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策略万事成,来源于“兴趣”。学生学习也不例外,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思维的动力之一,兴趣也是强烈而又持久的学习动机。只有学生热爱数学,才能产生积极而又持久的求学劲头。因此,教师应充分运用数学的诱发力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培养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能力,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条件。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发扬教学民主,成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地实施有差异的教学
2、,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兴趣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态度,是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参加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形成智能的重要动力。所以,课前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我发现班上学生个个无精打采,课堂气氛沉闷,这时我并没有急于上课,而是出了这样一道题:“加工一批零件,王师傅要5小时完成,李师傅要6小时完成。”问:“哪位同学能给这道题提一个问题?”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王师傅每小时加工这批零件的几分之几?”有的说:“李师傅每小时加工这批零件的几分之几?”也有的说:“王师傅用的时间是李师傅的几分之几?”
3、我说:“这些问题都没有错,可这些问题都不是我想要得到的”。此时,学生都感到很茫然:到底要提什么问题才符合老师的要求呢?于是我又说:“我要提的问题比你们提的难多了,谁能告诉我,王师傅和李师傅哪个是老师傅?哪个是小师傅?”我这一“逗”,教室里立刻沸腾了起来,有的学生说,因为加工同样的零件,王师傅用的时间短,老师傅做得快,所以王师傅是老师傅,李师傅是小师傅;有的说不一定,老师傅年龄大了,做得比较慢,而小师傅精力旺盛做得快,所以李师傅是老师傅,王师傅是小师傅。各抒己见,争论不休。此时,我的目的已达到,就说:“同学们,你们回答得都有道理,到底哪个是老师傅,哪个是小师傅,只有王师傅和李师傅知道,我们大家都
4、不知道。”通过上面这一番“逗”,调节了学生的心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融洽了师生间的关系。二、联系生活,唤起兴趣。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它强调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交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课堂教学之中,是数学教学体现新理念的重要一环。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改编教材,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从而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例如: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我提前给学生布置了一道
5、“粉刷墙壁”的课后题,要求学生认真听讲,课后利用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实际解决。这样做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气氛热烈、活泼,大大加深了学生对表面积的理解和掌握,又使学生充分体验到学习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其实生活是数学的大课堂,回归生活学数学既使数学自身的魅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又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到了富有真情实感的、能动的、有活力的数学知识。同时兴趣又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的,当一个人有了某种需要时,才会对相关的事物引起注意,并产生兴趣。因此,教师在导入新课后,应明确具体地交待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的知识体系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地位、作用,以引
6、起学生的重视,产生心理的需要,引发学习的愿望,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三、手脑并用,促进兴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就应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教学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生在观察、实践、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中,逐步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我们在课堂上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一一评价一一倾听一一激励,在交流中互相启发,在操作中明白算理,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尽可能地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感悟、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认识,激发
7、学生的数学情感,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例如:在讲解“圆的面积”时,让学生分组合作,把圆平均分成若干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结合拼摆成的图形,自己归纳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四、质疑问难,引发兴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中启动思维的起点。在数学教学中,作为教师要善于提出具有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使学生见疑生趣,产生有趣解疑的求知欲和求成心。例如:教学“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是一节比较平淡的课。学生容易失去对这部分知识的兴趣。如果教师处理不好,学生的思维很难引向深入。是分数与百分数比较大小,不能直接比较。我继续问:“你们有什么设想可以让它们比较吗?”同学们茅塞顿开:“对呀,把分数
8、化成百分数,或把百分数化成分数,这样,从疑问开始转向思考,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去探索。从上课的一开始,就把学生推到主体的学习地位。学生始终是在兴致勃勃的情绪中学习新知、探索规律。五、游戏互动,趣上加趣。针对孩子好玩、好动的特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积极创设充满诱惑的寓教于乐的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六、巧设练习,增添兴趣。形式多样,具有童真童趣的练习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教材中很多练习题的编排形式多样、新颖有趣,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游戏素材。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善于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事物趣味化,利用色彩鲜艳的教具
9、;新颖的谜语、故事;有趣的数学游戏使学生感到新颖、新奇,具有新鲜感和吸引力,从而学得轻松、快乐。如讲解“抽屉原理”时,最后设置了一个“智慧城堡”形式的练习题,里面有小鸡、鸽子、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扑克牌等形式多样的习题,让学生一道一道的攻破,不但拿到了城堡的钥匙,也打开了知识的大门。七、人文评价,保护兴趣。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对学生的评价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对学生的评价都应采用激励性语言,更多地倾注宽容、尊重、理解、信任、赞赏、表扬和鼓励。使学生产生一种“学习成功”的情绪体验,形成“乐学”的心态,学习就会更积极、更主动。不妨试用一下语句:“试一试”、“你讲得真好!”、“你真棒!”、“你的意见呢?”、“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 “你真聪明!”一面红旗,一颗星,都有着你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人文评价对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大有益处的。总之,数学知识蕴含着许多能激起学生兴趣的因素,教师要充分挖掘,并把它体现在教学活动之中,才能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