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怎样评价一节课.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482922 上传时间:2024-11-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评价一节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怎样评价一节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怎样评价一节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怎样评价一节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怎样评价一节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如何反思一节课许多教师上完一节课后不知自己的课好不好,是否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往往要等别人点评后才心中有数。其实,符合要求的就应该是好课。只要按照以下“十问”自问自评就可以了。1.一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否适度明确并告诉学生? 目标明确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这个目标不仅教师要知道,学生也要知道。就像作战一样,不仅指挥员要知道战斗目标,战斗员也要知道,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每个士兵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教学亦如此。对于三维的课程目标,不是写在教案上,而要变成学生的学习目标,以通俗的形式或问题告诉学生。学习目标要适度,要具有可操作性和检测性,学生看到目标就知道怎么做、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在实际教学中老

2、师不要机械套用三维模式(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可尝试把教学目标问题化,即把一节课的目标设计成几个问题,问题解决了,学生就达标了。在问题中要包含目标的三维性。2.教学内容是老师灌输还是让学生独立自学和操作?自主学习新授课,老师不要急于先讲,先让学生自己看书、自己操作。过去都是“先教后学”,这种模式的基本假设是:这节课是新授课,学生对于这些知识一无所知,老师要从头讲起。难道学生对这些问题真的一无所知吗?事实上只要给学生一定时间和条件,加以科学引导,大部分学生能够自学课本。新课程提倡“先学后教”,其含义包括先学后讲、先练后讲,先考后讲。书本知识先让学生看书思考,有些问题可以先考一

3、下学生是否知道,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作用,要给学生完整的自学时间。自学指导要做到四明确: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高效率的进行自学。3.学生不会的问题是否通过相互讨论和帮助来解决?合作探究学生在自学中不会的问题不要急于解答,先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来解决。学生的合作组织要分小组和大组。首先是两个人的小组合作。实验证明两个人的合作密度最大,效果最好。对于老师布置的自学内容,两个人首先是相互检查,然后是相互帮助。两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再通过大组来解决(48人一个大组)。大组一起讨论不会的问题,注意提高课堂效率。大组不能解决的通过全班讨论解决。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对学和群学)老

4、师巡回检查,不要急于讲解,要充分发挥学生互助的作用。在实际操作中要灵活掌握:小组能够解决的大组就不要讨论了,大组能够解决的全班就不要讨论了,要实事求是,不要走过场。教师在巡回检查中及时了解学生自学情况,为点拨做准备。4.教师的点拨是否精当并退到最后一步?精准点拨从理论上来讲,全班有一个学生能解答,老师也不要急于讲,老师要退到最后一步,充分发挥学生自学能力和互助合作精神,要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自学以后教师点拨主要起四方面作用:一是解答学生疑难问题。学生通过自学和讨论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要通过老师来解决。二是规范学生的专业用语。学生在自学和讨论过程中有些问题基本会了,但表述和书写不够规范

5、,老师要予以纠正,并培养学生用专业用语表述和书写的习惯。三是扩展学生思路,给学生提出多种解题的思路,扩展学生视野,开发学生思维。第四,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总结知识的内在规律和逻辑线索,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5.教师是引领学生整体建构还是一开始就陷入细节之中?整体建构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材编写改变了过去线性结构模式,变为模块结构。每个模块就是一个主题,一个整体。教师在备课时要改变过去那种只备一节课的习惯,按照单元备课,把一个单元看做是一个整体来安排和设计。要引导学生领悟编者意图,理清单元结构脉络,而不是教给学生知识的碎片。在教学一篇课文和一节教材时,也要整体建构。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一个单元和一节教材

6、,使知识在头脑中形成网状结构而不是点状结构。只有网状结构的知识才便于理解和记忆。6.教师是否注意引导学生归纳知识的规律和学习的方法?寻找规律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归纳课本知识的规律和学习知识的方法,要用课本教,而不是教课本。所谓“用课本教”是指课本是范例,是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是知识的系统化,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系统学习课本知识。所谓“不是教课本”,是教师不一定用课本例子,要善于归纳课本知识体系、能力体系和价值体系。表面上,模块式的课本编写打破了学科知识自身的逻辑线索,但教师在教学时要把它理出来。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寻找学习规律,讲解例题找规律,变式练习验规律,联系实际用规律。高水平

7、的教师在课堂上教给学生规律和方法,低水平的教师只能按照课本,亦步亦趋教给学生零散的知识。7.一节课的教学环节是否合理恰当,活而不乱?巧妙组织一节课的教学环节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教师在备课时都会精心设计,试图取得最佳效果。但一节课结束后要认真反思,是否每个环节都有必要,都合理高效?有些教学环节单就本身来讲,可能是创新,但在整节课中可能多余。比如有学校规定每堂课教师都要“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老师就要挖空心思创设情境。其实有些课不需创设情境,教师直接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可能效果更好。再如新课程提倡合作学习,有的老师不管什么问题都要让学生讨论,好像不讨论合作就不是新课程的要求。其实有时学生

8、自己学会了就没必要讨论,小组能够解决的大组就不要讨论,学生自己能够解决的老师就不要讲了。一切根据实际情况,在备课时有些要预设,但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学生情况灵活变通,不要机械照搬教案。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实施要做到环环相扣,目的明确,不能太随意、太零碎。教师的随意性太大,学生往往会无所适从,没有完整的独立自学时间。8.一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否达成,是否高效率?提高效率不管运用何种教学方法,最终目的是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如果教学目标适度合理,在下课前就应达标。当然衡量一节课是否达标可以有多种方式。一是在下课前用测试卷,让学生做一做;二是在上课过程中教师通过观察,基本知道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高

9、效率是指用较少时间取得较高教学成果。这既有量的问题,也有质的问题。一节课的教学容量和密度不能太少太小,有些课看似热闹,但像肥皂泡一样,下课后学生没有多少所得,这样的课不能算是效率高。另外,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深度和熟练程度,对学生思维的开发程度和情感的影响力度,都反映了一节课的教学质量和效率。9.一节课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是否每个学生都能掌握?面向全体一节课结束的时候,每个学生的能力和情感培养不可能一刀切,但对一节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每个学生都应掌握。许多学生成为学困生,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没有被老师关注到,有些知识成了夹生饭,日积月累,就成了学习的障碍和疙瘩,慢慢的就成了学困生。衡量一节课

10、是否达标、是否完成了预期任务,还要看学生是否都掌握了这节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好学生不能限制其发展,对一般学生要保底,要完成课程标准要求,要完成预定基本目标。这是个很细的工作,要逐一清查。这个工作完全靠教师做会力不从心,特别是有些地方依然存在大班制。可以采取小组检查方式,两人一组,相互检查,再向大组长汇报,大组长向老师汇报。这样,老师就能准确知道哪些学生不会、什么地方不会,在下课前不能解决,下课后要主动给学生补习,做到“日日清”。这不单纯是教学方法问题,而是对学生负责的表现,是教育公平的具体体现。教育公平表现在三个方面:教育起点的公平、教育过程的公平、教育结果的公平。教育起点的公平是指每个

11、学生都能入学,都有权力接受优质的教育。但学生入学了不一定都能享受同等待遇,有的学生受到老师偏爱,被老师关注得多,学习进步大;有的学生不被老师关注,慢慢被边缘化,这是教育过程的不公平。这直接导致学生教育结果的不公平。所以要把“人人清”看做是转化、杜绝学困生的重要措施,要提高到促进教育公平和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高度来认识这个问题。10.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气氛活跃课堂气氛是指存在于教与学双边活动中的情绪特征和经常表现的行为风格。 如紧张的气氛、活跃的气氛、平静的气氛等。如何调控学生的这种情绪,有效地控制课堂气氛关键在于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而兴趣在教学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组织教学必不可少的条件。课堂气氛的生动活泼,学生的积极性十足,情绪高涨,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一节课结束时,自己反问以上问题:自己都做到了吗?做到了什么程度?就可以自己给自己打分,评价出一节课的优劣。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