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如何搞好初中数学活动课教学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在数学活动中,要改变教师讲学生听,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一、问题的提出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信息化、数字化、学习化社会的到来,对公民的数学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一深刻的社会变革对当今基础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数学教师必须研究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到:改革课程实施,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
2、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以及合作的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它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放在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地位。因此,课程改革势必引起一场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用素质教育的目光审视我校的数学课堂教学,发现教师满堂灌,学生听,学生参与少,学习呈现应付状态,导致学生厌学,两极分化严重,教学质量不高。学生需要一个充满灵气的活动空间,需要主动探索与交流的平台。因此,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迫在眉睫,初中数学活动化课堂教学研究势在必行,急不可待。二、实验目标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在数学
3、活动中,要改变教师讲学生听,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要想达到要求,改变现状,我们确定了“初中数学活动化课堂教学研究”这一课题,并用了18个月的时间,主要研究了教材、数学活动化课堂教学的模式、教与学的方式、能力培养等内容,达到了以下四个目标。1探索出一套适合农村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比较系统的活动化教学内容。2明确“初中数学活动化课堂教学”的结构,探索出具有较强操作性的“数学活动化课堂教学”一般模式。3转变数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形成数学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4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合作
4、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发展学生的思考能力、活动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5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三、实验过程课题启动后,课题小组成员投入到紧张的研究中,按实验方案、实验计划井然有序地进行,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研究过程经历学习讨论实践改进验证确定总结七个环节,课题小组成员采用自然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测量法、统计法等进行综合研究,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研究课堂数学教学设计,形成初中数学活动化课堂教学模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从而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质量的提高、师生的共同发展。课题研究很顺利,收到了很好的效果。1加强
5、理论学习,更新观念。观念的转变比技能的进步更重要。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是搞好课题研究的前提。在实验过程中采取自学、外出学习、集中学习相结合的形式,派课题组成员先后到省、市、区参加新课标、新教材、新教法培训学习,看光碟展播,请区教研室专家亲临指导。阅读数学课程标准、(数学课程标准解读)、新课程师资培训资源包、中学教学、杂志、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从大量的书籍中吸取营养,在学习中提高认识,转变教育观念。用课标的基本理念和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指导课题研究,把实验目标落实到实处。2制定研究措施,科学管理课题研究的全过程。课题组的领导和实验教师共同拟方案、聘专家、学理论,结合实验展开研
6、讨,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领导坐阵抓课题研究,把目标管理、过程管理、结果管理有效地结合,力求达到科学化、程序化、规范化。研究过程科学化,实行定时研究、定时汇报、定时督查、定时指导,做到目标明确、分工明确、责任明确;每次研究活动定专题、定人员、定内容、定方案,做到有记录、有成果;对实验中的系列效果进行阶段性总结、论证、评价,加强个案分析,找出存在的共性和个性差异探索出适合农村初中数学活动化课堂教学的模式。实验步骤程序化,实验教师先独立操作找良方,再集体研究定良策,后改进验证成定论。资料管理规范化,建立资料信息库,教师研究所写的教案设计、教学论文,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写的小论文、实验报告和亲手制作
7、的学具等收集起来,分类保存,作为验证实验的依据。3研究教材。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把教材分为三种类型,即适合学生活动内容49节、基本适合学生活动的内容44节、不适合学生活动的内容12节。又将前两种类型的教材内容分为两种形式的教学,即课堂数学教学活动课和课外数学实践。4优化教学过程,构建数学活动化课堂教学模式。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它强调了数学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是学生对有关的数学学习内容进行探索、实践与思考的学习过程,学生是探索知识的建构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应引导学生开
8、展观察、操作、比较、概括、猜想、推理、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产生学习数学的愿望和兴趣。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始终把教师角色的转变放在重要位置,以学生为中心,将微笑带进课堂,将探究展示的活动空间还给学生,将激励性语言送给学生。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建立了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研究过程中,我们用新的数学教育观、新的教育策略、指导教学工作。在研究中,将课题研究、备课组活动、校本教研有机结合。变传授式教学为师生互动研讨式教学;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综合型教学;课堂教学的组组织形式也发生了变化。以分组活动为主,辅以班级
9、活动和个人活动。分组活动大多采取班内分组,有时也打破班级界线进行年级分组,班内分组是主要方式。组织形式依据活动内容、活动时间、活动空间而定,在合适的情境中引导学生展开活动。活动化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由学生思维方式和活动课程内容的知识性质决定,方法灵活多样。可结合相关教材创设形象、直观、富有趣味、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熟悉的素材情境,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兴趣。设立“看一看、做一做、拼一拼、剪一剪、画一画、议一议、想一想、猜一猜、测一测”等系列自主有序栏目,放手让学生进行观察、实验、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问题情境法、引导法、类比法、观察发现法、演示法、实验法、研究法、活动作业法、
10、表演法等是活动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运用探索式教学,提供学习和讨论的空间,将开放式问题带进课堂。这些方法主要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主动去探索。在“自主”中求得知识,在“探究”中发展,在“合作”中获取知识,在“实践”中应用知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根据标准的基本理念,探索了新的学习方式。我们在实践中摸索、验证、反复实践,收到了好的效果。可将被动接受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想学、我要学、我会学”。我们在教学中指导学生用如下三种学习方式去学习。主动参与的自主学习方式。在数学课堂上表现为学生课前先自学(预习),课堂深化知识,自主
11、提问、自主交流、自主探究,课后自主巩固。在整个过程中实现自我决定、自我选择、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控制,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提高主动学习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发现的学习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事物现象的探索研究,发现事物现象的本质及关于现象间规律性联系的知识,发展智力和能力,特别是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如进行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学时,可以不按教材的顺序,而根据实际,从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出发,让学生用多种方法画三角形和已知三角形全等,再剪下来叠放一起观察是否重合、是否全等,让学生从不同的画法中探究出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四种方法。探究发现式的学习,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观察、
12、分析、猜想、验证、质疑等机会,学生可亲自体验学习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形式,在探索中发现新知识,找到规律,快乐地获取数学知识。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采取自愿组合或老师调配分组,推荐组长,在组长负责下的小组成员间互相讨论、合作学习,组与组之间互相讨论交流,使数学知识明了,知识深化,明确解题思路,达到一题多解之功效。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学习方式是多元的,新的学习方式能张扬学生个性,挖掘学生潜能,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能达到探索性的目的,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到应有的数学知识,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
13、发展。我们用了一年时间,潜心研究、反复实践、多次验证,构建了活动化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初中数学活动化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是: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探索新知综合运用归纳总结拓展提高。将教学过程按五个环节设计:活动1.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活动2.建立模型,合作交流,探索新知;活动3.综合运用,激励评价;活动4.归纳整理,总结新知;活动5.课堂延伸,发展提高。课外数学实践活动课的一般模式为:活动准备指导或示范实施(操作实践)展示及评价活动总结拓展。活动过程设计为:活动1.创设活动的情境目标引入;活动2.实践操作活动;活动3.活动展示及评价;活动4.活动总结;活动5.拓展延伸。构建这一模式应遵循学生学
14、习的主体性原则、学生认识发展的规律性、启发性、实践性、创造性原则;构建这一模式经历了讨论实践改进验证确定五个过程。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从问题情境出发、建立模型、寻求结论、应用与推广”的基本过程,数学课堂应成为学生活动的课堂,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数学活动的机会,老师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由浅入深、由特殊到一般、由易到难,顺利地得出相关结论。学生在动中学、做中学,在探究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究,感受知识形成的过程、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课外实践活动课,我们以课本知识与学生周围的现实生活、社会环境、信息等联系较大的内容作为活动内容,设计活动方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数学知识。真正做到数学课堂学生化、教学过程
15、活动化、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实际数学化。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目标。我们根据课标要求和我们工作实际,按初中数学活动化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设计教案,挖掘教材内容,考虑学生特点,学习风格,知识与能力,使教学设计体现“以生为本,以活动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目的。”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四个方面提出教学目标,以数学探究活动、变式训练、分层训练、一题多解突出重难点,以讨论交流激活学生创新思维。精心设计教案。用新教法灵活运用老教材,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在设计上体现新思路、新理念,教案的编写根据学生学习情况随时大胆的调整教案,重视教学之后教案的补写和修改、总结得失。实验教师精心设计并上
16、好研究课,研究课先由实验教师设计教学程序,课题组成员再共同研究,群策群力,备好课,让实验教师先说课,再到课堂上试讲,并进行听课、评课,让教师在评价中得到感悟与提高。每一节研究课,既有对课案的优化探讨,又有对数学实践中产生困惑的研究。通过集体备课说课教课评课再教课这一过程,每位实验教师都做到了一课一小记、一周一反思、一月一小结、一期一总结,将成功的教案收集起来,成功的经验记录下来。在教学设计中,学生作为教学中的主体,他们的活动需精心设计。教师把一节课的一半时间,甚至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去操作、去讨论、去交流、去谈、去学、去练,教师只是点拨、引导、组织。教师点拨要精当,在课堂教学中舍滔滔不绝
17、地讲、舍源源不断地问、舍面面俱到地教、舍高高在上地练。创设情境要引人入胜,教学语言要出神入化,教学设计要丝丝入扣,点拨要入情入理。要讲究语言艺术,导入语要新颖而激趣,过渡语要自然而连贯,启发语要巧妙而艺术,总结语要概括而精僻,组织语要民主而有序,体态语要贴切而形象。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欲,引发思维。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一节课开头一个恰如其分的美妙的问题,能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诱发探究动机,同时也使学生明确探究任务。创设生活问题情境,讲“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时,可这样导入:我们学校后面有一个池塘,南北方向宽度至今未测量过,现给你足够的长绳,不允许跳入池塘中,怎样用几何知识测
18、出这个宽度呢?学生各业其能,争先恐后出谋划策,不知不觉中就进入了新课。如车轮为什么是圆的?怎样测旗杆高?从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引入新课。趣味题引入,如100个和尚,100个馍,小和尚三个人一个,大和尚1个人3个,正好够分,问有多少个大和尚,多少个小和尚?学生感到很有趣,有的猜测,有的拼凑,有的列方程,很快便引入二元一次方程组。还可采用故事引入、实验引入、组织活动(游戏、竞赛、表演等)引入、媒体引入等方法。讲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用媒体引入,你看过日出吗?你读过巴金的散文日出吗?大屏幕上随着优美的音乐,一轮圆圆的红太阳,从海平线上冉冉升起,伴配着配音散文,“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里就出现了太阳的一
19、小半,红是红得很,却没有光亮,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云霞,完全跳出海面不是很伟大的奇观么?”根据文中描写,你能画出太阳与海平线关系的图形吗?有几种位置关系?在同学们的讨论之中进入了新课。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应不失良机,采用语言激趣、设疑激趣、奖励激趣、竞赛激趣等方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推波助澜,让学生顺利完成探究任务。建立数学模型,合作交流,探究新知。设立“实验探究室”栏目,为学生提供探究平台。在这一探究体验活动中,教师应搭桥辅路,适时点拨。以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这一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如:讲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同学们观看“日出”,并画出“日
20、出”中的三种位置关系,这就建立了数学模型,接着针对这一模型分小组进行探索,圆心列直线的距离与圆的半径有什么关系?你是用什么方法得出它们关系的?小组活动中,同学们积极参加,有的用尺量,有的数交点的个数。再进行交流,各组的代表发表自己的意见,展示探究成果,并讲明理由,最后在交流中归纳出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两种方法。用总结出来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学们交流解答例题的方法和思维过程,并写出解题过程。在探索中可采用观察发现法、操作探究法、猜想验证法、类比法等,让学生自主探索数学知识,在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运用新知,激励评价。师在“快乐套餐”栏目中设计分层次习题,让学生运用获得的数学
21、知识,解决数学问题。这个栏目中可设计基础题、开放性题、变式题、操作题、探索题。完成了练习题就进“数学医院”请专家(师生)点评,先学生互评,后老师点评,师评采用课堂观察、作业分析、操作及实践活动等综合评价,评价应放在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上,评价时要多鼓励,激励学习热情。在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采用“学生的自主评价”和“教师的鼓励性评价”两种评价方式,恰到好处的评价不可少,它是学生数学学习活动中“兴奋剂”。 “自主评价”让学生享受收获的喜悦,塑造学生健康的情感和健全的人格。教师的“鼓励性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是要关注他的学习过程;要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水平,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的情感态度;帮助学
22、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渗透美感教育、德育教育和人文素质,渗透辩证法;在教学过程中,对学习成功的同学进行表扬,激发兴趣,对学有困难的同学进行勉励,帮他们树立解决下一个问题的勇气。归纳整理,总结新知。小结方式有多种多样,可用提问式,可以老师和学生共同小结,也可由学生小结。我们采用最多的是学生小结,可在课堂或课后完成,如设立“聊天室”栏目,将会出现:本节你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学会了哪些解题方法?会解决哪些问题?你最大的收获是,你的遗憾是。可在课堂上让学生自由交流,也可写在数学日记里或写成小论文。由学生作结语可培养学生归纳整理、概括能力和表达、写作能力。最后,可在“创作室”栏目中设计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拓展题让学生继续探讨,也可布置任务让学生查找与该堂课学习内容有关的资料。通过探讨、查阅资料,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课本知识延伸,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扩大学生视野,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5课题组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教训,全面总结研究工作,整理资料,装订成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