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好“火炬手”让学生爱上数学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做为一门科学是每个受教育的人一生中需要学习时间最长的学科之一,尽管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但是由于数学的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相比往往难以理解和掌握,具有很高的抽象性,怎样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并喜欢上数学这就需要教师这个“火炬手”了。希腊诗人,哲学家阿里斯托芬说过一句很有智慧的话:“对人的教育绝不是往一只花瓶里灌水,对人的教育就是点燃火焰。”确实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师就是那个点燃火把,点燃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使这个火把能够熊熊燃烧的火炬手。一:火把“预热”-用爱去预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认为给
2、学生关爱,就是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效率,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也是这个道理,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尊重学生,宽容学生,鼓励学生,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善于用赞赏的态度正确地评价学生,以表扬为主,让学生感觉到如沐春风,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尽量在平时多亲近学生,比如假期结束,可以利用下课的时间提前一些时间到教室了解他们假期的生活,平时多了解他们在家里做些什么?喜欢玩什么游戏?等等,所谓“教学无小事”,你亲近学生,让学生体会到你可亲的一面,在你的数学课中他也就特别愿意听。平时在数学的教学中,多肯定学生,如果有学生不经意的一句话和你预设的内容尽管有一点点的关联,你也要对他肯定,并且鼓励他
3、继续往下说,因为教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都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对于一些聪明的孩子教师要给予表扬和鼓励,成功的喜悦让学生更有自信,对于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师也不能选择批评,不要挫伤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而是给予启发和引导,记得一次,我发现班里一个从不举手的女同学把手举起来,我高兴地把她叫起来,当她站起来的时候,却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其他同学有些坐不住了,有些不耐烦了,从她的目光中感觉到了她连自己都失去了信心,我走过去,抚摸着她的头对她说:“你举手了,精神可嘉,老师要表扬你,慢慢说,说错也没关系。”她在我的帮助下结结巴巴地说出了自己的观点,竟然是对的,我让全班同学给她表扬,这个女生非
4、常激动。我也禁不住心潮澎湃,是啊,只要把关爱献给学生,把信心还给学生,这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感情基础啊。 二:火把“引火”-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心理学指出:儿童注意力不够稳定,感知觉的无意性和情绪性比较明显,他们只有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学习,才能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及思维的发展。教师在课堂上如果善于创设情境,擅于”引火”则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创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学生这些“火把”才会被熊熊燃烧。情境的创设中,教师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
5、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中教师可以从小游戏引入,伸出自己的五个手指头,跟同学说:从大拇指开始数1、2、3、4、5数到小拇指,再回头从大拇指6、7、8、9、10数到小拇指,这样每个数都会对应到一个手指上,现在你随便说一个数老师都能对应到哪个手指上?教师和学生进行游戏,学生特崇拜老师,接着教师可以说:“学了今天这节课,你会像老师那样神奇。”引入新课的教学。在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从播放流行歌曲果汁分你一半引入,然后问学生:这首歌里藏着今天我们学习的数学知识?你知道“一半”是什么意思?引出新课的教学。刚举的这两个例子,同学们在上课前都异常的兴奋,这样的情境让学生对下面的学习产生浓厚
6、的兴趣。当然情境引入,不只是一节课开始的引入,的确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数学课的开始,教师若能善于结合教学实际,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则教学效果明显。但情境的创设不应只在课的开始阶段,其实在整个知识的发生、发展、规律的揭示、形成和应用过程中,也就是说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都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创设合理的情境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比如在教学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解决问题的教学中,一开始就创设了评比小红花的情境,在练习的每个阶段,教师都可以让做对的同学在自己的书上画一朵小红花做为奖励,另外同学们只要表现好,积极举手发言,教师都可以让他们在自己的书上画朵花奖励,一节课后,让同学们统计自
7、己的小红花,并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和其他同学进行比较,“某某的红花比我多几朵?或我比某某的红花少几朵?”这样贯穿于整节课的情境同学们不仅学习兴趣高,而且与学习内容的联系也是非常紧密的。唯物辩证法认为,人的认识过程是一个由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矛盾转化过程,而矛盾的转化是需要具备一定条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有计划地指导与帮助正是学生从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从不熟练到熟练的外部条件,但只有在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心理和思维特点深入了解下,才可能较好地创设情境并把握课堂。所以在创设情境时,老师在把要探索的内容进行问题设计时,应尽可能使这一设计符合学生原有的数学知识结构,因为这样的问题与学生原有的
8、认知水平相适应才能内化到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体系中。这既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也符合教学规律的逻辑性,同时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三:火把“燃烧”-教师教学语言“有血有肉”,是学生爱上数学的助燃剂众所周知,在诸多科目的教学中,数学被普遍认为是比较单调和乏味的,因为数学本身是非常严谨和讲究逻辑的学科,其内容安排不如语文、英语那样生动形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若不花点心思就很难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语言表达就是感染学生最直接的要素。为了让课堂变得生动一点,我们要在教学中力求措辞用语生动形象、带有强烈情感,语调抑扬顿挫,语气和缓而带有变化。数学教师上课,用语要鲜明活泼,形象生
9、动,在保证课堂庄重严肃、富有教育性的前提下,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插入一些颇具情趣的短小故事,幽默逗人的比喻,使讲课富有趣味性,使课堂充满幽默感和笑声,使单调的学习活动变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使学生在不知不觉、欢声笑语中到达知识的彼岸。在三年级学习分数初步认识时,要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时:教师可以用分西瓜来打比方,同样一个大西瓜,你都吃一块,肯定是分的越少,吃到的这块就越大。在数学的课堂中教师的语言“有血有肉”,贴近学生的生活,努力使自己的语言做到活泼多样,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随时随地乐意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让学生喜欢数学,爱上数学,要使学生这些“火把”能够熊熊燃烧,与教师的预热,引火,并适时添加助燃剂是分不开的,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让学生愉快地采集到数学圣火,采集到有价值的数学圣火。