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互联网时代的历史教学 微课及其运用 江苏省大港中学 蒋其君黄侃先生在北大任教时,课堂之上,他讲到要紧的地方,有时会突然停下来,对学生说,这段古书后面隐藏着一个极大的秘密,对不起,专靠北大这几百块钱薪水,我还不能讲,谁想知道,得另外请我吃馆子。一、微课学习的背景1.学习环境的变化我们过去常说,“要交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准备一桶水”。在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这句话我们要重新思考。在我们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会遇到学生向我们提出的问题,我们一时无法给予解答,很多时候我们也习惯询问“度娘”,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必须要重新思考“学校是知识的集散地,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这样的观点。在全媒
2、体的今天,任何人都可以借助网络,向其他任何人学习我们想要学习的任何东西。我们必须要在这样的背景下,来思考课堂教学。2.学习工具、学习习惯等变化近年来,随着智慧城市、智慧学校的建设,网络环境触手可及,智能手机和Pad的普及让移动学习更加便捷,95后、00后的学生更加适应的碎片化学习,让微课的应用有了物质的条件。3.喂盒饭自助餐煮石头汤,学习方式转变面临着瓶颈突破。在课程改革之前,学习被认为是获取现成的知识,教师规定学生学什么(吃什么盒饭)、布置任务(分发盒饭),督促检查(看学生吃完没有)。不管学生吃不吃得下,爱不爱吃,教师教的枯燥,学生学的消极。新课程改革推进后,教师逐渐认识到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
3、选择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盒饭变成了自助餐。在自助餐的选取上也注意鼓励学生自主探究,采取多种途径,或进行问题导学,或分层设计等等,不再是简单的喂饭。但这样一来,也存在两个问题:第一,加重了教师的负担(准备多种菜品);第二,吃盒饭,教师亲自喂几乎能保证每个孩子都迟到,但让学生自己探究,就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在认真地学,可能存在有的孩子在规定时间里吃的很饱,有的孩子可能什么都没吃或者吃不饱。在崇尚质量优先的背景下,吃自助餐慢慢地又会重新回到吃盒饭的道路上来。学习知识本身就是一个众创众建的过程。这就好比在煮一锅石头汤,教师不带任何食材,反而要求学生来带,能带胡萝卜就带胡萝卜,能带香菇就带香菇,每个
4、人都贡献出自己的东西,然后一起来把他们煮成石头汤,最后一起消费。教师开启一个学习的过程,在锅里仍进石头,引发大家的好奇,适时的添加调料并注意把控火候。一改过去知识有上而下,为由下而上。在这个过程中技术就是真正为学生的“学”服务,而不仅仅是为“教”服务。4.传统教学目标理论的反思美国心理学家鲁姆将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识记、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这六个层次的目标难度是逐渐加大,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把前三个相对容易现实的目标放在课堂上完成,教师充分参与,而把后三个较难的环节放在课后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参与程度较轻,这样的做法常常导致我们弱化甚至忽视后三个目标的实现。如果我们
5、能够通过微课教学,将上述六个目标都融合到课堂教学中来,相对容易的环节通学生以观看视频,完成任务单的形式自主完成,而有难度的环节则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合作探究,协同解决,就能较好地实现教学的分类目标。5.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人的信息接收过程中,五种主要感觉吸收信息的比率分别是:视觉占83%,听觉占11%,嗅觉占3.5%,肤觉占1.5%,味觉占1%,其中视觉与听觉占比最大,协同作用后占比高达94%,在学习中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二、微课及其实践(1)什么是微课近年来,微课的研究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但是对微课还是缺乏共性的认识。微课的雏形最早见于美国北爱荷华大学LeroyA McGrew(麦克格雷)教授提
6、出的60秒课程(60second Course),2008年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David Penrose(潘若斯)提出了“MicroLecture”的概念,国内专家将其译成微课程,从此开始了我国的微课程研究。本土关于微课的实践从佛山胡铁生提出“微课”开始。借助中国知网,笔者以“微课程”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我们发现有关微课程的文章数目呈现大幅增长的趋势,尤其是2013、2014年呈现出井喷式的增长。年代201020112012201320142015数量51048392149591从佛山微课中,我们可以看到,“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
7、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除此之外,内蒙古鄂尔多斯的李玉平老师,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也对微课进行了不同的定义。尽管概念和实践各有不同,但通过对比我们发现,微课具有以下普遍特征:(1)以视频为载体,便于学习和传播;(2)时间短,一般不超过15分钟;(3)容量小,讲解内容不可再分;(4)独立性强,一般无需借助其他途径和信息就能实现对知识的掌握。视频是微课呈现的重要形式,那什么样的微视频能够运用到我们的教学中来呢?我们来看实践中比较多的微课形式。1、 佛山微课:佛山微课包含必要的课程要素,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除此之外,还包括一些
8、学习的支持要素,如练习指导、课后测试、在线数据收集和分析等,这种微课程可针对学生正式或非正式学习,适合学习者进行移动学习、泛在化学习和碎片化学习,应用于课后学习,校外学习,校本研修等等。姑且不论学生是否在课后有时间来观看此类视频,完成相应的作业,如果我们将此类课程直接应用到课堂中,将直接弱化新课改以来一直强调的“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在视频中教师将重点、难点都分解讲清楚了,在课堂上教师将处于一种游离的状态,其角色更多的是一个放映员,偶尔的点拨和插入,无法真正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中去。2、可汗微课:可汗微课,主要是以写字板方式呈现,适用对象更加的广泛不仅仅是学生,也可以是普通的民众,但由于缺乏在
9、线学习支持要素,特别是以应试为主要评价依旧的当下,不利于学生的实际掌握。3、TED Ed(泰德)微课:TED Ed 可以视为 Flip Teaching这种教学理论的实践产物。Flip Teaching首先让学生在家观看教学影片,读完课本的指定章节并思考相关的问题;学生在学习完之后,必须汇报学习过程中不理解的地方(可以运用网络工具);老师在上课前搜集每个学生发出的问题,进行分类并针对学生疑问的部分制作教材;在课堂上使用苏格拉底教学法,即老师只是旁听或是适时加入与个人或小组的讨论。这样就能够尽量发挥学生的自学能力,而老师则能够更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TED Ed的教学互动性较好,但对教师的信息技术
10、要求较高,明显增加学生和教师的负担,对目前普遍较大的班额也无法做到针对性辅导。(2)什么样的微课更加适用?1、适应目前的教学生态以历史学科为例,以等级为评分依据的高中历史如同鸡肋,从学校管理层、学生、家长都不重视,让学生课后去阅读视频完成相应知识的学习,并以此为基础在课堂进行翻转教学,显然是不可能完成的,历史教学的现状要求教师只能是立足课堂。微课程的学习必须要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2、便于教师制作微视频是微课教学的重要环节,制作高质量的视频材料必须要符合广大教师的实际制作水平,可汗微课、TED Ed微课的制作难度显然超出目前广大教师的制作水平,没有专业公司的参与,光靠教师本人或备课组是不可能的。
11、佛山微课制作相比较简单些,但使用专业的摄像设备,进行视频的专业剪辑,制作一个好的微课耗时较多,在教师工作量普遍较大的背景下,佛山微视频的经济性不够突出。三、谈谈自己微课的制作和、使用和反思1、制作(1)通过绘图板录制教学讲解过程(2)真实拍摄教学场景(3)利用手机录制讲解过程(4)利用Camtasia Studio、snagit、CyberLink YouCam、ppt2013,对PPT演示进行屏幕录制,辅以录音和字母。 介绍Camtasia Studio进行PPT的录制(简单、实效)2、如何将微课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微课的应用必须要切合目前的课堂教学生态,考虑软硬件的实施条件,如果完全颠覆目前
12、的课堂教学,不仅学生不能适应,恐怕老师的转变也很困难。从我本人的实践来看,微课的应用应该是教学中的环节,并与小组之间的合作学习相融合。以罗马人的法律为例,微课程作为课堂环节而融入到教学流程中。(1)提到罗马大家不自觉地就会想起母狼乳婴的图片和故事,在导入时预先请音色较好的同学录制一段该故事的视频,并播放给学生听,然后出示图片,相比较教师的讲述,使得课堂的导入更加有悬念和可期待性,集中学生上课的注意力。(2)在梳理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时,我借助微视频以历史穿越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分步梳理,进而进行整体归纳。微视频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有:(1)省时增效,角色扮演对调动学习积极性和知识点理解都较好的
13、作用,如果现在扮演对高中学生来说,需要有个调动、组织、指导和管理的过程,且扮演的效果不一定能够达到教师的预期,而使用录制微视频,能够很好的贯彻教师的意图,实现对知识点的较好阐释,以方便学生理解。(2)化繁为简,如果以文字材料的形式讲解罗马法的发展历程,需要教师提供三组材料,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个体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并不完全一致),而在本课中,通过三段视频、一张表格和一幅简图,实现了对知识点的梳理、归纳和检测。(3)点燃兴趣,课堂中过度地使用材料,不仅没有阅读的酣畅淋漓,反而还遭受着钝刀的宰割,严重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微视频的运用,一定程度上能弥补上述的不足,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2、以
14、新兴力量的崛起为例,微课程探究的资源呈现。在分析新兴力量的崛起的原因和表现时,按照常规的做法,西欧、日本、中国和不结盟运用依然以材料的方式呈现,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通过分析、讨论,从而形成结论。这样的教学过程存在不可逆性,随着课堂进度的向前,学生无法对已学过的内容进行反复、巩固。另外课堂耗时较多,一般情况下讲完4个国家或地区,假设一个力量用8分钟,4个力量就得32分钟,这样课堂教学的时间就所剩无几了。本课的另一个目标,理解新兴力量崛起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就没有充分的时间展开。为此,在本课引入微课程。围绕新兴力量崛起的原因和表现制作了四段微课程,每段视频时间控制在2分钟左右,将班级同学分成4个学习小
15、组,每组用5分钟时间学习视频内容,交流、讨论得出结论,用15分钟进行各组之间的交流、分享或者质疑,这样还能够节省出一定的时间来加强下一个教学环节的学习。本课的微视频不仅课堂能用,课后也可以不断的反复学习。另外相对于大段的文字材料,微视频也能更加集中注意力,从而提升效率。3、什么内容适合制作成微课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做微课,作为人文学科的历史,哪些内容适合制作成微课呈现?第一、例题讲解、规范书写等模板式知识教师在例题讲解、作业点评时,往往教师讲解的内容会比较多,课时紧又会导致讲的匆忙,知识的传授会存在“煮夹生饭”的现象。反之,多数学生对老师课堂讲解的内容只能留下一个模糊的印象,有
16、的时候甚至连笔记也很难做全,课后就是想自己反思,也缺乏一个复习的抓手。如果我们将例题讲解、规范书写等内容制作成微课,方便学生在课后反复学习,当然也更适合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学习。第二、情景展示、知识拓展等资源类知识课堂中的情景展示要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无法实现预设的效果。在微视频制作过程中可以对设计情景进行反复打磨,创设好的教学环境,在课堂展示中也可以避免干扰因素的出现,促使教学进程的有效推进。知识拓展类的内容利用微视频可以集中学生阅读的注意力,提升材料的可读性。第三、过程与方法等操作性较强的知识在平时的教学中,过程与方法一般都是渗透在具体的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但有的时候我们注重
17、了自己的教法,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只在乎学生掌握了知识没有,而不去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利用微课在一定程度上能弥补上述的不足,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为合作学习提供技术支撑。例如,我们在讲述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时,选取阿里斯托芬喜剧中的一幕:一位将军和一个买香肠人之间的对话。简单的情节、简短的对话将雅典民主的弊端暴露的一览无疑,学生在聆听对白中深切感受到民主的问题,远比教师教授的来的真切,领会地更透彻。4、微课程设计的原则第一,以学习者为中心,突出开放式的学习理念任何类型的教育,都必须强调学习者为中心。课堂中的微课程设计也必须如此。制作的微课是否符合目前学习者的现状,是否能够促进学生的学
18、习,怎样促进,是否满足各种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同时,课堂环境中运用的微课是否适应学生在课后学习。因此,我们在微课设计时要考虑学习者的背景特征、学习环境和学习任务的分解,考虑配套环节内容。第二,以教学目标为重心,强调内容重于形式微课程必须包涵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即有教学目标、教学策略以及学习评价等方面的内容。为了更加突出教学内容,应该要尽量减少与教学目标无关的素材,做到内容要聚焦,尽可能围绕一个知识点展开,以免分散学习者的注意力。第三,碎片化与整体性相结合微课的碎片化学习在方便学习者的同时,可能会对学习者整体理解知识带来一定的障碍。因此要做到点微而课不微,就必须将碎片化学习和知识的整体性相结合。
19、在具体备课过程中坚持专题内容为设计对象,以思维导图来构建知识的整体构建,进而弥补碎片化学习的不足。真正好的微课,技术是浮云。好的课程,总归是好的,垃圾的课程无论披上多么华丽的外衣,它都是垃圾。设想一下,一位教师在课堂中把课讲得很糟糕,而在摄像机前讲的很精彩,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教学设计创意和教师的教学智慧才是微课设计和开发真正重要的东西,才是微课的生命力之所在。紧扣学生最近发展区,关注教学策略的设计以及微课的应用,我觉得这才是微课真正重要的东西。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它需要一个缓慢发展的过程,不可能是批量生产、迅速发展,因而微课也注定不是一场颠覆性的革命。微课是个新生事物,马云说过:人们对于新生事物的出现,大都经历四个阶段: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来不及。当别人不明白的时候,他明白他在做什么;当别人不理解的时候,他理解他在做什么;当别人明白了,他富有了;当别人理解了,他成功了。安迪和迪伊恩在可持续领导力中写道:教育中的变革,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尤其是维持变革更难。世界的改变,不是少数人做了很多,而是每个人都做了一点点。微课的学习和运用也是如此,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走在学习、使用微课的前沿。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