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探索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策略与价值 内容摘要:20世纪初,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垭有一个“石破天惊”的教育观点在学校里往往只发现记忆力:读课文、讲述、背诵。而一个记忆不好的儿童往往可能是很有能力,很有才华的人。100多年过去了,尽管已作出很大努力,但我们的“课文教学”还是以记忆为主,缺少理解、质疑和发现。这不仅是教学操作的问题,也是由于单篇文章教学的自身局限引起的。“群文阅读”的尝试就是努力去弥补这一不足它是鼓励“发现至上”的探索性教学,也是拓展阅读教学的一种新形式;它关注学生的阅读数量和速度,更关注学生在多种文本阅读过程中的意义建构。这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小学 群文
2、阅读 教学策略 基本课型 教学实施近两年来,在西部地区的核心地带重庆,“群文阅读”作为一场阅读探索正在蓬勃展开,也作为一场阅读革命正在悄然进行。一、群文阅读提出的背景(一)语文课程标准及国内外阅读教育形式对课外阅读提出了新的挑战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目标”中规定,第一、二、三学段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分别不少于5万、40万、100万字。并在“具体建议关于阅读教学”中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世界各地也非常重视儿童的阅读量,美国纽约州规定小学生每年必须读25本书。法国在20世纪70年代就将快
3、速阅读列为独立学科,并列入科研项目。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当前我们的语文教学,教师仍然比较重视语文教材中课文阅读的教学。按小学语文12册教材,每册教材平均30篇课文,每篇课文平均500字计算,阅读总量也只有15万字左右,这样的阅读量是远远不够的。(二)目前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内外阅读时的现状分析1.教师更注重教“教材”。由于应试教育的根深蒂固,我们老师为了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取得一个好成绩,已经习惯了教语文就仅仅是教语文教材,一学期下来让学生学了二三十篇课文,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将这些课文嚼得烂、嚼得透。2.学生的课外阅读缺乏具体指导。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时,我们老师更多的只是
4、在布置。“孩子们,读书可以丰富知识,在课外多读书吧!”为师者仅仅停留于这样说教式的宣传、鼓动,而没有系统、科学、理性的思考,又没有尝试有效、多元、丰富的阅读推广办法,那么真正能养成自觉阅读习惯的儿童是不多的3.课堂内外阅读脱节。课堂教学与孩子们课外阅读经常是两张皮,没有做到有效的衔接,学生课内所学得的阅读方法,未能在课外得到有效的运用。而且课内所阅读的课文也是零散的,缺乏整合。4.阅读材料匮乏。受经济条件、家长意识等制约,在一学期内教师很难让全体学生去买上几本相同的书。5.放弃或者闲置“同步教材”。新的教材编排体例告诉我们,除了课内的精读课文之外,还有更多更好的文章需要阅读。但是,学校教师普遍
5、没有使用或者没有使用好这样一本教材。(三)提高儿童阅读能力迫在眉睫国内外实践证明: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也是现代人的基本素养,阅读力就是学习力,但目前的现状是我们普遍儿童阅读能力不高。在教育部组织的质量检测中,儿童失分最多的就是阅读这一部分内容。总之儿童阅读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某个部门、某个家庭的事,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全社会的一件大事,是一项长期的工程。所以要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只能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理想的阅读课程体系,应该包括三种阅读形态:单篇单篇(课文)阅读、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三者之间,功能各异,互为补充,无法替代。然而“群文阅读”让课内大量阅读有了实施路径
6、。二、群文阅读的理念(一)群文阅读的内涵群文阅读是群文阅读教学的简称,是最近两年在我国悄然兴起的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简单地讲,群文阅读,就是把一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指导学生阅读,并在阅读中发展出自己的观点,进而提升阅读力和思考力。群文阅读就是师生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师生围绕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二)小学群文阅读的概念界定小学群文阅读更侧重于以儿童的视野选择优秀儿童作品,以一定的议题将数篇或一本书或几本书组织起来形成阅读材料,让学生在一堂课里或一定时间内读一群文章,发展阅读能力。(三)“群文阅读”将对教师的教学理念作巨大的变革1.“
7、一节课里读一群文章”意味着老师不可能讲太多话、问得太多,也不能发起太多讨论。老师话多了,问题多了,对话多了,学生的阅读时间相对就少了,此长彼消,这群文章,学生就读不完了,所以“群文阅读”只有发展“让学”,让学生自己读,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学习阅读。2.“一节课里读一群文章”意味着老师对课程结构的艺术性不能有太多苛求,起承转合、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步步为营、前后呼应、高潮迭起对于精致细腻的课堂,往往是环节偏多,转换频繁的课堂。这样的课堂间接地侵占了孩子自读自悟的时间,没有大块的时间读,大快的时间悟,“群文阅读”就不可能实现。3.“一节课里读一群文章”意味着老师不可能很细、很深、很透地讲解文章。微言
8、大义,字斟句酌,咀来嚼去这种分析性阅读的典型特征是:20字的登鹳雀楼,在小学二年级要分析35分钟,热热闹闹一节课,数数字数只有20字。在“群文阅读”里,老师不可能这么上,很简单,时间来不及。4.“一节课里读一群文章”意味着老师不能按部就班地“从字词的学习开始,经由句式、篇章结构、大家探讨进行教学”,不可能步步扎实。“群文阅读”的教学目标一定要抓住重点,突出要点,把握难点,一定要学会放弃。5.“一节课里读一群文章”意味着老师不可能无限放大“有感情地朗读”,一则时间上不允许,二则有感情朗读,势必会挤占掉一些更重要的阅读能力的尝试与学习。老师必须根据读物的不同性质,更多的尝试略读、浏览、默读、跳读等
9、阅读方式,必须更多的尝试更真实的、更实用的生活化阅读。三、群文阅读的价值(一)有利于把语文知识和人文精神转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语文教育的目的和基本理念,群文阅读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可以把语文知识和人文精神转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是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所形成的能够自动运用的语文能力、知识积淀和思维方式。群文阅读教学通过多文本形成一个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可以有效地参与进来,在参与过程获得语文能力,把知识与自身的体验很好地结合起来,同时能够多方面体会文本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二)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能群文阅读教学围绕着一组选文所贯穿的议
10、题展开深入的理解和探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会的不仅仅是一个固定的理解,而是能够通过多文本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来看待同一个事物或问题,形成强烈的思维张力,因此可以极大地开阔学生的视野,构建复杂的心智模式。同时学习多篇文章还能使学生在一定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大大提升了阅读效率。(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群文阅读教学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提升是不言而喻的。它将课内和课外阅读联系起来,让学生发现在教材之外还有那么多好的篇章值得他们探索,自然会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历的不是一个“被告知”“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探险、主动发现的过程,学生的身心得到解放,心灵得到张扬,极大的成
11、就感会因此而产生,吸引他们在阅读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四)有利于提升教师专业思想和专业能力群文阅读教学对于教师而言也是一个考验,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语文知识,而且还要博览群书,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更为重要的是,群文阅读教学需要教师真正领会新课改理念,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的进程中学会积累地倾听,并依据学生的思维进行总结和提炼。在这个意义上,进行一次群文阅读教学,就是对教师素质和教学境界的全面提升。而且这种提升是主动的,是教师在行动中提升,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帮助十分有效,可以帮助一个教师在短时间内成为一个语文教学的专家(五)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当今社会已经进入
12、信息化时代,每天都会产生许多新知识。为了获取更多的信息,必须学会快速阅读。群文阅读教学,学生在一节课中读五篇左右的文章,就能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提高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并且新的阅读内容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这样教师不得不少问少讲,学生忙着进行看书、思考、陈述、倾听等语文实践,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群文阅读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多篇不同作家、体裁、内容的文章阅读中进行比较归纳、分析综合、深入思考,关注略读、默读方法的指导,这样就为学生学习多样化的阅读方式、终身阅读与发展奠定基础。(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发展学生阅读能力群文阅读的首要任务是吸引儿童喜欢阅读,感
13、受到阅读的快乐,并逐步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群文阅读以粗读略读为主法,以分享感悟为核心,以探索发现为乐趣。奉行发现至上,关注儿童的阅读体验与感悟,速读、体验与思辨,成为群文阅读实践课堂教学的核心关键词。在此过程中最大化地提高学生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掌握多种阅读方式,比如:对比阅读、比较阅读、批判阅读等。(七)有利于改变学生阅读生活状态,满足儿童生态阅读需求现行教材中的很多“主题”,体现着成人世界的一种判断,一种价值观,或多或少有一种强加于儿童的味道。我们所说的“群文阅读”,是以儿童的心理成长,精神发育与语言发展作为一个逻辑起点来设计群文阅读材料。这些材料中的选文是儿童的视角,充满童心、童真、童趣,
14、是儿童发现的眼光,是儿童自我的认知,是儿童精神的成长。(八)有利于促进语文阅读教学的变革群文阅读的教学下,学生阅读文本的数量发生了质的变化;而群文阅读的教学价值决不仅仅止于课堂阅读形式的革新,它的内涵也不限于阅读文本进入“课堂”后的简单叠加,它的背后,应该一个推陈出新的划时代语文阅读教学变革。四、群文阅读与单篇阅读、主题阅读和单元整组教学的区分“群文阅读”与“单篇阅读”即有区别,又有联系。可是“群文阅读”与“主题阅读”、“单元整组教学”三者有诸多表象相似之处,如:三者都是突破单篇文章的阅读,都关注阅读主题的把握和处理等,都是以“群”的形式出现。但深究之,不难发现,三者源自不尽一致的教学理念。五
15、、小学群文阅读应该如何选择阅读材料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选择课外读物的建议: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童话、寓言、故事、中外童谣、儿童诗歌、科普科幻作品等等,教师可根据需要向学生补充推荐。当然,教材中的课文,主题往往是明确的、正向的,篇幅也是有限的,语言更是经过规范的,词语的选用是经过衡量的,这就是大家所说的“教材体”文章。而“群文阅读”选文的自由度大,选文努力保持原貌,不随意删、换、改,包括原文的文字风格,保留叙述的复杂性。尽量选用多种文类的文本,包括丰富学生文学体验的文学类文本,也包括为获取和使用信息的实用性文本。那么“群文阅读”的材料还来源于“同步教材”。如小学
16、语文课文同步拓展阅读配合课本每单元的思想、主题,以课文为中心向外辐射,单元有独立性,界限明显。每单元的课文内容广泛而丰富,同体裁的、同作者的、同写作对象的、同表现主题的、同写作风格的、同写作手法的,本着“系统性”原则统筹构建目标体系。以一篇带多篇,以课内带课外,以精读带讲读,不断开阔学生视野,丰富语言积累。再如全阅读(16年级)这本教材,为了让儿童有丰富的阅读积累,课程采用了“单元合成、整合拓展”的结构方式,由主题单元、名著课程、认识汉字、名言佳句四部分组成,全面建构儿童的阅读体系。“群文阅读”的材料也来源于学生的需要。根据学生年龄段特点,教材所涉及的内容选择一组学生自己喜欢的阅读4 胡晓.群
17、文阅读:从表象到实质兼谈“群文阅读”与“主题阅读”“单元整组教学” 的 区别材料。“群文阅读”的材料当然来源于教师的积累。课堂上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一组材料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最后“群文阅读”的材料还来源于其他国内外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六、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一)有主题地萃取文章,让群文紧密聚合起来(二)有结构地呈现文章,让群文有机组合起来(三)有整体地设计问题,让群文横向联合起来七、小学群文阅读的基本课型(一)基于单元整组教学的群文阅读课,让教材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二)基于略读课文拓展的群文阅读课,让略读课文教学简略而丰厚(三)基于综合性学习的群文阅读课,让阅读教材成为探究学习的资源
18、(四)基于课外阅读教学的群文阅读课,让课外阅读的指导更有成效八、小学群文阅读的具体实施 在“群文阅读”的课堂实施中,实践证明可以用以下的操作模式:“明确议题阅读概览片段分享精彩赏析主题拓展”这五大板块。以2013年12月蒋军晶老师在第三届儿童阅读与语文创意教学研讨活动中所执教的群文阅读观摩课“最后一句诗”一组为例。(一)明确议题,旨在让学生明确这一节群文阅读课我们阅读任务、方向。如,蒋老师上课伊始就让告诉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诗,并且学很多诗,主要是感受诗的最后一句。接着学习第一首诗阳光,重点引导学生感受诗的最后一句“阳光在妈妈的眼里 亮着”。 (二)阅读概括,这需要学生运用默读、浏览、跳读等方
19、式,对群组中的几篇课文进行整体把握。如,蒋老师利用自由读、自由想的方式,让同学们预测补充最后一句诗是什么。一共出示了四首诗,分别是涂鸦、最难的单词、“死”了十二次和花一把。(三)片段分享,这是课堂的主体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开展互动、多元的对话,不仅能让孩子们一同分享到阅读心得,而且营造出浓厚的团队读书氛围,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素养。在这里,学生的感悟无论是深刻还是肤浅,都是属于他们的独特感悟。如:蒋老师再组织学习最后一首诗涂鸦中,要预测补充最后一句“但是但是,这些都算不了什么,我最伟大的杰作是什么“?有同学说,把蓝天涂上黑色,让人们看不到光明;有同学说,把心涂“黑”,让它变得更邪恶;有同学说,把夜
20、晚的的太空涂黑,让它成为星星的舞台;还有同学说,把每个人的头涂黑,让自己有了头发。这些都是学生们独特的体验,教师都应充分地尊重,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此时,教师摆正自己在活动中的角色最为重要。教师应该是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者,应该是学生展开阅读活动的引导者,应该是阅读过程的组织者,还应该是阅读活动的参与者与聆听者。(四)精彩赏析,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群文横向的比较性阅读,则容易引发高质量的思考,促使学生做出判断,进行质疑、重读、辨析,解疑一个好的话题,既能反映阅读材料的主题,又能激活学生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触动学生思维和心灵的琴弦。在充分交流片段的基础上,蒋老师
21、引导学生对几首诗的“最后一句”进行比较,并引出话题:你觉得是整首诗有前面作铺垫好,还是直接说出最后一句好?同学们四人一小组进行讨论:前面的诗和后面的诗,你怎么看?(五)主题拓展,课堂的功能只相当于一个例子、一块试验田、一把钥匙,更广阔丰富、更生动多变、更精彩的世界在课外、在生活中。在“最后一句诗”一组教学最后,蒋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积累的好词好句,运用自己喜欢写法,写一首最后一句很特别、很难忘、很有意思的诗。蒋老师还告诉同学们:写诗是有技巧的,把很多诗放在一起,发现它们的共同点,就会发现写诗的技巧。朱永新教授曾经提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这充分说明了阅读对于个人,民族发展的伟大意义。没有书陪伴的生活是苍白的,没有思考的人生是单薄的。作为有情感,有思考的人类,除了一日三餐之处外,还要过一此云端的生活,过一些诗意的日子,这样的生活和生命才完整。培养卓越的阅读者,是“群文阅读”核心。目前我们所做的一切或许效果不会马上显现,但再往前几十年,我们会为从事这样的阅读改革而自豪。但是,任何的教学改革,没有教师的参与和投入是不可能真正成功的,而且“群文阅读”本来就立足于行动研究,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及教育工作者的聪明才智。“群文阅读”,出发了,就让我们一起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