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门市证大中学(悦来校区)高三语文 编制人:黄建悦 审核:高红敏 施教日期:高三语文期末模拟试卷(三)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 弹劾/隔阂 炽热/整饬 不可胜数/数见不鲜B. 旖旎/绮丽 扑朔/追溯 载歌载舞/三年五载C. 徜徉/佯装 隽永/镌刻 自怨自艾/期期艾艾D. 聒躁/恬静 亢奋/伉俪 五雷轰顶/一哄而散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开始向青少年蔓延,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B. “五一”客运即将来临,昨日市委书记、市长和其他市领
2、导一行实地察看了火车西站、汽车站的春运准备工作,并召开座谈会听取春运工作汇报。C. 虎年来临,人们为“老虎将灭绝”而担忧,一项为老虎等大型猫科动物基因组测序的计划,日前在深圳开始实施,“复兴”老虎种群初见曙光。D. 余姚历史悠久,早在距今约7000年前,先民就在这片土地上定居,繁衍生息,并创造了辉煌的史前文化河姆渡文化。3. 下面这段文字的结论是从哪些方面推导出来的?请简要概括,不超过20个字。(4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纬度低,海拔高,发射倾角好,地空距离短,在这里发射卫星,可以利用地球自转的离心力,又可缩短地面到卫星轨道的距离。同时坚实的地质结构,对地面发射设施设备、跟踪测量、通讯布网有利。这
3、里,晴好天气多,几乎没有雾天,试验周期和允许发射的时间较多;交通通讯方便,为运输火箭、卫星和燃料提供保障。因此,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被称为“天然发射场”。 、 、 、 4请为右边这幅漫画配文。(5分) 要求:揭示漫画寓意;表达准确生动;字数不超过20字。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赵璜,字廷实。少从父之官,坠江中不死。稍长,行道上,得遗金,悉还其主。登弘治三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出为济南知府。猾吏舞文,积岁为蠹。璜择愿民教之律令,得通习者二十余人,逐吏而代之。汉庶人牧场久籍于官,募民佃。德王府奏乞之,璜勘还之民。阅七年,政绩大著。正德初,擢顺天府丞,未上,刘瑾恶璜
4、,坐巡抚朱钦事,逮下诏狱,除名。瑾诛,复职。迁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寻调山东。河滩地数百里,赋流民垦而除其租。番僧乞征以充斋粮,帝许之,璜力争得免。曲阜为贼破,阙里林庙在旷野,璜请移县就阙里,从之。擢工部右侍郎,总理河道。以边警改理畿辅戎备。事定,命振顺天诸府饥,还佐部事。世宗即位,进左侍郎,掌部事。裁宦官赐葬费及御用监料价,革内府酒醋面局岁征铁砖价银岁巨万。嘉靖元年进尚书。刘谨创玄明宫,糜财数十万,瑾死,奸人献为皇庄。帝即位,斥以予民,既而中旨令仍旧。璜言诏下数月而忽更,示天下不信,帝即报许。会方修仁寿、清宁宫,费不继。璜因请与石景山诸房舍并斥卖以资用,可无累民,帝可之。诏营后父陈万言第,估
5、工值六十万,璜持之。万言诉于帝,下郎中、员外二人诏狱。璜言:“二臣无与,乞罪臣。”帝不听。其后论救踵至,万言不自安,再请贷。二人获释,工价亦大减。诏建玉德殿,景福、安喜二宫,璜请俟仁寿宫成,徐议其事,帝不许。顷之,以灾异申前请,帝始从之,并罢仁寿役。璜为尚书六年,值帝初政,锐意厘剔,中官不敢挠,故得举其职。后论执不已,诸权幸嫉者众,帝意亦浸疏。璜素与秦金齐名,考察自陈,与金俱致仕。廷臣乞留,不许,驰驿给夫廪如故事。璜有干局,多智虑。事棼错,他人相顾愕眙,璜立办。既去,人争荐之。十一年召复故官,未上卒。赠太子太保,谥庄靖。(节选自明史赵璜传) 注汉庶人:指因叛乱被贬为庶人的汉王朱高照。畿辅:国都
6、附近的地方。中旨令:皇帝自宫廷发出的亲笔命令。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汉庶人牧场久籍于官籍:登记B坐巡抚朱钦事坐:因受牵连C诏营后父陈万言第第:府第宅院D中官不敢挠,故得举其职举:被举荐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赵璜体恤民生的一组是(3分)行道上,得遗金,悉还其主德王府奏乞之,璜勘还之民河滩地数百里,赋流民垦而除其租璜言诏下数月而忽更,示天下不信璜因请与石景山诸房舍并斥卖以资用二臣无与,乞罪臣A B C D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赵璜治理政务政绩卓出。任职济南时不畏权贵,保住了农户租种的牧场土地。B赵璜恪尽职守。担任左侍郎时能大胆裁减内
7、廷开支,缩减皇室工程的造价。C赵璜没有听从朝廷大臣的意见,依然辞职,但朝廷对他的车马供应仍按旧例。D赵璜有才干,在他人为纷乱错杂的事件观望惊讶时,他能立即找到处理的办法。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诏下数月而忽更,示天下不信,帝即报许。(3分)_(2)其后论救踵至,万言不自安,再请贷。(4分)_(3)后论执不已,诸权幸嫉者众,帝意亦浸疏。(3分)_三、古诗词鉴赏(10分)9、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并州路 李宣远 秋日并州路,黄榆落故关。孤城吹角罢,数骑射雕还。 帐幕遥临水,牛羊自下山。征人正垂泪,烽火起云间。“孤城吹角罢,数骑射雕还”一联,描写了什么时间的景象?是
8、从什么角度描写的?(3分)_使征人“垂泪”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3分)_请赏析诗的结句“烽火起云间”的妙处。(4分)_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 ,铁骑突出刀枪鸣。 (白居易琵琶行) (2)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 (3) ,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4)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5) ,水浅而舟大也。 (庄子逍遥游) (6)删繁就简三秋树,_。 (郑燮题书斋联)(7) , ;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苏轼范增论)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瓦屋听雨朱胜国断断续续下了几
9、天的雨,到了黄昏又淅淅沥沥地下起来了。细柔的雨丝密密地斜织着,雨声便如春蚕咀嚼蚕叶一般,嘈嘈切切地将白昼的余光一点点啃啮殆尽。夜色渐渐浓起来,人家的窗户大都紧紧地闭着,朦胧的灯光影影绰绰,透过雨窗望去,模糊得像瞌睡人的眼睛。灯光照着的地方,依稀可见晶亮的雨丝倏忽而逝,天地也仿佛由无数雨丝连接起来了。 本想出去走走的,雨却越下越大了。也罢,今夜就安心呆在屋子里独自听雨,享受这无边的雨意吧。 我的居所是几间瓦屋。这种过时的建筑懒懒散散地分布在城市的一隅,恰好为喜欢怀旧的人们营造出古朴的意境,更何况我对原汁原味的雨声有着久违的想念。这些瓦屋据说很快就要被拆除了,这当然是一桩好事。但对于听雨而言,瓦屋
10、却是难得的佳处。身居高楼的人,完整意义上的听雨是不存在的。雨是世上最轻灵的东西,能将那厚重的钢筋水泥敲响么?瓦屋就不同了,它不像高楼那样庞大而僵硬,雨滴敲在上面,立即会发出好听的声音。身居瓦屋的人也就有了在雨中亲近自然的福气。 瓦似乎是专为雨而设置的乐器。平常里它们总是一言不发,一旦雨滴接踵而至,瓦的音乐就叮叮地奏响了。那声音酷似古筝,清脆,且韵味十足,在黑夜里向四面八方弥漫。雨势急骤,琴声就慷慨激越,如万马奔腾百鸟齐鸣,又如两军交锋擂鼓助阵。雨势减缓,音乐也跟着弱下去,像激战过后的短暂休憩,又像是怀春少女在花前低语。雨声大概是世界上最繁复难解的音乐,你听,那节奏,那旋律,似混乱不堪又似包罗万
11、象,而那些尽职的瓦片只是专注地演奏着,听雨人的脑海中浸漫漶出不尽的情意。实际上,一个人愿意坐下来静静地听一回雨,他心中一定有了某种牵念和感喟。雨丝最能扯动昔日的情思,雨声也最易叩响感情的门环。垂老的将帅有“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回味,迟暮的美人有“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的幽怨,多情的诗人有“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遐想。当然,在人的种种情愫中,应数爱情最令人心动勾人魂魄了。我时常把雨声想像成顾盼生辉的少女在舞蹈,她们的舞步时而齐整,时而凌乱,时而轻盈,时而沉重,传出变化多端的情感体验。有时候,像在诉说喃喃的情话,有时候,又像在焦急地呼喊,想要答应,又辨不清是谁的声音 我
12、曾困惑于古人填词作诗,为何总喜欢运用雨的意象。今夜瓦屋听雨,算是有了一些感悟。听雨,就是听灵魂的对话,听真情的奔泻,听年华的淙淙流淌。南宋词人蒋捷词云:“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秋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人生际遇不同,听雨的感受也就各异。少不更事的时候,总不在意也无法理解雨的内涵,及到饱经世事历尽人间沧桑的暮年,方才生出“雨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慨叹。原来雨声所敲打的,除去岁月的回响之外,还有昔日难再的痛惜与欲说还休的惆怅。 雨还在屋顶上轻轻的弹唱。在这座脚步繁忙的城市里,还有多少人能摈弃尘世的杂念,投入地听一回雨呢
13、? 11、文章第2段在结构上有何作用?(4分) _12、文章第节,作者为什么说“身居高楼的人,完整意义上的听雨是不存在的”?(4分) _13、作者在瓦屋中听雨,产生了哪些感悟?(6分)_14、联系本文,探究“雨”这一意象长期成为文学作品描写对象的原因。(6分) _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汉语文学的新阶段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综论陈晓明 2011年夏天,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落下帷幕,张炜的你在高原、刘醒龙的天行者、莫言蛙、毕飞宇的推拿、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五部长篇小说摘得桂冠。 本届茅盾文学奖固然有各种经验可以总结,但我以为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评委
14、们能从对中国文学的贡献的角度出发来评判作家的成就和作品的文学价值,这就把茅盾文学奖推到一个历史性的高度,也就是为中国文学立标杆,为往圣传精神,为未来寻道路。我个人以为,这次评选出的五部作品,基本可以担此重任。很长时间以来,我们为中国长篇小说的思想性不够深厚而困扰,但我们要什么样的思想性,却并不清晰。上世纪80年代中国小说的思想性依赖时代精神,90年代才开始以个体为本位展开思想性探究,直至21世纪,中国作家对历史的反思和生命体验的感悟,这才开始有个人的坚实性和深刻性。如莫言的蛙对生命存在的透视,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对农民的自我醒觉意识的描述,张炜的你在高原对50年代人的注视与历史反思,都给人强烈
15、的触动。 自白话文学运动以来,中国现代文学就深受西方的影响,历经五六十年代受前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影响,在80年代则转向借鉴欧美西方现代主义的文学经验。但90年代以来,中国长篇小说在思想上和表现方法方面,也到传统文学中寻求资源。获奖作家们在这方面做得颇为突出。他们的作品已经不再那么鲜明地看到西方文学的直接痕迹,西方与中国传统,都转化为个人更为内在的文学经验,更为自然地融会于小说叙事中。80年代的长篇小说,因为时代反思性背景的同一化,以及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规范化,长篇小说的艺术风格其实是颇为整齐接近的。90年代的个人化叙事,不只是为思想的非同一性建立起开放的语境,同时为表现方法的多样化
16、提供了可能的空间。仅就这五部获奖作品来看,张炜的主观化的昂扬叙述与毕飞宇的客观化的冷峻叙述相去甚远;而同是诡异莫测的叙述,蛙的多文本策略与一句顶一万句的分岔延异式的叙述大异其趣,但都让人感受到独辟蹊径的高妙。就是毕飞宇在冷峻中透出的光亮与刘醒龙在苍凉中显现的温馨也是各具韵味。 当然,这五部以及当今汉语长篇小说,无疑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不足,例如,长篇小说的艺术构思和叙述的推动机制问题,如何在更为复杂的思想层面反映现实和反思历史,如何更真实更深刻地表现人物性格和命运等等,依然要面对严峻的挑战,要做出艰苦的努力。从这个角度来说,本届茅奖评奖也为这些不足提供了集中呈现的平台。15、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6分)_16、作者认为,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对中国文学的发展有怎样的意义?(6分)_17、从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来看,当今汉语长篇小说取得了哪些成就?请概括作答。_18、根据下面材料,选取一个角度展开联想,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一个英国小伙子,参加“非诚勿扰”节目,女问:有房吗?婚后跟谁住?答:上世纪老房子;跟家人一起住。数灯熄灭,女方又问:你什么工作?答:大兵。剩一盏灯,最后女问:结婚有宝马车吗?答:奶奶不同意,一般用马车。灭灯。隔天,泰晤士报头版:我皇室成员哈利王子参加“非诚勿扰”,首轮即遭淘汰。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