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例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理答.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496754 上传时间:2024-11-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1.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例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理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例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理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例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理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例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理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例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理答.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例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理答【缘起】从一件让我耿耿入怀的事说起:2005年我有幸参加市级青年教师基本功赛课活动,抽到的题是乘法分配律。从拿题到上课不足24小时,钻研教材,查阅资料直到看到上海市著名特级教师潘小明老师的教学设计,我喜出望外。看教案、设计过渡语不亦乐乎!充实的彻夜不眠!带着感悟上课了,结果是草草收场。我纳闷了:同样一份教学设计,普通教师和特级教师上出的效果会出现完全不一样的,这是为什么呢?【顿悟】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理答”一词,在试着走进理答的过程中似乎有了一点感觉。华东师大崔允漷教授认为,理答就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是课堂问答的重要组成部分。理答既是一种教学行为,

2、也是一种教学评价。它是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的即时评价,是一种重要的课堂教学“对话”,直接影响学生对某个问题的理解和进一步学习,也影响到学生对一节课甚至这门功课的兴趣与态度。什么样的理答方式才是数学课堂所需要的,才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才是积极有效的?特级教师潘小明老师的课例上教版数学第八册小数的性质又一次给了我启示,彰显数学味的理答智慧地使基于学生的数学活动顺利而有深度地展开,学生的数学思维被引向深入【例谈】【片段一】出示:一个数的末尾添上1个“0”,得到的数十原来的( )倍。生:一个数的末尾添上1个“0”,得到的数是原数的10倍。师:(板书“10倍”)有不同意见吗? 部分学生脱口而出:没有。师:

3、你没有不同意见并不代表别人也没用不同意见呀!有不同意见的请举手。有两个学生举手,渐渐地,又有六、七个学生也举手了。生:如果这个数的最低位是小数部分呢?师:你的意思是说,这个数如果是小数,会是怎样呢? 师:如果是个小数的话,你认为末尾添上1个“0”后,它的大小怎么了? 生:还是等于原来的数。师:大小是不变的,说明得到的数是原来的几倍? 众生:是原数的1倍。师:(板书“1倍”)还有不同的答案吗? 学生中没有人举手。处于课始的理答至关重要。此时学生对于新授知识的认识是模糊、片面、肤浅的,有些只是在教学前部分学生的认识甚至还处在错误的层面上。化大为小、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或化虚为实的理答可以促使并引导学

4、生,让学生迅速准确地找到问题的答案。教师的理答传递给学生的必须是积极的、肯定的。片断中教师的理答是肯定和有深度的,板书“10倍”后的“有不同意见吗”引导学生思考,教师的等待在教学中是有价值的。教师的提问对于后续教学活动奠定基础,体现教师的智慧。【片段二】2.验证。师:运用已有的知识,怎样进行验证,让人确信0.1等于0.10?可以将你的验证方法在纸上作简单的表示。学生用了约4分钟半的时间各自独立思考,并尝试着在纸上表示出自己的验证方法,又用了近2分半的时间进行组内交流。之后,小组派代表进行班级交流。生:因为0.1等于0.10元,所以0.1等于0.10.生:0.1等于1/10,0.10等于10/1

5、00,因为1/10等于10/100,所以0.1等于0.10.生:0.1乘10等于1,而不是等于0.10.师:这只是证明了0.10不是0.1的10倍,还没有证明0.10与0.1是相等的,你同意吗?(师生验证活动略) 教师在这个教学片断中重视了探问和追问,在探问和追问中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并走向深入。学生的回答局限在不是10倍时,教师适时的一句“这只是证明了0.10不是0.1的10倍,还没有证明0.10与0.1是相等的,你同意吗?”教师的智慧在这一“问”中得到体现,为了使问题得到更多学生的讨论而进行的“转问”,使教学得到延续。学生的智慧在“理答”中步步走向深入。【片段三】3.讨论。师:老师有个问题

6、,为什么在整数的末尾添上或者去掉“0”,整数的大小就会发生变化,而在小数部分的末尾添上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呢?师生活动略4.小结。出示:一个数的末尾添上1个“0”,得到的数是原来的( )倍。题目出示完毕,许多学生纷纷告诉老师:这道题我们已经做过了。师:是呀,现在我们再来做,你会怎样想?生:是原数的1倍。生:题目中没有说这个数是整数还是小数,怎么能说是原数的1倍呢?师:那你认为是原数几倍呢?生:我认为既然题目中没有说清楚,就不能回答是约原数的几倍。师:题目中没说清楚,所以我们也说不清楚,是这样吗?部分学生情绪激动地要发表不同的意见。生:不是的。因为题目中没说清楚这个数是什么数,我们就都

7、得考虑,所以得到的数十原数的10倍或1倍。师:我听明白了,你是把两种情况都考虑进去了:如果这个数是整数,末尾添1个“0”,所得的数是原来的10倍;如果这个数是小数,末尾添1个“0”,所得的数十原数的1倍。大家同意吗?学生表示同意。师:对呀,应该把各种可能的情况都考虑进去,你们的思维非常周密!教学中,教师把课始的问题再次抛向学生,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与学生之间的理答,特别是那一句“题目中没说清楚,所以我们也说不清楚,是这样吗?”,更好地引发学生的思考。这样的提问还避免挫伤孩子,有利于激发孩子的思维和斗志。【思考】一、 一些消极的理答方式我们要尽量避免避免不置可否的理答方式。更要尽可能地提出坚定、明

8、确和公开的要求。尽量避免学生产生骄傲自满,滋长虚荣心的理答,这样的理答会使学生对学习困难估计不足,事事都要获得夸奖鼓励才带劲,承受不起挫折和失败,对教师的激励性评价,默然视之,无动于衷。避免简单的重复式的理答。这种理答会阻碍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浪费课堂时间,造成课堂环节不紧凑,给人废话太多的感觉。当然关键的、精彩的、值得分享的地方进行恰当的重复是必不可少的!避免采用简单否定式的理答,这样会挫伤孩子的。只有俯下身子倾听学生的回答,学生才不会畏惧课堂,才不会畏惧教师。学习才会是有趣和有意义的。二、基于学生发展的理答方式是我们需要的激励性理答、诊断性理答、发展性理答的有机结合才是我们在教学中所要采用的。我们的数学课堂尤其需要发展性的理答方式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多多出现。案例中我们通过探问、追问、转问、反问这四种语言性理答组织再次理答,使教学得以深入。在期待教师的运用这种发展性的理答的同时,我们更期待源自学生的这些发展性理答的出现。这样的课堂不正是我们追求的吗?王崧舟老师曾说:“理答技术是可以训练的,也是应该训练的,它是进入课堂就有的下意识的行为。我们应该自觉地在教学增强理答意识,重视理答预设,锤炼动态理答,关注发展性理答。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