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让数学“活”着回归生活.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497587 上传时间:2024-11-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数学“活”着回归生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让数学“活”着回归生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让数学“活”着回归生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让数学“活”着回归生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让数学“活”着回归生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让数学“活”着回归生活 一次期末阅卷活动中,我们发现一个非常令人惊讶的现象:一只兔子( )条腿?3只兔子( )条腿。很多孩子都填写了“2”和“6”,出现这种错误的学生比例还非常之高,惊讶之余,我们喊来几个二年级孩子问清楚缘由,孩子们说:“数学书上画的兔子只有2条腿呀。”“我没见过兔子,可电视里演的小白兔也是2条腿在走路!”童言无忌道出的却是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新课标里提倡数学生活化已经很多年,但实际上数学教材的编写会和各地的生活实际、和学生实际有一些偏差。很多时候,老师都是为了教教材而教数学,并没意识到教材并不是惟一的资源,它只是提供一个例子而已。作为一名长期在一线教学的教师要善于创造性使用教材

2、,灵活加工改造教材,不是为了数学生活化而是要让数学活着回归到生活中。要是数学“活”,首先就要用“活”教材,对教材中脱离现实生活的素材,不加工也不改造,原原本本的搬进课堂,这样的课堂教学设计缺乏现实感,不能满足学生实际生活的需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教师不能创造性使用教材,教材越教越死,没有灵气了!那怎样灵活运用教材呢,我想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实践: 一、用 “活”课堂资源首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到熟悉而又亲切、轻松而又有趣,在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中学习。 如教“平均数“时,我出示了体育课两个组一分钟跳绳情况统计表:女子一分钟跳

3、绳(一组)比赛情况表姓名甲乙丙丁戊成绩(个) 108120 85 90 92 女子一分钟跳绳(二组)比赛情况表姓名甲乙丙丁成绩(个)110 94104 88师:看了这个信息你知道了什么?生1:有两个班进行比赛。生2:还知道了每个组的比赛成绩。生3:两个班的参赛人数不同,一个是5人,一个是4人。师:怎么知道哪组的成绩好?生1:求出两个班的总成绩。生2:这样不公平,人数不同不能求总成绩。生3:应该求出两个班的平均成绩。教学时从日常生活的游戏出发,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出发,引起了学生的深思,产生争议。创设这样的情景这给学生一种真实感,因为这样,所以这堂课一开始就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使他们从容不迫

4、地探索新知。再比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可以让学生在教室里布置模拟超市购物,使他们学会花钱买东西;学习“认识图形”时,可以让学生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设计出自己喜欢的图形或物体,举行“我的创意秀”。这种数学课充满生气和乐趣,充满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使每一位学生在自己的课堂生活中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个体生活的主体”和“社会生活的主体”,这就是“活”化课堂资源的效果。二、用“活”背景资源始终贯彻“哪里有用就要用”的原则,充分挖掘教材背后的故事,从生活实际中寻找背景,结合生产和生活实际提出真实的、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身边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充分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学习

5、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需要数学,从而加深对数学的情感。认识元、角、分后,我设计一个生活的情景:妈妈叫李明帮忙去交上个月家里的电费97.8元。大家帮想一想,李明应带多少种、多少张面值的人民币去交电费,既是最少的张数,又不用收款员找补零钱的?问题一提出,学生有的开始独立思考,在本子上画画描描,有的开始和别人交流,有的动手摆起了学具。这时学生能主动利用原有的知识、经验去联想,以获取解决新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学习了“分类统计”后,教师让学生交流生活中有哪些事情可以用统计知识来解决,课后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再提出相关问题或写出自己的想法,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有的调查了自己家一周内丢弃的塑料袋的个

6、数,还有的调查了一个月的天气情况等等。在老师精心创设的背景资源情境中,学生的对问题的探索越来越主动,思维越来轻松。他们会真实地感受到眼中的数学不再是简单的孤独的一门课程,而是有感情、活力的知识,从而填补了数学知识与生活应用的鸿沟。三、用“活”生成资源荷兰数学家弗赖登达尔认为,数学学习是一种活动,这种活动与游泳、骑自行车一样,不经过亲身体验,仅仅从看书本、听讲解、观察他人的演示是学不会的。因此,在数学课堂中,要开展生动、具体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经历艰辛的思维过程,实现由静态向动态,由储存知识向探究知识,由再现知识向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转化。例如:我在教学完加、减法以及乘法的运算定律之后,练习课时让学

7、生将这些知识联系起来谈收获、感想。有学生提出:既然加法、减法、乘法都有相应的运算定律,想必除法也不会例外吧!我及时肯定了学生的想法,并取消练习的打算,马上反问到:你们想自己探索“除法的运算规律”吗?学生积极响应。我马上给学生提供了切入思考的依据例题:“商店卖出5箱热水瓶。每箱12个,共收入840元。每个热水瓶售价多少元?(用两种方法解答)”在学生顺利解决这一问题后,我又组织学生出谋划策,讨论接下来该怎样去发现并掌握“除法的运算规律”,学生借鉴先前学习运算定律的方法,决定分三步走:建立猜想举例验证出题应用。于是,学生们在小组活动中一步一步展开了自主学习,最后如愿以偿,发现并掌握了“一个数连续除以

8、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这一运算规律,可谓事半功倍。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只作了适当的点拨,学生始终循着自己的思考在积极主动地发现、探索,深刻地经历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他们经过自主探索,“再创造”了数学知识,其成功后的喜悦定然也能激励他们再去“再创造”新的数学知识。正如皮亚杰认为的:“在逻辑数学领域,儿童只对那种亲自创造的事物,才能真正理解。”四、用“活”信息化资源教科书并非唯一的课程资源。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要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的学习素材。如把网络型课件链接到学校的网站上,课上让学生自主点击网页,搜索相关的学习资源。利用电子白板上课,白板上学生的反馈、学生的练习都可以作为生成的教学资源,根据需要反复使用。这样即给了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又为学生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分享学习资源成为可能。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创造性灵活使用教材,把教材用活了,数学课堂才会灵动丰富,学生才会真正喜欢学数学!数学生活化,也不再是一句口号,我们的数学也才能真正“活”着回归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