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初二上册语文一阶段试卷.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490905 上传时间:2024-11-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3.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上册语文一阶段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二上册语文一阶段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二上册语文一阶段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二上册语文一阶段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东坡中学初二一阶考试语文试卷A卷(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0分)一语言知识(12分,每小题2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C )A. 差使(chi)绥靖(jn) 阻遏() 豁然开朗(hu)B. 纳粹(cu) 歼灭(qin)寒噤(jn)惟吾德馨(xn)C. 要塞(si) 荒谬(mi)瓦砾(l) 颤颤巍巍(chn)D. 赃物(zn)拂晓(f) 地窖(jio)荡然无存(dn)2.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D )A.张慌失措 荡然无存 永垂不朽 懊丧 B.眼花缭乱 名副其实 响彻云宵 耸立C.锐不可挡 月明风清 转弯抹角 班白 D.丢人现眼 独一无二 丰功伟绩 管辖3、下列句

2、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D ) A既然敌我力量悬殊,与其负隅顽抗,寡不敌众,不如撤退,以保全有生力量。B谈起互联网,这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就连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C小强的动人事迹经过老师的大肆渲染,成了校园里的热门话题。D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 )A. 中学生之所以喜欢网络文学作品的原因,是因为这些作品不仅表现手法自由活泼,而且思想感情丰富细腻。 B.教师楷模汪金权的感人事迹一经报道,就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C. 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特别是读经典,读名著,让书香飘满我们的

3、生活。D.在本届校运会上,经过251班运动健儿们的奋力拼搏,再次赢得了男子团体冠军。5、据下面这段话的意思,填到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B ) ,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急湍; ,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舞,春水潺潺; ,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 ,你尽可品评自娱,把玩深尝。文学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 文学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茗文学是一幅意境高远的中国画 文学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A、 B、 C、 D、6对下面一段文字所阐述的主要观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D )2008上海中学生写作现状研讨会昨日在华师大学术交流中心报告厅举行。记者在会上获悉,时下,中学生

4、作文引用周杰伦歌词的频率直追陶渊明,而现代人诠释浪漫古典类的文章成为中学生的新宠。据悉,在历届作文竞赛中,中学生在写作中往往习惯反复引用唐诗宋词或伟人逸事,比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海伦凯勒的事迹等。然而在最近一次的中学生作文大赛中,评委随机抽取1000份作文,陶渊明的诗句出现过28次,而周杰伦的歌词竞出现了29次。有的学生选取周杰伦的歌词作为其文章论点,有的则由歌词引发感慨最终成文,有的干脆直接对周杰伦的曲风进行一番评点。评委表示,这实则反映了中学生的人文素养由经典向通俗靠拢的趋势,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今中学生的关注点及崇尚面。 A当前中学生的人文素养日趋下降。 B周杰伦

5、成为时下中学生崇拜的偶像。 C当前中学生的作文水平呈下降趋势。 D中学生的人文素养由经典转向通俗二、课内文言阅读(每小题2分)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

6、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7、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C)A武陵人/捕鱼为业B盖/大苏泛赤壁云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苔痕/上阶绿8、下面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A落英缤纷 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

7、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乃不知有汉 乃:副词,竟,竟然 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邀请C不足为外人道也足:值得 D处处志之志:记住10选出对桃花源记一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B )(2分)A桃花源里的人初见渔人非常吃惊,后来都很热情地招待他,这反映出桃花源的人过着单纯、互助的生活。B渔人误入桃花源,仅停留数日就离开了,而没有写一直生活在桃花源中,目的是说明渔人还是比较喜欢现实生活。C在渔人“忽逢桃花林”之后,即使有人“欣然规往”却“未果”,增加了桃花源的神秘色彩。D桃花源的人说了“不足为外人道也”,但渔人还是告诉了太守,突出了渔人是一个不守信用的人。第 II卷( 非选择题 80分)三、课内外文

8、言文翻译,诗词赏析,古诗文默写。(15分)11、翻译下列句子(6分)(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2)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12、诗词赏析(4分)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 请从“钟”字入手,对“造化钟神秀”这句诗作简要赏析。(2分)“钟“积聚、汇聚之意。将大自然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2)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誓要攀登自己人生顶峰、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的雄心壮志。13、诗文默写(5分)(1)气蒸云梦泽

9、, 。 (2)乡泪客中尽, 。(3)长歌行中,与“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意境相同,劝勉人们珍惜青春,应及时努力的句子是 , 。(4)野望中通过对季节的描写,表现山景萧瑟、寂寞的诗句是 , 。(5)黄鹤楼诗中情景交融,道尽无限思乡之愁的诗句是 , 。四、现代文阅读(25分) (一)、(10分) 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小火轮开得离苇塘远一些,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十几个鬼子在水里泅着,日本人的水式真不错。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从荷花淀里却撑出一只小船来。一个干瘦的老头子,只穿

10、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两只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 他的船头上放着那样大的一捆莲蓬,是刚从荷花淀里摘下来的。不到白洋淀,哪里去吃这样新鲜的东西?来到白洋淀上几天了,鬼子们也还是望着荷花淀瞪眼。他们冲着那小船吆喝,叫他过来。 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

11、。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

12、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散。 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 14、老头子为什么选择在中午时分来报仇?第段画线句子有何作用?(3分) 因为在中午时分,鬼子容易掉以轻心,加上天气闷热,鬼子肯定会到淀里洗澡,洗澡时不能带枪,而水里则是老头子的天下,这样选择是为了扬长避短。画线句子属于环境描写,不仅交代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天气,还渲染了一种神秘的气氛,为下文伏笔。15、老头子让二菱看他这场“英雄的行为”原因何在?表现了老头子怎样的性格特点?(3分) 大菱挂了花,老头子很内疚,让二菱看自己打鬼子解恨,同时

13、也向她们证明自己不是吹牛。表现了老头子过分自尊、倔强的性格。16、第段加粗的“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是表现老头子紧张、恐惧的心理吗?为什么?(2分)不是,这些描写写出了老头子为了引诱敌人上当故意装出害怕的样子,从后面的描写也可见,老头子并没有丝毫的紧张、恐惧,这样写旨在表现老头子的勇敢、机智。17、第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2分) 比喻,形象地写出了老头子痛打敌人的情景,表现他复仇的快感,给人以痛快淋漓之感。(二)怯儒(15分) 安宁那一年她到北京读书,父亲跟随她一起北上打工。她从没有去看望过父亲,也无法找到他工作的地方。她只从父亲口中,知道他在一个新开发的工地上,做风餐霉宿的

14、民工,每个月领了钱,便会定时打到她卡上。她也曾想过去找他,像别的同学那样,领着他到学校四处转转,哪怕,只是在食堂里吃一顿简单的饭。但北京那么大,去任何一个地方,似乎都需要在公交地铁上辗转换乘,她想,或许他们彼此,在北京很难会有见面的机会。她知道自己心里,其实并不希望父亲能来看她。她羡慕常能收到父母包裹或是电话的舍友,看她们故意大惊小叫地在她面前,将漂亮的衣服、好吃的特产,孔雀开屏一样地展示给她;或者听她们在电话里,温柔地朝父母撒娇,声音如一朵花儿,看似羞涩无比,却是拿最耀眼的色彩,刺伤了她的眼睛。她们与父母家人远隔千里,却如同近在咫尺;而她与父亲,明明都同在北京,却似远隔天涯。常有舍友在挂掉电

15、话后,装作漫不经心地问她,你的父母何时会来看你?她总是模棱两可地回答说,他们忙呢。21教育网这也是父亲曾给过她的理由。他来到北京,只主动给她打过一次电话,听得出是在嘈杂的工地上,借了别人的手机,只匆匆地说,很忙,记得照顾好自己,我会每月给你寄钱。她还没有来得及问问父亲的情况,便听见那边有人喊:55秒了,快挂!”之后电话那端,便只剩“嘟嘟”的声音。她记得“话吧”的老板,怪异地看她一眼。那视线里鲜明的不屑,如一把尖锐的刀子,瞬间插入她的身体。她一直以为,在北京各个工地间辗转的父亲,除非回家,与她再不会有相见的机会。但她没有想到,却以那样难堪的方式,看到父亲。那是学校社团组织的一次电影展,她的舍友临

16、时有事,让她在门口,帮忙发放“意见反馈表”,并照顾嘉宾。就在所有的票都发完,嘉宾也一一列席,她打算回自己座位上时,门口突然传来一阵争吵。她随着看热闹的人走过去,见门卫正把一个明显是民工的男人死劲往外推,男人硬是不动。周围一群同样衣着斑驳的民工一哄而上,与门卫理论。一片混乱中,她渐渐弄清了事情的原委。原来这群在学校建筑工地的民工,听说晚上礼堂里有免费电影,便纷纷涌了过策;被推出的那个民工,假说找女儿,试图混进去。门卫识破他们的伎俩,几番争执,便有了她看到的那一幕。礼堂里的灯渐次熄灭下去,她转身要走,背后突然传来熟悉的声音:我就是要找我女儿,她叫陈叶,学外语的。她一下子怔住了。那一刻,她似乎被一根

17、针给定住了,想要娜动脚步,却发觉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而且,愈是挣扎着想要逃脱,心底的疼痛,就来得愈是剧烈。最终,她没有回头,迅速走开。当所有的灯熄灭,电影在黑暗中开始时,泪水,终于哗哗地流下来。真没有想到,父亲原来离她如此近,近到不过是几百米,便可以从那片喧嚣的工地,走到她的宿舍;近到她每天从五楼的教室里,透过窗户,便能够看到不远处的脚手架上,蚂蚁一样忙碌的民工;近到她每天打饭,若是绕一段路,就会看到工地上,在初春的风沙里,坐在钢筋水泥上,埋头吃饭的那群劳作者。可是,父亲却从来没有来找过她,直到那天晚上,他喝了点酒,又被保安欺负,在一群民工的怂恿下,终于在礼堂门口喊出了她的名字。她与父亲,都

18、是没有勇气的人(选自2013中国年度小小说,有删改)18、根据小说的情节,以陈叶为陈述对象,完成下面的表格。(4分)情节主要事件开端(北京)陈叶与父亲同在北京却从未见面发展(“话吧”)(1)陈叶第一次接到父亲的电话高潮(礼堂)(2) 陈叶看见父亲不敢相认19、第段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请举一例,作简要分析其作用。(3分)舍友与家人远隔千里如同近在咫尺和陈叶与父亲同在北京却似远隔天涯,形成对比(1分),表现了陈叶的失落、无奈、羡慕等复杂的情感(2分)。示例二:收到包裹或电话的舍友与从未收过的陈叶形成对比(1分),表现陈叶的羡慕之情((2分)。示例三:陈叶羡慕舍友得到父母关爱,却不希望父亲来看她,形成

19、对比((1分),这种矛盾的心理表现了她的虚荣((2分)示例四:舍友的父母经常寄来包裹和打来电话,与陈叶父亲从没来看女儿形成对比(1分),表现了陈父的怯懦(2分)。20、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指出其表达效果。(4分)(1)那视线里鲜明的不屑,如一把尖锐的刀子,瞬间插人她的身体。这里有分明、明显之意((1分),既形象地表现出“话吧”老板对陈叶的歧视(或老板的势利),也表现了陈叶的敏感(1分)。(2)她似乎被一根针给定住了,想要挪动脚步,却发觉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这里有固定不动之意((1分),形象地写出父亲的出现使陈叶极度震惊、馗尬、不知所措,表现了陈叶想认又不敢认父亲的矛盾心理(

20、(1分)。21、从最后一段可以看出小说的结局是什么?请说说这样结束文章的妙处。(4分)小说的结局是陈叶父女最终没有相认((1分)。妙处:凸显人物的性格:表现了父女的怯懦,女儿怯懦是因为自卑与虚荣,父亲怯懦是因为自身的卑微和对女儿深沉的爱(2分)。深化主题(或点题):反映了世俗的尊卑观对人的影响根深蒂固(1分)。五 作文(写作40分)22、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在成长的道路上。尝试是人生的必修课。比如:尝试着举手发言,尝试着参加竞赛,尝试着 克服困难,尝试着宽容待人每一次尝试不一定都成功,但一定会有所收获。在尝试中,我们的智慧得到增长。能力得到提升

21、。人性得到升华。勇于尝试吧,让我们在尝试中成长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和体验,以“在尝试中成长”为题写一篇作文。(2) 请以“我与 有个约定”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内容具体,感情健康真实;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标点正确,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 文中请不要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等相关信息 B卷(20分)六、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23-25题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公曰:“

22、勿杀,寡人闻命矣。”注:齐景公,春秋时代齐国国君。弋,将绳子系在箭上射。烛邹,齐景公的臣仆。23.解释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分)使烛邹主鸟,而亡之。(逃掉 ) 是罪一也。(这 ) 24.翻译: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2分) 使诸侯们知道这件事了,以为我们的国君重视鸟而轻视士人。 25.读完这个故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写出一点即可)(2分)示例:凡事应该从大局着想,不能轻率行事,否则会因小失大;/说话应该注重技巧,讲究艺术,使人易于接受;/做人应该知错能改。七、综合性学习(8分)26、(1)给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 (2分) 会同一中校园网讯 9月28日至30日,在学

23、校领导、老师特别是体育老师的精心组织下,我校2014年学生秋季田径运动会在校操场隆重举行。在三天的比赛中,全校有近600名学生在田径场上展示了自己的风采和竞技才能。近年来,我校不断强化体育教学,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在体育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次比赛设立了高中组、初中组2个组别,比赛项目共设田赛和径赛两个大项的30多个小项,在全校师生的努力下,所有项目顺利完成,取得了理想成绩。我校举行2014年学生秋季田径运动会。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统美德薪火相传。光明中学准备开展一次以“走进传统文化,传承仁之美德”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按要求完成任务。【解

24、读“仁”字】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我们可以通过“形”来推知“义”。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仁,亲也,从人,从二。”“仁”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由此可见,“仁”字的本义是:人与人相互亲爱。【积累“仁”字】你要代表班级参加学校的“成语之星”大赛,需要积累一些含“仁”字的成语,请你写出2个。(2分)成语:仁人志士、杀身成仁、仁至义尽、仁义之师、仁义道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探究“仁”德】阅读下面三则材料,说说“仁”的美德体现在哪些方面?(2分)材料一:重庆市荣昌县村妇龙再平细心照顾瘫痪养母9年,为母亲洗尿布,喂饭。为了照顾老人的饮食,她精心烹制一道道家常菜;为了照顾老人的口味,她9年不沾辣味。近

25、日被评为街道“孝道之星”,获得了“重庆好人”的候选资格。材料二:家住重庆市渝中区新华路的陈冠华老人,无儿无女,孑然一身。解放碑交巡警大队的巡警们在走访中了解情况后,便开始了持续4年的悉心照料。每晚“煲电话粥”,医院探望,送饭送奶这份情谊温暖了陈婆婆的生活,直至陈婆婆去世。材料三:1969年袁隆平种植的杂交水稻试验田,正接受有关专家的验收。由于杂交水稻的研究还处在开始阶段,试验田的产量还不理想。一位植物遗传学老教授用拐杖指着试验田不屑地说:“水稻是自花传粉,杂交无优势。袁隆平搞杂交水稻试验,是对植物遗传学的无知。”袁隆平矢志不渝,杂交水稻试验终于成功。后来,这位老教授因事来到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袁

26、隆平仍然热情地接待了他,并真诚地对他说:“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您都是我的老师。” 爱亲人,孝敬父母;无私地关爱 他人;热情地帮助人;以宽广的胸怀待人(宽容)。【彰显“仁”德】根据上面第题材料二的内容,请你拟发一条微博(微博:指发在互联网上的短小的文章、图片),表达对解放碑交巡警的赞美之情。(要求:用一种修辞手法,30字左右。)(2分)示例:素不相识,却出手相助。不是亲人,却雪中送炭。4年的电话倾谈,4年的嘘寒问为老人撑起幸福的蓝天。 八、阅读下面节选自在烈日和暴雨下的几段文字,按文后的要求作答。(6分) 祥子的衣服早已湿透,全身没有一点干松的地方;隔着草帽,他的头发已经全湿。地上的水过了脚面

27、,湿裤子裹住他的腿,上面的雨直着他的头和背,横扫着他的脸。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他像要立定在水里,不知道哪是路,不晓得前后左右都有什么,只觉得透骨凉的水往身上各处浇。他什么也不知道了,只茫茫地觉得心里有点热气,耳边有一片雨声。他要把车放下,但是不知放在哪里好。想跑,水裹住他的腿。他就那么半死半活地,低着头一步一步地往前。坐车的仿佛死在了车上,一声不出地任凭车夫在水里挣命。 雨小了些,祥子微微直了直脊背,吐出一口气:“先生,避避再走吧!”“快走!你把我扔在这儿算怎么回事?”坐车的跺着脚喊。祥子真想硬把车放下,去找个地方避一避。可是,看看浑身上下都流水,他知道一站住就会哆嗦成一

28、团。他咬上了牙,蹚着水,不管高低深浅地跑起来。刚跑出不远,天黑了一阵,紧跟着一亮,雨又迷住他的眼。拉到了,坐车的连一个铜板也没多给。祥子没说什么,他已经顾不过命来。 雨住一会儿.又下一阵儿,比以前小了许多,祥子一口气跑回了家。抱着火,烤了一阵,他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 27、文中两处最恰当的词分别是( C ) ( D ) (2分)A.淋B.洒C.砸D.落 A.挪B.拉C.蹭D.拽 28、文中下面加横线的语言着重写出了祥子的痛苦矛盾 心理,其中“硬”字表现出祥子的 愤怒反抗意识。 (2分)29、“他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一句运用了 比喻 的修辞方法,除写祥子当时的状态外,又暗示了祥子的命运像风雨中的树叶一样,无法自控。(2分)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