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4T4557-2023城市道路智能交通管理设施运行维护规范.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549491 上传时间:2023-12-02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93.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4T4557-2023城市道路智能交通管理设施运行维护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DB34T4557-2023城市道路智能交通管理设施运行维护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DB34T4557-2023城市道路智能交通管理设施运行维护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DB34T4557-2023城市道路智能交通管理设施运行维护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DB34T4557-2023城市道路智能交通管理设施运行维护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93.080.30 CCS R 87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 45572023 城市道路智能交通管理设施运行维护规范 Code for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intelligent traffic management facilities for urban road 2023-10-07 发布 2023-11-07 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

2、由安徽省公安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达尔智能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芜湖市标准化研究院、合肥学院、芜湖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潘、李军、陈汇川、朱奚明、吴万星、戈林保、梁子君、缪礼平、周增军、叶源康、钱顺武、马小陆。城市道路智能交通管理设施运行维护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城市道路智能交通管理设施运行维护的基本要求,并规定了城市道路智能交通管理设施的日常维护、故障维护、专项维护、安全要求和评价与改进。本文件适用于城市道路智能交通管理设施的运行维护。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智能交通管理设施 in

3、telligent traffic management facilities 用于智能交通安全管理的设备、设施、系统的统称。4 基本要求 机构 4.1 4.1.1 应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单位,应具备相应的维护保养能力。4.1.2 应具备协助建设(使用)单位建立、完善系统应急预案的能力,宜具有同类、同规模项目的设计施工或维保养服务能力。人员 4.2 4.2.1 应为运维项目配备与运维任务相匹配的专业运维人员。4.2.2 应接受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业务技能等知识的培训、考核,培训考核应合格。4.2.3 应熟悉运行维护流程,具备满足维护保养工作要求的业务技能。场所 4

4、.3 4.3.1 智能交通管理设施运行维护企业应具有固定办公场所,设置 24 小时维护热线电话。4.3.2 宜在建设(使用)单位设置驻点运维服务中心。设备和设施 4.4 4.4.1 智能交通管理设施运行维护企业应配备与维护保养工作相适应的器具、设备、仪器仪表及必要的备品备件。4.4.2 智能交通管理设施运行维护企业应配置运行维护工程车辆。制度 4.5 4.5.1 应建立完善的维保养服务体系、包括但不限于维保养管理制度、维护保养服务规程、质量管理要求、安全生产要求等。4.5.2 应建立服务受理、服务响应、客户回访、应急演练、投诉受理、客户满意度调查等制度。5 日常运维 前端设施 5.1 5.1.

5、1 周期 5.1.1.1 与后台联网运行的设施,通过相关应用系统检查状态,每周至少检查 1 次;其中具备自动上报运行状态功能的设施,由运行维护管理系统自动检查,每天至少检查 1 次。5.1.1.2 单体运行的设施,包括不通电设施,每个月至少现场检查 1 次。5.1.1.3 异常天气后,应对不具备自动上报运行状态功能的设施检查 1 次。5.1.2 内容 5.1.2.1 应检查图纸或系统中设备的标定位置与设备实际安装位置一致性,设备及安装部件应齐全、无明显破损,设备安装应牢固。5.1.2.2 应检查前端有无影响监控效果和设备正常工作的因素,及时清理影响监控效果的遮挡物,对无法现场自行处置的遮挡物和

6、影响设备正常工作的因素,应详细记录相关情况并提出改进意见,协调处置。5.1.2.3 应检查摄像机及其配套设备工作状态,采用仪器仪表测量摄像机的相关指标,根据运行要求并进行调整。测量电气元件的绝缘电阻不小于 5M。5.1.2.4 应对信号灯、摄像机、防护罩、云台、辅助照明的安装支架或立杆等构件适时进行加固、除锈、防腐等养护。支架、杆柱、前端设备箱应牢固、无锈蚀,前端设备箱及杆柱检修门应完好。5.1.2.5 应检查并清理摄像机防护罩、摄像机镜头及附属配件内外的灰尘、污物及影响监控效果的覆盖物。网络传输设施 5.2 5.2.1 周期 5.2.1.1 应定期对通信设施进行巡检、核查、记录,内场通信设施

7、每天至少检查 1 次,外场通信设施每个季度至少检查 1 次;5.2.1.2 异常天气后,应对通信设施全面检查 1 次。5.2.2 内容 5.2.2.1 线缆应安装牢固,无破损、破坏、氧化等情况,标识清晰,线管管口封堵应完好,接地连接应可靠。5.2.2.2 传输设备安装应牢固,安装部件应齐全,标识应清晰,交换机端口处于受控状态,工作状态应正常,使用电池供电的无线发射、接收、中继设备,应按照产品手册要求及时更换电池。5.2.2.3 具备自动上报运行状态功能的通信设施,应查看告警信息、自检信息、日志、维修信息等运行情况。5.2.2.4 传输网络应保持畅通,应对网络连接进行检查处置。5.2.2.5 传

8、输设备、弱电井、人孔井、手孔井应干净整洁,人孔井、手孔井内应无积水,适时进行必要的清洁和清理。5.2.2.6 适时调整电缆、光缆等的捆扎方式。5.2.2.7 应对光缆进行中继段双向、双窗口测试,光缆中光纤的衰减变动量都大于 0.1 dB/km 时采取改善措施。后台维护 5.3 5.3.1 周期 5.3.1.1 应定期对后台设施进行巡检、核查、记录,每天至少检查 1 次;5.3.1.2 异常天气后,应对后台设施全面检查 1 次;5.3.1.3 对核心业务数据进行周备份,并每季度进行恢复性测试。5.3.2 内容 5.3.2.1 设备安装应牢固,设备外壳及部件有无异常变化或破损、设备部件和接线应正常

9、;应检查防水、防雷、防火、防潮、防尘、防鼠、防静电等措施的有效性;5.3.2.2 检查设备运行状态,排查故障隐患。5.3.2.3 应根据系统运行情况及使用管理要求,应对相关功能进行检查,包括但不限于:应对网络信息点进行管理,编制信息点使用表,并及时维护和更新;应保持网络设备的可用性,及时维修、更换故障设备;应保持网络拓扑图的更新;应负责网络系统的参数配置、调优;应对系统容量进行检查和评估;应检查网络设备的用户、口令及权限设置的正确性;应制定网络访问控制策略,应合理设置网络隔离设施上的访问控制列表,关闭与业务无关的端口;编制文档并保持更新;访问控制策略的变更应履行审批手续。5.3.2.4 应根据

10、系统运行情况及使用管理要求,采取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方式排查隐患:通过询问系统管理员/操作员,查阅设备日志等方式,核实系统运行状态,排查系统隐患;应采取各种监控措施,配备视频、语音、系统监控和报警工具,排查系统隐患;汇总维保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分析系统目前的健康状态,预测系统可能发生的隐患。6 故障处置 分类 6.1 6.1.1 根据故障的严重性,故障分为三级故障、二级故障和一级故障。6.1.2 三级故障:设备的辅助功能失效,经一般性维护能恢复的故障,如前端单个设备告警或故障、前后端传输设备或线路告警或故障等;6.1.3 二级故障:设备的一般功能失效需经现场检修方可恢复的故障,如分系统发生故障、小面

11、积瘫痪但不影响系统整体运行的故障等。6.1.4 一级故障:设备的主要功能失效或导致系统瘫痪的故障,如系统崩溃导致大范围系统和设备停止运行或数据丢失等故障。时限 6.2 6.2.1 三级故障:得到报障信息后,维护人员在 2 小时内到达现场进行勘察,优先恢复设备基本功能,12 小时内排除故障。6.2.2 二级故障:得到报障信息后,维护人员在 1 小时内到达现场进行勘察,优先恢复设备基本功能,6 小时内排除故障。6.2.3 一级故障:得到报障信息后,维护人员在 30 分钟内到达现场进行勘察,优先恢复设备基本功能,3 小时内排除故障。流程 6.3 6.3.1 接单 收到故障报告时,应记录故障地点、故障

12、现象等,并将记录存入运维系统中。6.3.2 派单 根据故障报告情况,判定故障等级等,确定派单表,安排相应设施设备、人员进行维修。6.3.3 维护处置 现场处置中,根据故障报告,检查相关设施设备,分析问题,确定处置方案,并进行处置。在现场维护处置过程中应留存图文记录等。6.3.4 反馈 完成维护后及时向相关方进行反馈。反馈后建立台账,包括时间、地点、维护内容、相关责任人、完成情况、维护过程说明等,并总结归档。7 专项运维 范围 7.1 7.1.1 重点区域,如:客运站、火车站、机场、广场、大型商圈等;7.1.2 重点线路,如:大型活动、赛事线路等;7.1.3 重点部位,如:人员密集处所、党委政府

13、、大中小学校、医院、大型活动场馆、景点、危爆物品单位,重要桥梁道路等。方法 7.2 7.2.1 大型活动。应加强沿路沿线交通设施巡检,发现异常现象应及时汇报和处置。7.2.2 恶劣天气。加强沿线交通设施巡检,发现异常现象应及时汇报和处置,不同预警等级的特殊天气,应配置不同保障车辆和人员。7.2.3 节假日。节假日车流往返高峰期间,应安排专人值班和巡检;应加强景区周边道路设施巡检,根据交通出行情况,优化区域交通信号配时方案。要求 7.3 7.3.1 应组织相关人员制定专项维护方案。专项维护方案经审定后,在实施过程中不得改变,如确需改变的,应征得相关方同意。7.3.2 应组建专项运维工作小组,确认

14、运维的系统、工作程序、故障处理原则、应急预案等,配备仪器仪表、应急通信设施等。7.3.3 执行专项维护任务前,应保证必要的工程车辆状态良好、维护人员在岗、备品备件充足。7.3.4 应进行系统现场勘察,对需要运维的系统进行资料整理、核查。7.3.5 应对需要运维的系统进行预检、预修和调整。7.3.6 应编制专项运维工作总结。8 安全要求 维修安全 8.1 8.1.1 维护人员到达现场后在确认周边环境,涉路维护的情况下,应立即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联络进行交通疏导、封道布控,确保维护过程中人员作业的安全,在确保交通安全的情况下,检查维护现场情况,检查有无触电可能,高空坠物、坠落可能,触发火情可能等,

15、在排除安全隐患后,方可进入现场实施维护,维护过程应留置安全看护人员,观察现场、维护人员的安全情况,及时做出反应。8.1.2 维修作业时,应设置作业警示告知牌、锥桶等防护设施,并安排专人进行监护。8.1.3 巡视工作应由有电气工作经验的人员担任。电缆隧道、夜间、事故或恶劣天气等巡视工作应至少两人一组进行。现场需留有一名安全观察员时刻注意维护人员的安全状况,避免短路、漏电、静电等导致的安全事故。8.1.4 夜间施工人员应佩戴反光标志,施工地点应加挂警示灯。8.1.5 在有高压危险处所作业时,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使用绝缘、干燥的安全绳,砍剪树木等行为应有人监护,并应与带电线路保持安全距离。8.

16、1.6 登高作业时,应采取防护措施,应使用安全带,穿防滑鞋,登高前应检查梯子是否牢固,禁止将工具或材料放在杆顶或挂在天线上。高处上有人工作,下方严禁站人并应服从安全员指挥。8.1.7 雷雨或六级以上大风天时禁止登高作业,冬季登高作业时间不宜过长。信息安全 8.2 8.2.1 维护系统前应对数据进行备份,已有备份的应检查备份文件是否完整,确保单机故障数据不丢失。系统数据的修改记录应完整、规范。8.2.2 维护期内,运行维护人员应签订安全承诺书。8.2.3 现场检查维护时,应升级设备的操作系统、防病毒和杀毒软件。8.2.4 通过数据库审计系统监视和分析数据库服务器的各类操作行为,并记入审计数据库集

17、中进行管理。8.2.5 有关部门调取、查阅监控有关资料,须经建设(使用)单位同意,并做好详细记录。调取单位必须妥善保管图像资料。8.2.6 运维过程使用移动介质时,应使用专门专用的存储工具,采取编号登记领用、实名管理方法。9 评价与改进 评价 9.1 评价分为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内部评价 9.2 运维单位应通过电话回访、满意度调查、访谈等方式对服务及时性、服务质量、客户满意度进行评价。外部评价 9.3 业主单位、第三方机构通过电话回访、满意度调查、访谈等方式对服务及时性、服务规范性、服务质量、客户满意度进行评价。改进 9.4 根据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与提出的建议,应开展如下工作:a)分析原因;b)采取措施;c)持续改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