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30题,60分)1据学者统计,20世纪二三十年代,婚俗在教育发达地区已改变很大,如集体婚礼、西式婚礼等,但即便在大城市,丧葬旧俗依然盛行,如丧事披麻戴孝,期内不洗脸、不洗衣服等,南北各地均如此。究其原因主要是A传统忠孝礼节观念根深蒂固 B年轻人与年长者观念不一C资本主义经济不够发达 D西方教育影响的地域差异2盐铁论水旱载:“铁器,民之大用也。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农夫乐事劝功。用不具,则田畴荒,谷不殖。”这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是A刀耕火种 B铁犁牛耕C精耕细作 D男耕女织3我们习惯上称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所开辟的时代分别
2、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A机械特色不同 B建筑材料不同 C主要动力不同 D交通工具不同4我国水运交通的近代化起步于A.19世纪40年代 B.19世纪七十年代 C.19世纪八十年代 D.20世纪初期5小李同学用“千呼万唤始出来”“小荷才露尖尖角”“忽如一夜春风来”“无可奈何花落去”四句诗形象概括了中国民族工业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其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形容中国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代”。那么,中国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代”的历史时期是( )A洋务运动期间 B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C抗日战争期间 D人民解放战争期间6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是( ) A主要发
3、生在轻工业领域 B科学与技术结合C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D蒸汽机的广泛普及7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官僚、地主、买办和商人开始利用外国的先进技术和机器,创办了近代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首先出现在 ( )A香港地区 B沿海地区 C北京地区 D内陆地区8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但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出现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珍妮机的大量应用B. 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C. 铁路交通快速发展D. 圈地运动的广泛开展9近代中国,面对西方工业文明冲击,很多有识之士意识到,在机器竞争时代,“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于是纷
4、纷兴办实业以救国,中国工业化开始艰难起步。其标志是A洋务运动 B.民族资本主义兴起 C.外国在华设厂 D.维新变法10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偶然巧合之一。由于一系列计算错误,他把西班牙到印度的距离大大缩短了,以致认为到达的地方是A美洲 B非洲 C亚洲 D大洋洲11 下列关于19世纪末出现的“大企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B.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C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 D.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12第一次工业革命使生产组织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是:A.家庭 B.工场 C.工厂 D.垄断13自诩为“日不落帝国”的殖民国家是:A.西班牙 B.荷兰 C.英国 D.
5、法国14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商贸中心转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从大西洋沿岸转移到地中海沿岸 B、 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C、从西欧转移到东欧 D、 从欧洲转移到美洲15下列礼仪体现民主共和精神的是 三跪九叩 长拜作揖 鞠躬 握手A B C D16“实业救国”是张謇等人的重要梦想。这种梦想的进步性在于( )A.反映了人民群众抵制侵略的愿望 B.反映了民族资本家争取国家繁荣的努力C.反映了爱国官僚推行新政的要求 D.反映了社会各阶层争取政治权利的现实17生产工具的改进是推动农业生产进步的重要原因。下图能够反映唐代农业生产水平的是 A. B. C. D. 18“川中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
6、车骨之末,缚以竹简,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这描述的是A筒车B翻车C曲辕犁D水排19在明朝中期以前代表中国制瓷技艺最高水平的是A.官营手工业 B.私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工场手工业20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机工”是A.资本家 B.雇佣工人 C.奴隶 D.地主21“杭州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它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时期的杭州城A.商代 B.汉代 C.隋代D.宋代22元朝时期,我国农业史上发生了一个重大的变化,就是蚕桑业生产趋于萎缩,主要原因是A.元朝限制对外贸易,丝绸外贸停滞 B.蒙古贵族的皮毛衣服对国
7、人产生巨大影响C.元朝统治野蛮落后,社会生产破坏严重 D.棉花种植面积扩大,棉纺织技术进步23诗经中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语句,这反映了奴隶社会的土地制度是:A.氏族公社所有制 B.井田制 C.均田制 D.封建地主私有制24明人朱载堉在十不足歌写道:“逐日奔忙只为饥,才得有食又思衣。置下绫罗身上穿,抬头又嫌房屋低。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天上还嫌低。”这说明A商品经济发展是促进社会转型的重要因素B明代商业发展影响了社会风貌C封建制度走向衰弱,人们道德水平下降D传统农业社会品格已不再适应新的时代25“耒”是传说中神农发明的农具,人们约定俗成地将“耒”作为与农具有关的字的部首。
8、常见的有“耕”(用犁松土)、“耘”(田地除草)、“耦”(两人或两牛并耕)、“耧”(播种工具)等等。通过这些汉字可以了解古代中国的A重农抑商政策 B农业生产技术 C土地私有制度 D农业管理方式26以下关于“市”的材料中,最符合下图场景的是 A“立九市,其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B“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C“千竹夜市喧”;“蛮声喧夜市”。D“大街两边民户铺席约十余里。”27欧洲瓷器史第一章提到:(明清时期,欧洲)“银器、精陶和其他器皿,被送到中国作为瓷器模型之用,以致中国提供到欧洲市场上的瓷器也包括了地道的欧洲风格的器皿”。这段材料主要说明A中国传统手工业发展受世界市场影响 B明清官窑瓷器大量
9、投放市场C政府对官瓷的工艺水平要求越来越高 D欧洲普遍采用中国的制瓷技艺28某生根据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单位:万贯),结合所学知识作出下列四项分折,你认为合理的是农业税非农业税997年24081156771021年26412387401077年2021351172A非农业税的激增既是抑商的体现,也反映了工商业的发展B农业税的变化反映了农民负担的减轻C赋税的不断增加使得北宋政府消除了财政危机D北宋政府推行“重商轻农”政策29明清时期,江南某些地区“商人通过市肆经纪以造袜原料发给妇女去织造,按规定条件,付与工资;然后由其收鬻,以之包售四方” 。这些景象说明A当时这些地区手工业和商业活动兴盛、市场也
10、具有了可观的规模B江南地区出现了许多呈现出明显具有专业化倾向的手工业城镇A;C民族资本主义兴起并迅速发展D商人地位大大提高,重农抑商政策破产30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时期。下列对该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正确叙述包括小农经济逐步形成 土地所有制发生根本变化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 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被打破A B C D第II卷(非选择题,共3小题,40分)31(12分)诗歌作为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古人用诗歌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用诗歌吟咏王朝兴替、世事变迁。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海客乘天风,将船远行役。譬如云中鸟,一去无踪迹。-(唐)李白估客乐夜雨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
11、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时会琴客材料二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岁暮锄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唐)张籍野老歌材料三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宋)陆游杂赋尔来盗贼往往有,劫杀贾客沉其艘。-(宋)王安石商感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商业发展的基本情况。(4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该诗所记录的社会政治经济现实。(4分)(3)根据材料三你能看出哪些历史信息?面对商品经济发展的状况,宋政府依旧实行什么经济政策?(4分)32(26分)学习历史,不仅要广泛阅读,更要感悟智慧
12、,融会贯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587年“并无大事可叙”。学者黄仁宇却从此年入手,剖析明中后期社会,写成万历十五年。该著作涉及的重要人物有:时年24岁的万历皇帝。他一方面依赖内阁,另一方面又以司礼监太监加以牵制,后来创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专制主义君主制史上“荒诞奇迹”;已经去世了5年的内阁首辅张居正。他生前虽然守住了内阁只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的底线,却把内阁政治演绎得有声有色;在这年去世的的名将戚继光。他曾在浙闽粤沿海大败倭寇,保卫了东南海防;在内地已成功定居了4年多的西方传教士利玛窦。他从欧洲出发,经过葡萄牙占领的澳门,活跃于广东一带。据万历十五年编写材料
13、二 玉米、番薯等“种出西土”,在不少地方开始种植。据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徐光启农政全书等(1)阅读材料,联系所学知识,简述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形态,并分析造成政治日益黑暗的重要原因。(4分)(2)试揭示明朝中后期在经济领域中(含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日益凸显出来的新气象和政府实行的老政策。(6分)(3)充分利用材料提供的信息,以日本、西欧(葡萄牙)为切入点,简要叙述明朝中后期中外关系的基本内容以及明朝政府的政策。(6分)33阅读下列这组历史图片请回答:(1)图一说明英国当时政府采取一种什么政策?为什么采取这种政策?这使英国获得什么样的称号?(4分)(2)图二说明了此时英国的海外政策是什么?为什么采取
14、这种政策?结果如何?(4分)(3)图三和图四说明英国在海外殖民活动中采取什么方式?这对英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高一年级历史答卷页 座位号班级 姓名 考号 一、 单选题(6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二、 材料解析题(共3题,40分)31、32、33.33 参考答案1-5ACCBB 6-10BBBAC 11-15CCCBB 16-20BCAAB 21-25DDBBB 26-30DAAAA31(1)唐朝时,商业贸易活跃,一些商人为追逐利益而远离家乡;海上贸易发达(2分);出现了不受时限的喧
15、闹夜市,酒店和娱乐业兴旺(2分)(2)赋税负担沉重,贫富分化加剧;(1分)农民陷入困境,纷纷逃入山区,垦山为田;(1分)富商财富汇集,生活奢靡。(2分)(3)信息:商业发展深入农村,出现草市;富商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2分)政策:重农抑商。(2分)32(1)(4分)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内阁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但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入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逐渐提高。皇帝离不开内阁,但又以司礼监予以牵制;宦官参政,妨碍阁权,甚至控制内阁,导致政治日益黑暗。(2)(6分)蚕桑、棉花种植面积普遍扩大,美洲作物开始传入我国,资本主义萌芽,会馆出现,商帮势力强大。(答对三点即可)重农抑商。
16、(3)(6分)倭寇骚扰;葡萄牙占领我国澳门,西方传教士进入内地。明政府维护“朝贡”体制,实行“海禁”政策。33说明英国政府鼓励海盗的抢劫行为。因为当时海外扩张最强大的两个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当时英国还没有能力与他们进行全面竞争,所以英国人对西班牙船只进行海盗式的劫掠。这使英国被称为“海盗国家”。(4分)说明此时英国的海外政策是争夺海外殖民霸权。因为17世纪英国实力逐渐增强,开始夺取贸易优势和抢占殖民地。结果:与荷兰、法国进行了一系列战争,到18世纪下半叶,英国确立了海上霸主地位,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4分)英国在海外殖民活动中通过设立东印度公司在殖民地进行商业活动和掠夺,并且进行罪恶的黑奴贸易。影响: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国内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