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春夜喜雨_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495533 上传时间:2024-11-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夜喜雨_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春夜喜雨_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春夜喜雨_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春夜喜雨_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春夜喜雨_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春夜喜雨教学设计 关口镇蒿塔小学 王广明教学目标:1、学会“乃、随、潜、润、细”这五个生字。2、有节奏的诵读本诗,感受古诗词带来的韵律美,背诵并默写这首诗。3、理解古诗意思,感受杜甫忧国忧民之情。教学重难点: 1、理解古诗意思,体会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妙,感受杜甫忧国忧民之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背诵古诗。教学准备:1、教师:解读教材;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准备课件。2、学生:搜集有关杜甫的资料,背诵杜甫的诗句。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品诗人1春雨在古代被称为“喜雨”,唐代大诗人杜甫就写了一首春夜喜雨。今天,我们就跟随大诗人杜甫一起走进盛唐,去感受那场春雨。2、板

2、书课题。3、读诗题,解题意:“春夜喜雨”的意思是春天的夜晚下了一场雨,作者的心里很高兴。4、介绍杜甫。(出示课件)师介绍:杜甫(712-770)字子美,唐代 诗人。其作品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被称为“诗史”, 他亦被称为诗圣 ,有杜工部诗集。5、写作背景和思想基础:(1)、安史之乱前夕,杜甫离开长安回陕西蒲城探亲,却不料爆发安史之乱,他一家人就过流亡生活,如今,终于在成都定居,这首诗就反映饱经战患流离之苦的杜甫获得安稳后的喜悦心情和渴望安宁的情怀。(2)、中国自古以农兴国,每一个关心人民疾苦的人,无不对各个时节的天气变化给予密切注意,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农民收成的歉与丰,杜甫是一位人民诗

3、人,这首诗也显示出他的这种深湛淳朴的思想感情。 二、诵读古诗,品诗意(一)感受律诗韵律美1生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通顺,读准字音。 2点名读诗,教师进行点拨,读准诗的节奏,相机进行指导。请学生再读,检验指导的效果。 3感受律诗的韵律美。(出示课件) 指导学生写出每一句后一个字的拼音(生sheng、声sheng、明ming、城cheng),了解律诗的押韵方法,注意韵脚的诵读,学生自由读古诗,注意抓住节奏,读出韵律美。 4.古时候,诗歌都是可以配乐吟唱,今天老师就带着同学们和着韵律来吟唱这首诗。老师打拍子,指导学生进行吟唱。通过这样的多角度的诵读,感受古诗带来的韵律和节奏美。(二)理解诗意1、首联: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时节:节令,节气。当:正当、正值。乃:于是,就。发生:产生、出现。诗意:(出示课件)及时的春雨,好像懂得季节时令.它来的时候催动花草树木萌发滋生.2、 颔联: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潜:悄悄地,不被察觉。润:滋润。诗意:(出示课件)细雨随着那微风悄悄地在夜间洒落,无声无息滋润物. 3、 颈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野径:野外的小路。径,小路。俱:都。诗意:(出示课件)田野间的小路被乌云笼罩,一片漆黑.只有江面船上的灯火一片鲜红.4、 尾联: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红湿:指雨后有水珠的花朵。红,这 里指代花。花重:花儿由于沾上了雨水,显得沉 甸甸的。锦官城:今四川省成

5、都市。因为古代 都曾经住过织锦的官,所以 又叫锦官城。锦,一种有花纹 的丝织品。诗意:(出示课件)清晨将会看到枝头上鲜红湿润,成都街头经过雨水冲洗的花朵色彩将更艳更浓.(三)抓题眼,品诗情 1.读诗题,品题眼 (1)生读诗题,抓题眼 “喜”,为什么用“喜”呢? (2)讲解“喜”字的字源,用喜字说成语。 (3)出示大红双喜字,你看到这个“喜”字会想到什么成语呢?(喜结良缘)。 了解喜在中国文化中的运用和重要意义。(渗透中华汉字文化)(引导:诗人杜甫“喜”的是什么呢?为什么“喜”呢?)了解杜甫撰写春夜喜雨的背景资料,明白这场春雨滋润世间万物,特别是农作物,必将带来丰收的希望。初步感受杜甫的“忧民”

6、之情。 2.自读古诗,解题眼 杜甫说:“语不惊人死不休”,我们就应该在他的诗中去品味,看你能够从这首诗中的那些地方品出诗人的“喜”来。 学生自由的默读古诗,把自己的感受写在书上或笔记本上。 师巡视指导,适当的肯定学生自己的看法,并从中指导学生抓住重点字来进行品读。培养学生品词品句的能力。3.论诗句,品诗情。 (1)讨论一:为什么是“好雨”?因为在春季农作物非常需要雨水的滋润。农谚云:“春雨贵如油”。正反映了春雨的宝贵。 “知” 赋予春雨以人的生命和情感,在作者看来,春雨体贴人意,知晓时节,在人们急需的时候飘然而至,催发生机。多好的春雨!“当”正是时候,又是干旱,又是春天。(2)讨论二学生较难理

7、解“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引导学生思考:这和润物有关系吗?并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解读:雨这样好,当然希望它能下透彻,倘若只下一小会,那“润物”也很不彻底,诗人正是抓住这一点,写下了第三联,只有十个字,便画出了一幅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的春江夜雨图。只不过换了一个写雨的角度罢了,上联是从听觉来写雨的润物功能,而本联则从什么角度来写?是从视觉来表现雨意浓厚,本句运用了常用的反衬的手法,突出了野径、云、水、渔船相辉映的春夜图,并点题。(3)讨论三“重”“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句是诗人的想象,雨水下的细小,密密的,轻轻的,所以并向大雨一样,叶子上、花上都沾上了雨水,所以显得沉重,诗人只是写了花朵,大

8、家想一想,还会有哪些人和物会欣喜开心呢? 4感受了春雨的可喜,品味到了杜甫的“忧民”之情。背诵春晓,比较一下,春晓中的“花落知多少”与春夜喜雨中的“润物细无声”相比,哪一种雨更喜人呢?谈谈你的看法! 预设师讲解:轻轻悄悄的来,滋润着世间万物,特别是农民的农作物,又是一个好收成年。字里行间真情的流露出杜甫对人民群众的关心。不禁让我又想起了郑板桥的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中的诗句,出示全诗: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大家不妨也来品一品,诗人对人民大众的关怀之情。 5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次诵读春夜喜雨。 6背诵并默写古诗。三、拓展诵读,品诗人情怀 1.在读古诗了解了杜甫那份浓郁的忧国忧民之情,希望大家在课外多诵读杜甫的诗,更加立体的感受杜甫。2(出示课件)课外诵读有关春雨的诗词,进行积累。说一说诗人对春雨的不同感受。四、小结。五 、板书设计 春夜喜雨 好雨 知时节、当春、潜入 有望丰收 杜甫 忧国忧民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