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 中 毕 业 会 考 思 想 品 德 总 复 习 资 料八年级(下)综合复习资料1、发展中的社会主义: 新中国建立之初的状况: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经济建设的起点低、基础差。 新中国成立之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即:三大改造) (即:社会主义公有制) 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在中国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进入21世纪,社会主义在中国更显示出无比的优越性。2、改革开放后取得巨大变化的根本原因: 认识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即:根本任务)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即:根本目的)3、我国
2、的基本国情是: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到21世纪中叶)4、党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5、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及关系: 简言之:“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其中经济建设是关键,四项基本原则是导航系统,改革开放是动力系统。6、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7、国有经济的含义、地位、作用: 含义: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经济。地位: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作用:国有经济拥有雄
3、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技术设备,积聚着我国最先进的生产力,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担负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的任务。8、集体经济的含义、地位、作用: 含义:是生产资料归一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的一种公有制经济。 地位: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用:体现着共同富裕的原则, 可以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财富和国家税收。09、公有制经济的范围: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集体成分。10、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我国经济的主体。11、非公有经济范围、地位和作用。 范围: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 地位:是社会主义市
4、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用:在促进经济增长、繁荣市场、方便人生活、解决就业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12、现阶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3、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的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1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1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16、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17、全国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其职权:立法权(最主要)、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点: 鲜明的民族性
5、: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鲜明的时代感: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19、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 尊重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努力学习和吸收外国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 加快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20、三个文明的关系: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互为条件,互相促进。只有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才能充分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和活力。 21、在我国,人身权利是公民人权的主要内容,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6、。22、人身权利的内容:人身自由权、生命健康权、人格尊严权、住宅权、通信权等。23、人身自由是最基本的权利,是人身权利中最主要的内容,是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先决条件。是指公民的人身由自己支配和控制,非经法定程序不受逮捕、拘禁、搜查、审问和侵犯。24、生命健康权是指公民的生命、身心健康受宪法和法律的保护,任何人都不得非法加以侵害。 它是公民所享有的最基本(或根本)的人身权利。包括:遇到疾病时,有权获得治疗,以恢复肌体健康; 受到犯罪分子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时,有权实施正当防卫; 面临自然界侵袭、不法分子侵害时,可以采取紧急避险措施等。生命健康权自出生之日起直至死亡之时止。25、人格尊严包括肖像权、名
7、誉权、荣誉权、姓名权、隐私权等。26、隐私是涉及个人心理、生理及社会交往过程中的秘密。隐私权是指公民有隐瞒不危害社会的个人私事、未经本人允许不得将其公开的权利。揭露别人隐私是不道德的,也是违法的。未成年人有拥有自己的隐私权。 依法维护自身权利的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权利。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27、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三步走” 的战略部署: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28、小康:含
8、义: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内容: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公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29、对小康目标的认识: 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体系; 不同时期不同标准(基本小康,全面小康); 是一个有步骤、分阶段实现的过程。30、小康目标实现的表现:物质生活明显改善,精神生活日益充实。31、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32、改革的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改革的目标: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它方面的体制,以适应社会主
9、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和实现现代化的要求。33、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坚持对外开放就是要通过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吸取和利用世界各国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34、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充分发挥市场作用,调动并合理配置各种生产要素,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36、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根本原则,也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目标之一。37、对共同富裕的理解:共同富裕需要一个过程,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后实现
10、共同富裕。38、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最关键的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39、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新世纪的理想,也是我们沉甸甸的历史使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需要我们每个人从现在做起,不懈努力和追求。40、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统称中华民族。各民族拥有自己的民族语言、独特的风俗习惯、历史传统等;形成一种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4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42、伟大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为爱国主义精神、爱好和平精神、自强不息精神等等。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优良传
11、统,从来就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的精神动力。 爱好和平表现为:A.各兄弟民族间互帮互助,携手共进,B.与世界上其它民族间的友好交往,休戚与共。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和精神追求。43、弘扬民族精神: 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要把它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当中。 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多看些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书籍,加深对民族精神的了解和认识。4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和任务: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
12、质和科学文化素质。45、依法治国首要的是依照宪法治理国家,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46、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为什么? 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问题(如国家性质、国家的根本制度、国家的根本任务);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主要表现在:(1)宪法是普通法律的制定基础和依据。 (2)普通法律的规定与宪法相抵触无效。因此,宪法是母法,普通法律是子法。 其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严于普通法律。47、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宪法是一切 国家机关 的最高行为准则; 宪法是一切团体和组织的最高行为准则; 宪法是 全体 公 民 的最高行为准则。48、树立宪法意识: 宪法确立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 宪法是我们生活的基
13、本依据,也是我们行为的最高规范; 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49、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是要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确立法高于人,法大于权的根本原则;就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有法可依(制定出比较完备的法律)是依法治国的前提; 有法必依(法律制定出来后,必须得到遵守和执行) 执法必严(严格执法,要求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行使职权) 违法必究(要求对一切违法行为都必须追究法律责任,不允许任何人有特权)50、依法行政是法治的关键: (为什么?)政府能否依法行政直接关系到法律的权威和老百姓生活质量的高低。 (怎么样?)就是要求各
14、级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严格依法行使其权力,依法处理国家各种事务。依法行政的重心和实质是依法治官,依法治权。提高行政执法水平,是今后落实依法行政的长期任务。51、为什么司法要公正? 司法公正关系到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法律的权威和社会的秩序。52、怎样实现司法公正?需要加强法律监督。53、法律监督的途径有哪些?法律监督是广泛的,多渠道的。包括党的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社会组织的监督,法律监督检察机关的监督和社会舆论的监督等。54、为什么要行使监督权? 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的神圣权利,公民也有参与监督的责任; 法律实施与司法公正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关注、支持和监督。55、怎样行使监督权? 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通过多种渠道、采取不同形式行使监督权; 行使监督权,应该而且必须合乎法律程序和法律规范; 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就是关爱社会,关爱民生,关爱我们自己。八 年 级 (下) 第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