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名师谈语文教学.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505288 上传时间:2024-11-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师谈语文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名师谈语文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名师谈语文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名师谈语文教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名师谈语文教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钱梦龙:实实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钱梦龙,1931年2月生,语文特级教师,兼任语文教育艺术研究会会长。 中国教师报:语文教学纷争由来已久,教学目标就是争议的一个焦点。您认为语文课应该给学生什么? 钱梦龙:从学科教学目标的角度讲,语文课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什么是语文素养?我概括了这样五个方面:一是对母语的情感态度;二是语文(读写听说)能力;三是语 文知识;四是文字审美趣味和能力;五是文化视野。我们国家以前什么都要“突出政治”,语文教学也不能幸免。现在语文教学是“突出人文”,其实人文还是思想意识方面的内容,“突出人文”是“突出政治”的变种,是“突出政治”的余威。一直以来,加在语文教学上的要求

2、太多了,领导的意图是要把很多的东西,思想、品德、政治、道德等都引入到语文教学中来。这些东西要不要涉及?肯定要,语文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决定语文教学必然会涉及这些方面。问题是,同时要顾及这么多教学目标,语文教学不堪重负。这些教育目标,应该通过课程目标制定、教材编写来体现。语文老师在教学中主要就是要教会学生自己读书,学生在走入文本、感悟语言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受到熏陶,没有必要把思想、政治、道德这些都纳入到语文素养中去。 中国教师报:请概括性地介绍一下你的语文教学方法? 钱梦龙:我的方法叫导读法,这是我对自己几十年来语文教学的一个总结。“三主”,即“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是导读教学的指导思想

3、;“四式”,即“自读式”、“教读式”、“练习式”、“复习式”是导读教学的四种基本课型。具体的内容可以参考窦爱君老师编写的钱梦龙与语文导读法一书。 我认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首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会读书了,思想、道德等这些自然也上去了。我初中毕业不久就失学了,靠什么打下的精神底子?无非是通过阅读,阅读大量的经典作品,与道德高尚的人对话,在阅读过程中,精神底子、精神面貌受到感染,人文素养自然就提高了。因为我有这样的经历,当了语文老师之后,我就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总之,实实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会学生读写听说能力,这是语文教学最根本的问题。 中国教师报:你在教学生涯中遇到过

4、的最大的困惑是什么?钱梦龙:以前倒真没有什么困惑,现在倒是有点了。为什么呢?我觉得,现在我们有些人对语文教学的阐释有点过度了,我们语文教学本来已经有的经验、好的传统被解构了。在有的人眼里,连叶圣陶都成了阻碍语文教学的绊脚石。有人武断地认为所有语文教师都不合格,都要重新培训。在这种情况下,依靠行政力量强行推进课改,对此我很忧虑。 中国教师报:你感觉现在的语文教学主要存在着什么问题? 钱梦龙:现在是两张皮。展示课,公开课,大半是表演,是教师展示自己才艺,不是常态课。常态课呢,主要是应试课,为了考分,不管什么教学规律。新课标制定了,除了少数真正对语文教学感兴趣的教师,没有几个教师按这个上课的。除非是

5、为了发表文章,才拿起新课标摘一点时髦的话。平时上课,新课标就像以前的教学大纲,对一般老师来说是个可有可无的东西,路归路桥归桥。这说明什么?课标脱离教学实际,课标抛弃了广大教师,教师也有理由抛弃你。 制定课标本身是好事。但我对现在的课标不太满意,严格地说,这不是课标,其实还是教学大纲。课标就好比是企业的产品标准,应该规定得非常具体、非常详细,对教师日常教学、考试命题各方面都有制约,人家拿来就可以对比、运用,不需要解读的。现在呢,课标解读的书满飞天,各人解释还不一样,莫衷一是,这怎么能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有指导作用?当然,起步阶段,我们也不能要求过高,但是希望课标制定者能够实事求是,不要自我感觉太好,

6、多听听各方意见,发现问题就应该及时完善。 中国教师报:你如何评价这些年的语文教改? 钱梦龙:对教改我是非常支持的。上世纪80年代,我是第一个搞教改的,“学生为主体”就是我首先提出来的。当时老师们基本上没有这样的意识,上课是“目中无人”的情况很普遍。所以,我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认识的主体,是发展的主体,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帮助学生但不能代替学生。nextpage 现在的教改我觉得太洋化了,缺少中国元素、民族元素,特别是语文教改。母语教学,完全用洋化的思想和方法教民族语言,把母语教学的传统全丢掉了,这是不对的。现在我们学美国等使用拼音文字的国家的语文教学,学不像。他们是把学和语言分开教学的,语言

7、课学习语法规则、拼写方法、一般的语言表达,文学课,按历史选取作品,让学生读经典。我们的语文课既要学文学,又要学语言文字。现在又突出人文,轻视知识。一门课程没有知识框架支撑,叫什么课程?这样的导向是值得忧虑的。 这些年的教改成绩还是有的,但总的来说比较浮夸,口号喊得多,实际教学还是应试那一套。应试压力甚至已经转移到小学阶段,连幼儿园都在所谓的“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幌子下向小学教学靠拢了。 很多教育问题,不是仅靠教育内部本身的努力就可以解决的。我们只能尽自己所能为语文教学做点事吧。 李镇西:语文教学最富个性魅力李镇西,1958年8月生,苏州大学教育哲学博士,语文特级教师,成都武侯实验中学校长

8、。 中国教师报:语文教学纷争由来已久,教学目标就是争议的一个焦点。您认为中学语文课应该教给学生什么? 李镇西:这个不好一概而论,小学语文、初中语文、高中语文目标应该有所区别,学生年龄不同,从语文中获取的东西也不尽相同。总体上来说,语文教学首先要让学生学会表达,包括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学会倾听,学会阅读,学会交际;再往更深层次说,语文教学要给学生一个丰富健康的情感世界。我认为,一个语文素养高的人,一定是感情充沛的性情中人,这样的人不会对周围的人和事麻木不仁,而是既关注自己,也关注别人,关注社会和自然。当然,还不仅仅是充沛的感情,还应该有充实的思想。语文还应该激荡人的心灵,点燃人的思想。因此,由近

9、至远,语文教学的目标可以分为知识、能力、情感和思想四个方面。当然,教学中这几个方面是不可能截然分开的。 中国教师报:你认为上好语文课最重要的是什么?现在中学语文教学主要存在着哪些问题? 李镇西:上好语文课,需要一些基本的教学技能、技巧,比如课堂导入设计,教学语言的艺术,更重要的是整堂课的教学设计。一个智慧的教师应该把“教”的过程变为“学”的过程,着眼于学生的学。现在中学语文课最大的问题是缺少语文味,在不少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学还以传授知识为主,以应试为根本目标,甚至把语文课上成数学课、化学课,比如强调让学生画知识树、强调知识体系和结构。因此现在缺少感染力、冲击力强的语文课,缺少催人泪下的语文课。

10、虽然课堂中多了学生讨论、自由发言,其实学生所说的还是教师设定的答案,教师也不希望学生的回答超出自己划定的范围。这种“伪对话”现在相当普遍,说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然处于强势地位,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本位的教学思想还没有真正落实。 这些问题与教师的知识储备、文化储备有关系。语文教学内容涉及面很广,文学、思想、科技等领域在语文教材中都有体现。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是博览群书、视野开阔、学识渊博的人。如果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没有教参就不会上课,对教材的解读与学生一个水平,上课时捉襟见肘,自然不受学生欢迎。 中国教师报:你在教学生涯中遇到过的最大的困惑是什么? 李镇西:要说最大的困惑,还是我的的语文教学和

11、学生过去所受语文教学脱节,也和社会的语文环境脱节。我教的都是中学生,可他们对语文的理解很片面,更多还是把语文理解为仅仅是知识,阅读和写作都很公式化,没有灵气。不是说所有学生都这样,但的确相当多的学生如此,因此,每当我接手新生,都要花很大的力气来转变他们对教育学习的观念。另外,我们社会的语文环境太差,满街到处都是错别字,许多流行歌词也是病句很多,整个社会没有阅读的氛围,这都影响着学生的语文学习。又比如学校要建设书香校园,但很多学生家长从来就不读书,自然也不会支持。还有,我现在努力追求如何将语文课上得更潇洒些。我一直主张语文课要上得轻松、潇洒。其实,说实话,学生也一直很喜欢我的语文课。有时因为调课

12、,我的课提前了,看到我走进教室,学生会很开心,情不自禁地兴奋地看着我,那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幸福。越是这样,我就越要追求,让我的每一堂语文课都对得起学生的期待与向往。 中国教师报:你对现在的中学语文教材满意吗?考试是否制约着你的教学? 李镇西:我对教材没太多想法。现在教材多元化了,这是一个好事。现在还是有一些课文不应该作为语文教材,而放到思想政治教材中去更好些。另外我希望教材不要太厚,要给师生留一点自主选择的空间。 说到考试对教学的制约,我有个观点。语文课不像数理化,数理化学生的考试成绩可能会相差很大,而学生的语文成绩往往相差不大。消极一点来说,不管你在语文课上怎么改,学生的考试成绩不会与其他班级

13、有太大的差距。 如果你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读写能力,考试是不会差的。语文课,最主要的是要打开学生的视野,积淀他们的素养。我很早就提出,初一初二、高一高二搞素质教育,初三高三搞应试教育,不用担心教改过不了考试关。nextpage 再说,现在的考试进步也很大。平时我们也许感觉不到,但如果把时间跨度拉大些,比如你去比较一下1998年与2008年的语文高考题,就很容易发现考试的变化与进步真是很大。就是说,语文考试越来越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了,我们搞语文教学改革,不用担心考试。 中国教师报:你对语文课标怎么看?又如何评价这些年的语文教改? 李镇西:现在大家对课标的争议很大,我总体上是持肯定

14、态度。中国这么大,一个课标要得到所有人的认可是不太可能的。课标也不宜搞得太细,太细了反而不好操作,因为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的情况也有差别,教师素养的差别太大,所以课标应该有弹性、灵活性。 我可以说是与改革开放同步发展的,是和我国的语文教学改革同步发展的。1978年我进大学,大学毕业后后就一直当老师,所以我是真切感受到中国的变化和语文教育的发展进步。三十年前的语文教学就是中心思想、段落大意那一套,写作文就是“记一件有意义的事”。现在不同了,教学内容贴近生活,与时代发展息息相关。因此我认为语文教学改革,从理论到实践都有了不起的进步,这从教材选编、教法变化等方面也能看得到。课改着眼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

15、养,现在没有哪个教师再会认同“满堂灌”了,虽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能接受这个观念,就是非常大的一个进步。 现在是一个群星璀灿的时代名师辈出,也是一个百花齐放的时代各种教学流派建立。虽然语文教学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我认为它正在逼近语文学科的特点,逼近人的心灵。语文教学将是最富个性魅力的精神创造过程。王君:语文课的青春气息很不够王君:36岁,重庆外国语学校 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中国教师报:语文教学纷争由来已久,教学目标就是争议的一个焦点。您认为初中语文课应该给学生什么? 王君:语文课自然应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即提高听说读写能力,这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同时初中阶段是学生生命意

16、识形成的初级阶段,是一个启蒙阶段,语文教师应该在完成传授学生语文知识,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础上,使学生对生命有一种健康的认识,对人生有一种最初的规划,对青春理想有一种最初的描模。在这三年时间里,在语文教育中,要给学生树立一个成人意识。要让他们意识到,初中与小学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他们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要对自己的青春生命负责,要让学生对生命具有一种神圣感,一种责任感。可能有人会说这是思品课不是语文课,其实不然。一个好的语文课是没有办法把这些东西隔开的。对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一直争议很大,现在流行的说法是回归,强调语文是工具,这无疑是正确的。但一堂语文课,一个语文教师只教工具绝对不行,成不了好的

17、语文教学。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必须投入感情,必须把生命的意识、美的意识投入到语文教学当中。哪怕是初三高三的学习,也不能只落实工具性。两者事实上是不能分开的。 中国教师报:你认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王君: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没有语文味,或者说语文的个性不够;二是语文教学中青春的气息不够,非常死板,非常缺乏活力,没有找到突破自己瓶颈的途径。 现在语文课经常受到质疑:这是语文课还是思品课。原因在于,语文学科的本体位置确认太模糊。语文说是核心学科,事实上也可以说是边缘学科。语文课到底要给学生什么,什么形式的教学才是语文教学,语文味怎么界定,对这些问题语文老师都很困惑。语文课不像其他学科的味

18、纯真,一线教师越来越模糊,自然不知道到底应该怎么教。 第二个问题,青春气息不够。课改多年,想了很多办法想搅动语文课堂。现在有人说语文课堂太花哨,要回归,其实这是不了解一线教学,特别是对农村学校不了解。花哨主要是在公开课上,一线的语文教学,特别是农村的语文课堂总体上来说还是非常非常沉闷,形式特别特别单一。如果公开课上那些丰富多彩的方法有一小部分能够进入家常课,语文课就会有很大的改观。一线常规的语文课堂教学还是围绕着考试、分数在转,题海战术没有根本改变。 中国教师报:你在教学生涯中遇到过的最大的困惑是什么? 王君:用朋友的话说,我们是一群耕“天”的人,对语文教育有一种狂热、痴迷,总是希望能在语文教

19、育中获得独特的生命体验。不管在课改前后,农村还是城市,我走的都是现在课改的道路。我的教学能力不算差,教学效果一直也比较好。我感觉到,要改变语文教学的现状,先要改变学生对语文教学的认识。现在的学生比我还功利。我用我的办法带了他们两年多,语文成绩也一直都名列前茅。现在到了初三,我鼓励他们要挺住,不要被题海淹没,不要成为考试的奴隶,不要成为考生要成为学生。还是有学生提出:老师,我们这样行吗?失败了怎么办?有抵触心理。当你撞到这种现实的教育背景的时候,当你看到学生决心丢弃诗意的东西,当你感受学生那种成为功利的学习者的强烈欲望,你会非常难过。这对我是最大的打击。 课堂教学对我一直是挑战,要把语文课上好太

20、不容易了,没有任何一种教学方法是永远适用的,没有任何一种教学形式是永远适用的。语文教师需要像一个生命的魔术师,不断地发掘自己的潜能,发掘语文的潜能。我从教16年,上了无数的课,也获得了很多的奖,但也经常有手足无措的时候。每天晚上总是想,这课文明天用什么方式去教?这个教学思路是最恰当最科学最优美最艺术的吗?每次走进课堂,往好处说,我都有一种神圣感;往坏处说,有如履薄冰的感觉。对我来说,每堂课都是新的,我从不觉得自己已经驾轻就熟,重复自己是很无聊的事。 现在,我的困惑和质疑主要是来自于内心,来自于对自己教育教学生命的反省。我经常感觉到需要反思、需要提高、需要学习,有时这种感觉会来得非常猛烈,好像重

21、新回到了一个生手的状态,进入了教学的盲点。 可能对于一个有教育理想的教师,这种盲点会不断出现。因为我们正处在一个即将形成我们自己的语文教学哲学、教育哲学的瓶颈阶段。我想,不是每个人都有力量成功地突破瓶颈的。但是,如果形不成,进一步的教学实践就完全可能沦为对过往教学的炒冷饭式的重复。很可悲。 中国教师报:你对现在的语文教材满意吗? 王君:我对教材是满意的。语文教学效果如何与语文教材好与不好,关系不大。各地教材那么多,面目基本相似。现在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没解决,即语文学科的知识系列没有建立。没有这个教材怎么编?所以现在的教材,删一篇,加一篇,无所谓,高中课文拿到初中上也没啥。在这种背景下,教材编到这个地步已经很不错了。更重要的还是教师素质本身。 中国教师报:你如何评价这些年的语文教改? 王君: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教改出现了很多问题,但没有教改会更糟糕,更加死气沉沉。因为教改,我们知道了原来还有那么多新理念,新追求。教改为语文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为我们提供了反思的范本。现在质疑教改的声音越来越多,我觉得不能完全否定教改。教改理念是正确的,很多问题不是教育自身能够解决的。教改反思不能矫枉过正。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