓶颈。论文发表以来,已被国内外学术期刊引用50余次,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影响力。2022年3月10日,气科院召开2022年汛期气象服务动员会,

29、贯彻落实中国气象局2022年全国汛期气象服务动员会精神,对气科院汛期气象保障服务工作进行了动员和部署。院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和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端义宏院长做了动员讲话,就贯彻落实庄国泰局长讲话精神,全力做好气科院汛期气象服务工作提出4点要求。(1)要充分认识做好2022年汛期气象服务的极端重要性,强化组织领导,确保责任落实到位。(2)要以开展“质量提升年”行动为汛期气象服务抓手,加强研判谋划,确保科技支撑到位。(3)要做好汛期气象服务准备和安全检查,加强值班值守,确保工作保障到位。(4)要扎实推进党建与汛期气象服务工作深度融合,强化责任担当,确保政治保证到位。端义宏院长最后强调,各单位要

30、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根据中国气象局的统一部署,全力以赴做好汛期气象服务和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消息与动态News and Notes1762022年3月18日,为全面贯彻落实局、气科院2022年汛期气象服务动员会精神,更好地完成汛期季节预测的科技支撑任务,气候与气候变化研究所召开2022年我国夏季汛期气候预测会商,会议由祝从文副所长主持,科技处金啟华副处长出席。蒋宁副研究员首先介绍了2022年夏季ENSO预测意见,在分析回顾2021年冬季ENSO预测情况的基础上,基于气科院气候系统模式(CAMS-CSM)动力预测结果,并根据当前海气相互作用特征和机器学习预测情况等,预测2022年夏季La Nia将减

31、弱。刘伯奇研究员基于气候变化长期趋势、气候背景年代际调整、CAMS-ASPS客观定量统计预测系统和动力预测多模式集合结果,并考虑了La Nia衰减位相、热带大西洋暖海温异常、黑潮延伸区海洋锋异常、北极喀拉海和白令海峡海冰异常,以及汤加火山喷发的综合影响,介绍了2022年全国夏季降水、气温气候趋势的预测意见。2022年3月23日,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发来关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重点专项相关项目综合绩效评价结论的通知(国科议程办字202215号)”,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张小曳院士牵头,国家气象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山大学等18家单位参与

32、的“十三五”首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我国大气重污染累积与天气气候过程的双向反馈机制研究”重点项目以94.57分的优异成绩通过绩效评审。项目在责任专家、行业专家的指导下,在科技部、项目管理部门的支持下,各课题单位通力合作,全体人员经过5年的联合攻关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评审专家组认为:(1)项目提高了对于当今大气重污染与大气热力、动力交互影响研究中最不确定问题的理解,系统揭示和量化了我国不同地区大气重污染形成累积与天气和气候变化相互作用的主要机制,并特别提出不利气象条件与PM2.5污染之间的双向反馈机制是PM2.5爆发性增长主导机制。优化了中国气象局雾-霾数值预报业务系统CUACE v2.0

33、,建立了可分辨天气气候和排放相对影响程度的污染过程评估业务系统(EMI)。研究成果已在国家大气十条评估、打赢蓝天保卫战评估、总理基金科技攻关、国家“十四五”环境空气质量规划编制、工程院自然灾害评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项目完成了预定任务、达到预期目标;考核指标全部完成,有力支撑了该专项大气污染成因机制研究目标的实现。(2)项目揭示了气候变化不是我国气溶胶污染长期变化的主导因素,提出在当前高排放条件下不利气象条件是污染形成累积的必要外部条件,重污染和不利气象条件相互作用形成“双向反馈机制”。(3)项目组织管理规范,人才培养效果显著,全面落实了项目从任务管理到财务管理的有效衔接,收到很好的效果。项目实

34、施期内在研究任务完成、考核目标完成、创新性研究进展方面都取得了超过总体目标的进展:产出科研论文 418 篇,其中SCI 论文260 篇(项目第一资助SCI 论文130 篇);1人增选为工程院院士,1人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获国家优青资助,1人入选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1人入选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并有大量科研人员的职称得到晋升;“雾-霾监测预报创新团队”成功入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项目研究过程中获得国家软件著作权17项、专利9项、著作3部。国家大气污染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项目提出气候年代际变化和天气条件在污染不同阶段的影响和控制机制双向反馈机制是我国大气气溶胶污染累积及爆

35、发性增加的主控机制我国不同区域双向反馈:华北关中东北两湖长三角珠三角代表性论文:Zhang,XY*et al,中国科学,2019;Zhong&Zhang,XY*et al,ACP,2019;Zhong&Zhang,XY*et al,STE,2019;Liu&Zhang,XY*et al,AE,2019;Zhang&Zhang,XY*et al,STE,2019;Zhong&Zhang,XY*et al,Tellus B,2019;Jia&Zhang,XY*et al,AR,2020主笔工程院大气国十条评估中气象影响章,量化了气象条件在20132017年PM2.5变化中的贡献冬季京津冀地区仅因气

36、象条件不利就会导致PM2.5浓度较其他季节上升约40100%研究成果贡献给:l国家大气国十条评估l总理基金科技攻关l国家十四五环境空气质量规划l国家打赢蓝天保卫战评估l工程院自然灾害评估项目l北京市2022冬奥空气质量保障l中国气象十四五各种规划建议2022 CAMSAnnual Report1772022年3月31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印发“质量提升年”重点任务实施方案,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质量和管理质量,下大力气解决气科院在协同发展与合作平台建设、科技人才建设与分类评价、科研支撑业务、科研组织管理、科研文化建设等方面存在的机制和制度问题,努力提升支撑“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科技能力和

37、水平,切实发挥气象科技创新主力军作用。方案以提升协同创新质量、人才队伍建设质量、科技支撑业务质量、科研组织管理质量、科研文化建设质量为目标,围绕5类问题制定15项具体举措。(1)重点推动协同发展与合作平台建设:强化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形成强化“一院八所”协同发展调研报告,推进与横断山区(低纬高原)灾害性天气研究中心以及与郑州大学、兰州大学合作协议的落实等。(2)重点推动科技人才与分类评价:依托创新平台引进高层次人才,完善跟踪管理服务机制,继续推进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完善激励分配机制等。(3)重点推动科研支撑业务:聚焦东北冷涡影响及预报、西南地区灾害性天气机理、短时临近预报预警技术、青藏

38、高原生态环境演变和农业气象灾害监测评估等科学问题,推进科技研发取得进展;组织开展气象科技成果评价,通过联合业务单位中试等方式促进向业务转化应用和推广共享;建立以业务需求为导向的科研立项机制和业务应用为目标的绩效评价机制等。(4)重点推动科研组织管理:全面排查项目管理制度,开展项目清查;摸清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家底,实现“仪器在册,设备在用”;完善适应科研单位管理模式的内部控制体系,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等。(5)重点推动科研文化建设:强化科研伦理道德建设,牢固树立管理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制定深化科研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开展作风学风建设大讨论等。方案要求,“质量提升年”工作情况将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各

39、相关单位及责任人要根据职责分工和部署要求,提出细化落实重点任务的具体措施和阶段性目标,确保“质量提升年”各重点任务取得实效。2022年4月7日,为加深气科院青年对气候变化与“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的理解,助力我国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支撑,院机关和气候与气候变化研究所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牵头组织线上+线下融合的模式创新青年理论联合学习活动,邀请首席科学家翟盘茂研究员做了题为“从双碳行动谈新时代科技青年奋斗方向”的报告。院机关联合青年理论学习小组领学人、计财处副处长王皓哲主持报告会,院各研究所及南京创新研究院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成员约150余人参会。翟盘茂研究员的报告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及引导应对气候变

40、化国际合作、“双碳行动”将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青年需胸怀“国之大者”贡献时代科技力量等方面,结合其现任IPCC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的工作实际,从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撰写及形成的过程为切入点,讲述了千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最新认识。翟盘茂研究员指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碳中和”对于中国,它是一条绿色、低碳、高质量而又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双碳行动将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有机融合,必将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变革。翟盘茂研究员希望气科院青年学者肩负双重使命,用科学严谨的研究成果为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碳中和提供最

41、优的方案,贡献个人力量,同时以改变生活方式、绿色出行等实际行动为我国碳中和的实现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消息与动态News and Notes1782022年4月24日,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举行谈哲敏院士工作站建站座谈会暨合作协议签订仪式。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谈哲敏、江苏省气象局党组书记翟武全、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副院长赵坤、江苏省气象局科技预报处处长闵莉、创新研究院领导班子成员参加会议。座谈会由创新研究院费建芳院长主持,曾明剑副院长对院士工作站的申报准备工作进行了详细汇报。拟建院士工作站将在谈哲敏院士指导下围绕台风、暴雨、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机理及预报技术这一国际重大科技前沿,开展系

42、统性科学试验、理论研究和技术研发,培养一支在国内领先、国际有重要影响的灾害天气机理研究和预警预报技术研发队伍。针对申报书编制有关问题,与会专家和领导给予了意见和建议。谈哲敏院士对创新研究院的筹建和发展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长期为创新研究院制定发展战略规划、开展重大课题研究、培养高层次人才等方面提供科学指导和技术支持。签约仪式上,谈哲敏院士表示,创新研究院未来可期,他将努力做好院士工作站的工作,为创新研究院的未来发展助力,并架起气象业务的科技桥梁。翟武全书记强调江苏省气象局将为院士工作站的建立和运行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把科研和业务发展更加地紧密融合在一起,共同努力为防灾减灾和经济建设发挥重要作

43、用。费建芳院长感谢谈哲敏院士把院士工作站建在创新研究院以及省局对建院的大力支持,并表示创新研究院将以此为起点,协同开展气象科技创新工作,为提高灾害天气监测预报服务能力做出应有贡献。2022年4月25日 大气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在北京召开学术委员会会议。学术委员会主任秦大河院士、副主任刘文清院士和张小曳院士,以及丁一汇、徐祥德、宋君强、贺克斌院士等12位专家委员参加了线上会议,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何勇处长、气科院科技处金啟华副处长出席了线下会议。实验室主任车慧正研究员主持会议并汇报了实验室20162020年的工作进展情况,介绍了实验室改革发展方案。学术委会成员对实验室过去5年取得的成就表示肯

44、定和祝贺,同时也对实验室未来的发展和规划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和更高的要求。秦大河院士指出,实验室对于未来的发展要有长期规划,有战略思维,脚踏实地做好科研工作,为国家需求和人民福祉发挥更大的作用。张小曳院士提出要结合大气成分观测和模式发展,充分利用气象部门的优势和资源,围绕气候变化和“双碳”等重大科学问题,发挥实验室在高质量气象事业发展中不可替代的科学支撑和引领作用。科技司何勇处长建议实验室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汇聚气象人才、加强成果转化、加强开放合作,中国气象局将推动气象部门科研业务资源的整合,将实验室做大做强,并进一步推进实验室申报国家级的科研创新平台。2022 CAMSAnnual Report

45、1792022年4月28日,“巅峰使命2022”珠峰极高海拔地区综合科学考察研究活动全面启动,此次科考将首次应用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围绕西风季风协同作用、亚洲水塔变化、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人类活动等重大科学问题,实现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新突破,提出珠峰自然保护创新科学方案。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大力支持下,青藏高原与极地气象科学研究所组成了10人科研和考察团队参与本次科考活动,并派出了5人赴珠峰执行“珠峰地区大气垂直结构探测”相关科考任务的现场实施。此次气科院承担的科考任务包括:在珠峰北坡海拔7028 m处架设自主研发的超低温自动气象站,进行实时气象观测和资料传输;在珠峰大本营开展探空观测、

46、大气温湿度廓线探测、平流层O3和NO2柱浓度实时监测;在珠峰大本营进行气溶胶采样。上述观测对于了解珠峰地区大气垂直结构及高海拔气象状况有重要意义。除此之外,气科院研究团队还参与科考的气象保障任务。2022年4月30日,科技部“科技冬奥领导小组”发来感谢信,对参加科技冬奥项目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及第二课题“不同气候条件下冰状雪赛道制作关键技术”负责人张东启研究员表示感谢。在秦大河院士领衔的专家组的指导下,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牵头承担科技冬奥重点研发专项“赛事用雪保障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气科院作为主要参加单位并承担第二课题“不同气候条件下冰状雪赛道制作关键技术”的研究工作,组织有

47、关单位开展最核心、难度最大的冰状雪赛道制作技术攻关。面对冰状雪赛道制作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的现状,气科院成立了冰状雪赛道研究团队(成员包括张东启、丁明虎、赵守栋、田彪、张文千、祁威、朱孔驹等人),结合南北极冰雪物理研究经验,多次奔赴黑龙江省亚布力体育训练基地、河北张家口云顶滑雪公园、北京延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等地,开展不同天气条件下冰状雪赛道制作试验。利用专业知识,通过国际合作和团队协作,经过苦干实干,克服重重困难,攻克了冰状雪赛道制作技术难题,在东北、华北等地自主打造出符合大陆性季风区气候特点的“属地化”冰状雪赛道,实现了可满足国际大型赛事冰状雪赛道制作要求的“用雪自由”。此外,项目实施过程中,

48、气科院研究团队还自主研发了冰状雪赛道质量检测专用仪器,如硬度测量仪和冰雪粒径测量仪,在冰状雪赛道制作与关键参数观测野外试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填补了国内相关冰雪测量的空白。根据冰状雪赛道制作的实践,凝练出以冰雪物理特性参数为基础的高山滑雪冰状雪赛道雪质定量判定标准,编制冰状雪赛道制作相关技术流程,为后冬奥时代国内技术推广和冰雪产业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收到感谢信后,冰状雪赛道研究团队成员深受鼓舞,表示将继续践行“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冬奥精神,在本职岗位上做好自身工作,并响应国家需求,积极参与更多相关科技项目,延续冬奥辉煌,为后冬奥时代我国的冰雪事业做出更大贡献!消息

49、与动态News and Notes1802022年5月9日,江苏省气象学会公布了2021年度气象科技成果奖评审结果。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7项成果获评,其中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奖3项、参与获奖4项。宋金杰副研究员团队主持完成的“气候变化影响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的机理研究”荣获基础研究奖一等奖。该项目系统研究了热带气旋的气候特征及其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演变规律,给出了不同模态、不同季节、不同时间尺度厄尔尼诺事件影响热带气旋生成的物理机制;深化了对热带气旋的认识和理解,部分成果已被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采纳。唐飞工程师团队与上海台风研究所等单位合作完成的“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微波资料天气监测预警关键技

50、术研究及应用”荣获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该项目解决了微波温度计由于缺少窗区通道而无法直接云检测的问题;创新性地利用微波低频窗区观测通道发展了多通道组合的云液水和降水反演算法;首次开展了将微波高层探测通道同化到WRF-GSI系统的资料同化研究,显著减小了台风路径预报误差;利用微波探测通道实时反演的大气各层温度能够实时监测台风暖心结构,并首次实时监测了东北冷涡的三维温度结构。祖繁工程师团队牵头完成的“雾的能见度参数化方案研发与关键技术应用”荣获技术进步奖三等奖。该项目阐明了雾过程中能见度与微物理参量的内在关系,揭示了雾爆发性增强的本质及触发因子,提升了能见度模式预报的准确率,改善了气象能见度的测试评估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