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图画与文字教学内容课题2:图画与文字课型新授上课时间第2周课前分析:通过文字的象形性,让学生了解文字的构成与文化内涵,欣赏文字的形式美、线条美、点画美。学生能运用水墨工具和绘画方法表现象形文字,培养孩子对甲骨、钟鼎、石刻书法的感情,加深理解,养成以金石书法为坐标的审美眼光。这对孩子将来的发展有着无法估计的巨大作用。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文字的象形性,让学生接触了解文字的构成与文化内涵。2、操作目标:欣赏文字的形式美、线条美、点画美。学生能运用水墨工具和绘画方法来表现象形文字。3、情感目标:古老的传统再次让人看到充满生命力的笔墨,使孩子们踏上了生机勃勃的生命旅程。教学重点:欣赏文字的
2、形式美、线条美、点画美。教学难点:尝试运用水墨画的多种表现方法来描绘象形文字,体验创造乐趣。问题设计: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水墨作画工具(笔墨纸砚)学生准备:水墨作画工具水墨作画工具(笔墨纸砚)教学设计:第1课时A通过表演,让学生初步感受线条的魅力。a学生(或教师)进行体操或是简单的舞蹈表演,手中舞动飘带,让飘带富有各种各样的动态变化。b教师请学生注意观看飘带的动态和变化,惑受飘带的曲线美和动态美。 c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飘带飞舞起来,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d,讨论,表述。B通过尝试,初步感悟水墨的变化。a.尝试用毛笔和水墨表现飘带飞舞起来的感觉。注意线条的流畅性和动态美。 b观看自己随意涂抹
3、的线条,找出其中的水墨变化:在自己表达的线条中,是否有深浅、粗细等方面的变化?c想一想:这些变化有意思吗?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利用水墨工具,还能涂抹出什么样子的变化?d带着这些问题,再次尝试水墨游戏,尽情涂抹,尽力表达丰富的变化,表达自己的情绪,让自己的水墨线条在自己的想像中自由散步。(a)浓谈、干、湿。(b)粗、细、长、短。(c)断、连、顿挫。(d)C交流活动。互相比较一下,谁的水墨表达最有趣,自己的涂抹像什么。第2课时:A比较和欣赏。a将自己上节课涂抹的水墨游戏作品和书上的作品进行比较,看看各自的表达有什么不同。b欣赏书上的范作。感受并体会他们的作品什么地方最有感染力。c了解水墨线条大师的
4、作品和轶事。B干尚仑水墨游戏的舌动和创作。a.可以表现的内容:人物、动物、植物等,或者是自己想像的以及抽象的东西,并不一定有具体的内容,并不一定要像什么。b,可以想好了再画,也可以边画边想,或者是先随意涂抹,再看看像什么,然后进行添加。C尝试笔墨游戏。D展示交流。a.展示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的得意之处。b相互欣赏评价。E教师总结。板书设计: 水墨游戏中锋 浓淡侧锋 深浅 第二课时(引入)师:今天我们的课程要从一块神秘的岩壁开始(出示岩壁范画)。岩壁上画了许多动物的形象,比比看,谁的眼力好,能从中找到“鹿”“兔子”和“大象”?(出示三种动物的图片)(生判断寻找)师:(鼓励,问)同学们都非常聪明,
5、一下就找到了这三种动物。那么你们是根据什么判断它们谁是谁的呢?生:(思考回答)引出:根据各自的特征判断,如:兔子的长耳朵、大象的长鼻子、鹿的角等等。师:(肯定鼓励,加以引导)不知道同学们发现了没有,画在这块岩壁上的动物形象和它们平时的样子不大一样,都是根据所要表现的动物特征,用简单的线条画出来的,更像一些图案似的符号。它们就是(揭题,板书)象形文字!师:(问)你了解象形文字么?它们的特点是什么?你还认识哪些象形文字?同学们在预习作业的时候搜集了很多相关的资料,现在可以大胆地举手发言,把你知道的告诉老师和同学们!(注意引导学生语言简练,抓住想表达的重点)生:(自由发言)师:(抓住时机小结,举例)
6、以我们刚才看到的那只大象为例,最初人们想纪录大象的时候是直接把整个大象的样子老老实实地画下来,(出示图案文字“象”)这就是我们最初的图案化文字。但很快,人们就发现这样表示大象太麻烦,于是加以简化(出示象形文字“象”)。再后来文字经过多年的演变从篆书变成了我们今天写的楷书。(出示楷书“象”)(问)在没有发明纸张的时代,我们的老祖先把这些象形文字纪录在什么东西上呢?(出示:龟壳、兽骨、金属器皿的范画)(问:你认识这些象形文字么吗?喜欢它们吗?这些古老的文字是不是比今天的文字更有趣呢?)板书:有趣的如果你觉得它们有趣的话不妨拿起笔来在纸上写一写!你认识哪个字,喜欢哪个字就写哪个字,注意:只写一个!写
7、的时候动脑筋想想:把这个字摆在什么位置,大小笔画怎么样才漂亮!(请三名学生上台写,分别用油画棒、毛笔和水彩笔)(写完后请学生比较所写的字,进行点评,总结怎么写好看)字要写得大,要摆放在画面正中显眼的位置,笔画要粗。师:(启发,问)象形文字除了可以用不同的笔写出来,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做出来?(出示:拼贴法、撕纸法、剪纸法)我们可以为这些做好的象形文字选择一个合适的背景颜色。(比较选择,颜色要有区别不能混淆,否则文字就不突出了)师:(再启发)画面上只有象形文字,是不是显得太孤单了?你觉得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把象形文字装饰起来呢?(出示“月”字为例子)(生:思考回答)师:只要我们发挥聪明才智,就能把象形文
8、字变成一幅幅有趣的装饰画!(出示师作)老师的作品有哪些可以借鉴的地方?同学们不妨在自己的作业中思考体会一下,如果有好的方面就大胆地借鉴,用在自己的创作中!(提出作业要求)同桌的两个同学为一个小组,相互合作共同来完成一幅象形文字的装饰画!你们最喜欢哪个字,就用哪个字!看看哪个小组的同学最有合作精神,完成的作品最快最好!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作业展示,评点。(师在评点中把字装饰在自制的画框里,使其真正成为一幅精美的象形文字装饰画)(小结,拓展)除了把象形文字作成装饰画挂在居室里美化生活以外,我们还可以用这些有趣的象形文字来装饰什么?装饰衣服,装饰皮包等等。这些具有浓郁民族风味的服装和饰品大家
9、一定都非常喜欢!(问)除了我们中国的,你还知道哪些国家有象形文字?(生:回忆,回答)师:对了,和我们中国一样同为四大文明古国的埃及也有象形文字,神秘的玛雅人也有象形文字,但是他们的这些象形文字没有能够最终流传下来,演变成今天人们还在使用的文字,这些文字只有借助于现在专业考古学家们的苦心研究才能勉强猜测出它们原本的意思。只有我们的汉字由最初的象形文字开始一脉相承,演化至今!因为它们形象生动的特点,所以哪怕是一个完全不认识字的人也能认识许多古老的文字!这怎么不让我们为聪明的老祖先,为我们的汉字感到由衷的骄傲呢?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把我们的汉字发扬光大,把我们的汉字用得更好!板书设计:图画与文字-象
10、形字复备:a.尝试用毛笔和水墨表现飘带飞舞起来的感觉。注意线条的流畅性和动态美。 b观看自己随意涂抹的线条,找出其中的水墨变化:在自己表达的线条中,是否有深浅、粗细等方面的变化?c想一想:这些变化有意思吗?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利用水墨工具,还能涂抹出什么样子的变a.学生根据自己的构思,表现笔墨效果。大胆尝武水墨的变化,有意识地运用各种技巧。b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各种方法,巡回指导。教学反思:1. 现代社会的进程与改变,西方文化意识的主导,使我们忽略了中国传统书画的文化视野和价值。2. 传统书画的文化背景包含了中国传统的儒、道、佛哲学思想和诗、词、赋古典文学对作品意境的要求。3. 在传统文化中,师承至为重要,因此中国书画创作时的理念不是“破旧立新”,不是“标新立异”,而在于怎样传承前人的经验,是“渊源流传”“承前启后”!在我们书画教学中以怎样的眼光来对待传统,研究传统结合儿童心理生理特征,有选择、有批判地继承传统,发展出既有传统文化内涵,又有儿童自身特点的书画教学之路。这也是一条孩子们赖以自我确立与自我独立之路。让他们逐步感悟真正的优秀传统,并对其产生情感、价值认同以及对传统未来前景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