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铜仁市大坪乡川硐小学 谢红英 电话:1512168305421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已应用于各行各业中。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整合,促进了教育的信息化,使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成为可能和必要。信息技术作为工具手段,它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方向。未来的课堂教学方式发展趋势将由目前的“以教为主”变为“以教为辅”,以学生运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获取知识和能力为主的“人本主义”教学方式。“教育信息化是信息时代教育领域里掀起的一股浪潮,它是信息技术带来的必然产物。”“教育信息化主要强调现代化信息手段转化为现代化教学手段及这种手段对教育变革的意义。”数学课
2、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运用多媒体手段开展教学活动,一些过去只能通过思维、表象和想象领会的数学内容,可以得到直观的表示和处理,数学的现实情境和虚拟情境将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融会贯通。现代信息技术强大的认知工具作用,无疑将极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发展。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一)信息技术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源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的信
3、息源主要是通过书本、图片、录音和录像等有限的手段获得并向学生传输,信息来源有限而且缺乏灵活性、方便性和交互性。而利用光盘、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更为丰富的包括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甚至三维虚拟现实等信息,从而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二)信息技术能全面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传统教学手段很容易导致教学内容和过程枯燥无味。多媒体课件通过图、文、声、像相结合的方式,为数学教学提供生动、新颖、富有童趣和直观动态的演示,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活泼、生动的获取知识、信息的活动情境,从而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手段,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利
4、用计算机的动画、渐变、叠加等效果和声像功能,既可以变静为动,也可以变静为动,多方面,多角度地演示,以多种媒体刺激学生的感官,将知识和某些过程直观化,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增大了课堂容量,让学生拥有更加广阔的思维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三)信息技术能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多媒体教学为教育功能的全方位扩展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全面冲击着传统教
5、学,导致课堂教学的深刻变革。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数学学科教学中,学生通过网络收集提取有关素材,对相关素材进行分析、研究、对比,通过交流、讨论,最后归纳、综合,实现意义建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组织、学会协作、学会思考、学会交流,从而使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二、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一堂课巧妙成功的开头,能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上去,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并能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
6、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激发其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起决定作用。新课程倡导学生在情景中学习。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给学生耳目一新之感,使表现的内容更充实、更形象生动、更具吸引力,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催发出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式学习,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正如著名教育家多斯惠所言:“教学的艺术不在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采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可以给学生提供实物图象、运动过程,利用放大、重复、慢性、定格特技手段使用教学内容形象化、直观化,对学生的感官进行路刺激,而创
7、设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主动活泼的教学氛围,这样就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先让学生看汽车在公路上飞驰的录像,再用课件向学生展示用三角形、方形、椭圆形和圆形做车轮时汽车前行的情景,在学生阵阵笑声中,教师设问:为什么只有汽车轮子是圆形时汽车才会走的又快又稳呢?车轮是圆形就一定会使汽车跑得又快又稳吗?这样的问题情境很容易引起学生更多的思考,使学生全身心进入学习状态。(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数学课本上的例题、插图、推理、证明等等都是静态的材料,单靠抽象的语言描述,学生不易理解,难以激发他们的主体参与意识。这就构成了小学生
8、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的特点,把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把抽象的知识情境化,有利于创造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明,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如在相遇问题中,用速度和乘以两物体同时行走的时间,求路程和,比较抽象,学生难以接受。于是用多媒体显示两人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5分钟相遇的画面;然后用线段图表示两人走的路程和;接着闪现两人每分钟走的路程,并把它们合并成一条小线段,即速度和。走了5分钟,有5个这样的小线段,它们的总长度也是两
9、人所走路程的和。教师无需更多的语言,只要借助计算机,便无声地传递了教学信息,将不易表述的内容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示于学生面前。而这种传递又是那么有吸引力、有启发性,使学生丝毫感觉不到由于思维产生障碍可能带给他们的心理压力,却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快乐。(三)练习反馈,提高密度多层次、开放性、实践性的练习是学生形成良好数学技能不可或缺的环节。运用多媒体信息容量大,信息搜索、提取、显示、转换方便高效的特点,不断揭示问题、解决问题,可以使我们的课堂变得省时、高效,大幅度的增加课堂密度、扩大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一些耗时、费力的板书,一些叙述不清的情境,都可拜托我们的多媒体来迅速轻松完成,增加
10、了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同时,教师可以预先拟好题目,及时提供正确答案,及时判定学生的答案正确与否。如果答对了,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真棒!”、“你很聪明!”等激励性的言语,使学生兴趣盎然,激发了他们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即使学生答错了,计算机也会很友善地建议他“别灰心”、“没关系”“你能行”,有的还伴以美妙的乐声,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五)调整情绪,吸引注意 小学生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往往很短,加之课堂思维活动比较紧张,时间一长,学生极易感到疲倦,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等情况。这时,适当地选用合适的多媒体方式来刺激学生,吸引学生,创设新的兴奋点,激发学生思维动力,以使学生继续保
11、持最佳学习状态。如我在复习整理“几何知识”时,学生到课中时感觉较疲倦,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拓宽学生思路,我运用多媒体(电脑课件)出示了一道“阿凡提”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一天,地主给阿凡提一条16米的篱笆,要把占地面积18平方米的羊群圈住,阿凡提算出了篱笆围成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都不够18平方米。同学们一看,兴趣来了,根据阿凡提的思路互相讨论,思考其他情况。(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育提倡“把学生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新课标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做的过程放给学生,强调尽可能多
12、地给予学生自主地、创造性地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课堂上轻松、主动地学习。计算机网络以其信息的大容量、超强的处理能力、丰富多彩的对象以及生动形象的人机交互实现知识的建构。如“愉快的周末”一课教学中,我用课件设计了“歌舞组”、“美术组”、“体育组”、“手工制作组”、“爱心奉献组”等模块,供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主动发现活动中所蕴涵的数学问题。小学生兴致很高,在电脑前,他们或观察、或思考、或交流、或操作,显然是学习的小主人,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自主精神和合作精神得到充分体现。 三、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应注意的问题。现代信息技术让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它给学生创设了大量的
13、富有情趣的情景,让学生接触了更多的数学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满足了他们的强烈的求知欲望,让他们看到了丰富多彩的数学世界,不再局限于教师所讲,不再拘泥于课堂,从而使数学教学不再枯燥无味。但一切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传统教学和现代教技术各有利弊,要合理取舍,不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我认为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于数学课堂教学时应注意的两个问题:(一)信息技术的运用不能抛弃“传统性”有了现代教育技术,不能丢弃传统教学手段。小学生数学学习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经验性学习,经验的获得大都靠亲自实践操作实现,没有大量的直接经验的积累,感知成为蜻蜓点水,表象无法在大脑中建立。多好的课件也比不上灵动的课堂,多好的动画也
14、比不上学生的实际操作体验,不能以高超的课件设计代替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自我体验。例如,千克的认识教学就需要学生大量感知1千克物体的重量,要让学生通过实物的称一称、掂一掂、比一比、看一看、算一算等多种操作活动来学习。又如圆的周长的教学,没有学生亲手对大小不同的圆的直径和周长的测量与计算、圆周率概念的理解就成问题,这都需要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增强他们的体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从而达到教学目的。(二)信息技术的应用要突出“辅助性”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主要是用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解决传统教学中不易解决的问题,而不是教学的唯一方式。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的更多的是
15、一些形象思维的东西,使学生的视、听感官受到刺激,但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或不能科学地利用多媒体,会使学生产生思维的懒惰心理,不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时,应当深知教学课件是符合课程标准,服务于教学设计和教学目标的达成,应是“画龙点睛”之用,而非“画蛇添足”之作,不宜声、像、图、文等元素过多,应重在突出数学信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数学要素中来,避免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到非数学信息中去。而且能操作的就不必演示。漂亮课件是不是好课件,要看这个课件是否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是否有利于学生主动的学习和有助于学生突破重点难点问题。如字母表示数一课中,教师创设了这样的教学
16、情景:教师想从学生熟知的“青蛙歌”引入字母表示变化的数,课件上出现一些青蛙,其中一只青 蛙“呱”一声跳入水中,荷叶摇一摇,池塘中水花四溢,接着又是一只如此重复着动画,屏幕右侧则出现字幕“1只青蛙1张嘴,2只青蛙2张嘴,3只青蛙3张嘴”荷叶上的青蛙都跳入水中,教师提问学生“你有什么发现吗?”学生回答“青蛙一只一只跳入水中”“一共有几只青蛙”等,始终没有学生注意青蛙只数与嘴的张数两个数量之间的变化规律,教师没有办法,就让学生读“1只青蛙1张嘴,2只青蛙2张嘴,3只青蛙3张嘴”但学生仍然关注着跳入水中的青蛙有什么变化,而不是积极去思考其中的数学问题。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的动画效果有了,但教学效果却没
17、有,教师关注课件的设计超过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关注课堂气氛的设计超过对引发思维的设计,即学生仍停留在对“儿歌”的动画情景中,没有形成数学化的过程。总之,恰当地选择和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激发的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给学生创造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有力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素质教育实施,有效地培养创造性人才,符合现代化教育的需要。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但它终究是数学教学的一种工具,是否能对数学教学起到大的作用,还要看使用它的数学教师。“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我们在遵循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服务而不是指导课堂教学的前提下,如何有效运用信息技术,还需要我们不断实践、总结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